•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感恩特質與社會支持、因應型態及幸福感之相 互關係,從而建構各變項間可能的影響路徑。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 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名詞釋義,茲分述如後。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以往心理學的研究著重在如何治療疾病(例如:焦慮、憂鬱症等)的負 向人類功能上,直到20世紀後期,開始轉向正視促進人們的正向心理狀態。

其 中 「 幸 福 感 」 (well-being ) 是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議 題 (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它意味著心理健康和國民生活品質指標的衡量(陸 洛,1996;Keyes, 2006)。有人認為幸福是一種順應環境、降低物欲、追求 內心平靜的狀態(施建彬,1995);有人以愉悅或快樂的心情代表著幸福

(Diener, Smith, & Fujita, 1995; Kahneman, Diener, & Schwarz, 1999);有人 指出幸福是探求自我意義、發揮潛能之實現(Ryff, 1989);有人主張與社 會良好的適應亦為幸福(Keyes, 1998)。儘管每個人對「幸福」的界定各有 不同,但不可否認的,一直以來,古今中外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一種 正向、美好的理想境界,並且每個人也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施建彬、陸洛 譯,1997)。

換言之,人人追求幸福,沒有人抗拒得了幸福的魅力,但每個人心中的 幸福樣貌不一定一樣,有人的幸福是親情,有人的幸福是愛情;有人三餐溫 飽即幸福,有人需要山珍海味才幸福。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有幸福的因子,

一定是人人亟欲獲得的。因此,1950年代後期開始,許多學者開始研究幸福 感,將幸福感作為探討生活品質的指標,並以此檢視社會變遷與改善社會政 策(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楊國樞(1980)也認為,由於幸福感 可以評估出個人目前生活的滿意度,因此成為個體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近 年來,人們也開始注意到,光是找出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的負面因子或許 不夠,如果能找出幸福的因子,提升人們的幸福感,便能提升個人生活品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也為整個社會帶來福祉。因此,本研究嘗試從正向心理學角度切入,期以提 升個人幸福感為研究最終目的。

然欲探究幸福感,首先想到,什麼身份的人最幸福?常有人說,學生最 幸福,因為不用工作賺錢、煩惱家計、養育小孩……等等,殊不知,由於國 內現在仍然是升學主義及文憑主義掛帥,國、高中的孩子被讀不完的書、考 不完的試所壓榨,很難感受到孩子們是「幸福」的在準備升學考試的。也由 於父母常說「等你大學就可以……」,因此,孩子們常把追求夢想、追求屬 於自己心目中幸福的日期延後至大學,認為上了大學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 事,就可以勇於追求自己心目中不論是哪一方面的幸福。但孩子們上了大 學,就真正幸福了嗎?實則不然。上大學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雖然進入了 可以盡情揮灑青春的年紀,外表也看似光鮮亮麗快樂幸福的大學生,比起兒 童或青少年時期有家人的照料,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卻是一個獨當一面承擔 種種生活變化衝擊的開始(曾文志,2008),舉凡在外地租屋或打工、與班 上同學或室友的相處、專業科目和報告繳交、男女朋友交往或分手、畢業即 失業等經濟、人際、課業、異性交往及未來前途等層面,大學生也必須像成 人般面臨屬於自己的重大轉變或生活事件。

根據董氏基金會2008年運用專為大專學生編製的「董氏憂鬱量表-大專 生版」所進行之「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

22.2%的大學生(約30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有憂鬱 情緒困擾,需專業協助(董氏基金會,2008)。雖然約四分之三的學生沒有 明顯的憂鬱情緒,但並不表示這些學生都有高程度幸福的感受。如此現象,

在經濟不景氣、多元社會競爭的大環境中,大學生的憂鬱指數呈現逐漸上升 的趨勢,似相對隱含幸福感受益趨下滑的危機,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大學生 作為研究對象,據此了解大學生幸福感之課題。

壹、物質名品財富,獲取幸福標的

那麼,大學生如何追求幸福?由於環境的變遷,導致價值觀的改變,追 求虛榮心的滿足已成蔚為大學生的特性,他們以物質累積的多寡來判個人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就,熱衷於物質的追求且以物質的獲取作為生活滿意的指標(張威龍,

2004),換言之,大學生將幸福奠基於物質層次,是一種物質主義取向的幸 福感受。Richins 和 Dawson(1992)根據過去研究,如:物質主義的前因和 後果,以及物質主義的行為與人格特質、道德考量等內涵(Fournier & Richins, 1991),提出物質主義包含三個概念,第一,獲取中心(acquisition of centrality),物質主義者常會視財物和它們的獲得為個人生活重心;第二,

獲取快樂(acquisition as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財物的獲取是物質主義者 的中心,認為此些財物可帶給他們生活的滿足和美好;第三,財物成功

(possession-defined success),物質主義者傾向以財物累積的數量和品質來 判斷自己和他人的成功。此些概念正為現今大學生所奉行之圭臬。

輔以研究者觀察所見,大學生追逐偶像明星及時尚流行是當下最常出現 的次級文化,生活中常見大學生為了偶像代言的產品而血拼,喜歡帶著書報 雜誌到商品專櫃指名購買偶像明星身上的衣服或使用的物品,而為了追求時 尚,大學生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分享當季最新流行資訊,從網路、電視、雜 誌等管道不斷更新當前潮流,只要是熱烈討論的品牌,透過現金卡預借或先 刷信用卡的享樂態度來獲取物件,即使真買不起,也少不了跟大家前往朝 聖,大學生利用暑假兩個月打工的數萬元薪資用來購買一個名牌物件的消息 早非新聞,已成常態,種種崇拜迷思是造成大學生的物質主義傾向高漲,他 們以追求物質為滿足,除可獲得旁人肯定,也因此認同自己的成功,從而增 進自我悅納,目的無非是期待能自此提升個人幸福及美好。

然物質主義實為一種持續不斷地強調低層次需求(如:物質舒適和生理 安全)勝過高層次需求(如:自我表達和生活品質)(Inglehart, 2000)。人本 和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承認,物質財產是滿足基本生理需求所必需,但強調聚 焦在所有物和財富上,最終會損害幸福及心理滿足的追尋(Kasser, 2002)。

譬如:Burrough 和 Rindfleisch(2002)指出,物質主義所創造的一種價值衝 突(如:個人和集體)將造成心理緊張,阻礙個人幸福。心理學家也主張,

沉浸在物質主義的個體是傾向以他們外在所有物來定義自我概念和成功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活,此傾向致使個人幸福感下降(Deci & Ryan, 2000; Fromm, 1976; Kasser, 2002)。

人之所以會追求物質目標,因為他們相信財富和物質可提供他們快樂,

殊不知,將財富和所有物的追求本身視為一個終點,是與低度幸福感相連 結,會有較低的生活滿意及快樂,更多憂鬱和焦慮的症狀,更多生理問題

(如:頭痛)及心理異常(Kasser, 2002),相關研究指出,當物質價值引導 個體行為,個體失去幸福感的危機及出現精神症狀的風險將向上攀升,也變 得較少關心他人的福祉(Cohen & Cohen, 1996; Kasser & Ryan, 1993; Richins

& Dawson, 1992)。耑此,物質主義確實存有幸福的反效果,它幾近與每項 生活品質的測量指標呈負相關(Polak & MuCullough, 2006),Kashdan 和 Breen(2007)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物質主義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結果明 白指出,有強烈物質價值者擁有較負向情緒及較少聯繫感、自主性、勝任感、

感恩及生活意義感之幸福感受。

由此可知,大學生高度的物質主義傾向,非但不利幸福感之提升,反使 幸福感日漸下滑。那麼有何解套?Csikszentmihalyi(1999)認為,在物質至 上的世界,藉由懷抱感恩,人們可能免於理想幻滅,它將生活本身視為禮物,

促使個人過著有意義的生活。不少研究也指出,感恩可被用來消除物質主義

(Kashdan & Breen, 2007; McCullough et al, 2002; Polak & McCullough, 2006),一方面,因物質主義使人聚焦於外在目標、個人動機及低層次需求 之實現(如:擁有舒適及安全),腐蝕生活中更多有目的投入(Kasser & Ryan, 1993; Ryan & Deci, 2000; Ryan, Sheldon, Kasser, & Deci, 1996),然感恩可使 個體聚焦於內在目標、他人取向動機及高層次需求之實現(如:自我相關領 域的成就),以臻自我實現之可能;另方面,由於物質主義係肇因於缺乏安 全感,個體藉由努力追求物質滿足,以化解不安全之路徑乃物質主義最大驅 力,然感恩的社會效果會對周遭他人發展出更正向的知覺及意向(Dunn &

Schweitzer, 2005),讓個體感覺他們的生活是充滿了他人的良善意圖,從而 評估周遭他人充滿善意,認為自己處在安全的環境,每個人都願意提供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持,不會沒有安全感,得以進一步追求有意義的幸福生活。Bono 和 Polak 實施為期2 週的日誌研究來檢驗感恩對物質主義之影響,結果清楚發現,當 平日較為物質傾向的人感到感恩時,他們會減少物質傾向,也為前述解釋提 供了有利支持(引自Froh & Bono, 2008)。

耑此,物質追求已被證實是不快樂的來源,而感恩可能有潛力減少物質 追求,保護個體免於受到物質主義的腐蝕,從而減少物質追求在心理幸福感 的負向效果(Polak & McCullough, 2006),自與個體之身心幸福密不可分,

重要性不言可喻,亦即感恩乃為不利幸福發展的物質主義之良方。

貳、天災人害瑣事,耗損幸福價值

另方面,近年來全世界遭逢了許多重大事件,臺灣社會也未能倖免,舉 凡全球金融風暴、失業率攀升、H1N1 新流感來襲、風災水災、政局紛擾、

弊案叢生,臺灣可謂無一幸免;去年莫拉克颱風所引發的八八水災,無論在

弊案叢生,臺灣可謂無一幸免;去年莫拉克颱風所引發的八八水災,無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