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幼兒創造力與幽默

壹、 幼兒創造力之意涵與評量 一、幼兒創造力之意涵

多位學者對創造力的概念進行的不同的定義:Roco(2004)相信一個具有 創造力的人是能夠創造一些新奇的、具原創性的事物;Jaoui(1975)和 Boden

(1992)都主張能「將舊有的元素重連結及組織後成為的新事物」的能力即為創 造力;另一方面, Rosca(1981)認為創造力是「能夠生產有價值的新事物之能 力」。

Wallas 歸納出創造的四個心理歷程,包括: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和驗證 期。在準備期時,個體先將問題清楚界定後,蒐集相關問題和資料,設法將舊經 驗和新經驗結合,並探究二者之間的關係;醞釀期則是當問題尚無法解決時,先 暫時擱置,在潛意識中仍持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時間的沉澱、思索、醞 釀後的頓悟,個體便了解解決問題之關鍵,也就是第三期的豁朗期;最後驗證期,

則是將前述之頓悟觀念加以實施,驗證其可行性(簡茂發,2000)。

創造力被視為實現更好的生活水平之關鍵,這也是為什麼創造力在今日的教 育中顯得如此重要(Robinson,2008)。我國在 2003 年由教育部發表的「創造力 教育白皮書」中提到二十一世紀為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創新思考、批判思考及 解決問題的能力皆是未來的重要基礎能力(創造力教育白皮書,2003)。2016 年 制定公布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將六大核心素養:覺知辨識、表達 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訂定為幼兒學習之主要目標。

其中想像創造的目標為「以創新的精神和多樣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 感受」(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2016),創造力在幼兒階段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當個體接收到一個刺激與其原有的認知不一致時,會出 現「訝異」、「困惑」、「矛盾」和「疑問」等反應,進而激發個體對問題產生好奇 心,會有想進一步探究的動機,而在解決困惑情境時,則連帶表現出他們的創造

20

性。以幼兒為例,其在探索世界的時候常有與認知不一致的情境發生,此時幼兒 可能會自由聯想、想像創造、編織故事等策略去因應遭遇的狀況,這樣的技巧運 用,是為幼兒階段創造力形成和發展之重要基石(董奇,1995)培養創造力有關 鍵期,約在 3~6 歲也就是幼兒階段,此時期若對幼兒之創造力發展有善加引導,

那麼幼兒之創造力啟發及未來發展將不可限量,反之,沒有為幼兒搭起創意表現 的鷹架,那麼日後將很難再有發展(游乾桂,1994)。

二、創造力評量

學者們針對創造力多層面、多為度的結構特性,發展出不同模式的測驗方法,

以期待人們從不同角度進行描述和測量,避免疏漏或有偏頗的眼光來看到創造力。

董奇(1995)在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中整理出以下幾種創造力測驗的方法:

(一) 實驗法

為受試者設置特定的問題情境,控制和改變一些條件,而後記錄受試者的反 應情況,對其進行分析。實驗法的最大特徵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研究事項的變化,

從而發現並確定其變化的因果關係,希望花了解事項的前因後果後,對於同類事 項,不僅可以根據原因去預測結果,而且也可安排原因去產生預期的結果。研究 者透過控制和改變條件,就可以探明這些條件對兒童之創造力傾向和特性有何關 聯和影響。

(二) 評定法

此為一較主觀的創造力評定方法,評定的結果通常會受到評定者的個人經驗、

當時的情緒狀態、疲勞程度、個人好惡等因素影響,而上述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 評定的信度水平,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時,需多加留意。使用評定法時,需邀請受 過專業訓練之專家學者來擔任評定者,同時也需要求評定者對評價之一致性,因 此會讓他們進行有關的訓練,確保評定時不因主觀之想法而有太大的結果差異。

指的是由該領域之專家學者,按照訂定之標準對兒童創造力進行評價。只有信度 達到可接受水平的評定法才能稱之為客觀的評定法。評定法可分為兩種形式,一

21

種是對創造力的一般性調查評價,例如:思考方式的封閉性或獨創性;調查興趣、

專長及獨立見解。另一種形式是對特定產品的創造性進行評價。把受試者聚集起 來提供某些材料和工具,要求製作一些新穎獨特的作品,接著由鑑定者對作品的 相互比較和見解分析,評定創造性的等級。

(三) 作品分析法

運用作品分析法之前需先制定詳盡合理的分析維度,透過對作品的定性和定 量分析來揭示其創造性水平的一種方法。作品分析法用量化指標,對兒童作品的 創造性作較細微且深入的客觀分析。

(四) 測驗法

測驗法就是用標準化的量表來測量被試者的智力、性格、態度、興趣以及其 它個性特徵的方法。許多人也稱作發散思考測驗,其最重要的理論觀點源於 Guildford 的智力結構論中所提及之發散性思考具有流暢、變通、原創、精進等 不同的成分(邱皓政,2005),透過標準化題目的心理測驗,針對上述幾項創造 力特性進行測量,然後將測量結果與常模進行比較,從而對個體的創造性發展水 平或特點作出評價。

從過去國內所進行有關幼兒創造力研究中可發現,過去學者大多傾向使用測 驗法,國內外皆針對創造力發展出幾個主要的測驗。美國陶倫斯(E.P. Torrance) 編製了「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於 1974 年出版,後有賈馥茗、劉英茂、吳靜吉 重 新 編 製 為 試 用 本 國 的 版 本 。 此 測 驗 分 別 就 創 造 力 的 四 個 面 向 : 獨 創 性 (originality);流暢性(fluency);變通性(flexibility);精密性(elaboration),來進行 評量。評量分為語文及圖畫測驗,主要採用開放式的問答來測量受試者對問題的 發現及解決方法的創造力,也能測其擴散性思考,並藉由回答來了解創造思考的 歷程、品質及人格。測驗適用範圍為幼兒園至大學生,唯語文部分因需書寫句子 作答,所以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須用個別施測的方式。評分者要經過特殊的訓練 並具有相當的經驗,對創造力的理論及其四項指標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正確的評

22

分(簡茂發,黃瑞榮,李坤崇,2000)。

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為國內第一套測量幼兒的創造力測驗,由張世彗

(2006)修訂 Torrance 於 1981 年所編製的 Thinking Creatively in Action and Movement(TCAM)。本測驗主要是由幼兒最常使用也最熟悉之身體動作形式來 表達思考,包含了四個活動設計:有多少種方法?你可以像什麼一樣的做動作?

有其他的方法嗎?你可以用紙杯做什麼?幼兒在上述的四個活動中,展現其特殊 才能,測試者並可評估幼兒之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三種創造力特質此測驗之 建構效度顯示,幼兒流暢性、想像性和獨創性的表現上,僅會因為年齡不同而有 所差異,性別的不同則不受影響。

葉玉珠、李梅齡、葉玉環、林志哲、彭月茵(2006)發展了一套幼兒創造力 測驗,建立四歲至六歲幼兒的分數常模。此測驗利用數字聯想及情境問題解決二 分測驗來作為幼兒創造力的評分項目。幼兒嘗試將數字與他物做創意聯想,評分 指標為新奇性;遇到問題時該如何解決,是否有創新且有用的辦法,此為情境評 量,有用性為期指標(葉玉珠,李梅齡,葉玉環,林志哲,彭月茵,2006)。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幼兒階段為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期,因此成人應盡力營 造出正向、鼓勵的情境,支持幼兒的創造力發展。若成人過於壓抑幼兒的創造力 或用較嚴厲、威權的態度規範幼兒,則會使幼兒產生負面的經驗。負面的經驗對 於創造力的激發有所阻礙,因而導致幼兒之創造力無法有良好之發展。創造力因 有多種面向及複雜之結構,因此評量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可依據受試者 之年齡、測驗目的及不同之文化背景做適當之選擇。

貳、 幼兒創造力與幽默之相關研究 一、創造力與幽默

過去研究顯示幽默表現與創造力有著緊密的連結,且彼此間呈現正相關(孫 聖 和 , 2000 ), 高 創 意 者 較 低 創 意 者 有 更 多 幽 默 的 表 現 ( Glover,1980;

Goldsmith,1984)。幽默刺激引發的好笑成份會提升創造表現(邱發忠,2010)。

23

幽默會使個體勇於挑戰一個威權的規範,對道德規範有所質疑、挑戰和批判的時,

或許會激發出引人發笑的因子。而這種挑戰,有助於人們跳脫現有的次序與傳統,

使人們敢於提出新的觀點。例如:令人發笑的笑話有著華麗精美包裝的外表,但 笑話中的涵義則充斥著戲謔、不為人接受的素材,但卻也是發展個體創造力的一 重要歷程(陳學志,卓淑玲,賴惠德,2005)。

幽默與創造力是不可分割的心智運作歷程(Bleedorn, 1982)。教師在教學模 式中適時的運用幽默技巧,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升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針對學生的干擾行為,也能更有效的管理(陳學志,卓淑玲,賴惠德,2005)。 此外,若教師能在學習活動中適時的加入幽默刺激於其中,便有助於觀察即辨識 學生之創造力潛能;教師也能夠透過觀察學生之幽默反應來做完其創造力的參考 指標;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活動中若能有幽默的教學活動設計,不僅活化學習課 程,進一步的也能開發學生之創造力,引起學生更高的學習動機(陳學志,徐之 君,2006)。幽默的學習氛圍,是較放鬆、不緊張也不讓人感到焦慮的,教師應 努力營造出這樣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下,能幫助學生在學習時將低其焦慮

針對學生的干擾行為,也能更有效的管理(陳學志,卓淑玲,賴惠德,2005)。 此外,若教師能在學習活動中適時的加入幽默刺激於其中,便有助於觀察即辨識 學生之創造力潛能;教師也能夠透過觀察學生之幽默反應來做完其創造力的參考 指標;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活動中若能有幽默的教學活動設計,不僅活化學習課 程,進一步的也能開發學生之創造力,引起學生更高的學習動機(陳學志,徐之 君,2006)。幽默的學習氛圍,是較放鬆、不緊張也不讓人感到焦慮的,教師應 努力營造出這樣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下,能幫助學生在學習時將低其焦慮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