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幼兒就學準備度與兒童教育成就 壹、幼兒就學準備度

⼀、 就學準備度之概念

1989 年美國布希總統認為,為使美國教育現況達到預期,需要建⽴全國性 的教育⽬標(National Goals)以促進教育成效,為迎接 2000 年做準備。⽽

1994 年通過「⽬標 2000 美國教育法案」,在⼋項全國教育⽬標中,其中第⼀項

⽬標即為「在 2000 年,所有幼兒均能準備好⼊學校就讀」,同時亦要求學前教 育機構協助孩⼦做好就學準備度,⽽此教育⽬標之訂定使得就學準備度成為重 要的議題。

⽽ Gredler,(1992)指出「幼兒就學準備度」係指幼兒在進⼊⼩學就讀時,

在⾝⼼⽅⾯達到準備接受正規教育狀態的程度,並著重幼兒進⼊學校前所應具 備的能⼒與知識。 然在台灣幼兒在剛⼊學⼩學⼀年級時,會因為國⼩之上課模 式和學前教育之學習經驗有很⼤的差異,故許多幼兒需要⼀段時間適應此改 變,⽽此過渡期即為「幼⼩銜接」,「幼⼩銜接」活動之實施多在幼兒園畢業 前幾個⽉最為密集,然其焦點著重於讓幼兒學習⽣活適應(如參觀⼀年級教 室、練習坐在課桌椅前上課),相較於就學準備度之概念,幼⼩銜接之概念較 為短暫、且僅著重於⽣活上之適應能⼒;就學準備度則是強調以⾧期且整體的

⾓度培養幼兒在⼊學時應具備之能⼒,並且著重於學前教育機構之品質及成 效,以確保孩⼦進⼊ K 年級之時具備應有的能⼒和知識。然不論幼⼩銜接或者 是就學準備度,均重視學前教育階段與國⼩階段之銜接,讓幼兒在⼊學時具備 應有之基本能⼒(鄭雅⽅,2009)使其能在學校中適應並獲得學習上之成就。

傳統就學準備度之建構,認為幼兒在進⼊學校前,所有的幼兒都需要具備

⼀套既有的能⼒。然⽽以多元⽂化之⾓度觀台灣教育現況,可以發現如此普遍 且⼀致性的能⼒測驗,對於界定幼兒之能⼒並不公平。在台灣⾯臨少⼦化之 際,新移民⼦⼥之⼊學率則逐漸提⾼,然⽽以往我們都視外籍配偶之母⽂化為 次等⽂化,利⽤主流⽂化之優勢,無視於特殊⽂化背景之幼兒在適應上⾯臨之 問題,使其常被冠上語⾔發展遲緩、⽂化不利的污名。然⽽,馮涵棣、梁綺涵 (2008)則指出,多元⽂化之幼兒因為有豐沛的語⾔能⼒與⽂化資產,在當今跨國

⽂化趨勢下,能讓他們更明⽩⾃⼰所佔的世界位置並且能取得競爭的優勢。因 此,幼兒之早期學習經驗和發展,為複雜且多⾯向地,且會受到個體、⽂化、

環境脈絡等因素影響(Kagan, Moore, & Bredekamp, 1995) 。有鑑於上述,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幼教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NAEYC)在 1995 年之⽴場聲明書中提及,當在討論就學準備度時需 要考慮以下三項重要因素(NAEYC,1995):

1、幼兒早期⽣活經驗具有差異性,且是不平等的。藉由體認學前教育經驗的不 平等,讓每個孩⼦都能獲得學校成功的機會。

2、幼兒的發展和學習,有很⼤的變化。了解並⽀持個別差異,其中包含語⾔和

⽂化差異。

3、對於幼兒就學準備度之期待應符合合理、適切性,並且重視個別差異。

上述針對幼兒就學準備度須考量之重要因素,顯⽰出即便在看似標準化的 就學準備度評估,亦需要考量到多元⽂化、弱勢之背景,甚⾄是每位孩⼦的差 異。⽽在台灣之新課綱亦提出幼兒學習指標,讓在教育現場之教師能有所依 循,但如同前述所⾔,在⾯對標準化的指標評估時,現場教育⼯作者的⾓⾊及 顯得重要,若我們將所有幼兒⼀視同仁⾝,⽽忽略⽂化、環境,未重視其個別 差異,將使得應提升幼兒學習成效之指標,成為劃界幼兒的藩籬。

Pamela C.High(2008),則指出若將就學準備度誤解為學習只發⽣在學校、

就學準備度需等待孩⼦⾝⼼達到成熟、孩⼦若尚未準備好不適合就學、就學準 備度僅看重孩⼦之技能,將會給幼兒帶來過度的負擔,因為在社會中存在著經 濟、學前經驗、⽂化的不平等。因此,Pamela C.High 提出就學準備度之三項重 要因素,分別為準備好的幼兒、準備好的學校、準備好的家庭和社區

(⼀)準備好的幼兒:

1、⾝體健康和⾝體動作之發展:幼兒的健康狀況、成⾧狀況。

2、社會和情緒發展:合作、同情⼼、表達⾃⾝情緒之能⼒。

3、學習態度:對於學習之熱情、好奇⼼,社會⽂化和價值觀。

4、語⾔發展:聽、說、認識字彙。

5、讀寫能⼒:⽂字意識、寫作、繪畫。

6、認知能⼒:字母字⾳之連結、空間關係、數字概念。

(⼆)準備好的學校:

1、促進家庭和學校之銜接。

2、促進幼兒教育機構和⼩學之間的連貫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透過覺察幼兒個體之需求(如貧窮和種族之影響),進⽽在教室中回應 個別需求,使得每個孩⼦能在學校達到成功。

5、協助教師成功。

6、引進提⾼教育成就之⽅法,如家⾧參與、對落後之幼兒進⾏早期介⼊。

7、改變無法讓幼兒受益之課程和計畫。

8、為該社區之幼兒提供服務。

9、對於幼兒學習結果負責。

10、建⽴強間的領導能⼒。

(三)準備好的家庭和社區

1、母親應在產前得到優質的產前照顧、接受全⾯性的健康照顧,讓幼兒在 上⼩學時具有健康的⾝⼼。

2、所有的幼兒都應該受到⾼品質的學前教育。

3、⽗母為幼兒第⼀位教師,每天都應該花時間幫助孩⼦學習,並且透過接 受相關教育和⽀持,成為⼀位能幫助幼兒的⽼師。

準備好的幼兒、準備好的學校、準備好的家庭和社區,為幼兒就學準備度 之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就學準備度不只是幼兒個⼈之⼯作,學校、家庭、社區 都需要負起責任,⼀同協助幼兒。當幼兒之能⼒不及時,不能將幼兒未準備好 視為學校拒絕幼兒⼊學之理由,因為學前教育經驗之不平等,若讓弱勢幼兒持 續處在使其落後之環境,將會使得差距漸漸擴⼤,因此當幼兒尚未準備好時,

學校須負起責任,藉由彈性的課程模式,以適應不同能⼒程度之幼兒,幫助幼 兒不僅達到學準備度之能⼒,同時能在學校中獲得成功的機會。

⼆、 就學準備度之理論基礎

幼兒就學準備度之理論基礎,Meisels(1998)將其分為:理想主義/先天 論、經驗主義/環境論、社會建構論、互動論、⽣態系統理論。

(⼀)理想主義/先天論(Idealist/Nativist)

從理想主義/先天論之觀點,認為幼兒就學準備度為幼兒個體達到⼀定的 成熟度,如當孩⼦能⾃我控制、和同儕相處、遵從指⽰時,幼兒才準備好上 學。基於成熟論點,在1990年就學準備度之議題新興之際,美國州政府教育局 及許多學校則認為,當幼兒在進⼊學校時應該接受相關測驗,以判斷其幼兒是 否準備好進⼊K年級就讀(Kagan,1990)。倘若幼兒未通過測驗需要留在家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者在就讀⼀次pre-k,等待⾝⼼更成熟,在進⼊學校就讀。⽽使⽤「年齡」劃 分是否進⼊學校就讀,亦是受到成熟論之影響,即認為等到孩⼦到達適合的年 齡,才能發展出準備好⼊學之能⼒。故以理想主義/先天論之觀點將就學準備度 著重在幼兒個體的內在因素,⽽成⼈、照顧者和教育機構之影響甚少

(Suzanne、 Michael,2008)

(⼆)、經驗主義/環境論(Empiricist/Environmental)

相較於理想主義,經驗主義則認為外在的學習經驗⽐等待幼兒內在之成熟 來得更重要。對於就學準備度之觀點為幼兒知道什麼(如顏⾊、形狀、數量、

地址)和如何⾏動,亦即幼兒能夠準備好上學、具備就學準備度是基於他們如 何被教導(High,2008)。幼兒能夠透過外在經驗的探索與學習進⽽獲得相關 知識與技能,⽽經驗主義者多以幼兒外在的⾏為能⼒作為就學準備度之指標。

High(2008)在⽐較理想主義與經驗主義時指出,研究顯⽰年齡對於對於發展 上之影響不如學校教育經驗,且在相關的學術研究中,年齡在⼀年級⼊學時所 提供之優勢會在短短幾年內及消逝。

(三)、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ts)

認為就學準備度須從社會⽂化因素加以探討,社會建構論將其重點放在社 區的價值觀及期待對於幼兒就學準備度之影響。Love(1995) 認為幼兒⾃⾝之發 展狀態並不能完全決定就學準備度,不同地區之學校可能對於⼊學時所需具備 之能⼒和技巧⽽有差異,因此可能會造成幼兒在某⼀學校被認定為準備好⼊

學,但在其他社區或學校卻被視為未準備好。不同社區及⽂化下對於就學準備 度之標準並⾮⼀致,當論及就學準備度時需考量幼兒所在之社區、學校之社會

⽂化脈絡。⽽此觀點對於就學準備度⽽⾔過於關⼼社會、社區對於幼兒之期 待,⽽忽略了對孩⼦個體之關注。

(四)、互動論(Interactionist)

互動論有別於上述論點先天論、環境論、社會建構論強調單⼀層⾯對於就 學準備度之影響,其認為幼兒個體之成熟、與環境的互動經驗、以及所處的社 會⽂化環境都會交互影響,進⽽影響就學準備度。此論點著重在於幫助所有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念,為個體成熟和環境兩者間互動的結果,亦即幼兒的學習和學校、家庭能夠 提供幼兒個別需求的學習機會。故教師應該透過觀察紀錄,了解幼兒實際的狀 態,依照其表現⾏為提供和合宜之教學環境,透過具彈性的課程讓每個幼兒都 能達到學習標準,進⽽準備好⼊學。

(五)⽣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1970年代由美國⼼理學家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態系統理論,認為幼兒 之成⾧與發展是受到個體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環境因素從幼兒直接接 觸的⽣活環境向外推廣⾄外在間接影響幼兒的世界環境,依序為⼩系統、中間 系統、外在系統、⼤系統,認為每個⼈之發展都會受到這四個系統直接或間接 的影響。Snow(2006)則認為從 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態系統理論」可以 提升就學準備度之理論的完整性,強調多重環境對於個體⾏為與發展之影響,

將個體與空間及社會的距離,由內⾄外分成上述四個不同層次的系統,⽽個體 與環境間之互動從直接到間接,錯綜複雜地影響著幼兒,亦即從幼兒最直接接 觸的家庭、學校、社區、國家⾄整個世界的價值觀都與幼兒的成⾧息息相關。

三、 幼兒就學準備度之衡量

傳統上對於幼兒就學準備度之觀念,多以單⼀觀點定義就學準備度,以成 熟論觀點為例,Gesell School Readiness Test 在 1980-1990 年代,被廣泛地⽤來

傳統上對於幼兒就學準備度之觀念,多以單⼀觀點定義就學準備度,以成 熟論觀點為例,Gesell School Readiness Test 在 1980-1990 年代,被廣泛地⽤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