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3.1 序列整理與物種鑑定

定序完成後的原始序列,先以DNAStar ver. 7.1 中的 SeqMan 及 Editseq 手動將

19

雙股序列整理合併並 align,alignment 完成的序列存成 MEGA ver. 6.0 軟體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6.0; Tamura et al., 2013) 可讀取之 格式,並以之開啟,因為 cyt b 及 COI 全段皆為蛋白質轉譯基因 (protein - coding gene),將核苷酸序列轉換為胺基酸序列,觀察是否有終止密碼子出現 (stop codon),

確保定序的正確性。

為確保所有樣本皆無物種鑑定錯誤的情況發生,從線上基因資料庫NCBI 下載 鯙科內不同亞科及不同屬物種之 COI 序列,將本研究所定序之小鰭鰭尾鯙 COI 序 列加入,並以蛇鰻科物種的序列作為外群,以類聚分析法 (Neighbor – joining, NJ;

Saitou and Nei, 1987) 建構親緣關係樹,所用來計算鹼基替代率與遺傳距離的 model 為 Kimura 之雙參數模式 (Kimura's two-parameter, K2P; Kimura, 1980),並以 Bootstrap 重複 1000 次計算樹形信賴度之檢測,其數值≧ 85 時代表強的支持度,

介於75 – 85 間代表中等的支持度,所使用的軟體為 MEGA ver. 6.0。除物種鑑定是 使用 COI 外,往後的分析皆以 cyt b 串聯 COI 作為分子標記。

2.3.2 親緣關係之重建

(1) 最大似然樹 (Maximum likelihood tree, ML tree)

Maximum likelihood 法需要三要素來計算: (1) 序列演化之模型 (model of sequence evolution); (2) 具分枝長度的樹狀拓樸 (tree topology with branch lengths); (3) 觀察到序列的性質 (observed character)。將序列排序好後,每一 個位點 (position) 皆視為一個單元,可計算其所有可能變化似然率的總和,便 可得到似然率總和最大的組合;而分枝長度的最大似然率則是利用 General time reversible (GTR) model 來計算,其設定除核苷酸出現頻率不同外,不同核 苷酸間替換的頻率也皆不同;最大似然率的序列演化模式,則是計算不同核 苷酸替換 / 顛換率 (transition / transversion ratio) 的比例下之似然率數值,便 可選定最大似然率之演化模型。ML tree 的建構同樣以 MEGA ver. 6.0 完成,

20

並以Bootstrap 重複 1000 次計算樹形信賴度之檢測。

(2) 最小關聯網狀圖 (Minimum spanning network, MSN)

先以Arlequin ver. 3.5.1.2 ( Excoffier and Lischer, 2010) 計算出兩兩單倍型 間的距離,再使用HapStar ver. 0.7 (Teacher and Griffiths, 2011) 軟體建構最小 關聯網狀圖,將近源的單倍型彼此連接,若兩單倍型間差異過大,則以空心 圓代表「假設沒採集到之中間單倍型」,將兩單倍型連接。藉網狀圖便可觀察 各單倍型間的關聯性,以及找出較原始及衍伸的單倍型,另可結合單倍型在 地理位置上的分布,探討地理位置是否和單倍型分布有關聯性。

2.3.3 族群遺傳結構分析 (1) 序列多型性分析

利 用 DnaSP ver. 5.0 (Librado and Rozas, 2009) 計 算 單 倍 型 歧 異 度 (Haplotype diversity, h) 及核苷酸歧異度 (Nucleotide diversity, π) (Nei, 1987)。

單倍型歧異度是用於估計任意由族群中挑選兩相異樣本,其單倍型發生 不同的機率,只考慮各單倍型所出現的頻度,其公式如下:

h = − 1 1 −

式中,n 為總樣本數;Xi為單倍型i 所出現的頻度;m 為單倍型的數目。

核苷酸歧異度除考量各單倍型出現的頻度外,進一步考量序列間核苷 酸組成的差異程度,其公式如下:

π = − 1

式中,n 為總樣本數;Xi為單倍型i 所出現的頻度;Xj為單倍型j 所出現的頻 度;πij為單倍型i 和單倍型 j 序列間的核苷酸差異。

21

此外,Grant and Bowen (1998) 提出可依據核苷酸歧異度 (π) 及單倍型歧 異度 (h) 之高低不同的組合,用以推估可能的族群變動歷史。

(2) 遺傳分化程度

利用Arlequin ver. 3.5.1.2 計算兩兩族群間之遺傳分化指數 (ΦST; Excoffier et al., 1992),除考慮單倍型出現頻度外,亦考慮兩兩序列間的差異程度,使用 K2P model (Kimura, 1980) 計算序列間的遺傳距離,並以 p – value 表示經 1000 次 permutations 後 ΦST值是否接受基因同質性的虛無假設 (null hypothesis of genetic homogeneity)。

再以DnaSP ver. 5.0 計算兩兩族群間之基因流傳值 (Nm),Nm 係由遺傳分 化指數 (FST; Hudson et al., 1992) 所推導而得。公式如下:

= 1 −

式中,Hw為相同族群內序列變異之平均值;Hb為不同族群間序列變異之平均 值。將FST帶入下列公式便可得到Nm (單套型基因適用):

Nm = 1 − 1 2

式中,N 代表族群大小;m 代表每一代移入個體的基因型比例。

當 Nm 值大於 1 時表示基因交流順暢,且足以使族群遺傳結構均質化,

抵消族群間因天擇及遺傳漂變所致的族群分化;反之,若Nm 值小於 1,則表 示基因流傳受到部分阻礙 (Maruyama and Nei, 1981; Slatkin, 1987)。

(3) 分子變異分析 (AMOVA)

將各族群依照不同方式分群後,以Arlequin ver. 3.5.1.2 進行分子變異分析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計算三不同層級的遺傳分化指數: (1) 不同地理區間 (ΦCT);(2) 同地理區內不同族群間 (ΦSC);(3) 族群內 (ΦST)。

22

分子變異分析檢測進行 1000 次的 permutations,並計算有多少的變異比率發 生在各層級內。

2.3.4 族群歷史動態 (1) 中性檢定

中性假說的基礎理論為,族群中的遺傳變異大部分是受到隨機的基因漂 變 (gene drift) 所影響,而非來自於天擇的作用,因此核苷酸的變異程度僅受 到突變率的快慢所影響,演化較快的基因自然擁有較多的遺傳變異 (Kimura, 1983)。利用 DnaSP ver. 5.0 計算 Tajima’s D 及 Fu’ Fs 值,並以 Arlequin ver. 3.5.1.2 計算p – value,可得知其是否接受族群大小穩定的虛無假設 (null hypothesis of constant population size)。

根據理論,若Tajima’s D 及 Fu’ Fs 值為零時,表示此 locus 符合中性假說,

且沒有族群大小變動的證據;若其為正值,表示此 locus 可能受到平衡選擇 (balancing selection),或族群可能受到近期瓶頸效應 (recent bottleneck effect) 影響,意即族群大小縮減;若其為負值,表示此 locus 可能受到定向選擇 (directional selection)、族群大小穩定成長或族群歷經瓶頸效應後的快速擴張。

此外,相較於Tajima’s D,使用 Fu’ Fs 值來偵測族群歷史波動能夠得到更 精確的結果 (Fu and Li, 1993)。

(2) 族群變異分布檢測 (mismatch distribution)

以 DnaSP ver. 5.0 計算兩兩個體序列間相差了多少個核苷酸 (pairwise difference),並把全部個體比較後的結果繪製成核苷酸差異個數頻率的分布圖。

若在近期曾發生族群數量或地理分布的擴張事件,族群內快速累積大量差異 小的單倍型,使圖形呈現卜瓦松 (Poisson) 的單峰分布 (unimodal distribution);

若呈現多峰分布 (multimodal distribution),則代表族群數量穩定發展、不同變

23

異 量 的 單 倍 型 分 布 均 勻 , 或 是 族 群 內 呈 現 明 顯 的 遺 傳 分 化 (Rogers and Harpending, 1992)。

同時,以Arlequin ver. 3.5.1.2 計算 sum of squared deviations (SSD),檢定觀測 值分布和以族群擴張模型建立的期望值曲線有無顯著差異 (Ramos-Onsins and Rozas, 2002);並計算 Harpending’s raggedness index (HRI; Harpending, 1994) 表示 曲線的平滑程度,HRI 值越小代表曲線越平滑。當 SSD 與 HRI 在統計上皆不顯著 時,表示族群呈現擴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