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教學目標若是希望學生能夠穩固視覺辨識層次與描述分析層次,並且習 得非形式推理層次的概念,教學時間設計為兩節課可能是不太夠的。國二學生雖然 在國小階段學過線對稱單元,但對於在視覺辨識層次與描述分析層次尚未穩固的學 生仍需要時間先穩固層次一、二的概念,此時若進入非形式推理的教學,效果不彰。

(二)本研究設計的線對稱動態幾何教學環境,活動 7.的教學目標為穩固非形 式推理層次的概念,並往形式演繹層次邁進。但從研究結果可以知道學生難以到達 形式演繹層次,建議可以刪除。

二、 線對稱動態幾何教學環境之教學建議

(一)本研究設計的線對稱動態幾何教學環境,可提升學生幾何思維的視覺辨 識層次與描述分析層次。若目標為期望學生習得非形式推理層次之概念,需要多花 一些時間穩固視覺辨識層次與描述分析層次之概念,使學生能夠準備好面對非形式 推理層次之語言、特性等等。如果學生思維在視覺辨識層次與描述分析層次尚未穩

89

固,雖然經過本研究設計的線對稱動態幾何教學環境後,也會有視覺辨識層次與描 述分析層次的提升,但短短兩節課的時間難以一起完成穩固視覺辨識層次與描述分 析層次,並且習得非形式推理層次的概念。

(二)本研究設計的線對稱動態幾何教學環境之教學建議讓學生可以自行操作 動態幾何軟體,時間允許的話,建議可讓學生自行操作活動:1.線對稱圖形的定義;

2.線對稱圖形的幾何性質;3.對稱軸的中垂性質;4.尋找對稱軸與完成線對稱圖形,

若時間不足,建議讓學生自行操作活動 1.線對稱圖形的定義;4.尋找對稱軸與完成 線對稱圖形。藉由動態視覺化連結多重表徵的圖形、拖曳與即時回饋的功能與特色,

讓學生觀察、探索、發現與歸納線對稱圖形的幾何性質,讓學生習得非形式推理層 之概念。

三、 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本研究實驗樣本會剔除未完整參與兩節課的教學實驗以及前測線對稱理 解問卷視覺辨識層次與描述分析層次答對率皆未達 60%的無效樣本,減少了許多樣 本數,建議可多找幾個班即進行同一實驗,增加樣本數。

(二)此線對稱動態幾何教學環境,並且讓學生可以部分自行操作,研究結果 顯示對於學生在非形式推理上的學習有所成效。建議可將此環境的設計理念與方法,

以及學生能夠自行操作,拓廣至其他幾何單元的教學設計,甚至是數學電子書的設 計上。

(三)實驗三結果發現當圖形沒有方格圖輔助時,學生依舊能透過動態視覺化 過程的經驗產生心智中的參照系統,去做圖形特性之間的推論,能夠幫助學生學習 幾何推理。未來研究可探討此時學生心智中的所產生參照系統有何種特性。

90

中文參考文獻

王世鑫(2007)。線對稱概念結構分析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中教育 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左台益(2002)。van Hiele 模式之國中幾何教材設計。中等教育,53(3),44-53。

左台益、王惠中(2002)。青少年的數學概念學習研究-子計畫三青少年的對稱概念 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輔助專題研究計畫期中報告。

左台益、呂鳳琳、曾世綺、吳慧敏、陳明璋、譚寧君(2011)。以分段方式降低任務 複雜度對專家與生手閱讀幾何證明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3,閱讀專刊,

291-314。

左台益、陳天宏(2002)。國中生線對稱概念心像之研究。中學教育學報,9,217-260。

吳思圻(2010)。國小五年級學童線對稱之起始概念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 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保平(1996)。動態幾何軟體在教學上的應用。八十四學年度輔導區地方教育輔導 活動教師研討會活動論文集,128-152。台北市立師院。

林保平(1997)。動態幾何教學的電腦輔助教材研究。八五年度國科會研究計劃報告,

(編號:85-2511-S-133-004)。台北市立師院。

林福來(1987)。國中生反射、旋轉、平移概念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75-0111-S003-01,NSC76-0111-S003-12)。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1995)。國民小學數學科實驗課程教師手冊第十一冊。台北:國民學校教 師研習會。

莊月嬌、張英傑(2006)。九年一貫課程小學幾何教材內容與份量分析。國立台北教 育大學學報,19,33-66。

許舜淵、胡政德(2014)。動態幾何環境下大學生幾何探索之研究。臺灣數學教育期 刊,1(1),49-77。

陳天宏(2003)。國中生線對稱概念學習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在職進修碩 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均伊、張惠博(2007)。探究導向教學的理論與實務—以「摩擦力」單元為例。物

91

理教育學刊,8(1),77-90。

游淑媚(1996)。建構式教學模式和科學教學焦慮感之縱貫研究。1996 年中華民國 第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547-559。

黃守怡(2010)。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空間對稱能力調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哲男(2002)。於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中生心像建構與幾何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芸旻(2003)。屏東地區排灣族國小六年級學童幾何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 童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湘川、劉好(1992,1993)。我國國小學童對稱概念的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1-0111-S142-01-N,

NSC-82-0111-S142-001)。

劉湘川、劉好、許天維、易正明、阮淑宜(1992)。我國國小中年級學童點對稱概念 發展的研究。臺中師院學報,8,409-435。

譚寧君(1993)。兒童的幾何觀:從 van Hiele 幾何思考的發展模式談起。國民教育,

33,12-17。

英文參考文獻

Battista, M. T(1994). A Forum for Researcher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5(1), 86-99.

Botana, F. & Valcarce, J. L. (2003). A software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plane loci.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61(2), 139-152.

http://dx.doi.org/10.1016/S0378-4754(02)00173

Burger, W. P., & Shaughnessy, J. M. (1986). Characterizing the van Hiele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geometry.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7, 31-48.

Bybee, R. W., Taylor, J. A., Gardner, A., van Scotter, P., Powell, J. C., Westbrook, A., &

Landes, N. (2006). 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 Origins,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tions, Colorado Springs: BSCS.

Clements, D.H., & Battista, M.T.(1992). Geometry and spatial reasoning. In Grouws,

92

D.A.(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pp.420-464).NCTM,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Crowley, M.L. (1987).The van Hiel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metric thought.In Mary Montgomery Lindquist(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geometry,

k-12(pp.1-16).Reston, VA: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CSMS Mathematics Team (1981).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11-16,London, U.K., John Murray.

Duval, R. (1998). Geometry 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In C. Mammana & V. Villani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ing of Geometry for the 21st Century (pp.37-40) .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Mariotti, M. A. (2000). Introduction to proof:The Mediation of a Dynamic Software Environment. Education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4(1-2), 25 -53.

Marrades, R. & Gutiérrez, A. (2000). Proofs produced b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geometry in a dynamic computer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4 (1-3), 87-125. http://dx.doi.org/10.1023/A:1012785106627

Mason, M. M. (1997).The van Hiele Model of Geometric Understanding and

Mathema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21(1),38-53.

NCTM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Electronic examples.

Paas, F. G. W. C., & van Merriënboer, J. (1994). Variability of worked examples and transfer of geometric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A cognitive load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1), 122-133.

Pass, F., van Gerven, P. W. M. & Wouters, P. (2007). Instructional Efficiency of Animation: Effects of Interactivity through Mental Recontruction of Static key Frame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1, 783-793.

Rahim, M. H. (2000). A Classroom Use of the Geometer’s Sketchpad in a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A. Rogerson (E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o the 21st Century:

Mathematics For Living.

93

Libeskind, S. (2008). Euclidean and Transformational Geometry: A Deductive Inquiry,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Sinclair, K. J., Renshaw, C. E. & Taylor, H. A. (2004). Improving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higher-order skills. Computers & Education, 42(2), 169-180.

Soon, Y. (1989). An investigation of van Hiele-like levels of learning in transformation geometry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Singapo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tols, G. & Kriek, J. (2011). Why don’t all maths teachers us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in their classroo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7(1), 137-151. http://www.ascilite.org.au/ajet/ajet27/stols.html

Teppo,A(1991).van Hiele Levels of Geometric Thought Revisitrd.(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423641)

Trowbridge, L. W. & Bybee, R. W. (1990). Becoming a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

(5th ed.). New York: Merrill.

Usiskin, Z.P.(1982).van Hiele levels and achiev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 Geometry(Final Report of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 Geometry Project).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20288) van Hiele, P. M. (1986). Structure and Insight: A theor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Orlando: Academic Press.

94

附錄一、實驗前測線:對稱理解問卷

線對稱測驗題本

學校: 班級: 座號: 測驗日期:102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別:□男 □女

測驗說明:

這是一份測驗「線對稱」的題本,共 6 頁,有 20 題選擇題,每題都只有一個正確或最 佳的答案。

注意事項:

1. 所有試題均為五選一的選擇題,答案請寫在括號中,答錯不倒扣。

2. 可以利用題本中空白部分計算。

3. 或許你會覺得有些題目有點難,請不要擔心,你可以將它留到最後再做。

作答範例:

( B )1.下列何者是線對稱圖形?

(甲) (乙) (丙)

(A) 只有甲 (B) 只有乙 (C) 只有丙 (D) 只有乙和丙 (E) 全部都是

看完題目後先分析(甲)(乙)(丙)三圖何者是線對稱圖形,而正確的答案是只有(乙)為線 對稱圖形,亦即選項(B),則將答案 B 寫在題號前的括號中。

95

( )1. 下列哪些是線對稱的圖形?

(甲) (乙) (丙)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只有乙和丙

(E)全部都是

( )2. 下列五個圖形中,以虛線為對稱軸,哪些是線對稱圖形?

(甲) (乙) (丙)

(丁) (戊)

( )3. 下列五個圖形中,以虛線為對稱軸,哪些是線對稱圖形?

(甲) (乙) (丙)

(丁) (戊) (A) 只有甲

(B) 只有丙 (C) 只有乙和丙 (D) 只有丙和丁 (E) 全部都是

(A) 只有甲和丁 (B) 只有乙 (C) 只有戊 (D) 只有丙和戊 (E) 全部都是

96

( )4. 以虛線為對稱軸,完成左圖的對稱圖形後,應為下列哪一個圖形?

(A) (B) (C)

(D) (E)

( )5. 如左圖,哪些是正五邊形的對稱軸?

(A) 只有乙和丙 (B) 只有丙 (C) 只有甲和乙 (D) 只有丙和丁 (E) 全部都是

( )6. 下列何者是正確的線對稱圖形?

(A) (B) (C)

(D) (E)

( )7. 下面的對稱圖形中,直線 L 為對稱軸,A、B 為一組對稱點,C、D 為另一組對稱點,E 點在直線 L 上,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BE   CED

(B) AC

BD

(C)

AEED

(D)

BEED

(E)

AEC   BED

97

( )8. 如左圖,以直線 L 為對稱軸,何者為 F 點的的對稱點?

(A) A 點 (B) B 點 (C) C 點 (D) D 點 (E) E 點

( )9. 如左圖,座標平面上有個線對稱圖形,如果每一格表示 一個單位,試問下列哪兩點的連線是其對稱軸?

(A) (0,0)與(8,8) (B) (1,0)與(5,4) (C) (4,0)與(4,7) (D) (4,3)與(5,5) (E) (4,3)與(3,4)

( )10. 如下圖,正方形 ABCD 中,今將正方形 A 點一角沿著 BE 往內摺,使得∠A'BC = 20∘,

試問∠ABE 等於幾度?

(A)20∘(B)60∘(C)70∘(D)55∘(E)35∘

( )11. 下列那些形狀是線對稱的圖形?

(甲)平行四邊形 (乙)長方形 (丙)菱形 (丁)箏形 (戊)直角三角形 (A) 全部都是

(B) 只有(甲)(乙)(丙) (C) 只有(乙)(丙)(丁) (D) 只有(乙)(丙)(丁)(戊) (E) 只有(乙)(丙)

98

99

( )16. 剪紙遊戲:試判斷經過剪裁後的展開圖會是哪一個圖形。

參考下列(1)~(4)折疊的步驟,並在選項(A)~(D)中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展開圖

(選項如下)

( )17. 如下圖,OB、OA 分別是面向 P 點的鏡子∠AOB=70∘,Q、R 分別是 P 點在 OB 鏡子內 及 OA 鏡子內成像的位置,則以下敘述哪些為真?

(A) ∠QOR 的大小會受 P 點所在位置影響

(B) P 點愈接近 O 點,則∠QOR 愈接近 180∘

(C) ∠QOR=140∘不受 P 點位置影響

(D)

OP 恰通過QR 線段的中點

(E)

OPQR

剪 裁線

(1) (2)

(3) (4)

(A) (B)

(C) (D)

100

101

附錄二、線對稱探索活動學習單(一)

102

103

104

附錄三、線對稱探索活動學習單(二)

105

106

附錄四、實驗後測:線對稱理解問卷

線對稱測驗題本

學校: 班級: 座號: 測驗日期:102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別:□男 □女

測驗說明:

這是一份測驗「線對稱」的題本,共 7 頁,有 20 題選擇題,每題都只有一個正確或最 佳的答案,以及 2 題簡答題。

注意事項:

4. 所有選擇題均為五選一的選擇題,答案請寫在括號中,答錯不倒扣。

5. 可以利用題本中空白部分計算。

6. 計算題與說明題的過程若要修改請劃掉即可,不要用立可白/帶塗掉。

6. 計算題與說明題的過程若要修改請劃掉即可,不要用立可白/帶塗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