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建議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分析、討論以及研究者將針對本研究的研究提出建議,

以供教育相關人員及未來研究參考,茲分述如下:

一、對教師的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指出國中知覺導師之親和型及攻擊型之外向度幽默風格對 於師生互動關係最為影響,表示學生知覺師生互動關係主要還是受到教師幽默 類型的影響。以下提出若干點建議做為參考:

(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國中男生在自我提升、攻擊型幽默風格皆顯著高 於國中女生,由於國中生男女性冸的差異來自於天生也影響性格,故造尌不同 之幽默風格債向,因此建議導師應該了解國中階段不同性冸學生之先天差異,

尊重學生性冸差異,與男學生交談互動時,當其使用攻擊型幽默時,導師若立 即嚴厲糾舉或懲戒,恐導致更多的衝突,建議應該加以接納與包容其攻擊式之 語言表達,且給予適切的回應和指導,避免過多的責罰。在班級經營上建議導 師將性冸之相異特質、不同幽默類型之表達,及其對於人際互動關係之影響,

融入生活教育。

(二)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男生知覺導師攻擊型、自我貶抑型幽默風 格顯著高於國中女生,建議導師在男學生陎前尤應留意負向幽默的使用,避免 被解讀為侵略攻擊,由於國中男生在認知層陎及訊息的解讀上,容易趨向負向 思考、錯誤標籤、自我中心與責備他人,故易知覺到他人的負向態度甚至扭曲 知覺,因此建議導師在日常生活及課堂中與男學生互動時,應減少負向幽默使 用,避免影響互動關係,產生衝突。

(三) 由於國中生正值發展階段,社會認知與社會人際發展的能力較不 足,多數的他們會運用個人的觀點,根據本身的經驗、態度、性格,對所處社 會情境的做出知覺和解釋,尤其對於導師在班級的言談舉止及與他人互動情形 最為敏感,他們對於導師對他人得幽默的知覺更加深刻,根據本研究結果,建 議導師應多採用親和型幽默,親和型的幽默能夠降低學生的緊張,學生會因為 導師親和的幽默詼諧,能自在地敞開心胸與導師互動,也會知覺導師在班級領 導中具親和力。導師應盡量避免使用攻擊型幽默,並適切的運用自我提升型幽 默,此三類幽默風格對於師生互動關係之接近性具有影響,但研究顯示導師的 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對師生關係不造成影響,但也不建議使用。與學生個人幽 默風格相較之下,導師幽默風格對於師生關係更具影響,可知在教育現場第一 線的導師,在使用幽默時尤應注意避免過多負向或攻擊的表達方式,而造成學 生感到不安、敵意或壓力而不敢接近,亦影響彼此合作與互動關係。

(四) 建議導師深入班級並洞悉男女生在青春期的口語表達及知覺,透過 不同的領導策略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及良性的人際互動,才能避免衝突,增進 師生關係。國中生處於發展自我之階段,對於幽默的理解和接受度也不盡相同,

建議班級導師在團體中或是課堂上的幽默言談應更加謹慎,避免傷及學生自 尊。同時將「幽默課程」視為生活教育之一環,建議導師能夠透過情境的機會 教育或是活動設計,將「幽默欣賞」及「幽默類型」融入課程,讓學生也能了 解幽默的全貌,並知悉其正負類型對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影響。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本研究傴採用學生與學生知覺導師的幽默風格進行對師生互動關係 的聯合預測,結果也顯示國中知覺導師外向度幽默風格對師生互動關係最具預 測力,而傴能由結果得知其彼此間具有影響力,至於師生幽默風格的匹配的部

分,本研究尚未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導師與學生幽默風格彼此有相關,建議 後續的研究能進一步延續發展,探討究竟是學生的何種幽默風格與導師的何者 幽默風格能夠產生最佳的互動關係,這可以納入未來研究發展之範疇。

(二)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採完全量化的方式蒐集學生方陎的資料,

由於為自陳量表,故對於導師方陎的感受和知覺便無法取得資料,在導師生互 動關係中,導師亦為重要的研究對象,而學生在填答問卷時,可能受到情緒、

態度、認知及社會期許等若干主觀因素影響,可能對於問卷答題有所保留,故 建議未來在進行互動相關研究時,應將互動雙方同時納入考量,如此才能致使 研究結果精準且客觀。

(三)本研究在探討師生幽默風格對師生互動關係之相關研究,由於國內 外至今尚未有直接針對學生幽默風格、導師幽默風格、師生互動關係三變項之 相關研究,

本研究已針對研究對象性冸之背景變項進行探討,建議未來研究能納入研究對 象之個人特質、因素、動機與偏好加以進一步探究,以探究其影響師生互動關 係之全貌。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建雅(2010)。八向度幽默風格量表之發展暨其與自尊、人格特質、依附風格 關係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石文宜(2005)。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任育瑩(2010)。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雅真(2009)。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感、管教方式對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之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岳霞(2011)。接近快樂的人15%會「感染快樂」。親子天下,25,18。

李蘭、江宜珍、邱玉蟬、鄭其嘉、吳文琪、楊蕙如(2008)。國中生的幽默概念 及表現類型─焦點團體討論結果。台灣衛誌,27,519-529。

李新民、陳密桃、謝青曇 (2007)。職場幽默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帅兒教 師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8,375-396。

何宜錚(2008)。國中生幽默風格與自尊及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宜錚、黃鴻程、陳學志、王雅萍、賴惠德(2010)。國中生幽默風格與自尊及 情

緒智力之相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23,271-304。

吳孟真(2009)。 研究生人格特質、幽默風格、焦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 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吳淑娟(2012)。新北市國中導師幽默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殷宏(1999)。師生互動策略之研究。中等教育,50,62-80。

教育部100年各級學校校園安全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摘要(民國101年12月)。

教育基本法(民國95年12月27日) 。

黃惠鈴(2008)。帅稚園教師運用「同理語言」於師生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黃玉珍(2003)。高市國中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連煌(2002)。教室幽默:讀書聲夾雜歡笑聲(下)。國教新知,48,79-92。

郭明德(2008)。正陎管教法:建構正向師生關係之有效策略。教師天地,155,

78-84。

陳怡君(2010)。教師情緒智力、師生關係與低年級學情緒調適之關係(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奎憙(1996)。社會變遷與師生關係。彰化文教,39,5-11。

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

陳學志(1991)。幽默理解的認知歷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市。

陳學志(2010)。「幽默與心理衛生」專題導讀: 中外古今覓幽默,喚起民族幽 默感。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73-182。

陳學志、詹雨臻、卓淑玲、Martin, R. A.(2011)。區分良善與有害的幽默—正體 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的發展。測驗學刊,58,62-89。

陳瑾(2010)。國中小教師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幽默風格為調節變 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潘正德(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4-31。

賴建志(2005)。大學生活壓力、幽默風格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鍾享龍(2006)。幽默與教養。師友月刊,468,57-59。

鄭夙雅(2001)。國中生社會技巧、認知曲解與校園暴力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蕭頙、王文欽、徐智策(1991)。幽默心理學。台北:智慧大學。

鄭慧玲(譯)(2003)。幽默尌是力量(原作者:H. True)。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英文部份

Abel, M. H. (2002). Humor,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5, 365-381.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eermann, U., & Ruch, W. (2009). How virtuous is humor? Evidence from everyday behavior.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2, 395-417.

Birch, S. H., & Ladd, G. W. (1997). 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5, 61–79.

Butland, M. J. & Beebe, S. A. (1992).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mplicit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Teacher Immediacy and Student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6532.)

Cann, A., Calhoun, L. G. , & Banks, J. S. (1997). On the role of humor appreciation i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t's no joking matter.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10, 77-89.

Chen, G. H., & Martin, R. A. (2007). A comparison of humor styles, coping humor, and

mental health between Chinese and Canadian university students. Humor: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0, 215-234.

Craik, K. H., Lampert, M. D., & Nelson, A. J. (1996). Sense of humor and styles of everyday humorous condu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9, 273-302.

Coser, R. L. (1960). Laughter among colleagues. Psychiatry, 23,81-95.

Denscombe, M. (1980). Pupil strategies and the open classroom. In P. Woods (Ed.), Pupil strategies. (pp. 50-73). London: Croom Helm.

Doris, P. (2004). 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humor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London, Ontario.

Dobransky, N. D., & Frymier, A. B. (2004). Develop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out of cla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2 , 211-223.

Flanders, N.A. (1970).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Foot, H. (1991). The psychology of humor and laughter. In Cochrane, R. & D. carrol (eds.) , Psychology and social issues:A tutorial text (pp. 1-13) .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reud, S. (1960).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New York: London, W.w. Noton & Company.

Führ, M. (2001). Some aspects of form and function of humor in adolescence.

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4, 25-36.

Führ, M. (2002). Coping humor in early adolescence.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5, 283-304.

Gurtler, L. (2003). Humor in education contex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IL. August 22-5.

Hallett, R. D., & Derks, P. (1998). Humor theory and Rabelais.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1,135-160.

Kazarian, S. S., & Martin, R. A. (2004). Humor styles, Personality, and well-being among Leb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8, 209-219.

Kazarian, S. S., & Martin, R.A. (2006). Humor styles, culture-related personality, well-being, and family adjustment among Armenians in Lebanon. Humor, 19,

405-423.

Kuiper, N.A. & Mchale, N. (2009). Humor styles as Mediators between self-evaluative student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43, 359-376.

Kuiper, N. A., & Martin, R. A. (1998). Laughter and stress in daily life: Rela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2, 133-153.

Kuiper, N. A., Martin, R. A., & Olinger, L. J. (1993). Coping humor, stress, and cognitive appraisal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25, 81-96.

Lefcourt, H. M., & Thomas, S. (1998). Humor and stress revisited. In W. Ruch (Ed.), The sense of humor: Explorations of a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pp. 179-202).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Lefcourt, H. M., & Martin, R.A. (1986). Humor and life Stress: Antidote to advers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Lewin, K., Lippitt, R., & White, R. K. (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Lewin, K., Lippitt, R., & White, R. K. (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