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抽獎活動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因考量網路問卷回收率的問題,且在時間和 人力有限,在發出網路問卷的同時,附有為感謝同學填達問卷的抽獎活動訊息。

而抽獎活動造成受試者作答意願提高,可能影響了隨機抽樣的樣本代表性原則,

而出現干擾因素,故在推論上需特別注意。

第三節 建議

綜合研究結論,以下針對諮商輔導與未來研究分別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諮商輔導的建議

(一)重視大學生生活壓力對憂鬱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生活壓力確實對大學生憂鬱造成影響,因而,建議在校園內心衛 活動推廣,可加入紓壓的工作坊、團體或專題演講,在活動推廣除進行衛教外,

也可搭配具體教學活動,教導大學生如何紓解生活壓力與放鬆技巧,以降低生活 壓力對憂鬱的影響。

(二)鼓勵大專院校落實正向輔導策略

本研究發現心理資本與憂鬱間關係為負相關,亦即個體擁有心理資本較佳 者,其憂鬱程度較低。因而,本研究建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策略與輔導工作者,

有別以往強調憂鬱症的負向功能的心衛推廣,以正向心理學觀點出發,透過校園 心衛活動推廣、個別諮商與團體輔導等活動,協助學生自我效能(信心)的建立、

自我肯定訓練,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與建構良好心理資本,作為學生因應挫折的 策略與技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二、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就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政治大學與交通大學進行問卷調查,因 樣本同質性因素,故部份變項未達顯著,未來研究進一步可以擴大調查多校大學 生作為研究探討之對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研究抽樣過程,選定壓力程度超過 一般標準的特定對象來進行研究,如此一來,更能精確探討生活壓力、心理資本 與憂鬱三者間的關係。

(二)就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自編「心理資本量表」,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多數題目橫跨二 個以上的因素,顯示在題目編寫不夠精確,尚需修改。未來研究可以針對信、效 度與因素負荷量偏低的題目以及橫跨多因素的的題目加以修正改善,以避免不精 確的測量模式影響結構模式的建立。

(三)就模式驗證方面

本研究中僅止於建立結構模式,尚未進行「模式穩定」(model stability)

的驗證,未來研究依此結構模式應用到來自不同母群體(例如:國高中學生、上 班族等)的其他樣本上,進行「模式延展」(validity extension)等的考驗,

驗證此模式在不同樣本族群上是否也能達到良好適配,如果此驗證達適配,才能 說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路徑模式亦可推論到其他不同的族群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麗華、陳昭姿、陳純誠(1998)。憂鬱症的治療。台灣醫學,2(4),456-463。

王春展(2004)。台灣地區大學生情緒智慧、憂鬱傾向與情緒調整策略之研究。

嘉南學報,30,443-460。

王琳雅(2006)。四技大學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中國醫藥 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琳雅、林綽娟(2006)。學校護理人員於青少年性健康促進之角色功能。

學校衛生,49,101-113。

王春展、潘婉瑜(200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嘉南學報,32,469-483。

朱國榮(2009)。工作壓力與工作生活品質關聯性之研究--心理資本之中介效果。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及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昭慶(2000)。憂鬱症與運動。大專體育,50,82-88。

李昱、楊明仁、賴德仁、邱念陸、周騰達(2000)。台灣人憂鬱問卷之發展。長 庚醫學雜誌,23(11),688-694。

李金治(200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 方式的差異效果。教育心理學報,39,21-42。

李宛津、黃恆獎、林慧麗、沈勝昂、劉同雪(2009)。探討大學生家庭功能、社 會訊息處理與憂鬱之關係。輔仁醫學期刊,7(3),113-130。

吳珮君、陳杏佳(2004)。一位憂鬱症病患的護理:著重應用認知治療。中華心 理衛生學刊,17(2),93-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麗娟、陳淑芬(2006)。國中生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關係研 究。教育心理學報,38(2),85-104。

吳函芸(2009)。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 的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余民寧、李仁豪(2006)。調查方式與問卷長短對回收率與調查內容影響之研究。

當代教育研究,14(3),127-168

余民寧、李仁豪(2008)。調查方式與議題熟悉度對問卷回收率與內容的影響。

教育學刊,30,101-140。

余民寧、劉育如、李仁豪(2008)。臺灣憂鬱症量表的實用決斷分數編製報告。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4),231-257。

林續琴(2003)。國中生生活壓力, 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家興、陳玉芳、葉雅馨、徐佳玲、孫正大(2008)。「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

編製研究。測驗學刊,55(3),509-533

范翌楦(2007)。二位中學英文教師憂鬱症生病經驗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高育仁(2004)。與憂鬱焦慮為友。臺北市:遠流。

柯慧貞(1989)。內因性與非內因性憂鬱症在腎上腺皮質素抑制反應、認知偏差 及生活壓力上之比較。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慧貞(2002)。憂鬱症的認知心理治療:理論與技巧。學生輔導,80,68-75。

洪蘭(譯)(2009)。Seligman, M. E. P. (著)。真實的快樂(第二版)。台北:遠 流。

施建彬(2004)。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大葉學報,13(2),109-117。

施俊名、吳裕益(2008)。大學生身心健康量表概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

與發展期刊,4(4),201-229。

俞筱鈞、黃志成(198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 社。

許浩蓁(2009)。心理資本與工作壓力知覺關聯性之研究-壓力因應作為之中介 效果。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源管理及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陸汝斌(2002)。憂鬱症的生物病因。學生輔導,80,28-37。

康維芬(2006)。大學生家庭功能、父母教養方式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修訂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宏如(2009)。心理資本的本土化開發。企業管理,1,99-101。2010 年 10 月 14 日,取自中國期刊全文數據資料庫。

陳欽銘(2004)。憂鬱症的診斷、轉機、鑑別及中西醫療法。中西醫論叢,7(1),

235-256。

陳怡伶、許金田(2010,6 月)。角色壓力對心理資本及幸福感的影響-探討知 覺主管支持之調節效果。載於國防管理學院「第十八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 研討會」論文集(頁607 -634)

彭秀玲(198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和自我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 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慧貞(1982)。生活壓力、歸因組型及社會支援與大學生的憂鬱症。國立台灣 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貞(2003)。某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 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國彥、張本聖、吳佑佑、葉雅馨、詹佳真(2004)。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 表。臺北市:董氏基金會。

黃靜文(2009)。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韞臻、林淑惠(2009)。中部大學生情緒智慧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聯大學 報,6(2),19-41。

程秀蘭、林世華、吳麗娟(2001)。大學生知覺父母權威性與其生氣歷程、憂鬱 傾向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2),19-44。

楊玉女(1991)。兒童的生活壓力、自我能力評估及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妙芬(1996)。憂鬱的成因與輔導。學生輔導,47,62-69。

楊斯年、陸汝斌(1999)。憂鬱症。載於李明濱(主編),精神醫學新知(頁63-77)。 臺北市:健康文化。

楊連謙(2004)。憂鬱症與婚姻治療 。諮商與輔導,219,34-38。

楊聰財、蕭淑貞、卓貴美、黃偉俐(2005)。醫學院與不同學院學生壓力感受程 度、因應模式、與身心症狀關係的探討。輔仁醫學期刊,3(2),91-103。

楊延光、鄭淑惠(2006)。全方位憂鬱症防治手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楊晴如(2009)。大學生生活壓力、解釋風格與情緒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雅馨、林家興(2006)。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心理 衛生學刊,19(2),125-148。

日,取自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

蔡仲哲(2007)。經理人教練行為、員工心理資本與員工工作效能之關聯性研究。

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若蘭、陳淑蕙(1999)。專科學生壓力因應模式與憂鬱症狀的關係研究摘要。

學生輔導,63,126-140。

劉樹斐(2000)。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

Abramson, L. Y., Metalsky, G. I., & Alloy, L. B. (1989).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6, 358-372.

Baker, W. E. (2000). 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social capital: Tapping the hidden resources in your personal and business networks. Jossey-Bass.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Bar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eck, A. T., Steer, R. A., & Brown, G. K. (1996).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Manual (2nd ed.). USA: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Beck, A. T.(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Beck, A. T.(1967). Depression: Clinic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eck, A. T., Ward, C. H., Mendelson M., Mock, J., & Erbaugh, J. (1961). An Inventory for Measuring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6), 561-571.

Boomsa, A. (1987). The robustness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In P. Cuttance & R. Ecob (Eds.), Structural modeling by example (pp. 160-18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wer, G. N.(1981). Mood and mem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 129-148.

Chen, J. P., Chen H., & Chung, H. (2002).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Asian American adults.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 176(4), 239-244.

Chien, C. P., & Cheng, T. A. (1985). Depression in Taiwan:epidemiological survey utilizing CES-D. Psychiatria et Neurologia Japonica , 87(5), 335-338.

Chien, I.C., Kuo, C. C., Bih, S.H., Chou, Y. J., Lin, C. H., Lee, C.H., & Chou, P. C.

(2007).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rea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ong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enrollees in Taiwan, 1996-2003. Can J

Psychiatry, 52, 28-36.

Clark, D. A., Steer, R. A., & Beck, A. T.(1994). Common and specific dimensions of self-report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cognitive and tripartit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3(4),645-654.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S., Kamarck, T., & Mermelstein, R. (1983). A 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4(4), 385-396.

Cooper, A.C., Woo, C. & Dunkelberg, W.C. (1988). Entrepreneurs' perceived chances of suc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3, 97-108.

Corey, G. (2001).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6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 Cole Pub. Co.

Couper, M. P. (2000). Web survey: A review of issue and approach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4, 464-495.

Coutu, D. L. (2002). How resilience work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 46-55.

Eisenberg, L. (1997). Psychiatry and health in low-income populations. Comprehens

Psychiatry, 38, 69-73.

Ellis, A., & Bernard, M. E. (1986). What is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RET)? In A.

Ellis & R. Grieger (Eds.), Handbook of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Vol. 2 (pp.

3-30). New York: Springer.

Golding, J. M., & Lipton, R. I. (1990). Depressed mood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wo ethnic group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4(1), 65-82.

Goldsmith, A. H., Darity, W., & Veum, J. R. (1998). Race, cognitive, skills,

Goldsmith, A. H., Darity, W., & Veum, J. R. (1998). Race, cognitive, 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