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憂鬱之定義及其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憂鬱之定義及其相關研究

一、 憂鬱的定義

「憂鬱」一詞有諸多不同的定義,目前除臨床上診斷標準,依DSM-IV-TR,

即美國精神科醫師學會「第四版(修訂版)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Text Revision)),尚 無清楚的界定。事實上,「憂鬱」為一複雜現象,Cantwell 和 Baker(1991)將 憂鬱分為四種層次(引自陳杏容,2001):

第一層次的憂鬱被視為症狀(symptom)泛指負向情緒,如傷心(sad)、煩 悶(blue);第二層次指多面向的症狀(various symptoms),如食慾不振、失去 精力、心理動作激進或遲緩、體重減輕、失眠,這些症狀被用來快速簡要的描述 臨床精神病患的憂鬱現象,然一般人處在壓力的環境中,有時也會短暫的出現這 些特徵,但此層次還不足以構成憂鬱性症狀(depressive symptom)或憂鬱性異 常(depressive disorder);第三層次憂鬱被視為症候群(syndrome),由一些症 狀所組成,具有經常發生的特性,而且在此層次憂鬱具有異常(disorder)的意 涵,而當事人可能具有初期的精神異常(psychiatric disorder),其範圍包括情緒、

認知、性功能等;第四層次憂鬱是一種心理疾病,具有精神異常(psychiatric disorder)的特性,而且在某一個特定時間內出現憂鬱的症狀,並造成當事人某 功能喪失。此外,Cantwell 與 Baker(1991)認為憂鬱是一種具可逆與連續性質 的心理狀態,幾乎所有個體都可能會經驗此種狀態,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而 此種差別會反應在個體的外顯行為,及對其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由於憂鬱為一複雜的現象,憂鬱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以及其成因,綜觀不同研 究者的觀點,大致可以歸納出生物遺傳觀點、心理動力觀點、情緒、生理(身體)、

人際、行為等向度,以下分述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一)生物遺傳觀點

一般醫學觀點認為憂鬱症具有家族基因遺傳的可能性,在臨床研究中也發現 憂鬱症患者通常有家族病史。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憂鬱症的生物學病因與大腦中樞 神經化學物質異常有關(陸汝斌,2002),且一般憂鬱症患者神經傳導物質與正 常人有異,包括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過低等。以 重鬱症為例,其男女盛行率介於5%-25%,在家族方面,重鬱症患者一等血親的 重鬱症盛行率比一般民眾高1.5 至 3 倍(引自 DSM-IV-TR)。

(二)心理動力觀點

Bowlby(1998)認為個體最初感到憂鬱和無望,是在嬰兒期經驗到與照顧 者的分離,而這種失落、憂鬱與無望的經驗,會在往後的生命循環裡不斷地出現,

即為「主體失落」(object loss)的模式。Gabbard(1995)整合其他心理動力之 於憂鬱相關論述,認為憂鬱的產生與早期經驗、失落、防衛機轉、將憤怒指向自 我有關,嬰兒在口腔期與母親混亂的關係,易造成個體日後產生憂鬱的現象;或 者因為真實或假想的失落形成憂鬱;憂鬱也可視為一種防衛機轉,為因應失落所 造成的創傷;甚至因為個體對失落的主觀混雜著愛、恨以及生氣的感受,將生氣 的感受指向自我而造成憂鬱。

心理動力的觀點,可成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評估與蒐集資料的一項指標,其 限制在於一為不易以實徵研究加以驗證,二為此觀點只提出憂鬱成因,未能提出 具體介入治療的方法,故而,目前在憂鬱症治療上仍多以認知行為療法介入。

(三)認知—行為觀點

Beck(1976)依據臨床的觀察提出「認知偏誤理論」,此理論包含三個重點:

一為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二是負向的認知基模(negative schemas),

三是認知錯誤(cognitive error)。簡介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Beck 指出憂鬱症患者對於「自我評價」、

「周遭經驗」、「未來影響」三方面皆呈現負向評估。第一元素:憂鬱症病 人常用負面觀點來看自己,第二元素:採用負面觀點來解釋目前的經驗,第 三個元素:個人對於未來充滿負面、悲觀的想法。憂鬱症者主要的這三種認 知型態(cognitive pattern),促使憂鬱症者以顯著特異的方式來看待他們自 己,建構他們的經驗,還有評估他們的未來。換句話說,憂鬱的產生,主要 是因為個體具有不當的認知基模,在面對負向事件時,引發負向認知基模而 對事件產生扭曲的思考(distorted thinking),這種扭曲的內在思考導致對自 己、對世界和對未來都抱持負向的看法。

2. 負向的認知基模(negative schemas):基模係指個體對過去經驗所做的推論,

而形成一種穩定持久的思考型態或認知結構。Beck 認為憂鬱的認知基模或 認知結構往往是負向的,在其傳送或處理個人訊息時,容易選擇性的接受負 向、不好或不利己的訊息。

3. 認知錯誤(cognitive error):憂鬱患者具有錯誤的邏輯推體,其憂鬱基模維 持乃是錯誤訊息處理所造成的。

Beck 指出憂鬱症所呈現認知三因素是以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s)

的方式來回應其生活中的失落,因而對自我、對世界和對未來皆呈現負向觀感

(Hagga, Dyck, & Ernst, 1991)。而自動化思考為非自我意願的、為一種如洪流 般知覺的認知(Beck, 1976),同時,其意涵為重複的(repetitive)、不經意的

(intendended)、和不易控制的(not easilycontrollable)(Hagga et al., 1991)。

憂鬱症患者常因認知三元素的自動化思考,引發「無助感」、「罪惡感」(吳珮 君、陳杏佳,2004)。

認知與憂鬱有關(Beck, 1976),憂鬱症者常因過度敏感,會對事情作錯誤 解釋,容易覺得別人拒絕他、不關心他,因而產生挫折感(柯慧貞,2002)。常 見的認知扭曲包括:全有或全無的二分思考法、過度類化、災難化想法、個人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心主義想法、誇大或低估、任意推論等,這些憂鬱者的認知偏差,亦即認知錯誤,

Riso et al.,(2003)以四種認知取向來了解憂鬱症,簡述如下:

1. 失能的態度(dysfuntional attitudes):失能的態度係指導向個人負向自我評 價(self-evaluation)的負面信念(Kovas & Beck, 1978)。

2. 早年適應不良基模(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早年適應不良基模與失能 的態度有關,而基模係指一組範圍較大的認知主題,在童年期間發展而貫穿 一生,並對個人產生終其一生的影響(Young, 1995)。這與 Beck(1967)

早期所提出的認知基模的觀念非常接近。認知主題包括的內容如:個人的無 價值感(worthelessnes)、不完全感(incompetence)、失敗、悲觀(pessimism)

等(Spielberger, 1972)。

3. 歸因型態(attribition style):即個人對正向和負向事件解釋的型態。依據此 一理論,當個人對負向事件做廣泛(global)、穩定(stable)、內在(internal)

歸因(Abramson,Metalsky, & Alloy, 1989);而對正向事件做特定(specific)、

不穩定(unstable)、外在(extenal)歸因時,會比較容易受到沮喪的影響,

而造成憂鬱症的發生。

4. 反芻回應型態理論(the ruminative response style theory):是指傾向對憂鬱的 原因與結果所做的反芻。反芻(rumination)的意思是耗盡認知資源,企圖 擾亂對問題解決,且以工具行為(instrumental behavior)促成干預之行為機 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Nezu(1989)提出憂鬱問題解決模式,包含四個互動因素:首先,主要的 負向生活事件(major negative life events);第二,目前的問題(current problems);

第三,問題解決之因應方式(problem-solving coping);最後,憂鬱症狀(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互動關係如圖 2-6。依據憂鬱問題解決模式,主要負向生活 事件會導致問題發生,問題發生也會導致生活改變,此二種皆為壓力來源,必須 加以因應解除壓力,如果缺乏有效問題解決因應策略則易產生負向後果導致憂 鬱。此種長期下來形成的負向情感狀態乃導因於環境壓力、立即情緒反應與問題 解決因應歷程間交互作用(引自陳錫銘,1992)。

Bandura(1977)認為憂鬱是因過低的自我效能預期所致。自我效能係指個 體對自己能力與行為表現之知覺及自信。強化個體自我知覺效能,可能促進個體 心理運作能力增加,高自我效能知覺會產生自我肯定和適當行為;低自我效能知 覺將產生逃避、防衛、焦慮、憂鬱等情緒。再者,憂鬱主要受認知歷程影響,如 不良功能預期、不能功能自我評價、不良功能自我概念與過高的標準設定等,其 理論以圖2-7 簡示之。

圖2-6 憂鬱的問題解決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陳錫銘(19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四)情緒觀點

憂鬱症患者主要問題是情緒低落(陳欽銘,2004),憂鬱症在 DSM-IV-TR 的診斷標準上,被歸類為一種情感疾患(mood disorders)。常見的憂鬱情緒係 指長期的憂傷、焦慮、罪惡感、羞辱感和沒有希望、憤怒、沮喪(楊連謙,2004;

Jantz & Mcmurray, 2003)。就重鬱症而言,與憂鬱的情緒有強烈相關。除了憂鬱 的情緒之外,負向情感和身心困擾也與重鬱症的形成有較強的關聯(Golding &

Lipton, 1990)。煩躁不安的情緒(dysphoric mood)和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es),

與較長期的憂鬱持續,彼此間可能變成較緊密的連結(Riso et al., 2003),因為 憂鬱的心情會造憂鬱的認知(楊妙芬,1996),因此在情緒上,憂鬱患者常常表 現得非常悲觀,內心充滿絕望感(陳欽銘,2004)。

在憂鬱狀態中,當情緒對環境轉變的適應能力喪失,且憂鬱症病人也表示悲 傷和對娛樂的沮喪,對環境沒感覺的態度,也都反應在症狀上時,即是一種情緒 失常的核心特質,表示憂鬱症可能已經發生的訊息(Rottenberg, Kasch, Gross, &

Gotlib, 2002)。

圖2-7 自我效能判斷和反應結果判斷交互作用效果圖 資料來源:出自Bandura(19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身體症狀觀點

根據Jantz 與 Mcmurray(2003)依據醫學上的診斷,認為憂鬱症患者可以從 身體上的症狀尋得,症狀可能為產生睡眠行為的改變,睡太多或太少;飲食方面,

覺得沒胃口或覺得吃不飽;其他方面,體重改變、疲倦、無精打采、記憶力減退,

或無法專注、焦慮或容易生氣、缺乏成就動機。體重的改變係指體重明顯的增加 或減少,明顯的增加或減少的判斷是指一個月內,體重增加或減少原體重的5%

以上(Chen, Chen, & Chung, 2002)。憂鬱症伴隨的症狀大致上有悲傷、易怒、睡眠 困擾、執行每日任務的能力減低等症狀(Chen et al., 2002; Klerman, Weissman, Rounsavill, & Chevron, 1984)。睡眠方面,睡眠障礙是憂鬱症的主要症狀之一,

其狀況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中容易清醒及早醒,少部分患者(15-20%)會出現 過度睡眠的症狀(吳珮君、陳杏佳,2004;陸汝斌,2002)或睡眠間斷(吳珮君、

其狀況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中容易清醒及早醒,少部分患者(15-20%)會出現 過度睡眠的症狀(吳珮君、陳杏佳,2004;陸汝斌,2002)或睡眠間斷(吳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