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結論和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建議

壹、關於在臺陸生之求學背景

希望在陸生招生進入成熟階段之後,中國大陸地區可以開放更多省市。大陸 對臺灣開放招生的8 省市之外的學生,可以通過工作等方式調動戶籍,繞開地區 的限制,但是這對於有志於赴臺求學的學生在時間上有所不便。隨著時間的推移,

越來越多的大陸學生得知相關資訊並有意向赴臺求學。臺灣招收二年制本科生,

學生在臺畢業後可以繼續申請讀研,這對於陸生而言不失為深造的好機會。

希望臺灣教育部進一步擴大大陸高校學歷採認的名單,以惠及兩岸學子的教 育交流。臺灣教育部對大陸高校學習采認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招收的陸生生源品 質,但是考慮到大陸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狀,滄海遺珠的事情常有發生。因臺灣 高校招收陸生採用申請的形式,臺灣教育可以擴大對大陸高校學歷采認的範圍,

把招生的標準交給招生學校,廣納賢才。與此同時,也便於臺灣同學赴陸深造。

兩岸的教育交流可以促進兩岸民眾相互瞭解、相互包容,在教育的氛圍中拉近彼 此的距離。

希望臺灣方面開放更多專業,特別是理工科相關專業。目前對陸招生專業傾 向於人文社科方面,理工科專業選擇較少,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專業可以考慮適 當放寬。

希望兩岸教育部可以合作建立長期的陸生數據資料庫,提供相關參照。臺灣 教育部負責陸生在臺期間相關數據的建立,中國大陸教育部負責來臺陸生之基本 資訊和畢業離臺後相關數據的後續追蹤。

貳、在臺陸生之在臺學習

希望學校方面提供更詳實的學校和課程資訊。2015 年和 2016 年在臺陸生均 反映來臺前對就讀學校相關資訊瞭解不足,希望學校在招生和安排學生赴臺準備 過程中可以提供更加詳實的資訊,便於陸生比較對照安排志願和做好行前準備。

有關學校資訊可以鼓勵歷屆陸生一起撰寫,從學校基本資訊、課程資訊、生活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訊等方面構建,提供必要的資料來源鏈接以供學生進一步搜尋。整理好的資料可 以製成電子書的形式透過郵件傳輸。

希望學校和系所陸生負責單位能夠幫助陸生融入校園學習生活和在臺生活,

必要時提供心理輔導。本研究發現,在臺陸生對於新聞媒體的專業度、民眾和臺 生的觀感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在交流過程中難免遇到不順心之處,加強溝通交 流一方面可以化解誤會和矛盾,同時幫助陸生調整心態,更加積極樂觀地在臺學 習。

希望私人基金會加大對陸生的獎學金支持。因為相關陸生政策限制的緣故,

陸生在臺學習期間無法實習、工作,無法申請公費以進行交換學習或外出參與研 討會,這對於陸生在學術研究領域有一定限制。故而希望兩岸私人基金會可以給 陸生在學術領域基於一定的資金支持,如提供參與國際研討會機票。

叁、在臺陸生之在臺生活

希望臺灣高校對陸生住宿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大陸高校保障所有在校生住宿 情況不同,臺灣的高校只有部分提供住宿服務,並且有年限限制。對於沒有住宿 保障的學生而言,境外租房不易。學校可以在發放錄取通知書時提供相應的訊息,

便於學生提前做好準備。

希望陸生多與臺灣社會做聯結。只有與臺灣民眾多加交流,才能真正讓彼此 瞭解,而非受限於媒體、文字和自己主觀虛構的臺灣。學校和系所可多組織活動,

促進陸生與臺生間的交流和互動。

肆、在臺陸生之畢業走向

陸生在臺畢業後一個月內需離境,故而對於畢業生而言最後一個學期相當繁 忙,不僅要處理畢業事宜,還要準備求職或實習。雖然當今網路發達,但是對於 畢業陸生而言,在求職應聘方面要比大陸學生承擔更多的資金支出和時間。希望 民間機構和單位利用手中的資源,及時地為畢業陸生提供相關求職或實習的資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在臺集中招聘的方式讓陸生能夠在臺面試求職。

希望兩岸高校加大彼此的宣傳,一方面讓學生和民眾有更多的瞭解,另一方 面,對回去就業的陸生和臺生而言,學歷的競爭力有所加強,求職過程更加順利,

對於兩岸的招生工作也有所幫助。

伍、對本研究的期望和建議

本次研究採用縱向研究,對比2015 年和 2016 年在臺陸生之在「在臺學習」、

「在臺生活」和「畢業走向」方面的滿意度。研究者發現,2016 年在臺陸生在 各層面滿意度與 2015 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個人認為此現象與 2016 年臺灣政黨輪替有關。2016 年問卷發佈時間是 5 月 30 日,在蔡英文就職之後,期間整個臺灣社會話題不斷,對陸生的觀感有一定 程度的影響。但因沒有 5 月 20 日前的樣本,故而無法對蔡英文就職之前後的陸 生滿意度做對比,此外,研究者無法確定臺灣政黨輪替與陸生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即研究者意識到重大社會事件與陸生滿意度之間可能有相關性,但是不一定是因 果關係。故而在後期研究中,需要考慮社會大事件對在臺陸生滿意度的影響。

在 2015 年和 2016 年收集到的樣本中一共有 265 名畢業陸生,初步分析後發 現,畢業陸生對「在臺學習」、「在臺生活」和「畢業走向」方面滿意度整體趨 勢與陸生整體保持一致,只是滿意度均值略低於陸生整體。後續可以就畢業生和 非畢業生之間進行更加細緻的對比分析,尋找畢業陸生與非畢業陸生之間的共性 和個性。

本研究為量化研究,在研究期間進行的訪談資料後期分析後與本文數據分析 相結合,可以對本研究之觀點和結論進行詳實地分析和論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志柔(2008)。20 年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收於遊盈隆編,近二十年兩岸 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海基會出版。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東華書局。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心理。

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出版。

楊景尭(2015)。兩岸文教交流與思考 2012-2014。高雄市:麗文文化。

劉二喜(2013)。亞細亞的好孩子 一個中國陸生視野下的臺灣。臺北市:信實 文化行銷。

範世平(2010)。中國大陸觀光客來臺對兩岸關係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秀 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及會議論文

王文鼎(2010)。陸生法案:兩岸人才交流有助互利雙贏。海峽,2010 年第 5 期,頁 15-16。

白舒元(2016)。兩岸教育出新政,2016 年赴臺「專升本」前景如何。交流,

2016 年 1 月 20 日,第 2 期。

呂存誠(2010)。「陸生三法」修正案過關評析。海峽縱橫,2010 年第 5 期,

頁 22-23。

何卓飛(2012)。兩岸教育交流現況與展望,「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

2012 年 10 月。

吳建國(2012)。開房中國大陸專科畢業生來臺升學二技的研究。2012 高等教 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

列 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2008(10),頁 7-10。

周祝瑛(2012)。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交流角度出發。2012 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

周祝瑛、楊景堯(2012)。 國際交流中之「兩岸化」議題,臺灣師範大學。2020 教育願景,頁 51-81。

周祝瑛,楊雁斐(2015)。國際化另一章:第一屆畢業陸生滿意度調查初步報告。

教育研究月刊,2015 年 11 月,頁 27-38。

周祝瑛,楊雁斐(2016)。從政大「新制課程精實課程方案」看臺灣高教世界排 名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1),頁 111-118。

林銘雄、李蕙如(2012)。學校招收陸生之策略與面臨之問題—以輔仁大學招收 陸生為例,「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 年 10 月 1 日。

侯崇文(2008)。兩岸學術交流的困境與挑戰:現階段實務面的做法。公共政策 論壇-高等教育系列 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2008(10),頁

14-18。 問題 與策略。高等教育,2010,5(1),頁 1-35。

張國保、楊淑涵和張馨萍(2011)。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相關議題與政策方向之探 討。教育政策論壇,2011,14(3),頁 1-32。

張雅凈(2012)。101 年度大學校院碩博士班招收陸生方式變革,教育資料與研 究,第 105 期,頁 229-230。

意度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8(2),頁 15-42。

博碩士畢業論文

http://rusen.stust.edu.tw/spf/Download.html 2015 年 6 月 30 日,2016 年 7 月 20 日。

王正方(2009)。承認中國大陸學歷那麼難嗎?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 年 11 月 26 日,第 3 版。

王宇澄、石睿(2015)。2014 中國大陸出國留學人數再增 共約 46 萬人。財新 網,2015 年 3 月 6 日。 取自:

http://china.caixin.com/2015-03-06/100788923.html,2016 年 3 月 30 日。

中華民國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2016)。陸生在臺就學於生活便利措施推動情 形 。取自:

取自:www.mac.gov.tw/lp.asp?CtNode=5717&CtUnit=3993&BaseDSD=7&mp=1 李惠子、郭鑫(2011)。臺高校招收“陸生”限制多。團結報,2011 年 1 月 8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1101716392271.pdf,2016 年 3 月 30 日。

新民晚報(2014)。未來美國領袖可能是“中國大陸通”,2014 年 11 月 5 日。

取自:http://www.csc.edu.cn/laihua/newsdetail.aspx?cid=121&id=4252。

劉勝驥(2010)。中國大陸學歷采認與中國大陸生來臺就學之政策研究。取自:

http://tpsa.hcu.edu.tw/ezcatfiles/b083/img/img/1182/A3-1.pdf

薑澎(2014)。美「十萬強計畫」推動本國學生來華留學 。文彙報,2014 年 09 月 10 日。取自:

http://edu.people.com.cn/n/2014/0910/c1053-25630218.html,2016 年 3 月 30 日。

簡立新(2016)。臺灣大學生 每六人就有一人延畢。旺報,2016 年 3 月 22 日。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22000983-260301,

2016 年 7 月 20 日。

藍碧霞(2011)。臺灣招考碩博陸生廈大報名最多。廈門日報,2011 年 5 月 7 日,

第 2 版。

鐘新(2007)。陸生赴臺:開放就雙贏。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 年 5 月 23 日,

第 3 版。

Albrow, M. & King, Elizabeth(1990). Golbalization, Knowledge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N. J: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Boutros-Ghali(1992). An Agenda of Peac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Chou, C. P., & Ching, G. (2012). 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David Mitrany(1996).A woe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Quadrangle Books.

Gordon W. Allport(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Karl W. Deutsch(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cNeill, W. H., & Adams, R. S. (1978). Human migration: Patterns and policies.

Rupert Brown(1995). Prejudice: Its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MA:Blackwell.

Schlossberg, N. K., Waters, E. B., & Goodman, J.(1995). Counseling adult in transition(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Majam, A.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 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

Majam, A.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 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