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為2015 年和 2016 年在臺陸生,包括學位生、交換 生和研修生。因為網絡問卷對所有在臺的陸生開放。

二、研究區域

本文研究範圍面向全臺灣的在臺陸生,以2015 年與 2016 年的在臺陸生為研 究主體,借助發達網絡資源,便捷的社交軟體如臉書、微信,及暢通的交通工具 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兩岸進行實時交流。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通過研究「陸生背景」、「在臺學習」、「在臺生活」、「畢業 走向」間的關係來探討陸生在臺的滿意度情況,以及試著探討陸生在臺灣學習、

生活及畢業走向情況。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源於周祝瑛教授之教育部、科技部研究計劃項目,透過兩屆在臺陸生 論壇進行團體焦點訪談,並完成問卷的施測和修訂。周教授在理論支持、問卷發 布和後期分析等方面均給予學生全方位的指導。

本研究跨時長,研究內容獨特,涉及可參照經驗少。現有研究陸生包含廣泛,

對短期交流關注較多,但針對學位生的相關研究較少,進行縱向研究更少。中國 大陸相關學者教師資訊搜集不足,只能通過媒體網路和短期交流淺嘗輒止,臺灣 方面陸生在臺研究關注度高但深入性不夠,只有相關亞太研究、教育領域的學者 和教師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但因不熟悉陸生的在中國大陸的情況無法進行前後 比較,另外借鑒國際留學生相關理論無法透徹展現兩岸特殊情況。所以,通過陸 生瞭解陸生,才能最真切地瞭解陸生在臺的所思、所想,進而探討做何、為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兩岸交流相關理論

壹、4C 模式

Majam(2000)提出的「4C 模式」:合作(cooperation)、衝突(confrontation)、

互補(complementarity)、吸納(co-optation),陳至柔(2007)提出「公共外 交」概念,即透過國與國人民間交流理解傳達訊息,透過非政府組織來實現國家 利益。目前兩岸透過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進行非政府層 面上的交流以維持兩岸交流的暢通和穩定。

國家間一功能部門如經濟部門的合作會對另一部門的合作產生影響,逐漸建 立彼此間的互賴網(Mitrany,1996)。Nie(2009)與 Kantian 的和平理論驗證 兩岸在經濟上的交流合作緩解了緊張局勢,三通極大地促進了臺灣的旅遊業,中 國大陸人民也可以方便地領略寶島風光。農貿水果的免稅直接為臺灣果農帶來福 音,臺灣水果進入中國大陸尋常百姓家。隨著兩岸依賴的強度不斷增加,在少子 化的危機下,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循序漸進。與之配套的教育政策在兩岸文化交流 中以合作的方式促進彼此正向發展。

貳、族群接觸理論(Contact Hyphothesis,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llport(1954)提出「族群接觸理論」(Contact Hyphothesis, 或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以期緩解二戰後美國黑人與白人的種族問題。Allport 主張通過 增加族群接觸以減少群際偏見(intergroup bias and prejudice)、與增進不同群體 的瞭解及接納程度(周祝瑛等,2013),認為要達到族群交流的積極狀態需要四 個關鍵:

一、勢均力敵(equal group status within the situation)。

二、共同目標(common goals)。

三、族群合作(intergroup cooperation)。

四、外力支持(權威、法律、習俗等)(the support of authorities, law, or custom)。

勢均力敵(equal status)是一個重要因素,很難進行定義,在不同情況下運 用的方式也不一(Cagle,1973;Riordan,1978),在此情況之下兩個族群的期 望與價值觀相同也很重要(Cohen 和 Lotan,1995;Cohen,1982;Robinson 和 Preston,1976)。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族群間亦是如此。勢均力

共同目標是族群間共同努力方向,完成共同目標才能實現雙贏(Thomas,

1998 ) 。 在 確 立 了 共 同 目 標 之 後 需 要 排 除 族 群 間 的 競 爭 , 相 互 依 存 努 力

(Bettencourt 等,1992)。族群間的合作涵蓋著族群間的多個層面,明確的社會 認識有助於族群間更加容易接觸。例如在解決美國族群問題方面,取得社會共識 比制定相關政策更加有效(Robbins,2006)。

自國民黨內戰失敗撤退到臺灣,兩邊交流中斷了幾十年。1978 年後,兩岸問

大影響。Haas(1960)認為有了政治領袖的支持,國家間的整合才能長久,僅僅

依靠來自各國人民或利益團體的自動自發是不夠的。兩岸在馬英九任內兩岸陸續 實現了「三通」、自由行等一些列惠及民眾的合作,陸生政策亦是由其推動。

中國陸生來到臺灣求學,在同樣的文化背景下熟悉新的社會制度,接受新的 價值觀與思維模式,不免心中會有所思、有所想。學成回去後身上自帶「臺灣」

烙印成為「臺灣陸生留學生」,既與中國大陸普遍意義上的留學生區分開,又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本的「陸生」區別。「臺灣陸生留學生」在臺灣不是以國際生與人相處,又因 為離家與中國大陸造成一段時間的脫離,這種角色就像是在臺灣婆婆與中國大陸 母親之間,親密又有疏離。例如,在臺灣人眼中陸生的普通話很標準,回去後中 國大陸朋友會覺得「臺灣陸生留學生」說話已經帶有臺灣風味。陸生是中國大陸 族群與臺灣族群的調和劑,赴臺學習被學生親身體驗並被賦予了意義,個人的認 知角色在潛移默化中會發生轉換。Schlosserg、Waters 和 Goodman(1995)曾提出 這種角色的轉換過程會從最初的移入(moving in)轉向穿越(moving through), 經過空虛混亂的一段過程後最後移除(moving out),最後確認自我角色。

2-1 陸生族群接觸示意圖

叁、聯鎖社群(Linkage Communities)

魏鏞(Wei, Y. 1997,2014)提出了「Linkage Communities」,其自譯為「聯 鎖社群」,並且以東德、西德為例論述在正式及法律的統一安排之前,兩德人民、

貨物及資訊的跨界性持續流動,事實上,兩德間的社會所進行的相當廣泛的經濟、

文化與資訊交流時,已經使兩德政治統一前,已達成了相當程度的社會及經濟融 合。同一地區的人們在和平方式的作用下在一段時間後可以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的

「社區意識」(Deutsch,1957)。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事業逐漸向服務業靠攏,

各國紛紛爭取國際學生,在提升學校國際化、增加學費收入的同時幫助本地學生 的在地國際交流,無需學習成本即能與各地國際學生進行文教領域的交流,

藉此觀點看兩岸,不同政體下的臺灣人民與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已經在經濟、

社會、文化、教育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和平的交流,在彼此不斷瞭解的過程中化解 中國陸生 臺灣陸生 臺灣學生

2012),周祝瑛(Chuing 和 Gregory,2012)在其英文專書《十字路口的臺灣教 育 : 當 全 球 化 遇 到 本 土 化 》 (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中,試圖從一個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

的思維中,將過去近二十年來兩岸文教交流發展經驗,歸納出一個「兩岸化」

(cross-straitization)的新理論。其中,主要是指兩個衝突地區之間的文教交流能 降低衝突,進而帶來和平的過程,即隨著連個衝突地區(two conflict zones)之 間的文教交流程度升高、密集,彼此之間的和平程度也會提升。「兩個衝突地區」

(two conflict zones)除了臺海兩岸之外,包括:南、北韓,印度與巴基斯坦、

以色列與伊朗等阿拉伯世界,英國與北愛爾蘭,加拿大與魁北克問題,甚至日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outros-Ghali,1992)在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提出了「和平議程」(an agenda for prace),其中的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旨在維持和平(peace-keeping),

進而建構和平(peace-building),解決國際間的爭端以維持世界和平。衝突管 理(conflict management)的四階段分別為:壓制、建立信心、擬定共同規則、

規則制度化。

兩岸的衝突自始至終都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火力衝突,並且雙方都認同需要 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促進發展,故而可以從文教領域著手建立彼此的信心,在共 同目標下尋求適合雙方可持續性發展的共同規則,並通過簽訂協議、法律等方式 保障人民利益,在合作過程中不斷調整,根據外力支持情況分階段實行。當文教 交流在某一層面達到成熟或者遇到新的議題時,會相應地帶動經濟層面的交流,

進而檢視現有的政治議題。

Albrow 和 King(1990)認為,當不同文化相遇時,通過親自接觸與學習,在 交流、衝突和對話的過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進行融合,使得彼此文化逐步開放、提 升國際觀,以實現全球化市場競爭中的教育國際化。臺灣通過招收中國大陸地區 的學生,以文教的方式展現當下臺灣人的教育模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建構歷 程,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待其返回工作後有一部分學生會成為對臺灣友 善的大陸決策者,或是和平主義的堅定支持者,這對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有極大的 積極影響。

第二節 中國大陸留學生及中國陸生之現狀

中國大陸留學生是對中國大陸去非大陸地區以外讀書的學生群體總稱,中國 陸生特指赴臺讀書的學生群體,包括在中國大陸留學生的範圍之內。

壹、中國大陸留學生之現況

一、2008-2014 中國大陸留學生出國人數變化趨勢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大學畢業 後繼續讀研,一方面為自己積累知識、提升專業水準;另一方面為了緩解就 業壓力。2008 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人民幣匯率上升,出國留 學成本逐漸降低,學生留學成為熱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下圖2-3 所示,2014 年的研究生畢業生數高達 53.5863 萬人,尚有 184.7689 萬人處於在學狀態,鑒於 2008-2014 年研究生招生人數以每年增加 兩萬名的趨勢每增長,未來五年內的研究生名額競爭激烈,人才市場上研究 生學歷會成為大學生求職的新起點。

2-3 2008-2014 中國大陸研究生人數調查圖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6)。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2007 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中國大陸一邊肩負世界大國的重任,一邊維持國 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7%以上的增長率。中國大陸經濟穩定發展,北京

2007 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中國大陸一邊肩負世界大國的重任,一邊維持國 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7%以上的增長率。中國大陸經濟穩定發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