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陽光高中實施「體驗式能源課程」的經驗,提出相關建議,以提供未來 偏遠地區高中相關課程規劃及實施之參考。

壹、

對教育部的建議

鼓勵教師使用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式,以專案的方式提供教師資源,以利課 程開發,並評選優秀的課程做推廣。成立實驗性質的公立體驗式學校,全面實施 體驗式學習,如能證實學生學習成就不亞於傳統學校學生,社會大眾及教師才能 打破長久以來的觀念,接受新的課程觀、學習觀、評鑑觀。

貳、

對國科會的建議

協助偏遠地區學校參與研究計畫

偏遠地區學校礙於地理限制,學校規模普遍偏小,學生程度也偏低,在申請 研究計畫時,效益自然不如市區的精英學校,因此偏遠地區學校參加類似研究的 機會很少。從教育機會均等角度思考,雖然學生程度不佳,研究成果或許無法和 精英學校相比,但若能特別提供研究機會,鼓勵參與,對學生學習意願的提升應 有莫大的鼓舞作用。

參、

對學校的建議

一、以校本課程等非正式課程推廣體驗式學習

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下,冒然在一般學科中推廣,勢必還遇到許多阻力,如能 在藝能學科或校本課程等活動式的課程中實施,先讓教師熟悉實施的原理原則,

體會學生學習情形的不同,才會提昇教師改變的意願。

106

以陽光高中為例,以「綠色環保」做為學校願景,且校園周遭生態環境豐富,

正是環境教育的理想研究場域,因此,除了傳統講述型授課方式,建議透過體驗 式學習的教學設計,鼓勵同學親近環境做深入的探究,不但能配合學校落實其發 展策略,培養同學對環境的敏感性及關注力,具體推動學生邁向綠色公民的角色,

使得學習更具成效和行動意義。

二、以學習型社群方式擴大教師參與

陽光高中受限於法定教師員額編制,教師人數少,有些科目僅一位老師,缺 少同儕的討論、刺激,發展課程時,若僅依靠該科少數教師之力,負擔自然沈重。

若是能由相關科目及有興趣的教師建立學習型社群,社群內教師先就相關知識共 同研究學習,再一同研發課程,一來可以分擔少數教師的工作負荷,二來有助校 內教師團隊之合作氣氛。

三、和大專院校合作,建立伙伴關係

陽光高中是個偏遠小校,設備、資源本就不如市區大型學校,若能和大專院 校建立合作關係,借助其專業的師資以及設備,特別是一般高中較少接觸的尖端 儀器,讓學生得以一窺學術研究的殿堂,擴展其視野。對於教師而言,不論是教 學或是研發新課程,可以有資詢及尋求支援的對象。

肆、

對陽光高中教師的建議

一、利用領域會議,分享教學上的好點子

參與本次的課程,教師學到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式,也衍生許多教學上的「好 點子」,並於課堂中實施,這些經驗可以利用領域會議和同科的教師分享,共同 激發新的創意,讓本次進修中學到的技巧能傳遞給更多的老師。同理,教師們參

107

加校外研習所學到的新知或加強體驗式學習的理論進修,除了增進自己的能力,

也可以分享給領域內教師,讓研習的效應可以發揮到最大。

二、鼓勵學生進行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的學習方式,雖然需要大量的時間,但是學生對於專題中所用到的 知識,理解程度、應用能力與傳統學習法相較效果更佳,專題題目若能與日常真 實生活貼近,學生研究的主動性更能提升,日後對於周遭環境的觀察更加敏銳。

三、尊重多元智能,對於學生表現給予正向增強

每個人都有其天分,如何能讓每個同學都能表達及發展他們真正的天分?制 式的教室肯定對具有語言智能及邏輯─數理智能的同學較為有利。因此,課程中 多增加展現其他智能的活動,讓同學展現不同的專長,當同學的天分受到肯定,

對於學習的參與意願也會增強。

伍、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發展適合的課程評鑑模式

本研究所設計的「高瞻計畫成效評估試題」無法有效評鑑學生的學習成效,

後續研究者可針對體驗式學習的目標,發展適合的評鑑方式。

二、教師行為模式的改變

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式,是否會響教師的教學,也是可以進行的研究方向。

10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全興(2006)。體驗學習的理念及其在教育情境的應用。臺灣教育,640,32-36。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王煜捷(2010)。外展體驗學習方案(ELOB)內涵及其在臺灣應用的可行性分 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

教育資料集刊,36,25-46。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

臺北市:揚智文化。

江玟均(2007)。探索中的探索:高中科學探究課程發展歷程中教師專業成長之 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卓靜宜(2010)。以方案改變理論來檢視高瞻計畫中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以三 所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忠彥(2009)。高中『科技腦,人文心』創新課程之成效評估。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莉庭(2009)。高中教師發展新興科技學校本位課程對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科 技學習影響之分析。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南投。

林陳涌口述、謝勝隆整理(2008)。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從高瞻計畫談起。教 師天地,156,10-17。

林煥祥(2009)。臺灣參加 2006 PISA 成果報告。(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 報告編號:NSC 95-2522-S-026-002)。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

109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5。

邱瑋芸(2008)。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評鑑研究。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國科會高瞻計畫推動辦公室(2006)。95 年度計計畫概述。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1 月 30 日。網址:http://www.highscope.fy.edu.tw/(95)

plan-brief-introduction.asp。

國科會高瞻計畫推動辦公室(2007)。96 年度計計畫概述。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1 月 30 日。網址:http://www.highscope.fy.edu.tw/(96)

plan-brief-introduction.asp。

國科會第二期高瞻計畫推動辦公室(2011)。第二期高瞻計畫:高中、職新興科 技課程研發與推廣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4 月 4 日。網址:

http://w1.ceels.org/highscope/web/modules/tinyd1/。

張一蕃(2010)。高瞻計畫推動辦公室(第 2 年)研究成果報告。(國科會補助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6-2514-S-242-001-MY2)。台北:中華民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明秋、謝秀月、徐秋月(2010)。PISA 科學素養之試題認知成份分析。課程與 教學,13(1),1-20。

張勳誠(譯)(2003)。E. Cousins 著。探索教育的核心價值。教師天地,127,57-64。

張繼寧(2008)。臺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1 月 30 日。網址:http://www.edu.tw。

曹天瑞、吳鳯琪、陳穆瑩(2001)。探索教育在臺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

10,179-209。

許良榮(1991)。科學素養─一個爭議中的論題。國教輔導,30(6),58-63。

110

郭宛靈(2010)。家庭資源、科學就業傾向與科學態度對科學素養之影響─以 PISA 2006 芬蘭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

陳文典(2003)。科學素養的內涵。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4 月 5 日。取自:

http://phy.ntnu.edu.tw/nstsc/pdf/book5/01.pdf。

陳恆安(2003)。科學素養與民主社會。科學月刊,34(4),309-312。

陳瑞珊(2007)。台北市國中生探索教育之相關生活經驗與教育需求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慧哲(2010)。從 PISA 2006 原始數據探討原漢學生之科學素養。國立東華大 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怡婷(2009)。專題導向式學習融入基礎科學教學對高中學生學習之影響。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武雄(2004)。學校在窗外。臺北縣:左岸文化。

靳知勤(2002)。效化「基本科學素養」問卷。科學教育學刊,10(3),287-308。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臺灣學術精英的看法。

科學教育月刊,15(6),627-646。

廖炳煌(2008)。探索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 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師大教評中心(2010)。弱勢與偏遠高中高瞻計畫科技素養課程推動方案。線 上檢索日期:2012 年 1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cere.ntnu.edu.tw/epicrep/index.php?parent_id=369。

臺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外展課程之核心價值。線上檢索日期:2012 年 1 月 30 日。

取自:http://www.obtaiwan.org /?FID=15&CID=7。

劉恆昌(2010)。探索學習學校(Expeditionary learning school)在臺灣─過去與 現在。教師天地,165,31-34。

歐用生(2008)。讓「身體」回到「課程」─「體驗學習」再概念化。教育研究

111

月刊,176,27-39。

歐陽鍾仁(2000)。科學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謝忠明(2006)。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臺北:五南。

羅旭倫(2003)。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二年級自然科教師科學素養與教學效能之 關係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西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 (1989).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 :Project 2061.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dilly, S.J., Purnell, S.W., Remsey , K., Smith, C.(1995). Designing New American Schools: Baseline Observations on Nine Design Teams. Santa Monica, CA:

RAND.

Bybee, R. W. (1997).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From Purposes to Practices.

Portsmouth, NH : Heinemann.

Campbell, M., Cousins, E., Farrell, G., Kammii, M., Lam, D., Rugen, L.,& Udall, D.(1996).The Expeditionary Learning Outward Bound Design. In S. Stringfield, S.M. Ross.,& L. Smith(Eds),Bold Plans for School Restructuring: The New American Schools Designs.(pp.109-139).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8132)

DeBoer, G. E. (2000). Scientific Literacy: Another Look at It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Mean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DeBoer, G. E. (2000). Scientific Literacy: Another Look at It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Mean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