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程序

壹、

研究工具

一、文件蒐集

課程開發時的相關文件,包含進行體驗式學習課程研習活動的影像紀錄、課 程設計過程所建構的每一單元課程教學方案(簡稱教案)、課程文本及每一次課 程實施後的檢討會議紀錄。

二、訪談大綱

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訪問參與陽光高中能源課程的老師及○○中心二位課 程輔導員,以了解教師進行創新課程實踐中課程發展理念、專業發展歷程及困境。

訪談內容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設計,訪談時視情形有所增減或改變問題。教 師訪談大綱請參見錯誤! 找不到參照來源。輔導員訪談問題有些許不同,請參見 附錄一、二。

表 3- 3 教師訪談大綱

訪談問題

1. 參加體驗學習的課程研習後,您覺得和傳統的教學有何不同?

2. 請問在高曕課程中,您所負責教授的課程是什麼?課程設計中,您最注重的 部分是什麼?為什麼?

3. 課程設計中,最耗費時間、心力,感到困難的是什麼?為什麼?

4. 學生對於課程的內容及授課方式有何反應?具體的改變為何?

5. 在指導學生實作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

6. 經過研習及實際課程操作後,請問您曾經運用體驗學習的方式於您的課堂中 嗎?若有,請分享您的實施方式;若無,請說明無法實施的原因及其限制。

7. 針對本次測驗的結果,您個人有何看法或建議,以提供日後相關課程實施之 參考?

58

8. 請分享一下,參加完體驗式能源課程之後您的感想。

三、 研究者自編之「高瞻計畫成效評估試題」

(一) 試題編製

研究者依據 PISA 試題設計,除 PISA 所強調的形成議題能力、解釋科學現 象的能力及科學舉證能力三項外,參酌課程實施的內容,在試題設計上增加蒐集 及分析資料能力及閱讀科學性文章的能力二項指標。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讓學生 懂得有效率、有效能的蒐集到資料,並具有評斷資料的正確性的能力,在本研究 課程中是強調的重點之一。此外,科學性文章仍是資訊的主要來源,如何掌握文 章的重點,引發想法,也是課程小組所重視的能力。因此,增加二項能力指標,

以印證這部分的教學是否具有成效。本研究之學生成就評量試題之架構如圖 3- 2 所示。

基於課程中能源議題並不侷限於自然科學範疇,更是一種公民應普遍具備的 知識及素養,影響層面除了氣候及環境變遷,也擴及到經濟發展及社會議題。因 此在命題時,範圍並不限定於能源部分,更希望藉此培養同學多方面思考問題,

並利用科學的知識及證據,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

試題共三大題,題型有單選題、多選題及開放式問答題,試題請參閱附錄三。

題組一:地層下陷,學科知識屬於地球科學,然而抽地下水所引發的地層下陷,

高鐵行駛安全,農漁民生計等複雜因素亦讓不同立場的人有所爭議;題組二:天 然氣水合物,是新興的能源,然而開採不易,也容易造成海底的地質結構破壞,

經濟及環境的取捨,應如何下決定;題組三:溫室效應,引用自 PISA 2006 公開 試題,大量化石燃料使用造成氣候變遷的爭議仍有爭論。題目雖然沒有標準的答 案,但評分的規準的訂定則著重在文章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議題、解釋科學現象、

科學舉證、資料蒐集能力的表現上。

59

圖 3- 2 本研究學生成就評量架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Framework for PISA 2006 science assessment,” by OECD ,2006.

Assessing Scientific,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A Framework for PISA 2006,P26

(二) 專家效度

60

表 3- 4 專家效度名單

姓名 現職 備註

C 教師 陽光高中物理科教師 高瞻小組成員、閱巻者 D 教師 陽光高中化學科教師 高瞻小組成員

F 教師 陽光高中國文科教師 高瞻小組成員 J 教師 陽光高中地球科學科教師 閱巻者

K 先生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班畢、研 究助理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 評分規準建立及閱巻

採人工閱巻,為避免開放式問答給分標準不一,在邀請五位專家評估試題時,

也一併討論評分的規準及配分,並於施測前定稿(請參見附錄三)。評改時,答 案本均保持彌封,由 J 教師、C 教師及研究者三人分別獨立評閱。

貳、

實施程序

本研究學生學習後的成效評估,採取準實驗研究設計—二組單純後測設計。

將受測學生分為二組,接受過能源課程的同學隨機抽樣 10 人做為實驗組,未接 受過課程的同學依實驗組中同學在各不同學程中的比例隨機選取 10 人做為對照 組,以研究者自編之試題施測,實驗設計請參見表 3- 5。

61

表 3- 5 實驗設計

組別/人數 前測 實驗處理 後測

實驗組

自然學程 3 人

每週 2 節 體驗式能 源課程

成效評估試題 社會學程 5 人

職業學程 2 人

對照組

自然學程 3 人

無 無 成效評估試題 社會學程 5 人

職業學程 2 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3- 5 實驗設計可得知,控制變項即為課程參與與否,而依變項則為同學 在科學舉證、形成科學議題、解釋科學現象、蒐集及分析資料能力及閱讀科學性 文章等項目之得分情形。

62

第四節 資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