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給學校及教師的建議

一、將社交技巧的指導融入教學中以改善學童的同儕關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的同儕關係與其攻擊行為有關,尤其是被同儕 拒絕的學童,會表現出較多的攻擊行為,因此,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如能 將社交技巧的指導融入教學中,將有助於改善學童的同儕關係,進而減低 其攻擊行為。國小階段的兒童友誼的概念會從以自我為中心逐漸轉變成一 種較為和諧、互惠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有助人際關係的利 社會行為與態度,像是誠實、尊重、能替人著想、讚美別人、幫助別人、

謙虛有禮貌、遵守團體規範與認同團體合作等行為及態度,於日常生活中 的潛在課程、情意教育中,將這些社會技巧融入教學活動,協助兒童建立 良好的同儕關係。

對於被同儕拒絕的孩子,他們通常是因為缺乏社交技巧或表現出許多 反社會行為而不自知,導致其被拒絕,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中的團體活動或 是藉由小組討論等合作學習的方式,提供被同儕拒絕兒童有與班上其他同

儕互動的機會。也可以安排受同儕歡迎的兒童在被拒絕學童的鄰座,藉由 同儕間彼此的模仿與糾正,培養其解決人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社會行為的 正確認知,改善被同儕拒絕兒童錯誤的社會認知。此外,學校輔導室可針 對一些缺乏社交技巧的兒童開辦社交訓練團體,協助學校中被拒絕兒童解 決他們與同儕相處上的問題,改善其人際關係,增進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學校及教師對於學童的攻擊行為應適當介入處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攻擊行為與同儕關係有關,所以學校教師對於學生的 攻擊行為要及時介入處理,以免其養成以攻擊行為解決問題的習慣,而影 響其同儕關係。具有攻擊行為的學童行為目的可能是為了吸引注意,或抒 發其心中不滿的情緒,教師平時可以多觀察學生相處的情形,發現有攻擊 行為的學生應馬上給以指導,避免讓學生養成以攻擊行為來吸引他人注意 的習慣。另外,也可以在課堂中與學生討論,讓學生可以發展出一些較合 理且為大家接受的方式來抒發心中的不滿情緒。過去的研究指出,不論是 外顯性攻擊行為的兒童或是關係性攻擊行為的兒童都有一些心理適應的 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一直持續至成年期。因此,教師須留意學生的攻擊 行為,尤其是男生,及早介入處理,協助學童養成健全之人格。

在學校方面,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學校氣氛,增進和善的師生與同儕 關係。在一個互相尊重的校園中,讓學童學會尊重他人並能與人理性溝 通、和諧相處,必能減少校園中的攻擊行為。

三、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管道

兒童的行為問題,單靠學校與老師的指導是不夠的,需要有家長的配 合。現代社會主要以雙薪家庭為主,父母親忙於工作少有時間與孩子溝通 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與人際關係。因此學校老師應與家長建立聯繫管 道,將兒童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狀況讓家長了解。例如,被同儕拒絕兒童 其社會行為與人際問題成因可能部份來自家庭教養方式的不當所造成,所

以家長必須配合改善其管教方式,以協助兒童的社會適應與人際發展。另 一方面,有時老師無法察覺兒童在學校的人際交往問題,亦可由家長反應 給老師知情,家長與老師共同關心兒童的學校生活中與人際適應狀況,對 孩子必然更有幫助。

四、加強親職教育

研究結果顯示,低社經地位的學童,較容易被同儕拒絕,其原因可能 是家長忙於工作,忽略的子女的教育,或是父母親教養子女的知識與觀念 不足,然而,影響兒童最深的仍是家庭,兒童的許多不當行為,可能源自 於不當的家庭教育,因此,學校除了教育學童之外,應肩負教育家長的責 任,因此,親職教育在現今社會顯得日益重要。學校可以利用假日或夜間,

舉辦與子女教養相關的講座、提供教養新知的書面資料、或舉辦家長成長 營等活動,提供低社經地位的家長學習教養新知以及尋求協助的管道。

藉由親職教育的實施,讓家長在了解家庭教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 性,並能協助兒童改善其在人際發展與社會行為等問題,使其朝向正面的 利社會行為發展。若父母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在發現孩子有行為上的問 題時,能夠適時給予指導,或尋求相關教育、輔導機構的協助,相信這樣 才會對兒童日後的學習、社會適應與人際發展有幫助。

貳、給家長的建議

一、注意自己的言行,提供孩子良好的典範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雙親家庭中,家長以身體的處罰的兒童比家長以 口語告誡的處罰的兒童有更多的攻擊行為。攻擊行為可能經由模仿他人的 攻擊行為而來,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時常看見父母親使用暴力行為來 解決衝突,孩子也會模仿這樣的行為模式。特別是對已經有攻擊行為的兒 童,如果父母採用體罰來管教他,雖然體罰的目的是要抑制子女的攻擊行 為,但結果可能反而示範了攻擊行為,讓其子女將這種解決問題的模式反

映在他們與同儕相處的模式中。因此,父母平時應做良好的示範,在孩子 出現不當行為時,能與孩子溝通,給予適當的管教,既可以提供孩子一個 良好的楷模,又可以避免孩子產生偏差的行為。

二、指導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

許多父母在孩子犯錯或無理取鬧時,會認為孩子還小,不當一回事,

但是一旦這樣的行為模式日積月累之後變成為一種習慣。當兒童養成這種 與人相處固定的模式,就很難改變。因此,家長應多留意孩子與手足與同 儕之間的互動情形,在發現兒童表現出不當行為時,應立即制止,並導向 適切的行為,像是同理心、自我控制等。此外,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多正 面主動與人交往,盡量避免批評別人,多讚美別人,並隨時提醒自己不亂 發脾氣,相信能有效改善被拒絕兒童的同儕關係。

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了解其在學校的人際互動情形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家長處罰方式及家庭型態與兒童的同儕關係 沒有相關。能夠影響兒童的同儕關係的應該是親子之間關係的和諧度,及 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若父母能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並採以良性的溝 通方式,如用關心的眼神專注傾聽、面帶笑容和點頭表示接納、說出自己 的感受、多叮嚀少責備,並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之道。

多以正面的態度對待孩子,如此才能養成孩子以正向的態度看待事情。

所以,家長可以藉由多與孩子對話,了解其人際互動情形,若發現子 女有人際適應的問題或出現偏差行為,要及時與老師溝通,找出問題癥結 並協助孩子找到解決的方法。不要認為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而不予理 會,人際關係不良可能會造成孩子心理永久的創傷或偏差行為,家長仍需 要適度的觀察及關心。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基於時間與人力的限制,僅以中部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作 為研究對象,未能遍及全台灣各縣市之國小學童,因此有推論上的限制,

建議未來的研究可擴大其取樣的地區範圍。另外,在研究對象的年齡上,

除了國小學童之外,也可以將研究對象擴及中學生、大學生或成人,使國 內對攻擊行為的研究能有更完整的資料。

二、研究變項方面

從本研究提出的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型態、家長處罰方 式以及同儕關係等變項,對攻擊行為的影響研究。各個變項對攻擊行為的 預測情形,其解釋的總變異量達13.0﹪,並不是很高,可見仍有其他因素 有待進一步加以研究,其它可能的變項包括人格特質、學業成就、大眾傳 播媒體、挫折容忍度、家庭氣氛、利社會行為等,故而在未來研究中,可 以針對其他相關因素進行探討,以獲得更完整的研究結果。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自編攻擊行為量表,經由因素分析、信 度與效度考驗,應具有一定之可信度,但仍有賴未來研究之進一步考驗,

加以修訂,以期能發展成為更完善之研究工具。

四、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取量化的調查研究來分析各類型學童的同儕關係與攻擊行 為,雖然客觀,但難以針對變項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故而所得結果可能與 真實情況有所誤差。建議未來從事相關的研究者,為了能對於攻擊行為有 更深入的認識,除了量化資料之外,亦可輔以實際觀察、深度訪談等,使 研究更加地客觀而深入。此外本研究中的攻擊行為使用兒童自陳式的問卷 蒐集資料,難免因兒童作答的誠實性影響結果的真實性,後續研究若能增

加老師或同儕的評估,或進行實地觀察、訪談,將能增加研究結果的正確 性。

本研究基於時間的限制,採用橫斷研究,選取國小三年級及五年級的 學童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會隨著年紀增長 而增加,但是攻擊行為的形式是否會因為年級增加而有所不同,無法從研 究中得知。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採用縱貫研究探討攻擊行為和同儕

本研究基於時間的限制,採用橫斷研究,選取國小三年級及五年級的 學童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會隨著年紀增長 而增加,但是攻擊行為的形式是否會因為年級增加而有所不同,無法從研 究中得知。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採用縱貫研究探討攻擊行為和同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