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主要說明研究源起及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並對相關的名詞做界 定。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及研 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校外教學參觀前夕,老師要求同學們在校外教學日當天要團體行動。

全班同學正熱烈討論著要跟誰同一組,很快地大家都找了自己的好朋友同 一組。小魚在嘗試詢問了幾個同學失敗後,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神情落 寞,與正興高采烈討論著校外參觀的同學們形成強烈的對比。

* * * * * 安安和小凌是四年級同班的好朋友,五年級重新編班後,班上只有他 們倆個女生被分在同一班,剛開學的時候他們倆個可以說是相依為命的好 朋友,但一個月後,小凌選擇和新朋友在一起,不理安安了。安安跟媽媽

,他的好朋友不跟她玩,讓她想自殺,讓媽媽很緊張。

以上兩個故事,是我教學生涯中處理過的兩個案例,小魚是一個極度 情緒化的孩子,對同學或老師口出惡言或是暴力相向是家常便飯,平常同 學們對他的言行都只能忍氣吞聲,但遇到這種可以選擇組員的分組活動 時,沒有人願意跟他同一組。而安安則是一個非常在乎朋友的孩子,但是 他卻因為害怕失去朋友,所以限制他的好朋友不可以跟別的同學玩,有時 候他甚至會要求身邊的朋友選邊站,讓周遭的朋友覺得壓力很大,所以最 後反而一個朋友都沒有。安安和小魚的遭遇,在校園中並不是個案,在我 的教學生涯中所教過的班級,幾乎都有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導致 人際關係不良的學生。因此,如何藉由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的了解,協助

他們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以健全其日後的社會發展,是身為小學教師的 研究者所關切的。

研究指出,童年時期的攻擊行為能夠預測其未來的攻擊行為與其他適 應問題(Miller-Johnson, Coie, Maumary-Gremaud, & Bierman, 2002)。而且,

攻擊行為也被證實與寂寞、較低的社會與情緒調適能力、藥物與酒精濫 用、低學業成就與缺乏親密的同儕關係有關(Coggan & Mckellar, 1995; Eric

& Carrie, 2004; Nansel et al., 2001)。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具有攻擊與暴力 行為的學生人數正不斷地增加,因此校園中的攻擊行為將形成學校與社會 之隱憂(郭隆興,1997;連秀鸞,1999;McConville & Cornell, 2003)。

攻擊行為不僅對於受害者造成創傷,攻擊者本身也會遭受同儕的排擠,進 而衍生出學習或生活等問題。在1980年代,挪威三個青少年因同儕欺凌而 自殺,帶動歐洲許多國家全面推動校園攻擊事件的研究與預防;美國底特 律一位校園攻擊事件的受害者在滿腔憤怒之下,槍殺了欺負他的同學;日 本東京也有一位13歲的男孩上吊自殺,留下遺言歸咎於同儕關係的不良。

學校是社會的雛形,校園攻擊事件也為日後的社會問題埋下伏筆,此正顯 示校園中解決攻擊行為問題之迫切性。

因此本研究希望藉著對兒童攻擊行為的瞭解以及探究攻擊行為與相 關背景變項之間的關係,提供教育工作者更瞭解兒童的攻擊行為,進而能 發展出減少兒童攻擊行為的策略,協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以減輕 兒童的痛苦。當兒童處於人際關係和諧協、情緒穩定的狀態下,知識、技 能的學習才能獲得真正的效果。

過去國內外對於攻擊行為的研究大多數都聚焦在外顯性的攻擊行為 上,近十幾年來學者開始將對攻擊行為的關注逐漸轉移至另一種較常發生 在女生之間,且較為隱匿的一種攻擊行為的型態,在Crick和Grotpeter(1995) 的 研 究 中 稱 之 為 關 係 性 攻 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 ; 芬 蘭 學 者 Björkqvist(1994)與其研究團隊則稱之為間接攻擊 (indirect aggression);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épy (1989)的研究中則稱之為社

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雖然不同學者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名稱,但它 們所描述的都是指一種利用離間、排斥與毀壞他人名聲等社交操控的方式 來操控團體對某人的接受度,藉此種隱蔽或迂迴的方式來達到傷害他人的 目的,使攻擊者不被指認,進而減少受到受害者的報復或他人責難的可能 性的一種攻擊行為。

由於國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到此種隱匿、迂迴的攻擊型態,國內 學者也開始對此種關係性攻擊行為有較多的關注(林淑菁,2005;林君徽,

2006;莊季靜,2006;藍珮君,2005)。但國內的研究中,大多單獨探討 關係性攻擊單一種攻擊型態(林君徽,2006;莊季靜,2006;藍珮君,2005),

目前為止國內把關係性攻擊因素放到整體攻擊行為中來探討的研究資料 仍然不多。本研究將關係性攻擊型態放入攻擊行為的研究中,希望能對國 內兒童攻擊行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資料。

朋友在兒童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兒童需要在同儕團體中發展出 社會性與親密性所需的技能,學會人際關係技巧,以及找到歸屬感。透過 和同儕相處,兒童才能夠學習了解自我、接納自我,進而尊重他人和欣賞 他人,能和他人互助合作,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養成合於社會規範的良好 品格。在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中,愛與隸屬的需求是人類基本的需求之 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介於學齡時期和青少年前期之間,這個時期的學 童尋求愛與隸屬的對象逐漸由父母、家人轉向同儕,尋求同儕團體的認 同,因此,發展出密友關係對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顯得特別重要。在此時期,

兒童和親近的朋友或同學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比父母、手足還多,此時也是 同儕團體影響力越來越大時期。基於同儕的友誼對國小學童漸趨於重要,

兒童為了避免被同儕排斥,會遵守共同訂定的團體規律,團體之間的界線 也會劃分清楚。此時期的兒童也正處於「團幫時期」(gang),同儕互動主 要以小團體為主,對同儕的看法特別重視,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上,同儕力 量的影響也特別大(楊國樞、張春興,1990)。

從社會學的觀點而言,同儕團體可以說是影響學生社會化歷程的一個

重要因素,良好的同儕關係,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獨立,並獲得正常的人格 發展。根據國外一項針對「兒童同儕關係之研究」的後設分析就指出,班 級中不被同儕所接納,較常被同儕拒絕的兒童,比其他一般兒童表現出更 高度的攻擊和退縮行為,而且其社交能力也較低,在溝通和問題解決能力 方面也較差(Newcomb & Bukowski, 1993)。若學童於童年階段同儕關係不 良,部分兒童會出現攻擊、破壞、退縮或者逃避的行為,進而被同儕排斥 或忽略,不僅影響到上學的興趣,也降低了學習態度(陳厚仁,2003)。

研究發現,兒童若無法在青少年期前後建立親近的同儕關係,可能因此朝 向與寂寞孤獨為伍的社會孤立發展。兒童若缺乏與親密朋友互動的經驗,

將會造成日後生活、人格及社會化能力的障礙(陳玲玲,1994)。

所以,兒童時期人際關係不良不僅影響兒童的學習,更會影響其未來 人際關係的發展及人格。研究指出兒童的社會行為是影響同儕接納度的重 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攻擊行為,更被認為是所有行為因素中導致兒童被拒 絕的主要因素(蘇秋碧,2000)。在同儕團體中不受歡迎,會阻礙兒童的 社會發展,影響非常深遠。許多研究發現,不受同儕歡迎的學童會覺得悲 傷、被排斥,有較低的自尊、在學校不快樂、並且呈現高度憂鬱、自殺的 想法與焦慮(Olweus, 1977;Slee, 1994)。而這些負面的影響不僅是短期的,

還會持續產生影響。過去的研究認為兒童的攻擊行為與其被同儕拒絕有 關,但也有學者認為,善用關係性攻擊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與 社會技巧,因此本研究希望在加入了關係性攻擊的因素之後,探討不同攻 擊類型兒童的同儕關係,期望對兒童的攻擊行為與其同儕關係有更深入的 了解。

過去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的研究,大多以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巫 宜倫,2005;林君徽,2006),由於研究對象的年齡差距太相近,很難看 出攻擊行為在年齡上的差異。從 Piaget 的道德發展理論來看,國小中年級 與高年級學童正處於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因此本研究擬以國小三年級與 五年級的學童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處於不同道德發展接段的兒童的攻擊行

為是否有差異。另外,就性別變項來看,過去國內外的研究認為男性較具 有攻擊性的研究,大多與外顯性攻擊行為相關(周百營,2002;顏綵思,

2004;Weia、Jonson-Reid & Tsao, 2007)。加入關係性攻擊行為面向之後,

有些研究認為女生有較高的關係性攻擊行為(林淑菁,2005;Björkqvist, 1994),但也有研究認為男生在外顯性攻擊行為及關係性攻擊行為上,均有 較高的攻擊性(Tomada & Schneider, 1997)。因此,儘管過去許多研究均探 討過攻擊行為與性別的相關,本研究仍將性別變項列入研究變項之一。在 家庭因素方面,社會學習論者認為兒童的行為學習,來自於生活中的觀察 與模仿,因此,兒童的攻擊行為,是否會因為家長對其處罰的方式而有所 不同,成為本研究所想要探討的因素之一。隨著社會的變遷,國小學童的 家庭型態也與過去的研究有所不同,過去也有研究認為低社經地位與單親 家庭的孩童有較高的攻擊行為(Kupersmidt, Coie & Dodge, 1990),為了對國 小學童的攻擊行為與同儕關係的相關因素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家庭因 素方面,亦將家庭型態與家庭社經地位變項列入背景變項中。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以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以問卷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以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以問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