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

本節將就攻擊行為的定義、相關理論基礎、攻擊兒童的性質與攻擊行 為的發展等方面探討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並整理相關的研究,以作為本 研究發展的依據。

壹、攻擊行為的定義

攻擊(aggression)是一種兒童及青少年之間常出現的消極性社會行為。在 過去幾十年間,國內外學者對於攻擊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洪榮照,

1998;程紋貞,1996;游麗蓉,2003;顏綵思,2004;Loeber & Hay, 1997;

Tapper & Boulton, 2000;Weia、Jonson-Reid & Tsao, 2007),但是不同學派 的學者對於攻擊行為卻有不同的解釋。

一、攻擊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心理分析論者認為「死之本能」是人類攻擊能量產生的原因;而本能 學派則認為人類在本能上就是具有攻擊性的動物。這兩個學派都將攻擊行 為視為天生的暴力行為。

(一)心理分析論的觀點

心理分析學派的Frued認為人生來既擁有兩種對立的本能,一種是生之 本能(Eros);另一種是死之本能(Thanatos)。而死之本能就是人類攻擊能量

產生的原因,當敵意、攻擊能量累積到某一水準時,就會經由一些暴力、

破壞行為來加以發洩(Hilgard, 1985)。

(二)生物本能論的觀點

生物本能論者認為攻擊乃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人類是天生具有攻擊性 的動物,人類對他人的攻擊性主要是因為天生的衝動與本能所引起的。動 物行為學家以動物研究為基礎,認為攻擊是受到環境中特定誘發線索引發 的戰鬥本能(Shaffer, 1995)。

二、攻擊是經由社會學習而得的

行為論者與學習論者大多不贊同暴力和破壞性的舉動是一種與生俱 來的本能的說法,而認為攻擊行為是一種具有特殊目標導向的行為。

(一)行為論的觀點

行為論者以可觀察的身體傷害作為界定攻擊行為的標準,主張攻擊是 將有害刺激加諸於其他個體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尤其當個體所欲目標受 到挫折時,容易產生魯莽的攻擊行為(顏綵思,2004)。此種定義強調行 為的結果而非行為的意向,顯然不夠完備。

(二)社會學習論的觀點

社會學習論者則認為攻擊是一種習得的技能。Bandura將攻擊定義為一 種包含有產生傷害和破壞效果之行為,及社會標籤過程的複雜事件。其定 義中強調認知因素對攻擊之影響,並將攻擊視為兒童藉由觀察他人的攻擊 行為而學習到攻擊行為,或是經由親身的經驗而學得攻擊反應(Hilgard, 1985)。

三、攻擊行為是種社會判斷

歸因論者與挫折攻擊論者認為攻擊行為的產生是決定於我們對他人

某些行動的意義判斷。我們對一個行動是攻擊性的或是非攻擊性的解釋,

會受到各種社會、情境及人的因素所影響。

(一)歸因論的觀點

歸因論者認為攻擊是一種意圖加害於他人的行為,強調的是攻擊行為 的內在動機,認為攻擊行動是指用來傷害其他生物的任何行為(Shaffer, 2005)。依此定義任何有傷害意圖但沒有完成目標的行為都算是攻擊行為。

(二)挫折攻擊論的觀點

挫折攻擊論者從個體認知的角度來定義攻擊行為,認為攻擊是在知覺 激怒及挫折的情境中,由於不適當認知過程的一種行為反應(程紋貞,

1996)。此定義加入認知的因素,包括認知評價、敵意歸因、人際問題解 決技巧,特別強調認知與攻擊行為的關係並將攻擊視為一種能量的釋放。

四、攻擊行為定義的綜合觀點

Geen(1994)將攻擊定義為有機體對另一有機體予以有害的刺激,此種 有害的刺激會傷害受害者,且攻擊者期待此有害的刺激能達成其影響。這 個定義涵蓋了外在行為、內在動機與受害者。Anderson與Bushman(2002) 認為人類的攻擊行為是指任何一種能直接對其他個體產生立即性的傷害 的行為。國內張氏心理學辭典裡將攻擊定義為以敵意的行動傷害別人或破 壞物體的一切行為(張春興,1989)。此定義涵蓋了攻擊行為的意圖與外 在行為。溫世頌的心理學辭典中將攻擊行為定義為以暴力攻打對方或破壞 目標物的行為(溫世頌,2005)。此定義涵蓋了外在行為與不同的攻擊對 象。黃希庭的簡明心理學辭典中則定義為以傷害某個想逃避此種傷害的個 體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為(黃希庭,2005)。此定義則將攻擊行為的形 式做更廣泛的定義。顏綵思(2004)綜合各家學者的定義將攻擊行為視為個 體為了使他人感受身、心痛苦或是獲得財物、權力等其他目的而針對某特

定對象、物品,藉由直接、間接、身體、口語不等之形式從事的傷害或破 資料來源:郭隆興,1997,p.15

團 體 層 次 的 解 釋

貳、攻擊行為的相關理論基礎

自十九世紀以來,學者對攻擊行為的產生原因有不同的見解,從生物 學觀點、心理分析論、挫折攻擊假說、社會學習論、訊息處理論的各學派 學者們對攻擊行為的解釋可以歸納如下:

一、生物學觀點

(一)心理分析論

心理分析論認為人類是天生具有攻擊性的動物。Freud 認為攻擊行為 是一種以自身毀滅為目標的求死本能,轉移成為毀滅他人為目標的行為。

根據 Freud 的說法,死之本能的能量會不斷在體內產生,如同水庫儲存水 的道理一樣,如果沒有以社會能接受的方式逐漸釋放,將會累積過多,終 至氾濫成災(黃玲蘭,1999)。既然攻擊的衝動乃與生俱來,無法完全避 免或解決,故必須定期的尋求出口加以紓解宣洩,以免累積至一危險的程 度。

攻擊本能假說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的批評,因為它無法明確指出有任何 因素可以用來預測攻擊行為的發生,或是可用來預測攻擊的方向,也就是 說這個假說在預測或控制行為上,缺乏科學的效度和效用。

(二)生物本能論

生物學家藉由動物研究的方式來了解人類的攻擊行為,主張各種生物 為求生存,經由演化作用而具有遺傳的攻擊模式。他們相信動物和人類都 有一種以同種成員為對象的戰鬥本能,此種本能有進化的目的,以確保個 體及種屬的生存(Shaffer, 2005)。例如:同一種屬的雄性成員之間以攻擊、

打鬥的行為決定最強壯的雄性成員,可以與現存的雌性成員配對,如此可 以確保最強壯的成員得以繁衍下一代,使優良的品種可以延續。此外,他 們相信此種攻擊的能量會不斷地累積,直到適合的抒放刺激來加以解除,

所以如果這種攻擊能量沒有透過正當的方式加以抒發,將會逐漸累積,然

後在某一種環境刺激下,以可怕的方式爆發出來。

攻擊行為的本能論常被認為缺乏價值,是因為攻擊是天生的說法無法 說明為何不同社會文化中的人攻擊性的差異,而且目前為止也缺乏具體的 實驗證據支持此種本能論的觀點。此外,藉由動物研究來了解人類的行為 也令人質疑,人類與動物的攻擊行為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差 異,像是人類的思考過程與動物就有很大的不同。

(三)遺傳論

有研究顯示,攻擊行為與染色體異常有關,正常人的犯罪行為受生活 經驗的影響,可以用社會學習論來加以解釋;而染色體異常者,其犯罪原 因可能是由於特殊基因的變化所導致。正常人都有 23 對染色體,也就是 有 46 個染色體。若在第 46 個染色體之外多出一個 Y 染色體,也就是其第 23 對染色體為 XYY,比一般正常男性的 XY 染色體多了一個 Y,有學者 認為此種染色體異常與攻擊暴力有關(程紋貞,1996)。

然而 XYY 的出現頻率相當少,約只有千分之一,而且這些染色體異常 的犯罪者也並非特別傾向於暴力犯罪,所以染色體為 XYY 的男性有較高 的犯罪率是否和攻擊有特殊的連結,仍未有定論。

(四)生理機能論

此理論認為基因異常、大腦機能受損及荷爾蒙分泌失調與攻擊行為有 關,但只限於少數嚴重和屢犯的攻擊行為(黃文蔚,1995)。動物研究顯 示大腦某些特殊部分受傷會增加或減少攻擊行為,下視丘(hypothalamus) 和大腦顳葉構造都有傳導攻擊行為的功能。在某些腦傷的案例中,下視丘 和杏仁核(amygdala)摘除的病患會導致情緒反應的消失。

有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影響攻擊行為的相關部位,包含「開始—攻擊行 為 系 統 」 (onset aggression system) 與 「 停 止 —攻 擊 行 為 系 統 」 (offset aggression system)。「開始—攻擊行為系統」包含大腦中的下視丘、杏仁核

與中央灰質(central gray)的邊緣系統,當該部位受到刺激,各體會產生嫌惡 反應,而有攻擊或逃避行為;「停止—攻擊行為系統」則包括腦幹(brain stem)、下視丘等邊緣系統構造,刺激該部位時,各體會產生獎賞效果,唯 有該部位的刺激停止時,個體才有攻擊行為產生(巫宜倫,2005)。也有 研究指出腦中雄性荷爾蒙的差異,也會影響攻擊行為,一般在人類或動物 中,雄性比雌性顯現出較多的攻擊性,但如果在雌性動物身上注射雄性荷 爾蒙,則此一雌性動物將會表現出較多的攻擊行為(游恆山,1988)。另 外,濫用藥物,像是興奮劑、麻醉劑等,都會引起較多的攻擊行為。

雖然有部分的攻擊行為與大腦的神經機制有關,但是在對攻擊行為的 輔導上,較少人會以此觀點來控制攻擊行為,大部分還是由心理社會因素 層面著手,以尋求了解及控制攻擊行為的方法。

二、挫折攻擊假說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認為攻擊是因為個體 遭遇挫折所引起,而且挫折總會引起某種形式的攻擊。但是這種說法過於 極端且不足以完全解釋人類的攻擊行為,因為挫折並非引起攻擊行為的唯 一原因,而且並非每個人在面臨挫折經驗時都會產生攻擊行為。此外,攻 擊也常發生在沒有挫折的情況下。所以,Miller 提出了一個修正的挫折/攻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認為攻擊是因為個體 遭遇挫折所引起,而且挫折總會引起某種形式的攻擊。但是這種說法過於 極端且不足以完全解釋人類的攻擊行為,因為挫折並非引起攻擊行為的唯 一原因,而且並非每個人在面臨挫折經驗時都會產生攻擊行為。此外,攻 擊也常發生在沒有挫折的情況下。所以,Miller 提出了一個修正的挫折/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