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歐滄和 博士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張素秋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情形。採用問卷 調查法,以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公立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 童為研究對象,採用隨機叢集抽樣的方式,共抽取 24 所學校、24 個班級, 得有效樣本 722 份。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攻擊行為量表」及「同 儕關係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多因子共變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 關、多元迴歸分析進行假設考驗。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國小學童男生被同儕拒絕者比女生多。 (二)低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童容易被同儕拒絕。 (三)雙親家庭兒童比單親家庭兒童受同儕歡迎。 (四)國小男生的攻擊行為較女生多;五年級學童的攻擊行為較三年 級學童多。 (五)隔代教養家庭之國小學童比雙親家庭兒童有較多的關係性攻擊 行為。 (六)不同家長處罰方式的國小學童關係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七)不同家庭型態、家長處罰方式的兒童在攻擊行為上有交互作用。 (八)國小學童的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間有顯著相關,受同儕歡迎 的國小學童有較低的攻擊行為;被同儕拒絕的國小學童會表現 出較多的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行為。 (九)背景變項中的性別、年級、家庭型態、家長處罰方式與同儕關 係能預測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 關鍵詞:同儕關係、攻擊行為、關係性攻擊、外顯性攻擊

(3)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er Relationship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 among peer relationship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employed. The sample consists of third and fifth grade students. 24 classes(722 valid samples)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ounty, Taichung City,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The instruments adopted in the study comprise Inventories of Basic 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 Peer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Scale. The data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way ANC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used to verify the related hypothes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peer relationship. More boys are rejected by their classmates.

2.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peer relationship. Students from low SES families are rejected by peers.

3.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y typ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peer relationship. Students from two-parent families are more popular than those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4.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ggressive behavior.

5.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y typ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relational aggression. Students from grandparents-breeding families have more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an those from two-parent families.

6.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parents’ different way of punishmen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relational aggression.

7.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ggressive behavior is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ir family types and parents’ punishment.

8. The peer relationship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9. The gender, grade, family types, parents’ punish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ggressive behavior. Keywords:peer relationship, aggressive behavior, relational aggression, overt aggression

(4)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 .9 第二節 攻擊行為的分類與相關研究………..……….23 第三節 攻擊行為的相關背景因素及研究………...……32 第四節 攻擊行為與同儕關係的相關研究……...………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53 第四節 研究程序………….………..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7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67 第二節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之現況與討論………...70 第三節 國小學童攻擊型為之現況與討論………...79 第四節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91 第五節 國 小 學 童 背 景 變 項 與 同 儕 關 係 對 其 攻 擊 行 為 之 預 測 作 用………..9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99 第二節 建議……….102 參考文獻………...………..109 附錄……….…………...…………119 附錄一 預試量表……….……...………..119 附錄二 正式量表……….………123

(5)

圖 次

圖 2-1 攻擊行為的不同解釋……….……….12 圖 2-2 Berkowitz 的攻擊線索假說…..………..……16 圖 2-3 社會訊息處理模式………..……...…19 圖 2-4 攻擊行為對象關係...……….…...25 圖 2-5 Buss 與 Durkee 對攻擊行為類型的分類關係...27 圖 2-6 家庭因素對兒童問題行為的影響……….………37 圖 3-1 研究架構……… ……49 圖 3-2 研究流程...……….…..……...63

(6)

表 次

表 2-1 社會學習論對攻擊行為相關因素概要………18 表 2-2 攻擊行為的三項度分類………29 表 3-1 預試取樣人數...………51 表 3-2 正式施測抽樣學校名單………52 表 3-3 社經地位指數………54 表 3-4 攻擊行為量表項目分析摘要………55 表 3-5 攻擊行為量表之明細………57 表 3-6 攻擊行為量表採用直接斜交轉軸後的因素分析摘要………59 表 3-7 攻擊行為量表正式量表信度分析摘要………61 表 4-1 性別與年級之樣本人數分配與百分比………67 表 4-2 父母處罰方式之樣本人數分配與百分比………68 表 4-3 家庭型態之樣本人數分配與百分比………69 表 4-4 社經地位指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9 表 4-5 不同年級男女生受同儕歡迎情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71 表 4-6 不同性別男女生受歡迎情形之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71 表 4-7 不同家庭型態及家長處罰方式學童受歡迎情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72 表 4-8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受歡迎情形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 摘要………73 表 4-9 不同年級男女生被同儕拒絕情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74 表 4-10 不同年級男女生被同儕拒絕情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74 表 4-11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被拒絕情形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75 表 4-12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被同儕拒絕情形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 結果摘要………76 表 4-13 不同年級男女生關係性攻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80 表 4-14 不同年級男女生關係性攻擊之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80 表 4-15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關係性攻擊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81

(7)

表 4-16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關係性攻擊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 摘要………82 表 4-17 不同年級男女生外顯性攻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83 表 4-18 不同年級男女生外顯性攻擊之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83 表 4-19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外顯性攻擊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84 表 4-20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方式學童外顯性攻擊之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 摘要………85 表 4-21 外顯性攻擊行為之調整後的平均數………86 表 4-22 不同家庭型態與家長處罰在外顯性攻擊分量表之單純主要效果分 析………86 表 4-23 不同背景變項學童攻擊行為之差異綜合比較………87 表 4-24 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91 表 4-25 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92 表 4-26 不同年級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93 表 4-27 關係性攻擊行為之迴歸分析摘要………95 表 4-28 外顯性攻擊行為之迴歸分析摘要………96

(8)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說明研究源起及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並對相關的名詞做界 定。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及研 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校外教學參觀前夕,老師要求同學們在校外教學日當天要團體行動。 全班同學正熱烈討論著要跟誰同一組,很快地大家都找了自己的好朋友同 一組。小魚在嘗試詢問了幾個同學失敗後,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神情落 寞,與正興高采烈討論著校外參觀的同學們形成強烈的對比。 * * * * * 安安和小凌是四年級同班的好朋友,五年級重新編班後,班上只有他 們倆個女生被分在同一班,剛開學的時候他們倆個可以說是相依為命的好 朋友,但一個月後,小凌選擇和新朋友在一起,不理安安了。安安跟媽媽 ,他的好朋友不跟她玩,讓她想自殺,讓媽媽很緊張。 以上兩個故事,是我教學生涯中處理過的兩個案例,小魚是一個極度 情緒化的孩子,對同學或老師口出惡言或是暴力相向是家常便飯,平常同 學們對他的言行都只能忍氣吞聲,但遇到這種可以選擇組員的分組活動 時,沒有人願意跟他同一組。而安安則是一個非常在乎朋友的孩子,但是 他卻因為害怕失去朋友,所以限制他的好朋友不可以跟別的同學玩,有時 候他甚至會要求身邊的朋友選邊站,讓周遭的朋友覺得壓力很大,所以最 後反而一個朋友都沒有。安安和小魚的遭遇,在校園中並不是個案,在我 的教學生涯中所教過的班級,幾乎都有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導致 人際關係不良的學生。因此,如何藉由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的了解,協助

(9)

他們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以健全其日後的社會發展,是身為小學教師的 研究者所關切的。

研究指出,童年時期的攻擊行為能夠預測其未來的攻擊行為與其他適 應問題(Miller-Johnson, Coie, Maumary-Gremaud, & Bierman, 2002)。而且, 攻擊行為也被證實與寂寞、較低的社會與情緒調適能力、藥物與酒精濫 用、低學業成就與缺乏親密的同儕關係有關(Coggan & Mckellar, 1995; Eric & Carrie, 2004; Nansel et al., 2001)。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具有攻擊與暴力 行為的學生人數正不斷地增加,因此校園中的攻擊行為將形成學校與社會 之隱憂(郭隆興,1997;連秀鸞,1999;McConville & Cornell, 2003)。 攻擊行為不僅對於受害者造成創傷,攻擊者本身也會遭受同儕的排擠,進 而衍生出學習或生活等問題。在1980年代,挪威三個青少年因同儕欺凌而 自殺,帶動歐洲許多國家全面推動校園攻擊事件的研究與預防;美國底特 律一位校園攻擊事件的受害者在滿腔憤怒之下,槍殺了欺負他的同學;日 本東京也有一位13歲的男孩上吊自殺,留下遺言歸咎於同儕關係的不良。 學校是社會的雛形,校園攻擊事件也為日後的社會問題埋下伏筆,此正顯 示校園中解決攻擊行為問題之迫切性。 因此本研究希望藉著對兒童攻擊行為的瞭解以及探究攻擊行為與相 關背景變項之間的關係,提供教育工作者更瞭解兒童的攻擊行為,進而能 發展出減少兒童攻擊行為的策略,協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以減輕 兒童的痛苦。當兒童處於人際關係和諧協、情緒穩定的狀態下,知識、技 能的學習才能獲得真正的效果。 過去國內外對於攻擊行為的研究大多數都聚焦在外顯性的攻擊行為 上,近十幾年來學者開始將對攻擊行為的關注逐漸轉移至另一種較常發生 在女生之間,且較為隱匿的一種攻擊行為的型態,在Crick和Grotpeter(1995) 的 研 究 中 稱 之 為 關 係 性 攻 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 ; 芬 蘭 學 者 Björkqvist(1994)與其研究團隊則稱之為間接攻擊 (indirect aggression);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épy (1989)的研究中則稱之為社

(10)

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雖然不同學者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名稱,但它 們所描述的都是指一種利用離間、排斥與毀壞他人名聲等社交操控的方式 來操控團體對某人的接受度,藉此種隱蔽或迂迴的方式來達到傷害他人的 目的,使攻擊者不被指認,進而減少受到受害者的報復或他人責難的可能 性的一種攻擊行為。 由於國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到此種隱匿、迂迴的攻擊型態,國內 學者也開始對此種關係性攻擊行為有較多的關注(林淑菁,2005;林君徽, 2006;莊季靜,2006;藍珮君,2005)。但國內的研究中,大多單獨探討 關係性攻擊單一種攻擊型態(林君徽,2006;莊季靜,2006;藍珮君,2005), 目前為止國內把關係性攻擊因素放到整體攻擊行為中來探討的研究資料 仍然不多。本研究將關係性攻擊型態放入攻擊行為的研究中,希望能對國 內兒童攻擊行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資料。 朋友在兒童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兒童需要在同儕團體中發展出 社會性與親密性所需的技能,學會人際關係技巧,以及找到歸屬感。透過 和同儕相處,兒童才能夠學習了解自我、接納自我,進而尊重他人和欣賞 他人,能和他人互助合作,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養成合於社會規範的良好 品格。在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中,愛與隸屬的需求是人類基本的需求之 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介於學齡時期和青少年前期之間,這個時期的學 童尋求愛與隸屬的對象逐漸由父母、家人轉向同儕,尋求同儕團體的認 同,因此,發展出密友關係對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顯得特別重要。在此時期, 兒童和親近的朋友或同學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比父母、手足還多,此時也是 同儕團體影響力越來越大時期。基於同儕的友誼對國小學童漸趨於重要, 兒童為了避免被同儕排斥,會遵守共同訂定的團體規律,團體之間的界線 也會劃分清楚。此時期的兒童也正處於「團幫時期」(gang),同儕互動主 要以小團體為主,對同儕的看法特別重視,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上,同儕力 量的影響也特別大(楊國樞、張春興,1990)。 從社會學的觀點而言,同儕團體可以說是影響學生社會化歷程的一個

(11)

重要因素,良好的同儕關係,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獨立,並獲得正常的人格 發展。根據國外一項針對「兒童同儕關係之研究」的後設分析就指出,班 級中不被同儕所接納,較常被同儕拒絕的兒童,比其他一般兒童表現出更 高度的攻擊和退縮行為,而且其社交能力也較低,在溝通和問題解決能力 方面也較差(Newcomb & Bukowski, 1993)。若學童於童年階段同儕關係不 良,部分兒童會出現攻擊、破壞、退縮或者逃避的行為,進而被同儕排斥 或忽略,不僅影響到上學的興趣,也降低了學習態度(陳厚仁,2003)。 研究發現,兒童若無法在青少年期前後建立親近的同儕關係,可能因此朝 向與寂寞孤獨為伍的社會孤立發展。兒童若缺乏與親密朋友互動的經驗, 將會造成日後生活、人格及社會化能力的障礙(陳玲玲,1994)。 所以,兒童時期人際關係不良不僅影響兒童的學習,更會影響其未來 人際關係的發展及人格。研究指出兒童的社會行為是影響同儕接納度的重 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攻擊行為,更被認為是所有行為因素中導致兒童被拒 絕的主要因素(蘇秋碧,2000)。在同儕團體中不受歡迎,會阻礙兒童的 社會發展,影響非常深遠。許多研究發現,不受同儕歡迎的學童會覺得悲 傷、被排斥,有較低的自尊、在學校不快樂、並且呈現高度憂鬱、自殺的 想法與焦慮(Olweus, 1977;Slee, 1994)。而這些負面的影響不僅是短期的, 還會持續產生影響。過去的研究認為兒童的攻擊行為與其被同儕拒絕有 關,但也有學者認為,善用關係性攻擊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與 社會技巧,因此本研究希望在加入了關係性攻擊的因素之後,探討不同攻 擊類型兒童的同儕關係,期望對兒童的攻擊行為與其同儕關係有更深入的 了解。 過去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的研究,大多以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巫 宜倫,2005;林君徽,2006),由於研究對象的年齡差距太相近,很難看 出攻擊行為在年齡上的差異。從 Piaget 的道德發展理論來看,國小中年級 與高年級學童正處於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因此本研究擬以國小三年級與 五年級的學童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處於不同道德發展接段的兒童的攻擊行

(12)

為是否有差異。另外,就性別變項來看,過去國內外的研究認為男性較具 有攻擊性的研究,大多與外顯性攻擊行為相關(周百營,2002;顏綵思, 2004;Weia、Jonson-Reid & Tsao, 2007)。加入關係性攻擊行為面向之後, 有些研究認為女生有較高的關係性攻擊行為(林淑菁,2005;Björkqvist, 1994),但也有研究認為男生在外顯性攻擊行為及關係性攻擊行為上,均有 較高的攻擊性(Tomada & Schneider, 1997)。因此,儘管過去許多研究均探 討過攻擊行為與性別的相關,本研究仍將性別變項列入研究變項之一。在 家庭因素方面,社會學習論者認為兒童的行為學習,來自於生活中的觀察 與模仿,因此,兒童的攻擊行為,是否會因為家長對其處罰的方式而有所 不同,成為本研究所想要探討的因素之一。隨著社會的變遷,國小學童的 家庭型態也與過去的研究有所不同,過去也有研究認為低社經地位與單親 家庭的孩童有較高的攻擊行為(Kupersmidt, Coie & Dodge, 1990),為了對國 小學童的攻擊行為與同儕關係的相關因素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家庭因 素方面,亦將家庭型態與家庭社經地位變項列入背景變項中。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以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以問卷 調查法探討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面向與其人際關係的相關,以及兒童攻擊 行為與其個人與家庭相關背景變項的關聯性,希望能提供教育工作者對兒 童的攻擊行為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才能協助兒童減少攻擊行為的發生,並 發展良好的同儕關係。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與同 儕關係之相關,並探討國小學童的攻擊與背景變項之間的差異情形。最後 並希望本研究的結果能提供相關人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一、 了解國小學童攻擊行為的現況。 二、 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童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 三、 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童攻擊行為之差異情形。

(13)

四、 了解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其攻擊行為之相關情形。 五、 了解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同儕關係對其攻擊行為之預測情形。 六、 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以作為家長、教師、相關輔導人員與未 來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研究問題

基於上一節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探討下列問題: 一、 國小學童攻擊行為現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的同儕關係有何差異?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攻擊行為的表現上有何差異? 四、 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與同儕關係相關為何? 五、 國小學童的背景變項與同儕關係是否能預測其攻擊行為?

貳、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問題二至四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學童的同儕關係有差異。 1-1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受同儕歡迎情形有差異。 1-2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被同儕拒絕情形有差異。 1-3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其受同儕歡迎情形有差異。 1-4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其被同儕拒絕情形有差異。 1-5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學童其受同儕歡迎情形有差異。 1-6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學童其被同儕拒絕情形有差異。 1-7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其受同儕歡迎情形有差異。 1-8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其被同儕拒絕情形有差異。

(14)

1-9 不同父母處罰方式之國小學童其受同儕歡迎情形有差異。 1-10 不同父母處罰方式之國小學童其被同儕拒絕情形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學童攻擊行為有差異。 2-1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關係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2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外顯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3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其關係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4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其外顯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5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學童其關係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6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學童其外顯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7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其關係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8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其外顯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9 不同父母處罰方式之國小學童其關係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2-10 不同父母處罰方式之國小學童其外顯性攻擊行為有差異。 假設三:國小學童的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有相關。 3-1 國小學童受同儕歡迎情形與關係性攻擊行為有相關。 3-2 國小學童受同儕歡迎情形與外顯性攻擊行為有相關。 3-3 國小學童被同儕拒絕情形與關係性攻擊行為有相關。 3-4 國小學童被同儕拒絕情形與外顯性攻擊行為有相關。 假設四:國小學童的背景變項與同儕關係能預測其攻擊行為。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如下:

壹、國小學童

本研究中之國小學童,係指九十六學年度就讀台中縣、台中市、彰化 縣與南投縣公立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的學童。

(15)

貳、同儕關係

本研究的同儕關係,是指兒童在班級中與其他同學互動交往的情形, 以及受同儕歡迎的程度。在班級中,被愈多同學選擇為喜歡,表示人際關 係愈好;相反地,被愈多同學選擇為不喜歡,則人際關係愈差。操作型定 義為在同儕關係問卷中第一題的得分愈高表示愈被同儕歡迎;第二題的得 分愈高表示愈被同儕拒絕。

參、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是指個體為了使他人感受生理、心理痛苦而對某特定對象或 物品,藉由間接或直接的方式,從事傷害或破壞,使他人的身、心感到痛 苦或不舒服的行為。本研究以受試者於研究者自編之國小學生攻擊行為量 表所得之分數為根據,得分愈高者,表示其有愈多的攻擊行為,反之愈低。 本研究所指的攻擊行為包括以下二種: 一、關係性攻擊 本研究所稱關係性攻擊是指利用離間、排斥與毀壞他人名聲等社交操 控的方式來操控團體對某人的接受度,藉此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的一種攻 擊行為,例如把他人排擠於同儕團體之外。操作型定義為受試者在國小學 生攻擊量表中關係性攻擊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者,表示其有越多的關係性攻 擊行為。 二、外顯性攻擊 本研究所稱外顯性攻擊,是指個體利用肢體的暴力行為攻擊他人或用 言語上的恐嚇威脅,以達到傷害他人目的之行為,如:打人、踢人、罵人 等。操作型定義為受試者在國小學生攻擊量表上外顯性攻擊分量表的得分 越高者,表示其有越多的外顯性攻擊行為。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整理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和研究。全章一共分為四節:第 一節為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第二節為攻擊行為的分類與相關研究;第三 節為攻擊行為的相關背景因素及研究;第四節為攻擊行為與同儕關係的相 關研究。

第一節 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

本節將就攻擊行為的定義、相關理論基礎、攻擊兒童的性質與攻擊行 為的發展等方面探討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並整理相關的研究,以作為本 研究發展的依據。

壹、攻擊行為的定義

攻擊(aggression)是一種兒童及青少年之間常出現的消極性社會行為。在 過去幾十年間,國內外學者對於攻擊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洪榮照, 1998;程紋貞,1996;游麗蓉,2003;顏綵思,2004;Loeber & Hay, 1997; Tapper & Boulton, 2000;Weia、Jonson-Reid & Tsao, 2007),但是不同學派 的學者對於攻擊行為卻有不同的解釋。 一、攻擊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心理分析論者認為「死之本能」是人類攻擊能量產生的原因;而本能 學派則認為人類在本能上就是具有攻擊性的動物。這兩個學派都將攻擊行 為視為天生的暴力行為。 (一)心理分析論的觀點 心理分析學派的Frued認為人生來既擁有兩種對立的本能,一種是生之 本能(Eros);另一種是死之本能(Thanatos)。而死之本能就是人類攻擊能量

(17)

產生的原因,當敵意、攻擊能量累積到某一水準時,就會經由一些暴力、 破壞行為來加以發洩(Hilgard, 1985)。 (二)生物本能論的觀點 生物本能論者認為攻擊乃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人類是天生具有攻擊性 的動物,人類對他人的攻擊性主要是因為天生的衝動與本能所引起的。動 物行為學家以動物研究為基礎,認為攻擊是受到環境中特定誘發線索引發 的戰鬥本能(Shaffer, 1995)。 二、攻擊是經由社會學習而得的 行為論者與學習論者大多不贊同暴力和破壞性的舉動是一種與生俱 來的本能的說法,而認為攻擊行為是一種具有特殊目標導向的行為。 (一)行為論的觀點 行為論者以可觀察的身體傷害作為界定攻擊行為的標準,主張攻擊是 將有害刺激加諸於其他個體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尤其當個體所欲目標受 到挫折時,容易產生魯莽的攻擊行為(顏綵思,2004)。此種定義強調行 為的結果而非行為的意向,顯然不夠完備。 (二)社會學習論的觀點 社會學習論者則認為攻擊是一種習得的技能。Bandura將攻擊定義為一 種包含有產生傷害和破壞效果之行為,及社會標籤過程的複雜事件。其定 義中強調認知因素對攻擊之影響,並將攻擊視為兒童藉由觀察他人的攻擊 行為而學習到攻擊行為,或是經由親身的經驗而學得攻擊反應(Hilgard, 1985)。 三、攻擊行為是種社會判斷 歸因論者與挫折攻擊論者認為攻擊行為的產生是決定於我們對他人

(18)

某些行動的意義判斷。我們對一個行動是攻擊性的或是非攻擊性的解釋, 會受到各種社會、情境及人的因素所影響。 (一)歸因論的觀點 歸因論者認為攻擊是一種意圖加害於他人的行為,強調的是攻擊行為 的內在動機,認為攻擊行動是指用來傷害其他生物的任何行為(Shaffer, 2005)。依此定義任何有傷害意圖但沒有完成目標的行為都算是攻擊行為。 (二)挫折攻擊論的觀點 挫折攻擊論者從個體認知的角度來定義攻擊行為,認為攻擊是在知覺 激怒及挫折的情境中,由於不適當認知過程的一種行為反應(程紋貞, 1996)。此定義加入認知的因素,包括認知評價、敵意歸因、人際問題解 決技巧,特別強調認知與攻擊行為的關係並將攻擊視為一種能量的釋放。 四、攻擊行為定義的綜合觀點 Geen(1994)將攻擊定義為有機體對另一有機體予以有害的刺激,此種 有害的刺激會傷害受害者,且攻擊者期待此有害的刺激能達成其影響。這 個定義涵蓋了外在行為、內在動機與受害者。Anderson與Bushman(2002) 認為人類的攻擊行為是指任何一種能直接對其他個體產生立即性的傷害 的行為。國內張氏心理學辭典裡將攻擊定義為以敵意的行動傷害別人或破 壞物體的一切行為(張春興,1989)。此定義涵蓋了攻擊行為的意圖與外 在行為。溫世頌的心理學辭典中將攻擊行為定義為以暴力攻打對方或破壞 目標物的行為(溫世頌,2005)。此定義涵蓋了外在行為與不同的攻擊對 象。黃希庭的簡明心理學辭典中則定義為以傷害某個想逃避此種傷害的個 體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為(黃希庭,2005)。此定義則將攻擊行為的形 式做更廣泛的定義。顏綵思(2004)綜合各家學者的定義將攻擊行為視為個 體為了使他人感受身、心痛苦或是獲得財物、權力等其他目的而針對某特

(19)

定對象、物品,藉由直接、間接、身體、口語不等之形式從事的傷害或破 壞行為,其規模小至個體之間,大致人際互動,乃至於國家之間的戰爭。 由以上各學者的定義可以看出攻擊是個複雜的概念,有些學者只以行 為的觀點來定義,認為攻擊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但是這樣的定義並不完 整。近來的研究逐漸關注到另一種較為隱匿、迂迴的攻擊形式,利用故意 散布謠言、刻意沉默或操縱社交關係以達孤立或排斥受害者的目的的攻擊 行為。因此許多學者在探討攻擊的定義時,加入了動機因素,認為攻擊是 意圖加害他人及以傷害他人為目標的一種行為。所以目前對攻擊的定義多 偏向能兼顧內在動機與外在行為,可以歸納如圖2-1。本研究中探討的攻擊 行為包含了外顯與關係的攻擊行為,因此將攻擊行為定義為藉由間接或直 接的方式,從事傷害或破壞,使他人的身、心感到痛苦的行為。 圖 2-1 攻擊行為的不同解釋 資料來源:郭隆興,1997,p.15 團 體 層 次 的 解 釋 生 物 團 體 文 化 和 社 會 團 體 個 體 層 次 的 解 釋 遺傳和生理 (如荷爾蒙、大腦 組織) 過去的經驗和社會 文化(如父母楷 模、看電視) 最近的環境和社會 刺激(如社會壓 力、別人的攻擊、 痛刺激) 自 我 中 介 變 相 自 我 個人特質 歸因 基模 情緒狀態 喚起 最 近 的 反 應 攻 擊 行 為 自 我 的 回 饋 過 程

(20)

貳、攻擊行為的相關理論基礎

自十九世紀以來,學者對攻擊行為的產生原因有不同的見解,從生物 學觀點、心理分析論、挫折攻擊假說、社會學習論、訊息處理論的各學派 學者們對攻擊行為的解釋可以歸納如下: 一、生物學觀點 (一)心理分析論 心理分析論認為人類是天生具有攻擊性的動物。Freud 認為攻擊行為 是一種以自身毀滅為目標的求死本能,轉移成為毀滅他人為目標的行為。 根據 Freud 的說法,死之本能的能量會不斷在體內產生,如同水庫儲存水 的道理一樣,如果沒有以社會能接受的方式逐漸釋放,將會累積過多,終 至氾濫成災(黃玲蘭,1999)。既然攻擊的衝動乃與生俱來,無法完全避 免或解決,故必須定期的尋求出口加以紓解宣洩,以免累積至一危險的程 度。 攻擊本能假說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的批評,因為它無法明確指出有任何 因素可以用來預測攻擊行為的發生,或是可用來預測攻擊的方向,也就是 說這個假說在預測或控制行為上,缺乏科學的效度和效用。 (二)生物本能論 生物學家藉由動物研究的方式來了解人類的攻擊行為,主張各種生物 為求生存,經由演化作用而具有遺傳的攻擊模式。他們相信動物和人類都 有一種以同種成員為對象的戰鬥本能,此種本能有進化的目的,以確保個 體及種屬的生存(Shaffer, 2005)。例如:同一種屬的雄性成員之間以攻擊、 打鬥的行為決定最強壯的雄性成員,可以與現存的雌性成員配對,如此可 以確保最強壯的成員得以繁衍下一代,使優良的品種可以延續。此外,他 們相信此種攻擊的能量會不斷地累積,直到適合的抒放刺激來加以解除, 所以如果這種攻擊能量沒有透過正當的方式加以抒發,將會逐漸累積,然

(21)

後在某一種環境刺激下,以可怕的方式爆發出來。 攻擊行為的本能論常被認為缺乏價值,是因為攻擊是天生的說法無法 說明為何不同社會文化中的人攻擊性的差異,而且目前為止也缺乏具體的 實驗證據支持此種本能論的觀點。此外,藉由動物研究來了解人類的行為 也令人質疑,人類與動物的攻擊行為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差 異,像是人類的思考過程與動物就有很大的不同。 (三)遺傳論 有研究顯示,攻擊行為與染色體異常有關,正常人的犯罪行為受生活 經驗的影響,可以用社會學習論來加以解釋;而染色體異常者,其犯罪原 因可能是由於特殊基因的變化所導致。正常人都有 23 對染色體,也就是 有 46 個染色體。若在第 46 個染色體之外多出一個 Y 染色體,也就是其第 23 對染色體為 XYY,比一般正常男性的 XY 染色體多了一個 Y,有學者 認為此種染色體異常與攻擊暴力有關(程紋貞,1996)。 然而 XYY 的出現頻率相當少,約只有千分之一,而且這些染色體異常 的犯罪者也並非特別傾向於暴力犯罪,所以染色體為 XYY 的男性有較高 的犯罪率是否和攻擊有特殊的連結,仍未有定論。 (四)生理機能論 此理論認為基因異常、大腦機能受損及荷爾蒙分泌失調與攻擊行為有 關,但只限於少數嚴重和屢犯的攻擊行為(黃文蔚,1995)。動物研究顯 示大腦某些特殊部分受傷會增加或減少攻擊行為,下視丘(hypothalamus) 和大腦顳葉構造都有傳導攻擊行為的功能。在某些腦傷的案例中,下視丘 和杏仁核(amygdala)摘除的病患會導致情緒反應的消失。 有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影響攻擊行為的相關部位,包含「開始—攻擊行 為 系 統 」 (onset aggression system) 與 「 停 止 —攻 擊 行 為 系 統 」 (offset aggression system)。「開始—攻擊行為系統」包含大腦中的下視丘、杏仁核

(22)

與中央灰質(central gray)的邊緣系統,當該部位受到刺激,各體會產生嫌惡 反應,而有攻擊或逃避行為;「停止—攻擊行為系統」則包括腦幹(brain stem)、下視丘等邊緣系統構造,刺激該部位時,各體會產生獎賞效果,唯 有該部位的刺激停止時,個體才有攻擊行為產生(巫宜倫,2005)。也有 研究指出腦中雄性荷爾蒙的差異,也會影響攻擊行為,一般在人類或動物 中,雄性比雌性顯現出較多的攻擊性,但如果在雌性動物身上注射雄性荷 爾蒙,則此一雌性動物將會表現出較多的攻擊行為(游恆山,1988)。另 外,濫用藥物,像是興奮劑、麻醉劑等,都會引起較多的攻擊行為。 雖然有部分的攻擊行為與大腦的神經機制有關,但是在對攻擊行為的 輔導上,較少人會以此觀點來控制攻擊行為,大部分還是由心理社會因素 層面著手,以尋求了解及控制攻擊行為的方法。 二、挫折攻擊假說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認為攻擊是因為個體 遭遇挫折所引起,而且挫折總會引起某種形式的攻擊。但是這種說法過於 極端且不足以完全解釋人類的攻擊行為,因為挫折並非引起攻擊行為的唯 一原因,而且並非每個人在面臨挫折經驗時都會產生攻擊行為。此外,攻 擊也常發生在沒有挫折的情況下。所以,Miller 提出了一個修正的挫折/攻 擊假說,認為挫折會導致各種反應,攻擊只是其中之一(Saffer, 1995)。依 此說法,攻擊仍是挫折的第一個自然的反應,一種未經學習的反應,但可 以被後來的經驗所修正。 Berkowitz 對此說法提出修正的觀點,將認知的因素納入挫折攻擊假說 中,認為攻擊行為來自內在因素(生氣)與外在刺激(攻擊線索)的結合 (Shaffer, 2005)。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遭遇挫折經驗後,會進入一種準備行 動的激動狀態,然而他將採取什麼行動端視當時環境中最佔優勢的反應而 定。若環境中有提示攻擊的線索存在,那麼個體就有可能採取攻擊行為。 依其理論,攻擊是有個別差異的,在面對攻擊線索時,具有根深蒂固之攻

(23)

擊習慣的兒童比尚未建立攻擊習慣的兒童更容易有攻擊行為。

依 照 Berkowitz 所 提 出 的 「 攻 擊 線 索 」 假 說 ( ‘aggression cues’ hypothesis)認為很多攻擊行為並不是計畫好的或預期會發生的,而是受到 環境刺激所引發出的反應,其理論模式如圖 2-2。如果環境中具有誘發攻 擊行為的因素,如看拳擊賽、武打片或格鬥電玩遊戲,可能會激發個體以 攻擊行為回應某些敵對的情境。 圖 2-2 Berkowitz 的攻擊線索假說 資料來源:Shaffer, 1995, p.424 (一)社會學習論 挫折攻擊論認為挫折經驗會引發攻擊行為,但社會學習論者則認為不 僅是挫折,其他使人不愉快的經驗,也會讓人產生某種情緒的亢奮狀態, 但這種亢奮狀態會以何種形式表現出來,則受到個體過去經驗的影響(郭 隆興,1993b)。如果一個人過去曾經表現出攻擊行為而受到增強,則他在 這種情緒亢奮狀態下較容易表現出攻擊行為。所以社會學習論認為攻擊行 為和我們其他的許多行為一樣,是由學習而來的。 社會學習論的代表人物 Bandura 將攻擊行為視為一組社會行為,他認 為攻擊行為的形成與其他行為是一樣的,人們一方面可藉由觀察習得,另 一方面,可能在某些狀況下,人們擁有攻擊行為受到增強的經驗,因而這 挫折 襲擊 攻擊的 準備 (生氣) 攻擊的 線索 攻擊的 反應 現有的攻擊習慣 煽動的刺激 極高的預備度

(24)

攻擊行為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社會學習論的觀點將攻擊的研究 中心從攻擊者本身轉移到攻擊者所處的社會情境之中(程紋貞,1996)。 Bandura 從攻擊的行為起源、誘發因素、維持因素三方面來說明攻擊行為 的模式,其內容整理如表 2-1: 1.攻擊行為的起源 個體透過觀察學習或個人經驗受到增強而產生攻擊行為。 2.攻擊行為的誘發因素 (1)楷模的影響(modeling influence):當楷模的攻擊行為未受禁止或其行 為受到增強時,容易誘發攻擊行為。 (2) 嫌惡處理(aversive treatment):個體遭遇身體傷害、言語恐嚇、辱罵 或挫折等嫌惡情境時,容易誘發其攻擊行為。 (3) 激勵物的引誘(incentive inducement):當個體預期其攻擊行為會產生 正向效果時,就可能誘發其攻擊行為。 (4) 教導性的控制(instructional control):個體是否接受社會化的教導或 是否接受法定權威的指導,影響其是否表現出攻擊行為。

(5) 奇異的表徵控制(bizarre symbolic control):當個體發現其所處的情境 不能與現實生活經驗相連結實,有時會被幻想影響而產生攻擊行為。 3.攻擊的維持 (1)外在增強:包含實質的獎勵、社會性的獎勵及嫌惡對待的減輕等。 (2) 懲罰:如禁止、再教育等。 (3) 替代增強:觀察別人行為後受到獎勵或處罰而間接受到影響。 (4) 自我增強:自我獎勵及自我讚美等。

(25)

表 2-1 社會學習論對攻擊行為的相關因素概要 攻擊的起源 攻擊的誘發 攻擊的維持 1. 觀察學習 2. 增強作用 3. 結構的決定 甲、楷模的影響 不禁止 幫助 喚起 刺激增強 乙、嫌惡的處理: 身體的傷害 言語恐嚇、辱罵 負增強 挫折 丙、激勵物的引誘 丁、教導性的控制 戊、奇異的表徵控制 1. 外在增強 實質獎勵 社會性、地位性的獎勵 傷害的表情 嫌惡處理的減輕 2. 懲罰: 禁止 教育 3. 替代增強: 觀察的獎勵 觀察的處罰 4. 自我增強: 自我獎勵 自我處罰 中立化的自我處罰 道德理由 辯解的比較 婉轉的標示 責任的替代 責任的混淆 受害者的非人性化 歸因於受害者 不說明結果 資料來源:引自程紋貞,1996,p.24 (二)社會訊息處理理論 Dodge(1986)提出了一個社會訊息處理模式,說明兒童在面對社會問題 情境時心理層面會歷經的六個步驟:1.社會訊息的編碼;2.解釋社會訊息; 3.形成社會目標;4.產生問題解決策略;5.評估策略之效用並選擇一項反 應;6.執行反應。其過程如圖2-3。

(26)

圖 2-3 社會訊息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Shaffer, 2005 步驟一和步驟二,編碼和解釋社會訊息,是假設兒童會選擇性地注意 特別的情境和內在訊息,並對這些訊息進行編碼,然後進行解釋。步驟三 形成社會目標,兒童會針對當下的情境選擇一個目標或是預期的結果,亦 或是維持原來的(preexisting)目標。步驟四產生問題解決策略,是假設兒童 會從記憶中獲得對情境可能的反應,如果這個情境是新的,則兒童可能會 建構新的行為來因應。步驟五評估策略之效用並選擇一項反應,兒童會評 估先前得到或建構的反應,然後選擇一個最正面的反應來實行。最後,在 步驟六,兒童會實行選擇的行為反應。 在這個社會訊息處理模式中,情緒是一個很必要的成分(Crick & Dodge, 1994)。有很多例子可以說明情緒和認知如何互相影響,在步驟一 社會訊息的編碼,情緒的激發可能提供需要進行編碼的內在訊息;步驟二 訊息解釋中,情緒可能會影響兒童解釋比較特殊的情境,而兒童的解釋本 身也可能引發情緒的經驗;在步驟三目標澄清中,情緒可能會增進或抑制 1.社會線索編碼 2.解釋社會線索 3.形成社會目標 4.產生問題解決 策略 5.評估策略之效用 並選擇一項反應 6.執行反應 同儕評估和反應 兒童的心智狀態 ● 過去的社會經驗 ● 社會預期 ● 社會規則的瞭解

(27)

兒童形成或追求目標的動機,而目標也可能會影響情感;在步驟四反應的 獲得中,特殊行為的獲得可能會導致兒童情緒狀態的改變,而情緒也可能 影響兒童獲得反應;步驟五決定反應中,對他人行為預期的情緒反應,可 能提供結果的預期。而這些預期可以用來評估所獲得的反應(Crick & Dodge, 1994)。 過去相關研究已發現外顯攻擊兒童在意圖歸因上,呈現出敵意的歸因 偏誤(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es),亦即兒童在社交情境中,會傾向推斷他人 懷有惡意的意圖,此一歸因偏誤會增加兒童採取攻擊作為回應的可能性 (Crick & Werner, 1998;Crick, Grotpeter, & Bigbee, 2002)。近年來從事關係 攻擊相關研究的學者也發現,關係攻擊兒童同樣會在社交情境中,對同儕 產生敵意的歸因偏誤(Crick, Grotpeter, & Bigbee, 2002)。相較於非攻擊兒 童,攻擊兒童比較容易誤解社會線索為有敵意的,也比較容易出現攻擊反 應,且相信使用攻擊行為會得到比較正向的結果。

參、攻擊性兒童的特質

杜佳真(1999)的研究中,整理相關研究提出具攻擊性兒童的特徵如 下: 一、敵意歸因偏誤 當一個人對別人的言行解讀出具有敵意的訊息,其產生攻擊性行為的 可能性也比較大。相關研究也顯示,具有攻擊行為的兒童容易將一些同伴 表現出的模糊不明的行為解讀為具有敵意的訊息,並會促使他做出攻擊性 的反應(Coie & Dodge, 1986)。

二、缺乏有用的社會技巧

具攻擊性的兒童缺乏解決社會互動問題的技巧。當他們承受壓力或對 自己具有威脅性的訊息時,不會求助或運用具體可行的方法解決,只知道 用攻擊來達到目的。

(28)

三、擁有支持攻擊行為的信念 具有高度攻擊性的青少年認同攻擊行為。在他們的價值信念中認為攻 擊行為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四、不同的道德建構標準 因為攻擊者擁有支持此行為的信念,所以他們的道德發展也和一般兒 童不同。他們也會認為攻擊行動為社會規範的協定或是自己受到迫害所產 生的結果,所以展開報復行動,讓自己好過一些。 此外,國內學者魏麗敏(1992)綜合相關研究歸納出攻擊者具有以下 特徵: (一)個性較容易衝動、憤怒、較外向、高沮喪、低自尊,對師長、父母、 同儕與兄弟姊妹較具攻擊性,但其內心是感到不快樂的。 (二)身體強壯、有力量、有活力、有自信且年紀一般比受害者要大。 (三)缺乏同理心,當他在欺負別人時,常常覺得只是在開玩笑,不能站 在受害者的角度來體會其所引起的傷害,也就是對受害者不會有罪惡 感、不覺得羞愧,也沒有同情心。 (四)溝通能力較佳,而且反應敏捷,但較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想法、與他 人合作性較低、與同伴玩遊戲時不願與人妥協。 (五)家庭功能通常不健全,與父母、手足的關係較差,家庭提供較少的 感情支持,缺乏家庭凝聚力。

肆、兒童攻擊行為的發展

在兒童的攻擊行為發展過程中,出生至兩歲的嬰兒之間少有互動,雖 然會有生氣或爭執的情形,但他們關注的焦點常常是集中在玩具或物品 上,爭執的只是對玩具的興趣而非具有傷害別人的意圖(蘇建文、蔡幸玲, 1991)。其他研究也發現,當某個嬰兒控制了另一個嬰兒想要的玩具時,

(29)

一歲的嬰兒也會以相當強力的方式對待彼此,這樣的行為表示工具性攻擊 在生命第一年結束時已經出現(Shaffer, 2005)。兩歲以後的兒童開始有攻擊 行為的出現。Shaffer(1995)綜合了前人的研究結果,將兒童的攻擊行為發 展整理如下: 一、學齡前時期的攻擊行為 (一)沒有焦點的發脾氣逐漸減少,在四歲以後尤其少見。 (一)在三歲以後,兒童對於攻擊或挫折所引發的報復行為增加迅速。 (二)在兩歲至三歲間,兒童通常在父母藉由使用權威來阻礙或激怒他之 後產生攻擊行為;年紀較大的兒童則通常是在和兄弟姊妹或同伴起 衝突後有攻擊行為。 (三)攻擊的形式亦隨年齡增長而有所不同。二、三歲兒童的攻擊多半屬 於工具性攻擊,且較多以身體攻擊的方式出現。雖然較大年紀的兒 童仍會為物品而爭吵,但是敵意攻擊的比例增加,身體攻擊遞減, 逐漸由語言攻擊取代。 (四)兒童以攻擊行為做為互動模式的頻率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 少。五歲兒童之間的爭吵頻率會比他們兩歲的時候還少,衝突期間 也比較短。 二、學齡兒童的攻擊行為 (一)敵意性攻擊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學齡兒童已逐漸發展出較好 的角色取替能力,能夠推論他人的行為動機和意向,當同伴有傷害 性的行為表現時,學齡兒童比學前兒童更能偵測出攻擊意向,並對 攻擊者加以報復。 (二)學齡兒童認同反擊,認為攻擊性的報復是面對傷害時的正常反應。 (一)敵意性攻擊並非普遍的現象,較常出現在少數具有高攻擊性的兒童 身上。

(30)

三、青少年時期的攻擊行為 (一)敵意性的身體攻擊的高峰期是在青少年初期,然後會逐漸下降。 (二)另一種型態的攻擊行為—較常發生在女孩間的關係性攻擊行為—卻 大幅增加的趨勢。 (二)青少年時期會變得較無外顯的攻擊行為,轉而以比較隱密的關係性 攻擊行為來表達其敵意。 雖然攻擊行為的形式隨著年齡有不同的改變,但攻擊行為卻是一個穩 定的特質。研究顯示,高攻擊性的幼兒在五歲時仍具有攻擊性,而且六歲 至十二歲時身體及語言的攻擊量還是預測其青少年時期侮辱同學、與同伴 爭論、威脅同儕及與同儕打架的預測指標(Shaffer, 1995)。國外學者的縱貫 性研究亦發現,在八歲時所測量的攻擊,能穩定的預測三十歲時的攻擊和 反社會行為,而且這樣的預測沒有性別差異(Huesmann, Eron, & Lefkowitz, 1984)。

第二節 攻擊行為的分類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過去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中對攻擊行為分類加以探討。並 將過去研究中與關係性攻擊相關的名稱加以整理,作為本研究中對此種攻 擊行為的統一命名。

壹、攻擊行為的分類

攻擊行為的定義與相關理論繁多,其分類形式也相當多樣化,不同的 理論、不同的研究方法,對攻擊行為的類型有不同的分類,茲就攻擊行為 的強度、對象、動機與目的、形式將過去相關研究對攻擊類型的分類整理 如下:

(31)

一、依攻擊對象區分

過去與攻擊行為相關的文獻中,依照攻擊對象將攻擊行為分類的研究 有:Johnson(1987)依攻擊情緒宣洩的對象將攻擊行為分為外射性攻擊 (externalizing aggression)與內射性攻擊(internalizing aggression);張春興 (1989)依攻擊的對象將攻擊行為分類為直接攻擊(direct aggression)與替代 性攻擊(displaced aggression);洪莉竹(1993)以攻擊對象人數的多寡將攻 擊 行 為 區 分 為 人 際 攻 擊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 與 集 體 暴 力 (collective violence);Goldstein、Glick與Gibbs(1994)將攻擊行為區分為:人身攻擊 (person-oriented aggression) 與財物攻擊(property-oriented aggression)。其定 義分別說明如下: (一)外射性攻擊 外射性攻擊是指個體攻擊的對象為其他人、事、物(Johnson, 1987)。 (二)內射性攻擊 內射性攻擊是指個體將憤怒發洩在自己身上,這種將情緒壓抑在心裡 的情形易導致自殺行為(Johnson, 1987)。 (三)直接攻擊 直接攻擊是指對被攻擊的對象直接給予傷害(張春興,1989)。 (四)替代性攻擊 替代性攻擊則是因為無法確切掌握挫折刺激來源,或是此挫折是來自 權威者,而以攻擊其他的人或破壞物品來替代原來欲攻擊的對象(張春 興,1989)。 (五)人際攻擊與 人際攻擊指的是一對一的攻擊行為(洪莉竹,1993)。 (六)集體暴力 集體暴力則是指一群人對受害者的攻擊(洪莉竹,1993)。 (七)人身攻擊 對受害者本身的傷害行為,如嘲弄、咒罵、毆打、恐嚇等(Goldstein, Glick,

(32)

& Gibbs, 1994)。 (八)財物攻擊 對受害者的所有物的破壞行為,如破壞、偷竊等行為(Goldstein, Glick, & Gibbs, 1994)。 雖然攻擊行為依其攻擊的對象可分為對自己的內射性攻擊與對其他 人、事、物的外射性攻擊。大部分對攻擊行為的研究主要是以外射性攻擊 為主。外射性攻擊又可依攻擊的對象再分成直接攻擊所要攻擊的對象以及 攻擊其他人、事或物等的非直接攻擊,如「替代攻擊」與「財物攻擊」。 而直接攻擊又可依攻擊對象人數的多寡分成「人際攻擊」與「集體攻擊」。 茲將其間的相關整理如圖2-4: 圖2-4 攻擊行為對象關係

三、依攻擊行為動機與目的區分

過去將攻擊行為依行為動機與目的加以分類的研究中,大致可將攻擊 行為分為主動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與被動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兩 大類。其中「防衛性攻擊」、「反應性攻擊」與「自衛性攻擊」都是屬於當 個體遭遇到威脅時而有的防衛性行為,係屬被動式的攻擊行為。而主動性 的攻擊行為又可依攻擊者的意圖區分為:以傷害被攻擊者為目的攻擊行 攻擊對象 內射性攻擊 外射性攻擊 直接攻擊 非直接攻擊 人際攻擊 集體攻擊 替代攻擊 財物攻擊

(33)

為,如「情意性攻擊」、「惡意攻擊」、「敵意攻擊」與「敵對性攻擊」等; 以及為了其他目的而產生的攻擊行為。分別說明如下: (一) 主動攻擊 主動攻擊是指個體為了獲取所欲之物而對目標對象的強制或騷擾的 行為(Pulkkinen, 1996)。 1.工具性攻擊 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則是以攻擊為手段,企圖達到害他 人以外的目的,例如擊敗同伴以取得其玩具或為了取得某財物或權力而有 的攻擊行為。因為攻擊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攻擊以外報酬之行為,因此這種 行為可以透過適當的獎勵或懲罰來加以改變(Cole & Dodge, 1986; Dodge, 1980; Epanchin, 1987; Geen, 1994; Johnson, 1987; 洪莉竹,1993)。

2.情意性攻擊

「 敵 意 性 攻 擊 」 (hostile aggression) 、「 惡 意 性 攻 擊 」 (malignant aggression)、「情意性攻擊」(affective aggression)與「敵對性攻擊」(emotional aggression)都屬於情意性的攻擊行為。是指一種破壞性的殘酷攻擊行為, 攻擊者在身體上、言語上攻擊他人或破壞他人的工作或財產,其主要目的 是 危 害 或 傷 害 受 害 者 , 使 對 方 遭 受 身 體 或 精 神 上 的 痛 苦 (Coggans & Mckellar, 1995; Cole & Dodge, 1986; Epanchin, 1987; Geen, 1994; 洪莉竹, 1993)。

(二) 被動攻擊

「防衛性攻擊」(defensive aggression)、「反應性攻擊」與「自衛性攻 擊」都屬於被動的攻擊,係指當個體生命遭受威脅時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 的防衛反應,是對於挫折、威脅的的一種攻擊反應(Dodge, 1980; Epanchin, 1987; Johnson, 1987; Pulkkinen, 1996; Schaefer & Millman, 1981)。

(34)

四、依攻擊行為之形式內涵區分

(一)直接攻擊與間接攻擊 Buss 與 Durkee 的研究中將攻擊行為分為兩大類—直接攻擊與間接攻 擊(引自顏綵思,2004),再將這兩大類的攻擊予以細分,其中直接攻擊 可再分為三項:1.「身體攻擊」指涉及身體的攻擊行為,如打架或拳打腳 踢;2.「言語攻擊」指藉著口語表達的方式,表現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像是 吵架、吼叫、咒罵、威脅等;3.「否定主義」通常指的是否定權威的行為, 從消極的不順從至於公然違背規則皆屬此類。間接攻擊也可再細分為以下 兩類:1.「間接攻擊」指以輾轉、非直接的方式表達攻擊,如:惡作劇、 流言誹謗;2.「易怒性」則是指個體在他人稍微觸犯後,過度反應產生的 攻擊行為,如大發雷霆、莽撞無理等。茲將其分類情形整理如下圖 2-5: 圖2-5 Buss與Durkee對攻擊行為類型的分類關係 (二)非社會化攻擊與社會化攻擊 Lochman(1984) 將 攻 擊 行 為 分 為 兩 類 : 一 為 「 非 社 會 化 攻 擊 」 (unsocialized aggression)指個體原始、直接性的攻擊行為,如打架、破壞。 另一為「社會化攻擊」(socialized aggression)指個體經由轉化、非直接性的 攻擊行為,如偷竊。 攻擊行為類 直接攻擊 間接攻擊 身體攻擊 言語攻擊 否定主意 間接攻擊 易怒性

(35)

(三)身體攻擊、口語攻擊與破壞物品 皮玉鳳(1989)將攻擊行為區分為三類:「身體攻擊」是指以身體上 的行為來攻擊他人的身體,如毆打、踢、撞;「口語攻擊」乃是指以語言 為工具,使他人產生痛苦的感受的攻擊行為;而「破壞物品」則是指破壞、 損毀物品來表現攻擊行為。 (四)敵意的身體動作、敵意的人際互動行為與毀損 Etscheidt(1991)將攻擊行為分為三類:「敵意的身體動作」是指行為使 被攻擊者感到痛苦,如踢打、施暴、投擲器物。「敵意的人際互動行為」 是指在人際互動中所出現的不悅、敵意等情緒,如威脅、拒絕、恐嚇;「毀 損」則是指個體藉由破壞他人物品、器物,以達到宣洩情緒與不滿之目的。 (五)言詞攻擊、文字攻擊與行動攻擊 洪莉竹(1993)依攻擊行為之表現方式將攻擊行為分為以下三類:「言 詞攻擊」是指藉由口頭話語攻擊他人,如辱罵、罵髒話;「文字攻擊」是 指以文字作為攻擊他人之媒介,如寫字條罵人;「行動攻擊」是指以具體 行動對他人進行攻擊,如打架、毆打。 (六)暴力性攻擊、言語性攻擊與發洩性攻擊 程紋貞(1996)在其探討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的 相關研究中將攻擊行為分為三類:「暴力性攻擊」是指以暴力性的行為, 如推打、踢、撞等形式進行攻擊;「言語性攻擊」是指個體以不友善、不 禮貌或不恰當的言語來攻擊他人,如罵人、唱反調等;「發洩性攻擊」則 是指以不友善的肢體動作對待他人或破壞物品,如瞪人、摔東西。 (七)身體的攻擊、言語的攻擊與間接的攻擊 包瑛子(1997)依攻擊的不同形式將攻擊行為分為「身體的攻擊」、

(36)

「言語的攻擊」與「間接的攻擊」。 (八)三向度分類 李怡青(2000)依自發回應、運用器械與否及行為者的目的(敵意型或 工具型)三個指標區分攻擊行為如表2-2: 表 2-2 攻擊行為的三向度分類 徒手 器械 敵意型 工具型 敵意型 工具型 自發型 A. 我 本 來 就 很 生氣,他正好在 那 裡 所 以 我 就 打他。 C. 我 想 要 他 給 我 錢 , 所 以 打 他。 E. 我 本 來 就 很 生氣,他正好在 那 裡 所 以 我 就 拿棍子打他。 G. 我想要他給 我錢,所以拿棍 子打他。 回應型 B. 他 先 欺 負 我,惹得我很生 氣,所以我就打 他。 D. 對 方 要 我 給 他錢,我不肯, 所以就打他,讓 他 知 道 我 不 是 好惹地。 F. 他 先 欺 負 我,惹得我很生 氣,所以我就拿 棍子打他 H. 對方要我給 他錢,我不肯, 所 以 就 拿 棍 子 打他,讓他知道 我不是好惹地。 資料來源:李怡青,2000,p.8

貳、關係性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認為女性有其獨特的攻擊形式,而提出了不同於 過去的攻擊分類方式與內涵,目前大致可以區分為三類: 一、外顯性攻擊與關係性攻擊 美國學者Crick 與其研究團隊在其對攻擊行為的研究將攻擊行為分為 「外顯性攻擊」(overt aggression)與「關係性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兩類。其中「外顯性攻擊」是指透過身體的傷害或是威脅對他人造成身體 的損傷,以及言語上的嘲弄等較為直接的方式,來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 例如:打人、推人、威脅要打人、嘲笑等;而「關係性攻擊」為一種隱匿 (covert)的攻擊方式,是指透過操弄或損害個人親密的同儕關係,來達到傷 害他人的目的,例如:將某人排斥於社會團體之外、忽視對方、惡意散佈 謊言或謠言、威脅要結束兩人間的友誼關係,除非對方聽他的話等,藉此

(37)

打壓同儕的團體地位(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

二、直接攻擊與間接攻擊

芬蘭學者Björkqvist(1992)與其研究團隊則將攻擊行為分成「直接攻擊」 (direct aggression)與「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兩類,他們認為「直 接攻擊」包含了肢體攻擊和言語攻擊;而「間接攻擊」是一種社會操弄(social manipulation) , 是 指 個 體 利 用 社 交 操 控 的 方 式 操 弄 社 會 結 構 (social structure),藉由把攻擊對象排除在同儕團體之外,來達到攻擊的目的。此 種攻擊行為以隱蔽或迂迴的方式攻擊受害者,使攻擊者不容易被指認,進 而可以減少攻擊者受到受害者的報復或他人指責。 三、肢體攻擊、言語攻擊與社交攻擊

另外也有學者(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epy, 1989; Galen & Underwood, 1997)在研究中使用「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一 詞,他們認為「社交攻擊」是指藉由傷害人際關係,像是透過非面質 (nonconfrontational)和隱藏(conceal)等間接的方式,例如散佈謠言或社會排 斥,來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位;也可以透過直接的方式,例如口頭拒 絕、負面的臉部表情或肢體動作,來達到攻擊的目的(Xie, Cairns, & Cairns, 2002)。 四、隱性攻擊 Simmons(2003)在訪談了美國十所中、小學後,在其探討女孩間的攻擊 文化的書中,將這種女孩間為了避免衝突而將衝突以非肢體化、隱藏和間 接的方式表達出來,包括背後重傷、排擠、謠言和嘲笑等形式,造成被傷 害者的心理創傷的攻擊行為稱為「隱性攻擊」。

(38)

以上研究中都提到一種利用操控社交網路、同儕關係或散佈謠言等方 式來傷害被攻擊者的攻擊形式,這種隱匿且迂迴的攻擊形式,不同的學者 使用了不同的名詞來表示這種攻擊行為,Björkqvist等學者稱之為「間接攻 擊」;Crick與其研究團隊將此類攻擊行為稱為「關係性攻擊」;Cairns稱 之為「社交攻擊」;Simmons在其書中則稱之為「隱性攻擊」。 Galen與Underwood(1997)認為「社交攻擊」涵蓋的範圍較間接與關係 攻擊來的廣,且沒有特別強調人際關係的傷害,而是將焦點放在對他人自 尊與社會地位的傷害。Vaillancour、Brendgen、Bovin與Tremblay(2003)認 為「間接攻擊」是隱匿式的攻擊行為,而「關係攻擊」行為可以是隱匿、 間接的,也可以是公開、直接的;Archer(2002)認為「間接攻擊」強調個體 在生氣時表現出的行為,「關係性攻擊」與「社交攻擊」則不強調個體的 情緒。 也有學者認為這四種不同的名詞指的是類似的攻擊行為。Björkqvist (2001)的文章中認為這些不同名詞所指的行為是相似的,都是一種利用社 交操控,以他人當做攻擊的工具,取代自己直接的攻擊行為。Feldman、 Olds與Paplia(2001)等人也認為「間接攻擊」也稱為「關係性攻擊」、「隱 性攻擊」、或「心理攻擊行為」,都是利用損害或干擾他人之人際關係、 名聲、或心理舒適感為目標的攻擊行為。 研究者在整理上述學者提出的攻擊分類與定義後,認為「關係性攻 擊」、「間接攻擊」、「社交攻擊」及「隱性攻擊」的意涵相近,都是指 利用隱匿、社會操弄的方式進行攻擊。因此本研究中決定使用較廣泛被使 用的「關係性攻擊」作為本研究中此種攻擊形式的命名。

(39)

第三節 攻擊行為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學者對於攻擊行為的產生,有不同的研究、不同的主張,從過 去的研究中,與攻擊行為相關的因素可歸納出有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本 節將就過去相關研究文獻,探討以上兩個因素與攻擊型為之間的關係。

壹、個人因素

先前的研究中針對個人背景因素與攻擊型為的相關研究中,以性別與 年齡與攻擊行為的相關最被廣為探討。以下將分別就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 兩方面探究其與攻擊行為的相關。 一、攻擊行為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一)男生較具攻擊性的研究 在攻擊行為與性別的相關研究中,就整體攻擊性而言,男性的攻擊行 為高於女性。Hudley(1993)的研究顯示,在教師評定與同儕評定兩種測量 方法所得結果都顯示男童比女童更具攻擊性。郭隆興(1993a)以國中、小 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人格傾向、同儕楷模與攻擊性行為關係,研究結果 發現男性學生攻擊行為多於女性學生。周百營(2002)的研究結果顯示, 身體攻擊與口語攻擊均具有性別差異,男生具有較多的身體攻擊與口語攻 擊。顏綵思(2004)以國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 之國中、小學生之攻擊行為具有顯著差異,男生有較多的攻擊行為。男、 女生在身體攻擊與口語攻擊兩方面具有顯著差異,男生比女生具有更多的 身體攻擊與口語攻擊行為。 林淑菁(2005)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研究也指出:男孩的外顯性攻擊 程度比女孩高,而且男孩在外顯性攻擊型以及兼具關係性及外顯性攻擊型 此兩類型內的人數比例都比女孩高。Weia、Jonson-Reid 與Tsao (2007)以自 陳報告與同儕報告等多重測量方法對台灣238名七年級的國中生調查有關 校園霸凌問題,結果顯示男孩在身體與語言的攻擊形式上比女生更具有攻

(40)

擊性。其他攻擊行為與性別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在攻擊傾向、反應頻率與強 度上男生都明顯高於女生(林明慧,1990;洪榮照,1998;郭隆興,1993b; 程紋貞,1996)。 從以上結果可知,雖然女生的外顯性攻擊行為明顯低於男生,但這並 不表示女生比男生具有較少的攻擊性,有可能是男生與女生選擇了不同的 攻擊類型。Björkqvist (1994)也認為先前研究普遍發現男生比女生具有攻擊 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女生採用的攻擊方式與男生不同。在一些加入關係性 攻擊類型的研究中即顯示男孩和女孩的攻擊行為的發生頻率幾乎相等。 (Crick & Grotpeter, 1995; Hen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 也有研究顯示不論是外顯性攻擊或關係性攻擊行為,男生的攻擊性都 比女生高:Tomada 與Schneider(1997)以314 名三、四年級的義大利小學生 進行關係性攻擊、性別、同儕接受度的相關研究,其結果就顯示男孩在關 係性攻擊行為及外顯性攻擊行為的比例上都較女孩高。王明傳與雷庚玲 (2007)以台灣地區1111位小六與國二學生為樣本對青少年前期的間接攻 擊行為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男生出現間接攻擊行為的頻率高於女生。從以上 的相關研究結果可歸納出,除了在身體攻擊和語言攻擊等外顯性的攻擊行 為上男生比女生更具攻擊性之外,也有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在外顯性攻擊與 關係性攻擊上,男生都比女生更具攻擊性。 (二)女生較具攻擊性的研究 Cairns等人(1989)以四年級的兒童為研究對象,進行長達六年的縱貫研 究,結果發現男孩與男孩之間在面對衝突情境時,傾向使用直接的攻擊或 身體的攻擊,而女孩與女孩間面對衝突時,則傾向用關係性攻擊。另外, Björkqvist等人(1992)以8、11、15 歲的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身體攻擊在 男孩之間比較容易出現,但在11和15歲兩個族群中,女孩間較常出現關係 性攻擊。Crick與Grotpeter(1995)針對419位三至六年級的兒童進行研究,結 果顯示男孩較常使用外顯性攻擊,而女孩的關係性攻擊行為明顯的比男孩

(41)

多。 國內的研究中,林淑菁(2005)的研究發現關係性攻擊型的女孩人數 比男孩多。藍珮君(2005)對國中女生關係性攻擊行為的研究中發現不同 性別之國中一、二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行為有顯著差異,且女生為關係 性攻擊者的人數多於男生。 從上列的研究可以看出女生的攻擊性較男生高的情形多為對關係性 攻擊的研究。女生之間的關係性攻擊較男生普遍,其可能原因有以下幾 項:首先,女生比男生更重視友誼關係的鞏固與維持,女生的友誼團體比 較小也比較緊密,而且友誼對女生來講也比較重要,女生會和朋友分享秘 密並以此建立親密感,但也因為此種親密感讓關係性攻擊有機會可以對女 生造成傷害。其次,關係性攻擊乃是一種比較隱晦、不容易被察覺的傷人 方式,攻擊者與被攻擊者不會直接面對面的對抗,既不用面對被攻擊者直 接的反擊,又可以迴避他人對其攻擊行為的指責,一旦遭到被害者的指 控,藉由關係性攻擊迂迴的特性,也可以否認自己傷人的動機。最後,此 種攻擊的方式不需訴諸武力即可達到傷人的目的,對體型及體力不及男性 的女生來說,是一種很適合的攻擊方式。 (三)攻擊行為沒有性別差異的研究 Henington (1998)等人以國小二、三年級461位男孩和443位女孩為研究 對象,結果也顯示外顯性攻擊行為和關係性攻擊行為在性別上的差異很 少。Tapper與Boulton(2000)以國小三到六年級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 果顯示,男生表現出較多的工具性的身體攻擊,而女生則表現出較多的關 係性攻擊。劉建榕(2003)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家庭環境 對兒童攻擊行為的形成之影響的調查研究結果也顯示,男孩和女孩的攻擊 行為並無顯著差異。林君徽(2006)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性攻擊行為的 研究結果則顯示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使用關係性攻擊的頻率沒有差異。 綜上所述,先前的研究對攻擊行為在性別的差異方面呈現相當不一致

數據

表 2-1  社會學習論對攻擊行為的相關因素概要  攻擊的起源  攻擊的誘發  攻擊的維持  1.  觀察學習  2.  增強作用  3.  結構的決定  甲、楷模的影響 不禁止 幫助  喚起  刺激增強  乙、嫌惡的處理:        身體的傷害        言語恐嚇、辱罵        負增強  挫折  丙、激勵物的引誘  丁、教導性的控制  戊、奇異的表徵控制  1
圖 2-3 社會訊息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Shaffer, 2005  步驟一和步驟二,編碼和解釋社會訊息,是假設兒童會選擇性地注意 特別的情境和內在訊息,並對這些訊息進行編碼,然後進行解釋。步驟三 形成社會目標,兒童會針對當下的情境選擇一個目標或是預期的結果,亦 或是維持原來的(preexisting)目標。步驟四產生問題解決策略,是假設兒童 會從記憶中獲得對情境可能的反應,如果這個情境是新的,則兒童可能會 建構新的行為來因應。步驟五評估策略之效用並選擇一項反應,兒童會評 估先前得到或建構的反應,然後選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pend more time than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low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the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Subsequently, the relationship study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culture, quality consciousness, service behavior and two type performances (subjective performance and relativ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teacher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oys;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gree to use LINE attitude and be guided by real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第三節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迷思概念 負數概念之 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迷思概念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Keywords: online annotation, peer assessment, error analysis, writing instruction, error correc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