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實務工作方面

(一)對家長的建議

1.關心孩子生活作息,自身成為良好模範

青少年時期孩子較以學校生活與課後活動為主,也從以「家庭」為 中心轉移到以「同儕」為中心,若家長能經常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並給 予更多心理的支持與經營人際關係的經驗,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並幫助孩 子融入團體生活。此外,家長若能以身作則,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 熬夜及沈溺於網路世界之中,也能以身教代替言教,培養孩子良好的網 路使用習慣。

2.與孩子協調訂定電腦使用公約

家長可以把電腦設置在家中的共同區域,避免孩子長時間單獨使用 電腦或瀏覽不良網頁,家長也可以更多關心孩子使用網路的動機,避免 孩子對網路產生依賴與沈迷。有需要的話,也可以與孩子討論每週上網 時數,訂定電腦使用公約,如此引導孩子能自我節制。

3.規劃多元的休閒活動

鼓勵孩子課餘時間多多參與志工團體或社區活動,增加孩子與他人 相處及接觸的機會,週末時也可以規劃家庭旅遊或戶外運動,讓孩子能

84

多多親近大自然。

(二)對教師的建議

1.良好班級經營,鼓勵學生參與學校活動,

教師要確實掌握學生狀況,不能只以成績來評價學生,學校成就表 現較差者要更多予以關心及照顧。確實訂定班級公約,控管上課時間禁 止使用手機。此外,多多鼓勵學生參與學校活動,以紓解課業壓力、減 少學生沈溺於網路。

2.設計多元教學課程及資訊教學,活化人際關係

教師可以設計多元、有趣的課程,讓學生知道沈溺於網路中的利弊 及對健康的危害,教師也可以製作影片或互動遊戲放置在網路上,讓經 常上網的學生能透過多媒體的方式學習,增加可近性。除此之外,若班 導能結合輔導老師教導人際關係的經營與技巧,可以幫助人際關係較差 的同學融入班級活動中。

(三)對學校的建議

1.定期宣導網路使用觀念,網路安全

結合教官室或健康中心透過班會或週會時間宣導網路使用的正確觀 念及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學校甚至能推廣「全校一日無手機日或無網路 日」,鼓勵學生減少網路使用,回歸現實生活。

85

二、學術研究方面 1.關於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 102 學年度入學的台北市高中職為母群體,因時間、人 力的考量,只抽取 6 所高中職,有效樣本僅有 617 名,因此在進行推論 時會有相當的限制,建議未來可以增加樣本人數擴大至全台北市或以全 國各縣市高中職為母群體,進行分層隨機抽樣,增加樣本的代表性,更 全面瞭解高中職網路成癮的情況。

2.關於研究變項

網路成癮的原因很多,本研究以個人背景變項(學校類別、性別、年 級、學校成就表現)、網路使用行為(網路使用地點、網路使用媒介、網 路使用年數、網路使用時數)、人際關係(真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

等變項做探討,對於網路成癮的預測力僅有 16.4%,建議未來可以增加家 庭社經地位、網路使用活動骯人格特質、情緒管理、自我效能等變項或 擴大到社會環境層面的因素以進行全面的探討。

3.關於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橫斷式研究,所得的資料僅是片段內容,無法在因果關 係上做推論,倘若未來能進行縱貫式研究可以追蹤網路成癮者的後續狀 況,以更深入瞭解網路成癮的情形。此外,本研究使用量化的問卷調查 方式蒐集資料,可能有無法完全符合高中職生的實際狀況而未能精準填

86

答的情形,建議未來能採用質化方式研究或進行深入訪談,以瞭解網路 成癮者更深層的心理狀態與演變歷程。還有,本研究是在課堂上進行施 測,可能有網路成癮者請假或無故缺席的狀況而未填答,或許未來也能 採用網路問卷進行施測,增加網路成癮者的填答機會。除此之外,本研 究僅以單向的高中職生為資料蒐集的對象,假若未來時間、經費、人力 充足的情況下,研究也能擴大至家長、教師層面,能增加問卷填答的可 信度並全面瞭解網路成癮的現象及相關因素。

4.關於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陳淑惠等研究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為研究工具,此工具 是以大學生為主所發展出來的量表,雖然有不錯的信效度,但仍無法完 全適用於高中職生,建議未來能發展出一份專屬於高中年齡層的量表,

更能符合高中生的生活作息與實際狀況。

8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

嘉義師 專學報,15

,47-198。

王淑娟(2006)。以生態的觀點來看青少年的同儕人際關係。

網路社會通 訊學刊,53

。 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3/index.htm 王清和(2011)。大學新生網路成癮對學業成績影響之研究-以亞洲大學

為例。亞洲大學休息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舒薇(2003)。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錦慧(2005)。國中生網咖使用、網路沈迷之調查與網咖少年成長團體 之輔導成效。慈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黛玉(2008)。正視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及網際網路之功能~父母如何 與現代 e 世代的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諮商與輔導(272)

,60-62。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2012 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3)。2013 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30926c.pdf

江佩縈(2008)。以人際互動特質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 之研究。立德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88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 年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072815595471.pdf

何振珮(2007)。花蓮市國民中學學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 績之相關性研究。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花蓮縣。

何振珮、朱正一(2012)。國中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績之 相關性研究[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11

(5),58-68。

吳雅玲(2003)。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現況調查。

諮商與輔 導(215)

,50-52。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 vs. 真實生活。

科學月刊, 29

(8),668-674。

李盈數(2010)。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成癮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健康處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李曉君(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

網路社會 學通訊期刊

,53。 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index.htm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 關性初探。中

華傳播學會 1997 年學刊

, 2(12)。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4/54-01.htm

89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成功 大學行為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靜茹(2003)。網路迷航記--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現況分析(以左 營高中為例)。

學生輔導

,86,72-91。

時榮華 (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學書局。

涂嘉玟 (2005)。青少年網路成癮因素之探討與預防之道。

諮商與輔導,

232,29-35。

張春興 (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灣東華:台北市。

陳淑惠(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 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 (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 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nd Its Psychometric Study]。

中華心理學刊,45

(3),

279-294。

陳增穎(2000)。開啟或關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

師 友月刊

,392,27-30。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90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縣。

曾建勳(2013)。高職生網路成癮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某高 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 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宏民(2013)。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 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黃佳寧(2007)。大學生合作性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傾向相關性研究-以 台北市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親疏遠近。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

,28,

117-154。

黃琪皎(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國 立台南大學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

91

出版),彰化市。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沈迷 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溫婉玉(2009)。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褚志鵬、林珍如、陳國文(2008)。高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成癮狀況及 戒減及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

健康管理學刊,6

(1),73-94。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 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 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