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 6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研究對象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 63

針對研究對象網路使用行為中的「網路使用年數」、「網路使用時數」、 人際關係中的「真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因屬於連續變項,在 探討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時使用皮爾森積差相關;而網路使用行為中 的「網路使用地點」、「網路使用動機」、「網路使用媒介」屬於類別變項,

故使用斯皮爾曼相關進行分析。

一、研究對象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

(一)網路使用年數

由表 4-3-1、表 4-3-2 可知,研究對象的網路使用年數與「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耐受性」、「網路成癮戒斷症狀」、「強迫性上網」、「人際健康 問題」與「時間管理問題」皆未達顯著水準。

由此可知,網路使用年數與網路成癮沒有直接相關。

(二)網路使用時數

由表 4-3-1、表 4-3-2 可知, 研究對象一週網路使用總時數與「網 路成癮」(r=.309,p<.01)、「網路成癮耐受性」(r=.227,p<.01)、「網路 成癮戒斷症狀」(r=.265,p<.01)、「強迫性上網」(r=.277,p<.01)、「人 際健康問題」(r=.252,p<.01)與「時間管理問題(r=.246,p<.01)」皆 達顯著水準並呈現正相關。亦即,一週網路使用時間越久者,「網路成癮」、

64

*p< .05,**p< .01,***p< .001

65

表 4-3-4 網路使用地點、網路使用動機、網路使用媒介與網路成癮各構面因素之 斯皮爾曼相關(n=617)

網路成癮耐 受性

網路成癮戒 斷症狀

強迫性上網 人際健康問 題

時間管理問 題

網路使用地點 -.017 .065 .013 .029 .018 網路使用動機 -.112** -.177** -.190** -.146** -.190**

網路使用媒介 .004 .000 -.076 -.102* -.055

*p< .05,**p< .01

(四)網路使用動機

由表 4-3-3、表 4-3-4 可知,研究對象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

(r=-.187,p<.01)、「網路成癮耐受性」(r=-.112,p<.01)、「網路成癮戒 斷症狀」(r=-.177,p<.01)、「強迫性上網」(r=-.190,p<.01)、「人際健 康問題」(r=-.146,p<.01)與「時間管理問題(r=-.190,p<.01)」皆達 顯著水準並呈現負相關。

(五)網路使用媒介

由表 4-3-3、表 4-3-4 可知,研究對象網路使用媒介與「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耐受性」、「網路成癮戒斷症狀」、「強迫性上網」、「時間管理 問題」皆未達顯著水準,僅與「人際健康問題」(r=-.102,p<.05)達負 相關。

二、研究對象之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

(一)真實人際關係

如表 4-3-5 所示,研究對象真實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未達顯著

66

水準,但與「人際健康問題」(r=-.108,p<.01)達到顯著水準,與整體 網路成癮呈現正相關;與「人際健康問題」呈現負相關。由此可知,真 實人際關係越好者,「人際健康問題」越輕微。

(二)網路人際關係

如表 4-3-5 所示,研究對象網路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r=.266 ,p<.01)、「網路成癮耐受性」(r=.681,p<.01)、「網路成癮戒斷症狀」

(r=.724,p<.01)、「強迫性上網」(r=.027,p<.01)、「人際健康問題」

(r=.656,p<.01)「時間管理問題」(r=.516,p<.01)皆達顯著水準,並 呈現正相關。亦即,網路人際關係越好者,「網路成癮」、「網路成癮耐受 性」、「網路成癮戒斷症狀」、「強迫性上網」、「人際健康問題」、「時間管 理問題」越嚴重。

表 4-3-5 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及各構面因素之皮爾森積差相關(n=617)

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 耐受性

網路成癮 戒斷症狀

強迫性上 網

人際健康 問題

時間管理 問題 真實人際關係 -.064 .025 -.008 -.071 -.108** -.066 網路人際關係 .266** .681** .724** .027** .656** .516**

**p< .01

進一步將本研究中「無網路成癮」、「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網路成 癮疑似個案」與「真實人際關係」及「網路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做深 入探討。因「無網路成癮」、「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網路成癮疑似個案」

67

與「真實人際關係」及「網路人際關係」皆為連續變項,故使用皮爾森 積差相關(見表 4-3-6),其中網路成癮疑似個案與網路人際關係達顯著 水準,並呈現正相關(r=.195,p<.05)。亦即,網路成癮疑似個案中得分 越高者,網路人際關係越佳。

表 4-3-6 無網路成癮、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網路成癮疑似個案與真實人際關係及 網路人際關係之皮爾森積差相關(n=617)

真實人際關係 網路人際關係

無網路成癮 -.016 .139

網路成癮高危險群 -.066 -.010

網路成癮疑似個案 -.163 .195*

*p< .05

第四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 網路成癮預測情形

根據研究目的,探討個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 路成癮的預測情形,以複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變項中包含「學校類 別」、「性別」、「年級」、「學校成就表現」、「網路使用地點」、「網路使用 動機」、「網路使用媒介」等皆為類別變項,首先將類別變項轉換為虛擬 變項後再進行複迴歸分析,轉換方式如表 4-4-1。

68 進行共線性診斷。根據 Kleinbaum, Kupper, Muller, 與 Nizam(1998)提

69

出的共線性建議原則,當膨脹係數(VIF)大於 10.00 與容忍度(Tolerance)

小於 0.25 表示是有多元共線性。由表 4-4-2 可知,各變項膨脹係數(VIF)

皆未大於 10.00 且容忍度(Tolerance)皆未小於 0.25,顯示預測變項間 沒有共線性問題。另外,Durbin-Watson 值為 1.956,很接近理想值 2,

顯示殘差具有獨立性。

表 4-4-2 網路成癮各預測變項之多元共線性診斷結果

變項名稱 容忍度

(Tolerance)

膨脹係數

70

表 4-4-2 網路成癮各預測變項之多元共線性診斷結果(續) 網路使用媒介(以其他為對照組)

桌上型電腦 智慧型手機 網路使用年數

一週網路使用總時數 真實人際關係

網路人際關係

.455 .422 .860 .828 .767 .893

2.197 2.371 1.163 1.208 1.184 1.120

二、個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預測力分析 由表 4-4-3 預測變項與網路成癮之複迴歸分析結果可知,以個人背 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真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的解 釋量為 16.4%,達統計水準(F=6.511,p<.001),其中高一(β=.101,p<.05)、

網路人際關係(β=.190,p<.001)、一週網路使用總時數(β=.250,p<.001)

的標準化迴歸係數(β)皆為正值,亦即在網路成癮方面,高一比起高 二、高三是更嚴重的。此外,研究對象之網路人際關係越好、一週網路 使用總時數越長,網路成癮越嚴重。

71

*p< .05,**p< .01,***p< .001

72

第五節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