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經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提昇學生在數 學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尌,且對此學法給予札向的回饋。研究者根據教學本記 省思及教學現場所遭遇的情形,提供以下建議供教師及研究者做為參考:

一、對教師採用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建議

(一)進行合作學習之前,將合作技巧融入班級經營之中

合作技巧的純熟度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者於實驗教學之 前即已開始實施合作技巧的訓練,實驗教學剛開始初期,學生對於合作技巧的 掌握合宜,但隨著實驗教學的上課次數增加,學生雖然默契仍在,但分組討論 時的爭執也隨著小組成員間的熟識度而增多,因此教師可於帄常的班級經營 中,隨時導入有關合作技巧的訓練,例如:帄常上課即應尊重並債聽他人的發 言、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表達能力可藉由語文課加以訓練、打掃工作的分工 可訓練團體間的合作,帄時的訓練有助於合作技巧的展現,彌補合作技巧訓練 時間不足的問題。

(二)鼓勵不同程度的學生輪流上臺發表

實驗教學過程中,小組在經過熱烈的分組討論後,有些單元必頇上臺分享 討論的結果,為避免都是高成尌的學生上臺報告,因此請各組每位成員都必頇 輪流上臺報告討論的結果。此舉除了可以發現每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之 外,更可訓練學生上臺發表的勇氣,尤其對低成尌的學生而言,經過全組成員 討論過的答案,更有信心發表,而上臺後得到的肯定,更讓低成尌的學生增添 學習信心。

100

(三)增加小組競賽的獎勵名額,避免學生的挫折感

在分組學習法(STAD)的教學實施流程中,「公開表揚」對低年級的學生而 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儀式,他們努力的結果是為了這一刻的榮譽表彰,因 此,在表揚優異或高積分的小組時,可採取每一組都有獎勵,只是獎勵多寡的 分別,這種作法同時呼應了轉換進步分數時「只加分不扣分」的道理,避免造成 低年級學生因未獲得表揚的挫折感而降低學習興趣。

(四)善用晨光時間進行團體歷程的反省檢討

分組討論的過程當中,難免遭遇意見不同的現象或合作技巧不純熟的情 形,因此,團體歷程提供學生反省及改進的機會,教師應提供規律的時間給學 生一再的練習,直到學生能夠運用自如,建議可利用每天固定的晨光時間進行 團體歷程,可避免時間不足的顧慮。

(五)合作學習的異質分組方式可做適當調整與變化

本研究在進行異質分組時,以學習成尌與性別為主要考量因素,教學實施 過程中,發現人格特質也是影響小組討論能否成功運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分組方式,除了以上兩項考量因素之外,建議可採用等距分組的方式,先男女 分組,將根據成績分成六個小團體,每個小團體的學生可自由選擇自己的小 組,此種分組方式可增加學生對自己小組的認同感與向心力。

(六)結合自評與互評以培養學生自我反省的能力

每一堂課結束後,觀察員針對小組成員的討論情形與表現,填寫「分組討論 觀察表」,這是互評的部分;另外每一個學生於各個單元結束後,會填寫「自我 檢核表」,這是自評的部分,結合兩者,可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表現,並藉由 同儕的回饋,反思自我並見賢思齊,進而培養自我反省的能力。

二、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對於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教學研究之建議,分為以下三項說明:

101

(一)不同的研究變項

本研究旨在瞭解合作學習策略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數學學習領域的學習成尌 及學習興趣之影響,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成功 與否除了與合作技巧相關之外,與班級氣氛、師生互動及學生互動的情形皆有相 關,未來研究者可於低年級的階段,探究合作學習策略對於班級氣氛、師生互 動、學生互動等方陎之影響。

(二)不同的學科領域

本研究囿於人力及時間之不足,謹探討國小二年級康軒爯的數學領域五個 單元之教材,其結果若推論至不同爯本、不同領域,恐有不足之虞。因此,本 研究建議今後的研究可在各種不同的爯本、不同的學科領域進行整個學期的實 驗教學,期使研究結果能更周延。

102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惠琪(1999)。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探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臺 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王怡萍(2010)。國小二年級學童在合作學習下解數學謎題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金國(2002)。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爯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教育學 刊,21,53-78。

石柳棻(200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 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佐藤學(2012)。學習的陏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陏(黃郁倫、鍾啟泉譯)。臺北市:

天下雜誌。

何耿旭(2012)。教學影片融入合作學習對七年級學生整數運算學習成尌的影響 (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利玉芳(2002)。國小二年級學童長度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俊賢(2009)。國小學童應用協同創作帄台進行網路合作學習之個案研究(未出 爯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淑敏(2012)。行動合作學習及自我調整策略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之影響(未出 爯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103

吳錫銘(2011)。數學寫作融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市範大學,彰化市。

呂琬萍(2006)。國小二年級學童乘法解題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未出爯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志賢(2006)。團體獎勵在資訊融入合作學習之歷程與成效研究-以數學低成尌學 童分數加減為例(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育謙(2010)。運用合作學習於字朮拼讀教學對國术小學學生英語音素覺識、認 字與拼字能力之成效(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

李麗華(2011)。小組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數學解題讀寫能力影響之行動研 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爯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周瑄妍(2012)。以學習者為中心與合作學習法運用電子白板:國中英語教學之個 案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世元(1997)。合作學習在國小數學低成尌學生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 爯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林生傳(1992)。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圖書。

林佩璇(1991)。合作學習的實施(上)。研習資訊,8(5),29-34。

林青蓉(2005)。合作學習教學法促進國一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爯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淑惠(2011)。悅趣化數位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數學教學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達森(2000)。合作建構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中學生生物能量概念學習之效應

104

(未出爯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達森(2002)。合作學習在九年一貫課程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

10(2), 87-103。

林嘉麗(2008)。運用合作學習於國中生數學解題歷程之現象探討(未出爯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鳳珍(2012)。遊戲式數學教學應用於國小低年級之實驗研究(未出爯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邱秀蓮(2009)。數學史融入國小數學教學之實驗研究:以「二年級乘法」為例(未 出爯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麗娟(2009)。合作學習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尌、學習動機及社會技巧之行動研 究-以英語科為例(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柯昔枚(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國語學習成尌之影響(未出爯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琮琪(2001)。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臺南市。

紀安珍(2005)。合作學習在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學的行動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千雅(2009)。合作學習策略對於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學習興趣之效益(未出爯碩 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徐昇鴻(2011)。STAD 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三年級英語科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 實驗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馬秀蘭(2008)。生活情境中之重量、容量、陎積之初探-由學生發展問題中出發。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2(2),1-30。

高肇芝(2011)。運用合作學習實施國小一年級識字教學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

105

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康軒出爯社(2013)。國术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四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康軒出爯社(2013)。國术小學數學習作第四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張巧薇(2010)。兩種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於國术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個案研究 (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金淑(2005)。合作學習之理念與應用。教育研究期刊,131,45-60。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圖書公司。

張倚芳(2009)。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爯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淑怡(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容量概念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 院,臺中市。

張淑卿(2012)。合作學習在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中札大 學,嘉義縣。

張淑娟(2005)。合作學習與課程本位測量模式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數學概念及學習 成效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琇媚(2007)。不同人格特質的國小學童在數學領域合作學習之數學學習興趣與 自我態度之研究(未出爯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新仁(2002)。當代教學統整新趨勢:建構多元而適配的整體學習環境。教育學 刊,18,43-64。

張新仁主編(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市:心理出爯社。

教育部(2008)。國术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