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的研究建議呈現對服務學習課程設計的建議,以及對未來研究 的建議兩方面。

141

一、對服務學習課程設計之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提出對服務學習課程設計之建議如下:

(一)設計以服務學習課程主題有高度連結的服務學習方案

資優教育的目的乃培養學生成為能回饋社會、貢獻服務的人才,是 以辦理服務學習方案活動不僅要能激發學生正向的服務動機,也要能引 導資優生將服務社會列為終身目標,關注社會議題並努力解決社會問題,

而本研究活動偏向於服務學習價值發展模式的探索階段,引導活動參與 者進入服務學習領域,從真實的服務經驗中獲得滿足,引起其對服務的 興趣,為日後長期投入服務做準備。

研究者建議將服務學習納入課程學習內容,設計持續性的課外活動 服務學習方案,或是與服務學習內容有高度連結的課程活動,引導國中 資優生從服務探索階段邁向服務學習價值發展的澄清階段、理解階段,

並進而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服務內容,從原本的利己動機轉為慈善關懷,

逐步走向追求社會正義,從服務經驗中形塑個人的價值觀,並致力將所 學所能投入於工作與服務結合。

(二)落實結構化的反思與回饋活動

服務學習是藉由反思將服務經驗與學習經驗緊密連結,本研究反思 安排於每日課程活動結束後發給的服務日記中,引導學生運用紙筆書寫 方式進行反思,希望協助學生理清參與過程中的想法與感受。

研究者利用第一天發下服務日誌的時間,向學生說明儘可能詳細地 描述經驗,多運用「我的訊息」描述自己的感覺,再接自己學習到的或 學校教的連接到個人的觀察與回應,引導其進行厚實描述與深度反思,

目的在協助學生把握服務經驗促成學習的價值。第二天發給服務日誌時 詢問學生書寫時是否有困難或不清楚之處,並分享學生第一天反思的佳 例,期許學生能把握時間反思經驗並從中有所學習和領悟。

142

因營隊學員第三天時表示書寫服務日誌壓縮了他們準備服務行動時 間和睡眠時間,負責行前規畫課程的講師於課堂上調查學生書寫花費時 間後,口頭提醒學生專心做一件事和邊玩邊寫的時間相差許多,建議學 生提升效率掌握一個鐘頭完成反思,同時建議研究者調整服務日誌內容 以減輕學生負擔。

研究者建議可採取多元的反思方式替代紙筆書寫,反思也可利用各 種情境直接整合於學生的課程活動中,利用服務活動教導專業知識與技 術,Eyler、Giles 與 Schmiede(1996)提出有效的反思原則之一即將反思整合 到方案或課程之中,而不是一個附加活動。反思活動整合融入於服務活 動中,讓學生了解在團隊中不同夥伴的思考學習與服務經驗,能將服務 中獲得的學習促進個人學識與能力的累積,反思有助於將經驗轉化為知 識,豐富服務經驗中的收獲。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以本研究為基礎,研究者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收納隨隊指導教師和隊輔人員之觀點和實施歷程

本研究以國中資優學生為研究參與者,蒐集之資料為學生個人觀點 為主,未採納服務日誌中隨隊指導教師回饋部分的質性資料,也未探究 隨隊指導教師和隊輔人員對於國中資優生的觀察與意見,未來研究若能 收集隨隊指導教師和隊輔人員之觀點,可有助於比較學生自我和師長他 人之觀點,更能了解服務學習對服務者的影響。

研究者對於隨隊指導教師和隊輔人員於執行課程與活動的過程中,

是否面臨挑戰以及如何化解困境也未加以了解,如能進一步收集隨隊指 導教師與隊輔人員執行活動之真實歷程,將有助於未來相關人員了解執

143

行課程時可能遭遇之問題,以及更加了解本研究活動之運作情形和待改 進之處,對於服務學習方案方能提出更周詳的建議。

(二)使用多元之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回溯式研究以顧全研究倫理,未來研究若能增加研究者 參與觀察記錄,或運用行動研究方式實際進入服務學習活動,直接與服 務者互動,可更進一步探究國中資優生於服務學習活動當下的真實狀態 與經驗。

144 會服務。國小特殊教育,33,42-46。

吳坤良(2006):社教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 文,高雄。

吳武典(1998):情意智能的理論與實務。發表於多元智能與成功智能理 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吳武典(2007):品格教育與心理輔導。教師天地,149,4-10。

吳芝儀(2005):服務學習融入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

現代教育論壇,13,463-497。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心理 出版社。

吳曉宣(2006):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

145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臺北:五南。(原著出 版於 1994)

李乙明(2008a):Renzulli 千鳥格經緯論。中華資優教育學會電子會訊,

29。

沈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43-60。

房思平(1999):什麼是服務學習。美國教育新知選輯,3,16-18。

林至善(2003a):服務學習方案成功的因素。載於林勝義主編:中等學校 服務學習實用手冊(26-27 頁)。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至善(2003b):服務學習的模式。載於林勝義主編:中等學校服務學習 實用手冊(22-25 頁)。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秀英(2003):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花蓮地區

146

97,42-45。

林勝義(1996):志願服務與社會教育。社區發展,67,339-342。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11,117-140。

花敬凱(2007):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臺北:心理出版社。

邱郁芳(2008):國小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資優行為特質及自我效 能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

施教裕(2001) :各縣市志願服務業務評鑑觀感。社區發展季刊,93,221-227。

胡憶蓓(2007):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臺北:教育部訓 育委員會。

147

胡 憶 蓓 ( 2008 ): 教 育 部 學 生 事 務 及 特 殊 教 育 司 , 教 育 部 。 取 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75&Page=8629&Index=3&

WID=65cdb365-af62-48cc-99d9-f9e2646b5b70

孫台鼎、胡憶蓓(2005):靜宜大學大一新生服務學習課程實施成效初探。

發表於品格教育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

孫建忠(1988)。民間參與社會福利的理念與方式。社區發展,42,10-11。

徐明、林至善(2009):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黃玉主編:

80,22-29。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148

43(2),22-37。

馮莉雅(2005a):美國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模式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

19(1),1-19。

馮莉雅(2005b):融入式「服務學習」在師資培育課程之研究。學生事務,

149

楊昌裕(2002) :服務學習中反思活動的實施。學生輔導雙月刊,81,60-71。

楊婉筠(2006):國小資優生互同認知特質與問題解決態度之分析(未出 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翠凌(2006):資優生在服務活動中展現的學習(未出版)。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溫貴琳(2002):漫談服務學習─從美國看臺灣。學生輔導,81,40-47。

廖倚萱(2004):環境服務學習方案發展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潘裕豐(2000):談資優學生的情意教育。資優教育季刊,1,1-7。

150

蔡美玉(2002): 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 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劉若蘭(2008)。從多元的體驗到服務的承諾──大專學生參與課程融入 服務學習之成果。發表於多元文化與服務學習研討會。花蓮:慈濟 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劉杏元、劉若蘭、楊仕裕、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方案設計。載 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

(131-228 頁)。臺北:洪葉文化。

劉若蘭、楊昌裕(2008):連結服務與學習──反思。載於黃玉主編:從 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229-280 頁)。臺北:

洪葉文化。

賴兩陽(2003):服務學習的意義與特質。載於林勝義主編:中等學校服 務學習實用手冊(10-11 頁)。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顏巧怡(2008):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認知─情意交織特類、正向支持環 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蘇信如(1985):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 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蘇雅君(2003):服務學習在國中童軍社團推動與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未 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 班碩士論文,臺北。

Barker, R. L. (1988).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New Yor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Berman, S.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nsciousness:Nurturing a positive and empowered relationship with society. In J. C. Kendall &

151

Association (Eds.),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A resource book for

community and public service (pp. 354-358). Raleigh,North Corolina:

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rships and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iling, S., H. (2000). Research on K-12 School-Based Service Learning. Phi

Delta Kappan, 81(9).

Bilis, D., & Harris, M. (1996). Voluntary agencies: Challeng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La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Bonnette, R. (2006). Out of the classroom and into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reinforces classroom instructio. Technology Teacher, 65(5), 6-11.

Bourdon, J. (1992). Model learner outcomes for youth commnuity service.

from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eric&AN=ED 355142&lang=zh-tw&site=ehost-live

Boyer, E. (1983). High school. New York: Haper & Row.

Brilliant, E. L. (1997). Voluntarism Encycol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Vol.

3, pp. 2469-2482).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Carter, G. R. (1997). Service-leanring in curriculum reform. In J. Schine (Ed.),

152

Service learning. Ninety-six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p. 69-78).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nrad, D., & Hedin, D. (1991). School-based community service: What we know from research and theory. Phi Delta Kappan, 72, 743-749.

Cress, C. M. (2005).What is Service-Learning? In C. M.. Cress, P. J. Collier, V. L. Reitenauer & Associates(Eds.), Learning through

Service-Learning: a student guidebook for Service-Learn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pp. 7-16). Sterling, VA: Stylus.

Delve, C. I., Mintz, S. D., & Stewart, G. M. (1990). Piomoting values development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A design. In C. I. Delve, S. D.

Mintz & G. M. Stewart (Eds.), Community services as value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unn, P. C. (1995). Volunteer management Encycol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pp. 2843-2490).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Ellis, S. J., & Noyes, K. H. (1990). By the people: A Hishtory of American as

volunte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Eyler, J. (2001). Creating your reflection map. In M. Canada & B. W. Speck (Eds.),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Service-Learning programs: New

153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pp. 15-26): Wiley.

Eyler, J., & Dwight E. Glies, J.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yler, J., Giles, D. E., Jr., & Schmiede A.(1996).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reflection in service-learning: student voices and reflections. Nashville,

Tenn: Vanderbilt University.

Fenzel, L. M. (2001). Enhancing the benefits of Service-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courses (Publication no. ED452756).

Retrieve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2756), from WA: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2756)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Fleming, J. J., Xeller, J., & Tebsherany, M. (2005). The important of an

Fleming, J. J., Xeller, J., & Tebsherany, M. (2005). The important of a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