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聯繫社區的人力、物力、組織等資源系統

學校及教學者可聯繫社區中的義工家長、機構人員、物力或組織資源,提供教 學場所及所需的資料或諮詢服務,補足教師專業知能或學校教學設備的欠缺,以幫 助教學者達成教學目標。

二、 加強教師的專業知能

教師如能具備相關的專門知識與能力,就能即時進行隨機教學,充份達到機會 教育的功能,有助於學習效果的提昇。學校可利用週三進修時間舉辦相關主題的研 習活動,提供教師學習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經驗交流,共同討論與學習,以促進專 業知能的成長,提昇其進行生物多樣性教學的意願。

三、 鼓勵學童做長期的觀察紀錄

知識的增加、態度的形成,均需要時間的累積。長期觀察,能培養學童對生物 多樣性的敏感度與觀察力,透過長時間的操作,學童更能發現週遭環境中過去、現 在、未來的演變情形。建議教學者設計之活動可拉長時程,在此期間,鼓勵學童撰 寫學習日誌,明確表達自身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童有反省思考的機會。

四、 教學過程中多利用媒體做為輔助

研究結果顯示,學童使用媒體學習的經驗,對其是否願意採取行動來維護生物 多樣性,有顯著的影響。建議學校及社區圖書館能多多提供這方面的書籍、雜誌、

影片,而教師及家長則多鼓勵學童利用媒體來吸收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知識、理 念,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亦能使用媒體來輔助,提供學童更廣泛的訊息來源,藉以 提升學童採取實際行動的意願。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文科( 2002 ) 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淑君(2003) 以生物多樣性主題融入國小二年級生活領域課程之行動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美芬、熊召弟(1995) 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石明卿(1989) 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

3,265-318。

朱湘吉(1992) 新觀念新挑戰―建構主義的教學系統。教學科技與媒體,2,

15-20。

吳天方(1997) 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問題解決和學習風格之相關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田英(1992) 國小職前教師基本科學知識及自然科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學報,37,529-577。

林秀瞳(1996) 環境相關科系學生之環境典範、知識及行動意向調查研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曜松(1998a) 全新的保育理念,永續的生命基調―生物多樣性保育。師友,

378,4-10。

林曜松(1998b) 維護本土生物多樣性,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前 瞻研討會論文集,73-88。台北市:農委會。

林曜松(1998c) 生物多樣性保育。社教資料雜誌,245,10-13。

林曜松、趙榮台(1998) 維護生物多樣性與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前 瞻研討會論文集,14-23。台北市:農委會。

周昌弘(2004) 生物多樣性概論。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通識課程第二週講 義。未出版,屏東市。

金恆鑣、王瑞香、夏禹九(1998)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發展。生物多樣性前瞻研 討會論文集,4-13。台北市:農委會。

張子超(2000a) 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

12-21。

張子超(2000b) 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

31-34。

許雅婷(2003) [綠色生活]一個國小環境課程之試驗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建立國家生物資源資料庫的重要性。彭鏡毅譯(1992)。台灣生物資源調查及 資訊管理研習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專刊,11,1-12。

教育部(1992) 教育部加強推行環境教育計畫,環境教育,12,67-77。

教育部(1998) 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 生物多樣性教學改進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郭重吉(1988) 從認知的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彰化教育學院學報,

13,351-379。

陳志欣(2003) 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富雄(1999) 國小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議題探索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政傑(1988) 臺灣地區國小、高中、大學學生環境意識之調查研究。台北市:

國科會。

楊龍立(1996) 男女學生科學興趣差異的評析。台北市:文景。

楊仁里(2001) 珍視大地的一份厚禮---「生物多樣性」認知與教育紮根工作。

北縣教育,40,81-84。

農委會(2000) 中華民國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草案。台北市:農委會。

趙榮台(1999) 生物多樣性保育公約及其教育原則。環境教育季刊,38,17-27。

奧斯弗(2001) 應用生態學(趙榮台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年:

1993)。

劉俊昌(1996) 教師的新環境觀與環境教學意願。數理教育學術研討會。台東 市: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劉美玲(2002) 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怡雯(2001) 以焚化爐 STS 模組教學探討國小學童環境認知及態度之成效。

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英文部份

Baker, G. E., & Dugger, J. C. (1986).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problem solving skills.

The Technology Teacher, 45

(4), 10-13.

Byrne, R. (1980) Man and the variable vulnerability of island life - A study of recent vegetation change in the Bahamas.

Atoll Research Bulletin, 240, 14-19.

Cohen, J. E. (1989)

Food web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llinge, S. K. (1996)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Implication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6

,

59-77.

Diamond, J. M. (1988) Factors controlling species diversity: Overview and synthesis.

Annals of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75

, 117-129.

Elton, C. (1958).

The ecology of invasions by animals and plants

. London:Methuen.

Erwin, T. L. (1982). Tropical forests:Their richness in coleoptera and arthropod species.

Coleopt Bulletin. 36

, 74-75.

Forman, R. T. T. (1995)

Land mosaics -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ugh, N. (1992)

Blueprints for Greenign schools

. Melbouren: Gould League.

Lovelock, J. E. (1987).

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

. Oxford: Univ. of Oxford Press.

May, R. M. (1988)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Science, 241

, 1441-1449.

Osborne, R. J., & Freyberg, P. (1985).

Learning in science: The implications of children's science.

Auckland: Heinemann.

OTA (US Congres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87).

Technologies to maintain biological diversity

. Washington, D. C.: OTA.

Simberloft, D. S. (1984) Mass extinc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most tropical forest.

Zh. Obshch. Biol. 45

, 767-778.

Stouffer, P. C., & Bierregaard, R. O. (1995) Use of Amazonian forest fragments by

understory insectivorous birds.

Ecology, 76

, 2429-2445.

Vitousek, P. M. (1988)

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invasions of oceanic islands

.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Vitousek, P.M., Loop, L. L. & Adsersen H. (1995)

Introduction– Why focus on island?

Berlin: Springer- Verlag.

Wilson, E. O. (1992)

The diversity of life

,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附錄一 預試問卷

親愛的小朋友:

你好!為了知道你對「生物多樣性」這個問題的了解有多少,所以請你寫這 一份問卷。這並不是考試,對你的學業成績沒有影響,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想法,

安心做答。請你看清楚題目後,把你知道的全部寫下來。非常感謝你的幫忙!

國 立 台 中 師 範 學 院 環 境 教 育 研 究 所 指導教授 劉 俊 昌 研究生 蔡輝毅 敬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三 年 二 月

一、基本資料:

性別:□男 □女

二、過去經驗、訊息管道:(以下題目都可以複選) 2.請問你曾經動手做過下列的事情嗎?

□種花、樹、菜、水果

□養雞、鴨、鵝、貓、狗、鳥、魚

□餵食流浪動物

□都沒有

3.你喜歡到郊外親近大自然嗎?

□ 是 □ 否

4.你曾經參觀過下列這些地方嗎?

□動物園、鳥園 □國家公園

□自然科學博物館 □集集特有生物中心 5.你曾經有過下列的經驗嗎?

□看動物、植物的相關書籍或雜誌

□觀賞動物星球頻道、探索頻道”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

□瀏覽和動物、植物有關的網站

□都沒有

乙、生物多樣性知識(對的打O、錯的打X)

( )1.人類過份使用是造成愈來愈多的動植物瀕臨絕種的主要原因。

( )2.動植物資源再生速度趕不上被用掉速度,可能會造成生物滅種的危機。

( )3.人類需要的食物只有少數幾種,我們只要保護這幾種生物即可。

( )4.生物種類愈多,可選擇的食物愈多,愈容易保持生態平衡。

( )5.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進行放生,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 )6.人類可以生產更多的糧食,所以人口不斷增加,不會有問題。

( )7.人是萬物之靈,所以可以優先使用自然資源。

( )8.所謂人定勝天,所以人類應該以征服自然為榮。

( )9.科技日新月異,現在的科學家已經能夠解決所有的環境問題。

( )10.人類與其它生物是平等的,均是自然界的一員。

( )11.動植物種類愈少,則基因的種類愈單純,對大自然是有好處的。

( )12.遺傳基因的變化愈多,愈容易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

( )13.食物鏈是指老鷹吃蛇、蛇吃老鼠、老鼠吃種子的這種現象。

( )14.昆蟲幫植物傳播花粉這件事可以說明生物間必須互相依賴才能生存。

( )15.昆蟲幫植物傳播花粉這件事可以說明生物間必須互相依賴才能生存。

( )16.世界上只有人類會為了娛樂而殺死其它動物。

( )17.每個人都可以在世界上找到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 )18.動物會得癌症,可能是因為從父母親身上遺傳到某種基因。

( )19.基因表現在外表上可以分為隱性遺傳和顯性遺傳。

( )20.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的原因,除自然變化外,主要是因為掠食動物吃掉太多 的其它動物。

( )21.化妝用的蜜粉、口紅、腮紅、眼影、指甲油裡面的一些成份是從動物身上 取來的。

( )22.地球上只有人類能保護其它的所有生物避免滅亡。

( )23.引進外來種的觀賞植物,不但美化我們的環境,也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19.人類經濟發展的需求比維持生物多樣性重要多了。

18、社區或學校裡面的植物開花時,我會去觀察它、

欣賞它。 □ □ □

19、我會注意電視或報章雜誌上提到保護動、植物

的問題。 □ □ □

20、我會同情路邊流浪的動物及受虐待的動物。 □ □ □ □ □ 21、我會試著記住所見到的植物或動物的名稱和特

徵。 □ □ □

22、我會欣賞各種生物的美。 □ □ □ □ □ 23、我會擔心某些種類的動植物滅絕消失。 □ □ □ □ □

附錄二 正式問卷

一、基本資料:

性別:□男 □女

二、過去經驗、訊息管道:(以下題目都可以複選) 2.請問你曾經動手做過下列的事情嗎?

□種花、樹、菜、水果

□養雞、鴨、鵝、貓、狗、鳥、魚

□餵食流浪動物

□都沒有

3.你喜歡到郊外親近大自然嗎?

□ 是 □ 否

4.你曾經參觀過下列這些地方嗎?

□動物園、鳥園 □國家公園

□自然科學博物館 □集集特有生物中心 5.你曾經有過下列的經驗嗎?

□看動物、植物的相關書籍或雜誌

□觀賞動物星球頻道、探索頻道”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

□瀏覽和動物、植物有關的網站 親愛的小朋友:

你好!為了知道你對「生物多樣性」這個問題的了解有多少,所以請你寫這一份問 卷。這並不是考試,對你的學業成績沒有影響,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想法,安心作 答。請你看清楚題目後,把你知道的全部寫下來。非常感謝你的幫忙!

你好!為了知道你對「生物多樣性」這個問題的了解有多少,所以請你寫這一份問 卷。這並不是考試,對你的學業成績沒有影響,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想法,安心作 答。請你看清楚題目後,把你知道的全部寫下來。非常感謝你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