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物多樣性教育

一、生物多樣性教育的瓶頸

生態系是一個有機整體,其組成成份之間相互影響。生物多樣性科學需要從整 體的觀點來開展,探討所有生物之間的關係。而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其目的是 要解決物種、基因或生態系面臨的危機,它需要以跨科系整合的研究方式來尋找問 題的答案。因此提升這一代科學家們統合能力,培養下一代科學家的視野,是急需 加強的工作。教育部生物多樣性教學改進計劃(2004)指出,傳統的生物保育主要在 拯救個別受到威脅的物種,其觀念與應用已難應付大量物種、基因多樣性與生態系 等受干擾及滅絕的危機。見樹不見林之研究,難以解決複雜的生物多樣性消失與資 源永續利用的問題。

台灣的生態教育中並沒有針對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教學(教育部,2004),有鑑 於此,教師應體認生物多樣性教育的目標主要為:瞭解及欣賞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建立學生正確之價值觀,判斷環境對生物的衝擊與影響;發展正確使用生物科技資 源、程序和系統的知識,以增進人類福祉;培養正確使用方法、創意,以解決當前 及未來社會問的能力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以上述目標來設計相關課 程,使學生對生物多樣性有正確的體認。

學者 Gough (1992)提出八個環境教育的原則-思考全球化、行動地方化、與 個人連接、發展價值、發展公民、地方感、時間感、範例操作,並以學校的政策、

教與學、和學校的運作三方面作為介入,讓環境教育者思考如何進行、發揮這八個 原則,以營造出綠色學校。其中學校需要發展自己的政策。教與學方面包括:個人 的以身作則、課程內容、消費及保育教育、教室的民主過程及鼓勵學生採取行動、

戶外或野地的經驗、特殊的環境活動或環境日、適當的環境教材資源、個人做環境 稽核。學校運作包括:合作的改變朝向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綠色採購、有毒物質 管理、節約能源、節約用水、交通、多租借而非購買、野生物棲地、募款及奉獻。

二、生物多樣性概念的建構

我們知道人類對事理的瞭解,是受個人經驗、心智結構、信仰體系、及其它個 人需求及興趣的影響 (朱湘吉,1992)。Bloom(1991)發現兒童觀察自然現象時建構 意義的思維過程,受知識、認知過程、信念架構及情感、價值及美學等因素的影響,

文中的 Cindy 看到蝴蝶捲曲,認為它感到痛。部份學者在兒童對動物看法的研究報 告中指出,有 57%的孩子認為人不是動物,其理由是因為許多公共場所牌示告知人 們請勿攜動物入內或者動物園的動物中沒有人(Osborne & Freyberg,1985)。兒童 在建構這些概念時,常會以看似充份的理由來支持,有些人以日常生活經驗做推 理,有些人是以自我中心或擬人化的觀點來建構事物的意義(郭重吉,1988)。

趙榮台(1999)提出教師於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中,應解釋所有活物 (包括那些小 得連肉眼都看不見的生物)都是生物多樣性的組成分子;強調人類及其文化是生物 多樣性的一部分;闡明對藥材、工業產品、食物、農業育種有貢獻的生物多樣性成 分有何重要之處;說明農民和作物育種間的關係,以強調基因多樣性的保育對農業 生產的影響;討論利用各種生物資源改變當地經濟和環境的實例;強調持續利用資 源的重要性;安排學生參觀本地的保育設施或保留區;討論關心自然、自我維持和 其他的保育道德規範;指導學生製作壁報或撰寫關於生物多樣性的散文,列舉個人 保育自然的作法;帶學生到野外(森林、海邊、溪流等)進行校外教學,讓他們親身 感受、學習生命的多樣性。課外教學可以指定學生觀察並描述住家附近區域的生物 多樣性,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相關作為,藉以增加其生物多樣性 知識、並引導其態度取向。

三、生物多樣性課程

人們習慣以日常生活經驗做科學學習的推理,人的知識結構中,科學領域和日 常生活領域的目標及認知方式不同,但是學生往往無法釐清某些概念在科學領域或 日常生活領域的差異,而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教室中所學的科學與實際的科學及日 常生活的科學不同,因此如果誤解了科學的目標,產生不適用於科學的思考方式,

會使學生在科學學習上產生不正確的概念及造成學習上的困難。

可見教師編寫生物多樣性課程的教材時,應首先考量納入學童生活週遭所可能 遇到的生物多樣性問題。例如:不要購買或飼養野生動物當寵物,愛牠就讓牠自由 自在的在原野奔馳飛翔;萬一您己經飼養了野生動物,就請耐心的把牠好好養到 老,千萬不要隨意釋放至野外或放流到河中,以免產生二次為害;不要購買象牙及 珍稀野生動物的皮毛、標本當服飾或裝飾品;不要盲從購買野生動物放生,以免放 生不成反成殺生;不要使用犀牛角、虎骨、熊膽、海狗等各種野生動物產製品做藥 物;不要吃食山產店非法獵取的野生鳥獸或河川魚蝦;赴國外旅遊時,不要購買或 吃食野生動物,也不要冒然攜帶國外的野生動物返國,以免損害台灣國際形象及影 響本地種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發現有人非法狩獵、宰殺、買賣野生動物及電、毒、

炸魚時,請通知最近的警察局、分駐所、派出所或縣市政府處理取締;積極參與自 然生態保育的各種活動;知法守法,絕不從事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虐待、買賣、

獵捕、進口野生動物等情事;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力量,由本身做起,隨時把握機 會,把你的理念和經驗告訴周圍認識的親戚朋友,共同為自然生態保育工作盡一己 之力(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8)。

四、教學策略與方法

由前述可知,生物多樣性教育以幫助及引導學童正確解決生活週遭生物多樣性 問題為主要目的。因此,教師所採行的教學策略,必須能符合此項目的。李隆盛(1995) 指出解決問題教學策略有下列三個特徵:

(一) 應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二) 訓練學生在邏輯思考中發展其創造力。

(三) 運用實物及事件了解概念符號及推論之原理原則。

學者Baker 和 Dugger (1986)認為解決問題是基本的科學方法,若是這種探究

的系統化過程成為學習習慣之後,可以轉移至判斷性的問題上,而這樣的過程可以 在學校中學習,並在學生離開學校之後,仍能長期的應用。除此之外,也會在其他 學科中經歷和運用這些概念和原理,例如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或數學上。

吳天方(1997)認為,我們必須改變原有課程之教學方式,以融入問題解決之模 式,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問題解決能力。而實施問題解決活動時,教學方法或師生之 間的互動十分重要,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師生之互動型態,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如何 去思考、做決策,以及如何應用實驗獲得知識。

王美芬與熊召弟(1995)提出,即使在高年級仍有絕大部份的學童尚未進入形式 操作期(符號表徵期)。對絕大部份國小學童而言,如果透過操作具體的實物、教具 和儀器,要比透過文字符號更容易表達他們的概念。因此,惟有透過實作測驗、情 境測驗之類的具體的評量情境,方能真正測出學童所學得的科學概念和過程技能。

至於科學態度的評量,更宜在實際活動情境中評量,僅利用文字評量出來的知識、

態度、行為技能,畢竟與學童在實際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態度、知識、行為 技能有著一段距離。

五、教學省思

要充份瞭解學童如何詮釋周遭的自然環境,教師應關心學童們腦海中建構、理 解等複雜的思考因素。教學者應該多聽學生的看法及常常反問自己是否給學習者在 學習過程中分享他們的看法的機會;是否給予學習者去察覺不同的人、書本或教師 對同個概念的不同看法的機會;是否太急著要去更正學童的概念,或者強制要他們 接受成人的或科學家對事物的看法;只是用講述法一一告訴他們,而不是提供學習 者更有效的機會去更正他們原本的(天真的、質樸)的概念。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 教學上,而且孩子也花了相當多的力量去學那些無效且不適當的概念。

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如果發現兒童無法了解教材所欲呈現的生物多樣性概念,

或無法應用所學的資訊,應考慮以下因素做為修正課程之參考(王美芬、熊召弟,

1995)

(一)概念介紹的時期,對該年級學童過早。

(二)概念發展不恰當。

(三)未注意到兒童學習前持有的看法。

(四)僅用說的方式來介紹概念,沒有提供觀念互動的機會。

由上可知,身為教育者的我們,欲影響並改變學童對生物多樣性的看法,應該 提供自主的機會讓學習者發展自己的概念,多利用時間與學生談話,去發現他們是 如何看待生物多樣性,同時,我們應接受學習者對某個現象或概念的不同的觀點,

以形成學習者不會畏懼錯誤或不完美的學習氣氛。如果我們確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 一是協助學生改變他們的迷思概念,我們就必須鑑定出學習者持有的另有概念和決 定出改變這些概念的恰當時間及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