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綜合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提出下述建議,以供相關教育行政主管機關、

學校行政單位、訓練教師及對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果,對教育主管機關在推動樂樂樂棒球運動時提出 相關建議如下:

(一)現今有「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台灣樂樂棒球運動協會」及

「中華民國樂樂安全棒球協會」等三個協會在推動樂樂棒球這項運動,

每個協會的規則以及運動器具均不大相同,若能整合各個協會的規則 以及運動器具,避免參加不同協會主辦之比賽還要另外適應不同規則。

(二)學童有無比賽經驗對於推動樂樂棒球有相當大的影響,唯現今每年只 舉辦一次全國賽及參加全國賽的選拔賽兩種賽事,對於推動樂樂棒球 有一定的限制,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可以多舉辦各種盃賽,以提高學 童參與樂樂棒球的興趣。

二、對學校行政單位之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果,對學校單位如何推動樂樂樂棒球運動提出之相 關建議如下:

(一)學童在參與動機的各個因素構面得分均在4分上下,「健康適能」平均 得分更達 4.40,顯示樂樂棒球是一項極富吸引力的運動,建議學校可 以向下扎根,從四年級開始推動樂樂棒球這項運動。

(二)在「場地設備」的得分較低,可能是場地設備不如學童預期,或不符 學童需求,可加以改善或改良。

三、對訓練教師之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果,對訓練教師如何推動樂樂樂棒球運動提出之相

93

關建議如下:

(一)學童在參與樂樂棒球的因素中,以「健康適能」的得分較高,顯示國 小高年級學童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視,高年級的學童正值青春 期階段,若能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學童往後的身 心健全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可以加入適當的體能訓練,並給 予正確的運動概念,如此可以提高學童參與的動機。

(二)女生在參與動機的各項得分均低於男生,然而現今已經是性別平等的 社會,男女參與運動的機會均等,在科學儀器的輔助及有計劃的訓練 下,男女之間的差異已不如以往懸殊,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女童多參與 運動,並在參與運動時給予較多的指導、回饋與鼓勵,以提高女童運 動參與的意願。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果,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及研究方向 提出之相關建議如下: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由於人力、物力及時間的限制,僅針對參與 101 學年度全國樂樂棒球錦標賽參賽學校之社團學童為研究對象。所 以未來研究者以後若能克服研究地區,擴大研究對象,例如花東地區 學校、參與不同運動學童,將使研究更完整、更具推論性與代表性。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以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為主,發現尚有影 響學童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心理因素未能充分表達,故未來的研 究可兼採訪談方式或於問卷中加入開放性題目,應可獲得更深入、客 觀的資料來進行分析,將使研究結論更加完善。

(三)在研究內容方面,影響學童參與樂樂棒球運動的因素甚多,本研究僅 以參與動機(健康適能、自我成長、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技巧訓練)

五個因素構面,來探討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若後續能再以更多因素 構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則將能更全面的瞭解學童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

94

度的感受。

(四)對研究方向而言,本研究僅針對國小樂樂棒球社團學童參與動機與學 習滿意度間的關係進行探討,在教練領導、團隊凝聚力與阻礙因素對 參與動機或學習滿意度的關係,則尚未討論,未來的研究者,可以就 此部分加以探究,相信其研究結果將有更多的貢獻。

95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樂樂安全棒球推廣協會(2008)。樂樂棒球簡介。2012年7月7日取自:

http://www.happyball.org.tw/p03.html

中華民國樂樂棒球協會(2006年1月1日)。中華樂樂棒球活動發展沿革【部落格 文字資料】。取自:http://chba.pixnet.net/blog/post/3597406

尤志偉 (2005)。運動教育模式在國小「 樂樂棒球 」教學上的應用。國民 教育,45(3),61-69。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

王志明 (2005)。國小樂樂棒球之創新教學。學校體育,90(15),62-70 王志賢(2008)。臺北市國小田徑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郁傑(2009)。二十年的感動—淺談台灣職棒發展史,政經電子報。民101 年7月5日取自:

http://dorm.nsysu.edu.tw/~b966060035/penews/9705/c_5_1.html

白貽修(2008)。臺北市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幸容(2009)。雲林縣國中小學童木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何全進(2001)。教練領導行為、運動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教育科學 期刊 ,1(2),99-117。

96

朱宏偉(2008)。國民小學樂樂棒球校隊教練參與動機、領導行為與工作滿 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 化縣。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秀英、呂登元、曾明淵(2008)。蔡欣延(主持人),臺北市國小學童體 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2008年運動教育學暨運動教練學國際學術研討 會,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吳欣慈、林國瑞、韋磊、林念恩(2008)。莊林貴(主持人),國小學童體 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基隆市中和國小為例。2008年運動教育學暨 運動教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李旭旻(2005)。臺北縣立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建霖(2010)。學習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3,

101-107。

李慶泰(2002)。 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市。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實驗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市。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童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呈樺(2011)。臺北市國小學童手球運動團隊社會支持與運動參與動機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97

林志守(2009)。以3D動畫輔助棒球比賽電視轉播說明―以棒球投手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林章榜(2006)。從動機理論談學校體育活動的推展。學校體育,16(6),

42-48。

林博文(1998)。 綜合高中學童對工業類科職業課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貴福(1993)。國小體育實務。臺北市:心理。

林雅卿(2010)。臺中縣國小打擊樂團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新枝(2012)。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慧亭、林明宗、邱翼松(2006)。參與體育志工動機之初探。輔仁大學體 育學刊,5,276~286。

施博隆(2005)。理解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對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擲準學習效 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嘉文 (2000)。學校體育教具研發之介紹—以樂樂棒球及迷你網球為例。

國民體育季刊,29(4),10-17。

洪嘉文(2002)。學校體育經營管理實務。臺北市:師大書院。

洪輝宗(2004)。國小學童國術運動參與動機因素之差異性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洪齡襄(2009)。舞蹈才藝補習班學員參與動機之調查研究-以臺北市某舞 蹈補習班為例。舞蹈教育,9,30-38。

洪齡襄(2010)。舞蹈社團學童參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以高雄市 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98

徐茂洲、葉明如、林益弘(2012)。影響國小學童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因素 分析。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季刊,15,50-67。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高桂足、陳李綱、蔡淑敏、古明嬋、許錫珍、徐芳華、陳若璋編著

(1994)。心理學名詞彙編。臺北市:文景。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柏謙(2005)。臺北市國小學校運動代表隊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惠玲(2006)。桃園縣復興鄉國小學童對泰雅族(Atayal)舞蹈學習滿意 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毓凌(2005)。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 縣市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榮勳(1998)。國民小學學童課餘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初 等教育學報,11,273-304。

張誌元(2001)。樂樂棒球運動簡介暨教學活動設計。學校體育雙月刊,11

(4),108-112。

莊忠勳 (2005)。淺談樂樂棒球經營策略。學校體育,90(15),55-61。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童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碧章(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手球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許鎮顯(2008)。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及樂樂棒球打 擊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縣。

99

陳正專(2008)。國小學童體育課運動樂趣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

陳正專(2008)。國小學童體育課運動樂趣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