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將華語短期營隊放入職前教師之教學實習中,能提升職前 教師的華語教學能力及專業知能,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發現許多可改善之處,將 於下方整理並提出建議,以利後續辦理營隊時能更臻完善。

研究者綜合整理此次籌辦特色性營隊後之未完善之處及可改進部分,提出 改善建議:

一、應將課程著重在地化特色作為華語營隊主要課程及亮點,並搭配此特色性 課程培訓職前教師。

特色性營隊主要融合在地特有及特殊環境與文化於課程中,結合當地自然 景觀與人文族群文化,並針對不同國別、年紀、學習程度及需求的學習者,設 計營隊課程及教學方法。故在規劃課程時,應加入在地特色,並於培訓職前教 師時,針對不同特色之文化課,培訓相關應有之技能,並搭配語言文化課,培 訓期間也應同時帶領職前教師共同思考設計,如特色性營隊課程中之文化課,

放入古箏、功夫等需文化技能之文化課,應在職前教師培訓期間,指導職前教 師學會該項技能,如文化教師的目標是在此堂古箏課中,學生必須對古箏有基 本的認識(知道古箏有幾條弦、有幾個音,能清楚掌握古箏基本指法),必須至 少學會茉莉花此首曲子,那麼職前教師就必須在培訓過程中先學會以上相關技 巧,並學會用古箏彈奏茉莉花,此部分會以此方式安排,主要是因學員年齡較 小,平均落至 8-15 歲,需教師花費較多時間從旁輔導及細心帶領,在師生比部 分,採用 1:3 的帶領人數,則在部分文化課、戶外參訪課中安排一對一輔導,

再加上古箏屬昂貴樂器,為確保每位學員皆可體驗古箏,並於學習中有任何問 題,由個別輔導之職前教師協助,同時確保古箏不被學員破壞,採用一對一輔 導方式,由授課教師授課帶領,職前教師從旁給予協助;並於文化課主題訂定 後,帶領職前教師共同研發設計語言文化課,為後續文化課之中文知識作為先 備知識,共同研發如何設計語言文化課教授內容,以及如何帶領課程之策略,

應同時放入職前培訓與實踐過程。

除此之外,若安排在地特色戶外參訪活動,應於參訪前設計一堂先導課,

並於參訪前設計任務導向之活動或學習單,如帶領學生參訪當地原住民部落、

100

綠島體驗時,應先教導學員於部落時會運用的詞彙,如阿粨、原住民、祖靈 等,以及進入部落等禮儀及禁忌,對此除了能學習戶外參訪相關詞彙,更能了 解原住民文化及禮儀,能防止學員於參訪時,做出對祖靈不敬或打擾當地之行 為等;於綠島參訪前,帶領學員提前認識綠島當地特色環境與文化,讓學員對 當地環境及文化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再帶領學員至當地參訪,並設計以任務導 向之學習單或活動,讓學員不只是去當地參訪,而是透過活動、學習單,能學 習更多,如透過參訪完之後,必須於課堂中口語簡報此次參訪過程、心得,或 透過學習單,學員必須於採訪中找出答案,便可以從中訓練中文技能外,亦能 對當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而先導課,營隊課程特色及主題如何訂定及帶領,該如何規劃此特色性課 程,以及師生數量比應如何定奪,應由營長與督導教師共同討論並提出共識,

將具體之教學目標及執行成果共同訂定完成,並由督導教師帶領及培訓職前教 師規劃執行,分析撰寫教材之主題、教學目標、任務活動等,規劃完善讓職前 教師能掌握清楚,並從中設計,由督導教師帶領共同備課,監督完成。

二、建立華語短期夏令營師資培訓制度及架構。

所有的行前準備都是為了日後的教學做準備,不論在組織架構、較學知 識、教學技巧、工作分配等,應制定完整的目標、架構及專業的教學管理,應 對夏令營中教學行政工作繁重,以及隨時應變突發狀況,故穩定的師培制度,

有理想的教學成效,才能有理想的教學成效與表現,故研究者依據此次華語短 期夏令營結束後,制定了人力組織架構圖 4,將組織架構分作教學、行政、總 務、輔導四部分,由四部分各司其職,互相合作帶領,達到營隊教學之目的。

101

圖 4 華語短期夏令營組織分配圖

三、培訓期間多開設華語教學實務相關講座及工作坊。

職前教師對於華語專業知識從大一修課至大三,雖對於華語專業知識部分 還無法完全掌握,但可透過開設教學實務講座及技術性質比重較多之講座及工 作坊鞏固專業知能,而培訓項目應針對營隊師資需求、主題開設教學實務相關 講座及工作坊,如華語語法教學策略、提問技巧、教學活動策略、初中高華語 教學示範演示等,透過教學實務講座,邀請於第一線教學經驗豐富之華語教師 分享教學策略,職前教師了解如何實際教學後,給予主題或情境,讓新手教師 從中設計教學方式、策略,並上臺分享演練,互相給予意見和建議,達到教學 相長的目標,讓新手職前教師能將理論與教學實務結合,鞏固專業知能,磨練 教學技巧,並為特色性營隊課程及教學做準備,開始設計教材,依據講座中學 習之技巧撰寫教案及試教,達到職前教師能清楚掌握課程目標及教學策略。

四、 培訓期間應依據學習者狀態(國情、年紀、程度等),增設班級經營、教育心理 學、學習者分析等相關其他專業講座及工作坊培訓職前教師。

華語教師除了須有華語教學專業知能與實務教學技巧外,同時也須注意學 生狀態及發展,且營隊難免遇到不同國家、背景、程度之外國學生,而學生學 習狀態可能因上述原因有所差異,建議可於培訓期間開設班級經營、教育心理 學、學習者分析等相關講座,亦或邀請此專業相關之教師,或第一線教師前來 分享,讓職前教師了解如遇各不同之學員,發生各種情況出現時,可以如何知

102

道解決,能有效管理學生狀態之策略,讓職前教師提早做準備,而開設相關專 業之課程講座及工作坊時,可針對學習者狀態定奪開設課程之主題,如營隊若 招生學員為 8-15 歲學員,應額外開設幼兒教育、兒少教學指導略等。

五、建立自評、同儕互評、主管評三種評鑑機制,並擬定詳盡的評鑑項目。

營隊結束後讓學員填寫問卷,也針對實習生期間表現及記錄實施總體評 鑑,此次評鑑者為所有營隊教師及行政人員(營長、副營長),對實習生教學及 行政之表現給予建議及獎勵,因若僅一人評鑑難免過於主觀,放入個人喜好而 評斷,故安排所有營隊教師及行政人員評鑑較為客觀,彭妮絲(2013)表示同儕 評量於華語文師資培育之學習成效,端視同儕評量是否能提升學習者對於教師 職能認知。以下就同儕評量活動態度問卷、學習者對同儕評量中學習成效與互 評社會歷程之知覺、同學對於同儕評量之認知等構面進行探究。故建議可增加 自我評量以及同儕互相評量,讓職前教師自評的意義於自我反省,了解自己教 學優缺,而透過同儕互評,能互相檢討、學習,反思教學缺失及改善之方法。

孫春在、林珊如(2007)指出通過同儕互評促進學生運作各種高層思考(higher-order thinking)能力、同儕互評可以增加學習動機、互相鼓勵主動學習,並學習 如何批判別人和接受別人的批評。若同時使用自評、互評、主管評三種評鑑機 制,評鑑較為客觀,學生也可依照對標準給予同儕有效而適當的回饋,互相學 習,提升教學能力。

根據此次特色性營隊課程,學習者年齡平均落在 8-15 歲之間,以此次特色 性營隊籌辦規劃後,依此次特色性營隊來規劃,建議培訓主題可分為以下幾項:

華語教學專業知識 42 小時(若已是華語教學專業之職前教師可省略)、華語教學 實務課程講座/工作坊 61 小時、其他相關專業課程講座/工作坊 18 小時、教材 編寫 1.5 個月、短期備課培訓會議 70 小時(7 小時*10 天)。

10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