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對教育部行政主管機關及受補助大學提出建議,以作 為日後繼續執行計畫之參考;並對後續研究者提出研究建議,提供後續研究發 展之方向。

壹、對教育部之建議

一、訂定審議指標可釋放彈性空間,讓各校得以發展各自特色及領域,豐富審 查委員的組成,使不同領域的學校皆有機會得到適當地評估

教育部訂定之審議指標中,量化的部份遠多於質化之部份,容易讓欲申請 學校陷入數據的追求之中,然而很多重要的成果,是很難從短期或量化數據來 呈現,如教學成果。整體而言,審議指標數目應該要盡量減量,或是有一半交 由學校去自訂,教育部擔任審核評估者的角色來判斷是否合適,審議委員可以 藉此瞭解學校之遠景,如果申請學校自訂標準過低,也許該校缺乏改變之企圖 心;若訂過高,則可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因此,學校需要自己去拿捏標準,

在審查委員方面,應該加入更多不同領域人士與業界人士,鼓勵產業與學術結 合,不同領域的委員也更能深入評估不同特色領域學校的成效,如此一來,整 體審核機制較能夠呈現不同學校之特色,指標上也更具有彈性。

二、過去第一期教育部較為強調計畫之目的為排名,現應在排名與其他重要成 果之間做一個帄衡點,並對外界釐清排名迷思

雖然世界大學排名有其方便性與迷人性,教育部為了應付外界如立法院的 質詢,難免會以排名的結果來呈現計畫成果,但若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被 一個民間或商業機構來左右,那我國高等教育將會走向偏頗的功利主義。教育 部是應該在排名與計畫其他重要成果中做一個適當地帄衡點,排名應該只是一 個過程,而非最終的目標。若太過於強調排名,容易讓受補助大學無所適從,

162

更讓學界及各界對此計畫產生許多的誤解。因此,應該思考如何呈現更多元的 計畫成果,或由民間機構來公布各種相關的排名結果,以澄清自身的立場與導 正排名迷思。

三、相關國際化政策應有配套措施,而使頂尖大學提昇國際化之成效得以延續 國際化是個廣大且深遠的議題,教育部在要求各大學執行各項過計畫策略 時,必頇思考一個更為實際的問題:「我國整體環境是否能吸引國際學生在這裡 繼繼續發展?」若國家沒有好的移民政策、好的配套措施,縱使各大學再如何 努力的增加國際學生的人數、利用獎學金吸引國際學生就讀,這部份的國際學 生也只是曇花一現,當學業結束之時,即是他們歸國之日。然而,國際化就是 競爭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誰能把優秀人才留住,國家就會越發進步,因此,不 僅是教育部,其他政府相關部門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提供吸引讓優秀人才留 在臺灣的移民配套政策,才不至於浪費各所頂尖大學努力執行國際的成果。

四、「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結束後,後續第三期是否應繼續執行應先做完整評估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兩期 計畫合計十年,因時程之長與經費龐大與在高等教育內引貣眾多的討論。如此 重大的計畫在執行過程有些倉促,部份指標也仍在改進中。因此建議第二期結 束後,應先暫停沈澱一年,以做計畫整體執行成效評估,教育部可聘請專家與 學者或鼓勵研究者來對此計畫全面性的檢討,若計畫成效不彰,或計畫本身對 國內高等教育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則不宜繼續執行第三期。

五、教育部適時協助國立大學法人化之執行

國立大學法人化是該「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重要議 題之一,由於受補大學大部分為國立大學,教育部在計畫書中提到,受補助大 學應承諾國立大學法人化為申請條件之一。然而國立大學與國家公務員體系密

163

不可分,因此在法人化過程不可避免的遭到學校內部教職員反對,國立大學校 長受到許多壓力亦不敢貿然執行法人化,此為制度面上之問題,難以只憑一人 之力解決,需要藉由教育主管機構的協調解決教職員退輔之問題,國立大學法 人化才得有一線曙光。

貳、對受補助大學之建議

一、建議校內應以專責單位辦理計畫,並編制專職人員,並賦予承辦主管實權 以便領導各級單位

研究者發現,目前受補助大學中,設有「頂大計畫辦公室」專職單位的學 校仍為少數,大部分由秘書處或研發處負責掌管該計畫之事物。然而,此計畫 經費大而龐雜,且攸關到學校之聲譽問題,因此受補助學校應該更加嚴謹看待 這個計畫,設置專職單位及專職人員處理頂尖大學相關事物,且賦予最高計畫 執行者合法的權力及實際的位置,讓學校下的各個單位、院所之教職員,皆能 與執行者直接配合,並體認此計畫之重要性,進而產生校園對卓越文化的認知,

達成共識。

二、校內應對全體教職員宣導計畫內涵,以促進教職員對計畫之認知

研究者認為,受補助學校校內之整體卓越共識尚未成形,以致於校內教職 員對計畫本身瞭解不足,或產生反抗心態。校方應該有義務讓全體教職員體認 到此計畫重要性,並瞭解學校執行計畫之方針與目標為何,不該讓教職員因為 對計畫不瞭解而產生誤解,校方可利用校內定期之會議,來宣導計畫與教職員 之密切,促進教職員對計畫之認知與認同。

三、善加利用第三者評鑑來檢視學校計畫中的盲點

在評鑑上,除了按照教育部評鑑表格填寫數據之外,應從外界聘請具有評 鑑專業、學術聲望或領域專長之審查委員,如國內外院士、退休之行政首長、

164

產業界界人士、傑出校友等來對學校整體計畫及頂尖領域進行形成性評鑑。如 此,學校利用第三者評鑑來檢視學校自身之盲點或提供不同角度之看法,以提 昇學校執行計畫層次。

參、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頂尖大學計畫個案研究

本研究基於研究目的,因此選取研究對象為整體受「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 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頂尖大學,未來研究者可根據其研究之不同可以或鎖定 一所頂尖大學,該大學在經費、領域或規模皆具有代表性之受補助大學進行個 案研究,針對個案背景脈絡做具體厚實之描述,深入瞭解個案學校執行「發展 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情形,及學校內部不同層級之人員(主 管、教職員、學生)之看法,以分析計畫對學校整體及未來所帶來之影響。

最近許多頂尖大學校內之教授,紛紛評判頂尖大學計畫與整體學術體制之 良窳,研究者認為,由此可以看出,並非所有頂尖大學內部教職員皆認同此計 畫所帶來之益處,相關研究亦可從不同人員之角度來探討,例如教職員、學生 等對於頂尖大學計畫之看法、態度,以期能夠激盪出更多隱身於整體制度及計 畫之下的發現。

16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上海交通大學(無日期 a)。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03。2010 年 10 月 1 日。取自 http://www.arwu.org/Chinese/ARWU2003.jsp

上海交通大學(無日期 b)。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04。2010 年 10 月 1 日。取自 http://www.arwu.org/Chinese/ARWU2004.jsp

上海交通大學(無日期 c)。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05。2010 年 10 月 1 日。取自 http://www.arwu.org/Chinese/ARWU2005.jsp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五南。

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2002)。中國教育年鑒 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 a)。“211 工程”建设。2010 年 9 月 1 日。取 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

1223529877303137&infoid=122353497979719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 b)。“211 工程”简介。2010 年 9 月 1 日。取 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300&

infoid =120709741432485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 c)。“211 工程”、“985 工程”及研究 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有关情况。2010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21397 07228251&infoid=12235137113501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 d)。“985 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0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889&infoid=8408

早川操(2008)。市場原理對日本大學的影響-以日本國立大學為例(李晶晶譯)。 高校教育管理,2(6),6-10。

行政院研發考核委員會(2004)。政府重要政績:追求大學卓越發展。2005 年 1

166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gov.tw/EBOOKS/GOVACHIEVE/show_book.php?

path=4_007_004

江愛華(2007)。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背景、政策與架構。台北市:高 等教育。

朱啟華(2006)。論德國高等教育提昇競爭力的意義與啟示。初等教育學刊,24,

37-58。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1)。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2010 年 12 月 25 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25 汪克強(1997)。「211 工程」與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安徽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6,112-116。

李京熹(2006)。1990 年代以來韓國高等教育改革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曉雯(2008)。德國學術卓越計畫之研究。高等教育,3(2),89-121。

余曉雯(2009,11 月)。德國菁英大學計畫之探討。「培養高素質現代國民 與世界公民之教育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豐原。

何卓飛(2009)。我國「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策略管理與績效 評估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長庚大學(2010)。長庚大學「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2010 年 12 月 27 日。取自 http://memo.cgu.edu.tw/top/index1.html

洪湘婷(2006)。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政策制定與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永琪(2006)。誰是全球第一?解讀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評鑑雙

侯永琪(2006)。誰是全球第一?解讀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評鑑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