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根據實驗教學與研究結果所發現之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地球科學 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板塊運動單元教學之建議

本研究對板塊運動單元教學之建議包括(1)運用擴增實境遊戲輔助地球科學 教學;(2)主動給予程序性提示輔助地球科學領域教學;(3)進行擴增實境遊戲式學 習活動前先給予學習者基本相關名詞之先備知識。各項建議分述如下:

一、運用擴增實境遊戲輔助地球科學教學

地球科學中有許多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現象,對學習者而言,這些現象的抽象 概念常常容易使他們產生誤解,無法理解其意,據研究,學習者對於文字敘述感 受程度遠不如圖形(張宏嘉,2006)。而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活動藉由擴增實境技 術,結合真實環境與虛擬資訊,透過使虛擬資訊呈現於真實環境中,並且和學習 者互動,可讓學習者透過實際的操作過程,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並且以遊戲的 方式能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結合遊戲中的故事情境,使學習者能更沉浸於擴增 實境遊戲之學習環境中,且在遊戲中加入適當的鷹架,藉此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 同時將所學知識內化,並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Kebritchi, Hirumi, & Bai, 2002)。因 此若能以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教材來輔助課堂教學活動,不但能夠提升學習者之 學習成效、使學習更多元化、課程更加活潑有趣,更能提升學習者之學習意願及 動機。

二、主動給予程序性提示輔助地球科學領域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活動之教學 由於地球內部較難直接觀察到,因此地球內部構造與板塊運動是學習者常存 在迷思概念的單元之ㄧ(張宏嘉,2006)。而本研究結果顯示主動給予程序性提示

可以協助學習者理解學習內容並且更積極投入在學習活動中。因此,在進行地球 科學領域之學習活動時,可藉由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活動,將學習內容透過擴增 實境技術,透過互動方式讓學習者藉此理解其概念,同時並給予系統控制之程序 性提示,能輔助學習者在學習地球科學課程之學習成效。

三、進行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活動前先給予學習者基本相關名詞之先備知識 由於本研究進行時,參與教學實驗之學習者尚未學習過國中地球科學相關課 程,僅有在國小自然課程中提過些許地震、火山等名詞及概念,因此在進行實驗 研究一開始,對於相關概念的理解較少,對於將相關概念與所學內容連結及應用 於日常生活中較為不易,且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習者的板塊運動先備知識是預測 其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響學習滿意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擴增實 境遊戲式學習活動前,若能先給予學習者基本相關名詞之先備知識,將更有助於 學習者在遊戲學習任務中能快速地建構相關概念,同時並增進其學習滿意度。

貳、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本研究針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包括:一、研究對象的延伸;二、實驗教 學時間的延長;三、其他遊戲類型的使用;及四、研究領域的擴展。建議分述如 下:

一、研究對象的延伸

基於研究人力及時間考量,本研究僅選取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學習者為研究 樣本進行實驗教學。建議未來可增加樣本數,並將研究對象擴展至其他地區、延 伸至不同年齡階段之學習者,以提高研究的準確度與可推論性。另外,因為地球 科學在高中階段將有更進一步的討論及更詳細的概念介紹,屆時,對於板塊運動 之過程、演進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等,皆會有更完整的說明及探討,然而,其所探 討的內容將更為抽象不易理解,且將會有更多無法透過實地觀察看到之地質現象

須學習者透過想像來思考其實際的運作。因此,建議未來可針對高中以上學習者 設計課程,並進行教學實驗,進而了解其他不同年齡層學習者對擴增實境遊戲式 學習應用於板塊運動課程之學習成效及學習滿意度。

二、實驗教學時間的延長

本研究因考量人力、物力及時間等研究之限制,本實驗教學時間為四堂課,

一堂課 45 分鐘,每班共 180 分鐘。研究結果顯示在短暫學習歷程中,擴增實境 遊戲式學習活動能增進學習者之學習成效及態度,然而為避免因擴增實境及遊戲 所產生之新奇效應影響,建議未來可在實驗教學的實施上延長時間,讓學習者能 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活動及深入思考學習內容。

三、其他技術或遊戲類型的使用

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以擴增實境技術開發之遊戲式學習活動能增加學習者 之學習成效與態度,然而現今科技發展迅速,新興之電子產品及市面上遊戲類型 種類繁多,為使學習者能有更多元選擇,未來建議可結合其他如:kinect、Xbox、

裸視 3D 等技術或策略、冒險等遊戲類型。而因應各新興技術、遊戲類型皆有其 不同之特色,教學者便可依學習內容階段之規劃及學習者年齡層選擇最合適之技 術及遊戲類型。

四、研究領域的擴展

本研究所製作之板塊運動擴增實境遊戲式學習活動是以國中地球科學學習 領域之板塊運動課程為教學內容,然而,在許多理工科目如:物理、化學、數學 等,亦有其學習困難及學習者難以理解之抽象概念或無法觀察之微觀概念,如:

物理中的力學、電學,化學中的化學反應、分子結構及數學中的空間幾何等。因 此,建議未來可拓展至不同學科領域之教學,以驗證提示策略結合擴增實境之遊 戲式學習活動是否適用於其他學科,進而提升研究之精準度。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文旗(2010)。調查中學地球科學教學現況及學生應具備之地球科學素養。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李美宜、陳碧祺(2008 年 10 月)。網路遊戲學習系統之介紹、比較與應用。許志宇 (主持人),遊趣式教學系統。2008 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

新竹煙坡大飯店。

宋志聰(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網路搜尋行為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 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泓儒(2009)。國小學生認知負荷與數位學習網站之探討-以自然科「永續家園」

單元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發表,高雄縣。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林上資(2011)。數位圖書館資訊架構對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以自然與人 文數位博物館為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林美馨、張俊彥、林佳旻(2012)。國小自然科教師對地球科學主題興趣、授課頻 率與地質時間覺知之研究。科學教育,348,2-17。

林麗琳. (1995). 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 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台南.

翁凱昕(2005)。線上遊戲式學習對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張宏嘉(2006)。國三學生對地球內部構造及板塊運動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 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定版)。台北市:台

灣東華。

陳定邦(2003)。鷹架教學概念在成人學習歷程上應用之研究─以空大《統計學》課 輔教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眉期(2011)。擴增實境輔助立體幾何概念學習系統之使用性暨學習效益評估。

國立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淑珍(2005)。不同學習風格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數位學習系統進行水的三 態教學之學習成效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 研 究 所 課 程 與 教 學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 093NHCT5212012。

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東市。

劉懿德(2009)。專家概念構圖對不同學習風格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 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暨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市。

賴韻如(2008)。鷹架式探究課程對學生心智模式和科學解釋之影響:以板塊構造 學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Aldrich, C. (2004). Simul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earning: An innovative (and perhaps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hn Wiley & Sons.

Ault Jr, C. R. (1984). The everyday perspective and exceedingly unobvious meaning.

Journal of geological education, 32(2), 89-91.

Azevedo, R., Verona, M. E., & Cromley, J. G. (2001). Fostering students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with RiverWeb. In J. D. Moore, C. L. Redfield, & W. L. Johnson (E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Al-ED in the wired and wireless future (pp. 167-175). Amsterdam: IOS Press.

Azuma, R. T. (1997).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ce-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6(4), 355-385.

Billinghurst, M. (2002). 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 New Horizons for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it.civil.aau.dk/it/education/reports/ar_edu.pdf

Chang, C. Y. (2005). Taiwanese science and life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earth system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5), 625-638.

Charles, D. & McAlister, M. (2004). Integrating ideas about invisible playgrounds from play theory into online educational digital games. In M.Rauterberg (Ed.), Entertainment Computing - ICEC 2004: Third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pp.

598-601). Eindhoven, The Netherlands.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AR (2010). Trends in EdTech wiki. Retrieved July 25, 2010 from http://augreality.pbworks.com/Classroom- Learning-with-AR

Cooperstock, J. R. (2001). The classroom of the future: Enhancing education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Proceedings of HCI International, (pp. 688-692).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de, C. (2005). Planning for neomillennial learning styles. Educause Quarterly, 28(1), 7-12.

Egenfeldt-Nielsen, S. (2007). Third generation educational use of computer gam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6(3), 263-281.

El Sayed, N. A., Zayed, H. H., & Sharawy, M. I. (2011). ARSC: Augmented reality student card. Computers & Education, 56(4), 1045-1061.

Felder, R. M., & Silverman, L. K. (1988).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78(7), 674-681.

Felder, R. M., & Spurlin, J. (2005).Application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1(1), 103-112.

Fonseca, D., Martí, N., Redondo, E., Navarro, I., & Sánchez, A. (2013).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profile, tool use, particip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with the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for visualized architecture model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hb.2013.03.006

Ford, B., & Taylor, M. (2006). Investigating students' ideas about plate tectonics.

Science Scope, 30(1), 38-43.

Science Scope, 30(1),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