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可藉由改善教師教學風格、學習成效、選課意願面向,以提升學生滿意程

以教師教學風格面向來看,教師課堂上使用的教材能統整本以上,並推 薦相關書籍給學生;於學生報告後給予相關建議;在講述課程時增加相關案 例、勵志小語、時事等方式,亦鼓勵學生發問;且適當重視課堂秩序,對學 生而言,屬於重視之項目,如能夠進行改善,有提升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面 向的滿意程度,亦有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上課前先看過教師推薦書籍有助學 習)與選課意願(選課時會參考教師擬定的學期課程大綱)之空間。

依學生學習成效面向,課前學生先進行相關書籍閱讀;上課時教師按課 程大綱規劃進行授課與評量;教師適當的教學方式(教學工具、教學技巧、

成績評量與回饋),就學生來看,是屬於重要的項目,也就是說,適當改善此 部分,對於學生學習成效面向的滿意程度能有所提升。

由選課意願面向來看,學生重視授課教師的教學風格;當課程具有符合 自身專業及己身傾向的教學風格之教師時,學生會優先進行選擇;課程大綱 與學長姐或同儕意見,亦是學生進行選課的判斷依據。此部分如欲改善,以 課程大綱及課程符合專業程度為改善方向,其餘如學長姐或同儕意見,主要 以教師教學風格改善來提升滿意度。

由前述可知,如在資源投入有限制的情況下,建議優先改善教師教學風 格面向中的項目,其次為課程大綱的設計、課堂秩序管理、教學工具使用,

最後才是學習成效與選課意願面向的項目。

91

二、 公立學校可加強資源於教材呈現、氣氛經營、知識成效構面,以提升學生 滿意程度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公立學比例為 50.7%,私立學校占 49.3%。但就學生 滿意程度的感知來看,公立學校在教材呈現、氣氛經營、知識成效,皆較私 立學校對此三個構面之滿意程度感知低,因此建議公立學校可依據資源的充 足程度,優先改善教材呈現與氣氛經營構面,其次為知識成效構面。由於教 材呈現、氣氛經營與知識成效具有顯著正相關之相關關係,故當改善教材呈 現或氣氛經營構面之項目時,知識成效構面亦會有所改善,對學生滿意度提 升亦有所幫助。

三、 加強課程口碑行銷,以提升學生修課動機成效

由研究結果可發現,題項 C1「在選修課程時,會聽取學長姐或同儕意見 選擇課程」,其平均數重要程度為 4.11,實際滿意程度為 3.95,表示學生選課 的確會受到同儕等社會關係的影響。但此類影響力在面對學生自身專業考量 時,會降低其影響力。而經文獻探討推論發現,當學生本身動機學習動機強 盛時,不易受社會關係影響,但如該修習之課程屬於團體項目(如:體育課)、

陌生環境(如:跨校修課),社會關係對學生選課的影響會有很大的提升。然 而,研究者認為,社會關係與選課議題中,雖不可避免其存在,但實質上,

當社會關係人推薦課程時,除了是以一同修習課程為目的,多是因為該推薦 人業已修習完成該課程,並且取得相對的學習成效。

所以如欲降低社會關係對學生選課的影響,於實際作為上,除課程設計 上須貼合學生專業需求外,首先要重視的其實正是教師教學風格面向,當課 程師資具有良好的口碑時,就算會受到社會關係影響,其對於課程影響力自 然會是正向評價。

92

四、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進行實徵研究,以 103 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之大學生 與碩士生作為施測對象。在研究結果中發現,學生就讀的公立與私立學校、

學校位置,會影響到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學習成效、選課意願,此三個面 向的感知,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針對不地區進行組間之公私立學校調查,

如:花蓮與臺東地區公私立學校,以了解並比較其間之差異性。除此之外,

研究者經問卷調查過程中亦發現,部分構面如教師教學風格面向的組織能力 構面;學生學習成效的態度成效構面;選課意願的條件意願構面,較適合進 行訪談、個案等質性相關研究,用以得出學生對其之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

9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學勤、周玉媜(2012)。大學教師教學的過程品質與結果品質會影響大學生未來 上其選修課的意願嗎?台灣高等教育學會,2(7),79-109。

王保進(2011)。從評鑑取向探討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之內涵。教育研究月 刊,207,5-17。

王衍(2005)。國小英語教師學習與教學風格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 術類,19(2),71-88。

史美瑤(2012)。21 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評鑑雙月刊,

36。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3/01/5570.aspx

池俊吉(2011)。大學校院推動學習成效為本教育應有之認知與作為。評鑑雙月刊,

33。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9/01/4825.aspx

李宜玫、孫頌賢(2010)。大學生選課自主性動機與學習投入之關係。教育科學研 究期刊,55(1),155-182。

李美紅(2012)。大學入學管道對必修課成績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 原大學,桃園市。

沈宥勝(2012)。大學生選課組合之研究 - 以國立臺南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煒比(2012)。國軍軍歌教育教學品質、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國防大 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周玉媜(2008)。探討教師教學過程品質與結果品質對大學生再選課意願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奕銓(2013)。建構大學生體育課情感、選課與運動之關係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94

夏綠荷(2009)。混合式數位學習模式應用於大學芭蕾舞主修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徐堅成(2011)。人才國際競爭力研究:以上海為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社。

徐榮聰、張志銘、賴永僚(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體育教師教學風格對運動 涉入及學習成就之影響。休閒事業研究,12(1), 37-52。

高婷媚(2010)。游泳課修課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中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重編國語辭典定修本。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 張芳全(2014)。問卷就是要這樣編。臺北市:心理。

張琬如(2008)。修課動機對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中原大學政府會計課程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5)。103 學年各縣市大專校院概況統計。2015 年 5 月 30 日,

取自網頁 https://stats.moe.gov.tw/files/city/103/103cityu.xls

莊雅雯(2014)。十二年國教政策下臺中市公立國中教師對於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 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許智華(2008)。從動態的觀點探討大學生選課的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志傑(2009)。大學校院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跨校選課實施之研究-以北區技專校院 教學資源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易芬、陳慧如、曾筱倩、郭伯臣(2007)。電腦化教師教學風格量表之編制。「2007 全國計算機會議」發表之論文,亞洲大學。

陳彥廷(2013)。非同步網路教學必修課程中學生網路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關係

95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詩尹(2014)。學校教育、學習策略對推薦意願影響之研究 -以佛光大學管理學 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榮章、王琦正、駱俊霖(2010)。同儕互動回饋策略對棒球打擊能力低學生學習成 效與學習動機之研究。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9,63-74。

黃芷涵(2014)。教學風格對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美容美體服務業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美瑤、薛名淳、張琬渝、黃筱卉(2012)。同儕互動回饋策略提高學生創造力與 學習動機。大專體育學刊,14(1), 13-23。doi:10.5297/ser.1401.002

黃淑玲(2013)。從知識到可觀察的能力評估學習成效的策略與建議。評鑑雙月刊,

44。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7/01/6025.aspx

楊正誠(2014)。論高等教育機構功能分化與大學學費的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3(5),48-51。

楊瑩(2011)。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量重點的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評鑑雙 月刊,30。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3/01/4164.aspx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臺北:揚智文化。

葉秀煌(2011)。同儕互動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木球學習成效與動機之研 究。體育學報,44(1),131-144。

蔡依庭(2011)。選課口碑的傳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 市。

鄭英耀(2001)。教師與學生思考風格及其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籌果報告書。(編號::NSC89-2413-H-110-003),未出 版。

羅才輝(2006)。應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人格特質與選課之關係-以新竹地區大學生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96

蘇錦麗、黃曙東(2010)。學生學習成果評估機制-原則、指標與規範。評鑑雙月 刊,26。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7/01/3156.aspx

97

英文部分

Anderson, H. H., & Brewer, H. M. (1945). Studi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personalities ,

I: Dominative and integrative behavior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pplied

Psychology Monographs,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EA (2006). Accredit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a CHEA special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ea.org/pdf/Accreditation_and_Accountability.pdf

Coldren, J., & Hively, J. (2009). Interpersonal teaching style and student impression formation. College Teaching, 57, 93-98. doi: 10.3200/CTCH.57.2.93-98

Conti, G. J. (198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style and adult student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4, 220-228. doi:10.1177/0001848185035004004

Conti, G. J. (1989). Assessing teaching style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43, 3-6. doi: 10.1002/ace.36719894303

Darkenwald, G. G., & Merriam, S. B. (1982). 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Lewin, K., Lippitt, R., & White, R. K. (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xperimentally created “social climate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0, 269-299. doi:10.1080/00224545.1939.9713366

98

99

100

101

102

第二部分:基本資料,請依照您真實狀況勾選 填答說明:

1. 此部分由研究者依據研究需要設計。

2. 煩請教授與教育先進於須修改之題項下,惠予您寶貴的意見。

1. 性別:男 女

修正意見:不修改 修改 修改成:

2. 年級:大學一年級 大學二年級 大學三年級 大學四年級(含大四 以上)

研究生一年級 研究生二年級 研究生三年級以上 修正意見:不修改 修改

修改成:

3. 年齡:18~21 歲  22 歲~27 歲 28 歲~32 歲 33 歲以上

3. 年齡:18~21 歲  22 歲~27 歲 28 歲~32 歲 33 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