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指在探析教師的教學風格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與選課意願的影響,以 供教師及高等教育機構進行課程設計與經營時之參考。本章節共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第三節介紹本研究的研 究流程;第四節為定義並解釋本研究之名詞釋義;第五節為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 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全球化增強國家間的連結與競爭關係(楊正誠,2014)。國家與國家因全球化 形成國際緊密的連結,也因全球化加強了國家間能力互相比較、競爭的情況。徐 堅成(2011)指出,國力與實力在於人才的國際競爭力。而國家菁英人才的產出,

倚重高等教育機構的培育。因此,在國際競爭的影響下,大學教育品質為各國視 為培育國家菁英競爭力之風向。

於教育過程中,教師為最影響教育成效者(葉至誠,2002)。欲提升教育品質,

首先必須重視教育成效,而教育成效可由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生學習成效窺見。然 而,綜觀各學術文獻,多將教師教學風格與教學自我效能、教學方案、班級經營 與學生學習態度關聯;學生學習成效則多與教師課堂上所採行的教學方法、學生 學習動機、及其滿意度相關。其中,莊雅雯(2014)直接提及教師教學效能與學 生學習成效,但僅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下之臺中市公立國中教師為研究對 象。如將研究對象推及高等教育領域來看,關於教師風格,周玉媜(2008)指出 教師風格為教師教學品質的有關因素,且提出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再選課意願具 有影響力。

由前述所論,研究者認為應以教師教學風格為研究主體的切入點,進行學生 學習成效與選課意願間之探究與分析具有其必要性。而研究者之所以將研究對象 定為大學生與碩士研究生,主要原因是基於研究者於文獻探索當中,就相關研究

2

之結果得知;已有學者發現,當以大學生一至四年級為研究對象時,學生之修課 動機會隨著年級進行變化,顯示出大學生在面對選課時,會受到距離畢業的時間 長短而有不同需求;而以研究生作為此類議題的研究對象者,本研究尚未蒐集到 直接相關之文獻。

依據前揭論述可知,本研究希望能就探討教師教學風格於大學生與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選課意願間的感知程度,並以此三個面向進行分析,冀望能作為未來 之教師與高等教育機構在進行課程設計與經營之際的參酌方向,能激發大學教育 品質具有正向良好的策略。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不同背景對教師教學風格、學習成效與選課意願之影響。

二、瞭解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學習成效之影響。

三、分析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之選課意願的影響。

四、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學校與師生關係之相關建議。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承前述研究目的,擬定如下圖 1-1 所示的本研究之研究流程,並據以為本研究 執行之脈絡,進以達到本研究之目的。研究者先就研究議題、研究背景變項,進 行擬定與選擇;以學生為施測對象,且與高等教育相關事項,展開研究背景與動 機的擬定。在進行文獻探索之後,確立研究方向為研究教師教學風格、學生學習 成效與選課意願,並選定為設計問卷之面向。進一步確定研究設計之方向,包含 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與統計分析方法;並就統計分析結果進行分析與 討論,最後形成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4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利於本研究的進行,茲將本研究重要之名詞闡明如下:

壹、教學風格

依據重編國語辭典定修本,教,傳授;學,領悟、研習、系統而專門的知識;

教學,教師傳授知識與技能給學生之過程。風,神態、格,標準、法式、作為與 氣韻。而雙語詞彙中,teaching style,不僅譯為教學風格,也翻譯為教學形式。而 風格一詞,則是個人運用能力的偏好,其可以被教導、改變(鄭英耀,2001;陳 易芬、陳慧如、曾筱倩與郭伯臣,2007)。因此,教學風格是教師進行知識與技能 教學時,顯現出的表現形式。其包含教師的眼神、語調與動作(Coldren & Hively, 2009)。亦可視為不同教育情境下,教師的行為特質(Darkenwald & Merriam, 1982;

Conti, 1985; Barrett, 2004)。本研究將教師教學風格(Teaching Style)分成:以教 室課堂的氣氛經營、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的教材呈現,及課程內容的組織能力。

貳、學習成效

由重編國語辭典定修本可知,習,有熟悉、通曉之意;成,有促成、達到的 意思;效,則有功用、徵驗之意;成效,具有功效、成果、成就的意思。因此,

學習成效是指學生學習得之成果。池俊吉(2011)指出,成效的重點在學生的習 得而非成績。本研究所指之學習成效(Learning Outcomes),為對學生學習成果中 的知識成效(習得程度)與態度成效(態度行為)。

叁、選課意願

根據重編國語辭典定修本及雙語詞彙:選課,選擇欲修的課程。意願,心願、

希望;intention 有意向、目的、動機等涵義。因此,選課意願系指學生選擇修習課 程之動機。而影響學生選課動機的構面部分,研究者認為,可由社會關係、需求 理論、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預期理論等分析。Erikson(1950)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6

將人成長八個階段所面臨的危機與他人關係中,12 至 18 歲以同儕團體為主。此時 期學生正值於初進大學求學階段,並且因為社會關係,學生仍是重視同儕團體。

Maslow(1945)提出需求層次論,其高層次的成長需求中,提及了知的需求;行為取 向的學習理論中的內在增強(因自已的內心的動力,引起從事某件事的行為)與 外在增強(由於他人給的動力,促使選擇從事某件事的行為);預期理論,追求努 力程度與對報酬的預期有關聯。由前述可知,個人的動機與自我需求、預期相關,

因此問卷編列時,研究者亦有添加入,例如:教師給予較高評價等項目。本研究 依據前述理論,視是否能由學生自行決定選課意願,區分出自主意願,即可由學 生自行決定事項,如:是否聽取他人意見;以及條件意願,即學生無法自行決定 的事項,如:選課指定老師。本研究之選課意願(Course-Taking Intention)係指學 生於在選擇課程時之自主意願與條件意願。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就本研究範圍之研究對象、方法與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為研究範圍,使用問卷調查法來蒐集資料。並以 103 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中之大學生及研究生為研究對象。依據研究對象就讀的 學校所在地點,先將學校區分成七個組別:北新基宜(臺北市、新北市、基 隆市、宜蘭縣)、桃竹苗(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中彰投(臺 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嘉南(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 屏(高雄市、屏東縣)、花東(花蓮縣、臺東縣)與離島(澎湖縣、金門縣)。

再進行立意抽樣 40 所學校,並依據寄送前之詢問結果,以郵寄方式寄送 10 或 20 份問卷,共計發放 800 份問卷。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的方式。郵寄問卷部分雖有進行先 行詢問能否發放問卷的詢問信,但仍受各校系所人員行政庶務限制,無法於 問卷回收期間協助問卷施測,造成問卷的回收仍與研究者原擬定的理想數量 有差異。而因素分析之構面,因受時空背景與抽樣狀態的不同,進行因素分 析後與原量表設計之構面,形成所命名的因數結構與因素構面的刪減後的差 異。問卷回收期間結束後,離島地區問卷資料亦不在回收資料中,因此本研 究之研究範圍無法涵蓋到離島地區,故於推論及應用研究結果上,有侷限性 產生的可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