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前述結論,對研究期間了解教師環境素養之情況有更深入之了 解,因此本節將提出幾點建議,供教師與未來有意進行相關後續研究之參 考。

一、 對於指標的建議

研究者因時間上較為緊湊,因此在項目與指標建構上可能並非擴及各 方面,因此建議如果後續研究者使用本研究教師環境素養指標,可以在項 目部分增加如氣候變遷等相關議題,以便可以建立更完整的指標。

二、 對於量表的建議

由於本研究之量表並無設計反向題以及時事題,可能導致部分指標無 法真實的檢測出來,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在量表上增加數道反向題及時事 題,不但可以檢測出教師帄時是否有關注環境相關的議題,在分析上也可 以避免教師在填答上隨意填答。

三、 對於教師與五大面向的建議

依調查結果來看,雖在環境行動技能上不佳,但在環境論理價值觀與 環境概念知識上卻表現不錯,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將環保意識或相關知識融 入在課程中教導學生,而在環境行動技能上,教師在教導學生參訪上略為 低,在國中及高中職教師上,可能因為現有教育制度上仍然以升學為主,

故教師在行動技能上較為薄弱,因此研究者建議除了在課堂上教學外,也 可進行戶外教學,可帶領學生參觀綠色產業或是環保有功社區,不但能讓 學生更貼近自然環境減少課業壓力外,同時可以了解環境保護之重要性,

不但教師自身可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外,更可以培養學生對環境保(愛)護

90

的熱衷。

教師在與同仁之間對環境議題的互動從調查結果來看並不佳,建議教 師可以邀請同仁一同參與政府或是社區環境相關活動,不但可以培養同仁 之間相處互動及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外,同時也有相同話題,將來對於環境 議題(包含社區、學校)之合作關係也可以更加良好。

四、 對於教師背景變項的建議

本研究教師背景變項的設計並不完全,除非教師性別、資訊來源、學 歷、是否關注環境問題等等外,建議可以加入教師的教學年資、任教科目、

是否環境相關科系畢業等等問項,相信可以檢測出更多教師背景變項對環 境素養之間的影響。

五、 對於後續研究的建議

環境素養存在的價值是為了它的功能,然而當國際對環境變化與保護 的意識抬頭與重視後,環境素養所包含的意涵,都是未來成為公民對環境 保護的根據。

(一) 方法上的建議

後續研究者可以透過本研究之結果規劃 100 年以後常態性環境素養檢 測,可以定期舉辦全國教師環境素養檢測,了解教師對於環境素養的成長 情況,並且可以了解教師在環境素養的哪一方面較為薄弱,也可以知道教 師是否有能力將環境知識灌輸給予學生。

(二) 研究工具的建議

本研究是透過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研究工具,但問卷對於研究設計上有 所限制,會無法更深入了解受測者對各變項之間的的機制,或是影響教師 對環境覺知敏感度、環境知識、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與經驗上 的真正原因,因此研究者建議後續研究除採用問卷調查法,同時可以加入 訪談、觀察等質性研究,可以透過不同角度了解教師對環境素養之了解情

91

形,作為問卷量化的檢視與依據,將可以使整份研究更加客觀且深入。

在問卷數回收上,原先預估回收八成,但在發放時間屬於教師期末考 期間等因素,導致回收率約五至六成,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在發放問卷時 間上在做考量。

92

9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勤田 (1995)。生態文化。揚智出版社。

王順美、張子超、柯淑婉、陳素晴、陳富雄(2000)。大專環境教育通識 課程內涵架構之規劃。 八十九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2-29。

王佩蓮 (1992)。國民小學教師對環境教育需求之研究(一)。市師環教,6

,17-36。

王鑫(1999)。鄉土教學概論。環境教育季刊,40,1-4。

李恆華 (2003)。大學校院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教師之教學現況調查及其相 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禎文(2002)。融入式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臺 中市: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興全(譯﹚(1990﹚。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環境教 育季刊,7,8-15。

吳安倉 (2007)。九年一貫課程高中職學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 為之研究-以國立華南高商為例。台南: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家凌 (2003)。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連賞(1996)。高雄地區工業發展與環境污染識覺的調查分析。環境科 學技術教育專刊,10,80-97。

吳國誠 (2010)。大學生環境素養能力量表之編製。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雅婷、陳綺鄉、許世璋(2006)。中學課程改革與大學環境課程是否能 提升環境素養?大學生環境素養之比較研究。九十五年度環境教育研

94

討會論文彙編:425-433。

何雅婷(2006)。花蓮教育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花蓮市:國立花蓮教 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麗琴(2005)。國小教師環境素養對環境教育影響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穎達(2004)。國家公園遊客環境素養評估與保育行為意願預測變項之探 討。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儒(1998﹚。環境教育是無敵神劍。大自然季刊,60,94-99。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David C. Engleson, Dennis H. Yockers. 著。

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五南。

林美君 (2006)。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研究。 台北市: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孟儒 (2004)。台中縣市校園環保義工家長人格特質與其環境素養之相關 研究。臺中市: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於帅華、張益誠(1999)。永續發展指標。環境教育季刊,37, 53-74。1999 年 2 月。

胡斐媛 (2008)。東華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之縱貫式研究。花蓮市:國立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 光 國 (1996)。 社 會 心 理 學 。 臺 北 市 : 五 南 出 版 社 。

高翠霞 (2005)。環境教育指標評量策略整合研究---環境素養指標內涵與評 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3-2511-S-133-001。

郭怡君(2002)。國小在職與職前教師環境素養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教育網站(瀏覽日期 2010.07.01)。website:

95

http://140.111.34.179/about01_origin.php

許 心 欣( 1995﹚參 與 環 境 保 護 工 作 之 民 間 團 體 主 要 幹 部 環 境 態 度 調 查 。 臺 北 市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環 境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陳王琨(1997)。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陳淑卿 (2001)。宜蘭縣水資源永續指標與架構之研究。花蓮市:國立東華 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蘊斌 (2001)。國民中學科技素養量表常模建立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

589,12-21。

張子超(2003)。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研究─政府部門環境教育指 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1-2511-S003-044-X3。

張乃千 (2002)。花蓮縣國小現職與職前教師環境素養評估與負責任環境行 為預測變項之分析。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

許智垣 (2009)。嘉義縣國中學生環境素養與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課程認知之 研究。嘉義縣:立德大學。

游雅如 (2000)。花蓮縣國小學生自然保育環境素養之研究。花蓮市:國立 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奕凱 (2007)。高高屏國小學童環境素養之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 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 光 雄 、 簡 茂 發 主 編 (2000) 教 育 研 究 法 。 台 北 : 師 大 書 苑 。 黃懿慧(1994)。科技風險與環保抗爭─臺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臺

北市:五南。

96

黃政傑(1988)。台灣地區國小、高中、大學生環境意識之調查研究。台 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楊冠政 ( 1986 )。環境教育概述(上)。環境教育季刊,1, 6-17。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19,2-14。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2003)。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雅雈(2002)。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環境素養之調查研究:以中部地區為 例。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倍華(2007)。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與地方感影響分析。臺北市: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瑞祥(2006)。國小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臺 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廖薏婕(2007)。高雄市青年環境素養與學習需求之相關研究。高雄市: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郁馨(2007)。政府人員環境素養之研究─以汙水下水道環境工程建設為 例。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珍枚 (2002 )

國中教師環境素養指標初步建構之研究。台中市:國立 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居蓮譯(Weber A. L.著,1992﹚(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出版 社。

劉潔心、邱詵揚、晏涵文、潘瓊如、馮嘉玉、李恆華(2003)。大學校院 學生環境素養及其相關因素調查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8,71-94。

歐滄和(1996) 。反量化的新興評量法-個人作品選集評量法。南投文教,9,

22-30。

謝珮珊(2002)。食品綠色消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縣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