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在數學讀書會對親子互動之影響的研究結束後,研究者提出一些 建議,可作為往後進行讀書會或親子互動相關研究之參考。

一、對數學讀書會課程方面的建議:

課程內容設計方面,建議研究者搭配學生該學習階段的能力指標

與目前上課的學習進度,如此一來,更能讓與會的家長除了參與 讀書會的活動之外,更能適時的運用所學,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上 的困難。除了搭配學生該階段的學習目標外,如果讀書會能夠長 期的持續,『未雨綢繆』~指導家長高一個學習年段的數學課程,

或比孩子較早接觸下一個數學單元應該會有更好的迴響。越高年 段的數學課程,不僅家長害怕,教師教授課程時也頗有壓力。讓 家長有機會提早接觸孩子可能會遭遇的數學解題困境,藉由讀書 會的討論,先釐清家長自我的迷失概念,再集思廣義共同面對問 題,解決問題,可減少手足無措的情形發生。

二、對數學讀書會時間安排上的建議:

因為讀書會需要家長的參與,若能在適當的時間點做預告,如班 親會或學年課程說明時,並將完成的計畫做一個呈現,讓家長能 明確瞭解讀書會成立的緣由及目的,讓家長好做時間方面的調整 與規劃,畢竟現在經濟不景氣,雙薪家庭多,但是孩子少,個個 都是寶,所以有心陪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不算少,若能讓家長 先有個瞭解,排除萬難來參與的人應該會不少。

三、建議納入特殊兒童在親子互動上的行為表現:

現階段的教育政策中,特殊兒童的教育是採回歸主流的方式,用 意是讓孩子提早接觸小型社會,讓一般孩子藉由班級有特殊兒童

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懷與照顧,不以特殊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對於 有缺陷的孩子多給予包容。雖然對於特殊兒童要多給予關注,但 是,也不能剝奪讓他們有嘗試的機會。特殊學生(如視障生、肢 障生)的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易呈現兩極化的現象。家庭經濟能力 較優者,能給予特殊生較多的協助,也較容易接受他;家庭經濟 能力較差者,除了能給予的協助較少外,也較不容易接受事實。

因此,有特殊兒童的家庭,其親子互動的情形亦是值得作為研究 的一個項度。這研究的結果應該更能幫助普通班的老師瞭解特殊 孩子與家長的互動狀況,給予適當的協助與關注。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白香菊(2003)。更年期婦女對更年期知識、不確定感與親子關係之研 究。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繁運豐(1998)。公共圖書館讀書會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圖書 館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丁一顧、張德銳(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及其與教育品質的關係。教 育研究月刊,135,P81-91。

甯自強(1993b)。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的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的 觀點來看。科學教育學刊,1(1),P101-108。

劉焜輝(1986)。親子關係診斷測驗。台北:天馬。

劉好(1994)。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中幾何教材的設計。載於臺灣省 國民學校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

P98-108)。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研習會。

羅明華(1994)。從先備知識和文章架構談閱讀理解。教師之友,

35(4),P12-18。

林妙娟(1998)。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 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 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P155-187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 示。教育研究資訊,7(2),P61-79。

林鴻儒、楊志能(2002)。學校如何運用親職教育共創親師生三贏局 面。南港高工學報,P211-223。

林新發、王秀玲(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之行政專業知能成長內涵和 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P189-210。

盧美貴(2000)。幼兒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盧焜煌(2002)。國民小學班級家長參與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淑芬(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 研究方法與實例,P1-25。台北:漢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 主編。台北:巨流。

何青蓉(2000)。台灣讀書會的功能:一項全國性焦點團體的座談結 果。教育研究雜誌,71 期,P89-98。

黃文棟(2000)。漫說青少年讀書會。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8,P20-21。

黃富順(2003)。家庭學習。家庭生活手記,P5-8。台北:教育部。

洪福財(2002)。家長參與的合理性分析。教師天地,119,P69-71。

侯世昌(2004)。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管理 與教育研究學報,2,P23-50。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5)。預告「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辦法」草案條 文及總說明。行政院公報,11(55),6563-6570。

賈芸棣(1999)。幼教研究法。台北:桂冠。

家長學苑(2007)。國小家長教育DIY<家庭生活篇>。取自

http://www.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R cg=100002&Part=03112108

邱天助(1995)。台灣地區讀書會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社教雙月刊,68 期,P6-15。

邱天助(1997)。《讀書會專業手冊》,台北:張老師。

邱天助(1998)。讀書會備忘錄:新學習運動。台北:洪健全基金會。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 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許瑛珍(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滿意度之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水和(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校務之研究:家長與教 師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主編(1997)。書之旅讀書會通訊月刊,5。

張德永(1996)。北歐讀書會的起源與發展。北縣成教輔導季刊,4 期,P39-44。

張明泉(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佩韻(1999)。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秋桂(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靜(1997)。低年級數學教室文化的轉變研究。台北師院學報,10,

P501-532。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 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淑惠(1997)。幼兒數學新論—教材教法。心理出版社。

周新富(1998)。提高家長參與子女學習的有效途徑。人文及社會學科 教學通訊,9(3),P162-172。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琳(2007)。從方案規劃觀點評析親子共學英語的實施。國立空中 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民國96,15期,P39-62。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第二版)。

台北:心理。

葉秀琴(1999)。已婚女性持續參與讀書會學習之原因與成效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佳容(2004)。幼兒數學創造力教學引導策略之分析研究。屏東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振昇(2006)。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魏惠娟(1998)。學習社會的發展方案。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 編:學習社會,P65-109。台北:師大書苑。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 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

吳彣雪(2003)。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夥伴關係模式的觀點。國 民教育研究學報,10,P123-154。

吳壁如(2006)。學生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之研究。當代教育 研究季刊,14(1),P55-91。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余玉玥(1995)。如何組成讀書會。生活 成長 讀書會。生活成長加油 站。

貳、英文部分:

Ames, C. & Archer, J.(1998).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0(3), 260-267.

Baroody, A. J. (1987).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rnier, N. R. & McClelland, A. E. (1989). The social contex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9-54).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Blid, H. (1983). Education by the people: Study circle. Ludvika, Sweden:

Brunnsviksskolorna.

Carpenter, T. P. (1985). Learning to add and subtract: an exercise in problem solving. In E. A. Silv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pp.17-40) . New Jersey: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lements, D. H. & Battista, M. T. (1992). Geometry and spatial reasoning.

In Grouw, D. A.(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420-464). NCT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Davis, B. R. (1985).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uman relation : Study of district program . Spectrum , 3, 37-43.

Fendler, L. (2004). 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Michigan partnership for new education: Reconstructing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B. M. Franklin, M. N. Bloch & T. S. Popkewitz (Eds.), Educational partnerships and the state: The paradoxes of governing schools, children, and families (pp.187-209).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Fuson, K. C. (1988). Children’s counting and concepts of number.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Fuson, K. C. (1991). Children's early counting: saying the number-word sequence, counting objects, and understanding cardinality. In K. Durlin,

& B. Shire(Eds.), Language i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pp.24-39). MK: Open University Press.

Fuson, K. C. (1992). Research on whole numb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In D. A. Grouws(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learning(pp.243-275). New York: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Gelman, R., & Gallistel, C. R. (1978). The child’s understanding of numb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ring, E. B., & Shapira, R. (1993). Choice, empowerment, and involvement: Whatsatisfies par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4), 396-409.

Hoffer, A. (1983). Van Hiele based research. In R. Lesh & M.

Landau(Eds.),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processes(pp.

205-228.)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ughes, M. (1986). Children and Number. Oxtord: Basil Black well Ltd.

Klein, J. D. & Freitag, E. (1991). Enhancing motivation using an instructional game.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8(2), 111-116.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Orsak, C. G. (1982). A practical Scandinavian pedag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29590).

Palan, K. M. (1998).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ring science, 26, 338-349.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7).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Piaget, J. (1965).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number. New York: Norton.

Riedesel, C. A.(1990).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Boston:

Allyn & Bacon.

Rubin, H. (2002).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Developing effective partnerships in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St. Pierre, R. et al. (1995).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even start family literacy program, final report. Cambridge,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Service.

Topsfield Foundation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circl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363578).

U.S. Department Education. (2004). Parental involvement: Title I, Part A.

Retrieved May 12, 2006, from

http://www.ed.gov/policy/elsec/guid/edpicks.jhtml?src=az

Van Hiele, P. M.(1984). A child’s thought and geometry. In Fuys, D., Geddes, D. & Tischler, R.(E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ritings of Dina Van Hiele-Geldof and Pierre M. Van Hiele,(pp243-252). New York: Brooklyn College, C.U.N.Y.

Van Hiele, P. M. (1986). Structure and Insight. Orlando: Academic Press.

Yager, R. E.(1984). What student says about science teaching and science teachers. Science Education, 68(2), 143-152.

附錄一:學生數學學習態度量表

數學學習態度問卷

親愛的同學:

這裡有幾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需要你來幫 忙回答。讀完題目後,只要跟著你的感覺,勾 選出你同意的,不同意的則不需勾選!

一年 班 座號: 姓名:

□1.我喜歡一邊學習數學一邊玩。

□2.我會努力完成老師派的數學作業。

□3.我喜歡和同學分享我的解題方法。

□4.不會的數學問題我會請同學教我。

□5.我會主動複習數學。

□6.我對學習數學很有信心。

□7.我喜歡數學課的動動腦時間。

□8.我喜歡和家人一起挑戰動動腦問題。

□9.我希望常常和家人一起挑戰動動腦問題。

□10.和家人一起挑戰『動動腦』問題時,讓我 愛上數學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