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七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誚為逐字稿;每次的觀察亦隨即加以紀錄。同時對於研究對象 的表情態度、舉止行為等非口語資料加以詳述,以利用這些資 料來掌握研究對象的真實涵義。

則予以適當的刪除。

(3)研究者與受試者進行訪談過程中所使用的紙筆資料可做為參 考依據。

相關的訪談紀錄分析,則以 Goldin(2000)的『以數學作業為中心的訪 談法』為主。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數學讀書會對家長數學能力及態度之 改變?能否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有所改變?是否進而對親子互動 有所改變?可否甚而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本章根據所蒐集的資料 加以整理分析,並做討論,分為四節來說明:第一節為數學讀書會對 家長數學能力及態度改變情形之分析;第二節為數學讀書會對學生數 學學習態度改變情形之分析;第三節為數學讀書會對親子互動改變情 形之分析;第四節為數學讀書會對教師教學方式改變情形之分析

第一節 數學讀書會對家長數學能力及態度改變情形之分析

本研究數學讀書會的成立,一方面是希望家長經由讀書會的彼此 交流,提出自己對數學的疑惑,藉由參與者共同腦力激盪以尋求解決 之方案;另一方面由研究者提出一些數學活動,讓參與者從活動中獲 得自信、快樂,進而產生自信,並將分享中的活動帶回家與孩子互動,

面對孩子的數學問題不再畏懼。以下是透過讀書會進行後的資料分析 及結果。

爸爸媽媽不要小看自己

閱讀家長填寫的親子互動回饋單中發現,孩子對於相同的主題活 動(如索瑪立方塊),產生兩極化的反應(回 971121 單媽、回 971121

步媽)。因為有著如此大的差異出現,研究者認為需要針對此現象去 安排家長的訪談。從訪談的過程中(訪 971121 單媽),得到的結論是:

不同的家長對於活動的引導有著不一樣的方式,才會造成孩子們對於 活動的反應有如此大的落差存在。

例子:索瑪立方塊

老師:單媽,看了你的回饋單,發現您與小單做出來的成果相 當棒呀!為何您會提到孩子不喜歡這樣的活動呢?

單媽:因為孩子覺得太困難了!

老師:那您能說說在家進行活動的情形嗎?

單媽:那天從讀書會回家後,我想說讓小單利用我做晚餐的時 間,利用仿做的方式做出索瑪的七個部件。只是,沒想 到孩子黏貼時已產生了困擾。因為使用的是快乾,一下 子將手黏住,一下子又黏住桌子,手忙腳亂,做出的成 品不成樣。

步媽:唉唷!快乾對孩子來說太難使用了,所以,我是自己黏 的。

單媽:那你都把部件做完了,孩子如何做中學?找出不同呢?

他不就沒有參與感了嗎?

步媽:那天老師不是要我們將做好的部件各貼上一種顏色的貼 紙做區分?我家沒有貼紙,但是我想說奇異筆應該可以 上色,所以我做好一個部件,就請寶貝塗上一個他喜愛 的顏色,這樣應該有參與感了吧!

老師:步媽,你也太強了吧!這方法真棒!

數學作業的計算與訂正,常會給予家長一種不知道該如何指導的 窘境。其實,這種心態只是家長自信心不足,害怕自己的數學概念不

夠正確,而給予孩子錯誤的引導。然而,在研究者給予參與讀書會研 討的家長任務(親子互動回饋單)設計中,

第一題:您是如何進行此 活動的?(請描述互動過程,並說明您的主要目標為何?)

。研究者 主要是想知道參與讀書會的家長如何將讀書會分享的活動帶回家與 孩子互動,活動是如何開始的?以下分享與會家長在回饋單上的分 享:

回饋單問題:您是如何進行『你攻我防真刺激的夾夾樂(撲克夾七)』

活動的?(請描述互動過程,並說明您的主要目標為 何?)

回 971121 寶媽:1.平分牌(如何分牌?張數多少?)

2.先分顏色與花色,再由小至大排順序。

3.解釋排列順序及數字大小關係;斜對角及平行、直 線關係。

回 971121 迷媽:1.第一次是找表哥表姐一起玩排七,後改完撿紅點,

因為寶貝沒玩過排七,所以想以孩子為主,先增加 興趣(也因為其他孩子對排七興趣缺缺,改玩撿紅 點)

2.之後玩兩人排七,以少量張數為主,也是先玩排七 後進入跳格方式,但點數還是維持在 5 以下。因為 兩人玩,減少手握牌數,效果比與小朋友玩還好,

進入夾夾樂玩法,原本以為會很困難,但孩子頗能 接受。

回 971121 緩媽:1.邀請家人同樂,說明遊戲規則後,則一同玩夾夾樂。

2.主要目標在親子同樂,並且比較『夾七』與舊規則 玩法『排七』之不同。

回 971121 步媽:1.首先認識撲克牌圖形及名稱。

2.講解遊戲規則:先玩牌七,張數為 1~10。

年齡

第一次 (數字 1~10)

第二次 (數字 1~10)

第三次 (數字 1~13)

第四次 (數字 1~13)

大班 顏色分類

圖形+顏色 (紅黑分兩類) 小一

顏色分類

圖形+顏色 (紅黑紅黑穿插排列)

小三 顏色分類 圖形+顏色 (紅黑紅黑穿插排列)

圖形+顏色 (紅黑紅黑穿插排列)

三人想法一致

跳 脫 排 七 玩法,斜角 數 字 也 連 續 皆 可 接 牌。

目的:培養孩子專注力(聆聽規則),思考如何分類、排序,並計算分數。

從以上的分享中,不難發現,因為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相當的暸 解,因此,對於相同活動的設計,有著不同的引導方式,而這方式是 孩子所能接受的。如步媽的分享,因為三個孩子分布在不同的學習階 段,雖然活動設計的主題相同,但是她對孩子的要求與目標,會因為 年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這樣的分享,也驗證台北家長學會所提出 的「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必須更加注意孩子 心情變化,以調整教養態度」。

回饋單的第五題設計是希望家長將讀書會分享的主題活動帶回 家中,提供一個親子互動的主題,瞭解孩子參與活動後的活動後的感 想。研究者在資料整理中,發現家長的心得留言(回 971219 緩媽:

希望將來也能針對課程設計出讓孩子產生共鳴、腦力激盪活動

)。這

樣的心得呈現,不僅僅是家長對自己數學能力提升的表現,在親子互 動中也呈現了正向的提升,而這更是讀書會成立以來最大的收穫。

其實,只是家長自己沒發現,在他們的回饋單中,第二題的設計

遭遇到困難時,您是如何克服的呢?)

即是試探她們的應變能力,

因為不同的家庭,孩子的能力不同,所遭遇的問題也就不同。而這克 服困難的方法即是他對於相同的課程有著不同的設計,而這樣的設計 可以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

回 971003 迷媽:

回饋單問題:遭遇到困難時,您是如何克服的呢?(要記得描述困難 點唷!)

發現問題:進階排出七巧板圖形時,因不瞭解小一生可 以接受的程度,在嘗試後發現,小一生無法 直接看著圖形排出七巧板圖案(非原正方 形)

解決問題:放棄排七巧板圖案後,才以重組方式將七巧 板排回一個正方形。另以兩片小三角形排成

,或 加強拆

解圖形練習。

爸爸媽媽會放下身段並且勇於面對

『男主外,女主內』一直是中國人的社會中相當主觀的認定。父 親忙著在外打拼,母親在家相夫教子,縱使在現在知識經濟起飛的時 代裡,這亦是相當普遍的現象。雖然處於全球經濟衰退的環境,雙薪

家庭增多,但是指導孩子課業、聯絡簿簽名等項,大多數仍是落在媽 媽的管轄之中。參與學校活動,如親師座談會、校慶、家長參觀日等,

出席的狀況仍是以母親居多,而參與本研究的數學讀書會成員亦是如 此。可是,家庭的親子互動中,如果缺少了父親這一環,整個活動就 不算圓滿,為何父親的參與率不高呢?從下面獨媽的分享中可略知ㄧ 二。

回 971003 獨媽:

回饋單問題:『千變萬化的七巧板』這活動能增進親子互動嗎?

1.這星期的晚上,我和寶貝一直沉浸在七巧板的創意拼圖 中,但是酷酷的爸爸總是不參與其中。

2.難得的假期,老公居然沒賴床,一人坐在電腦前,盯著 螢幕,一付若有所思的樣子。湊近一瞧,居然是玩著七 巧板的網路遊戲!問他為何晚上不和我們一直動手玩 呢?他說:「那些太簡單,有點無聊。」可是,為何現在 卻自己一人盯著螢幕在玩七巧板呢?得到的答案是:「看 似簡單,其實不然。好多關我都闖不過,又怕被寶貝撞 見,所以只好起個大早來試試看。」

3.難得也有老公不拿手的東西,怎能不跟寶貝分享呢?所 以囉!我告訴寶貝,「拼不出來也不要氣餒、生氣,因為 爸比也不會」

4.寶貝果然去找爸比,並邀他一起玩,反正爸爸、媽媽和 我都不會,我們就一起闖關嘛!孩子的爹果然加入戰局。

從上面獨媽的分享,一家之主並不是不願意參與,『怕面子掛不 住』佔著很大的因素。不是父親對親子互動漠不關心,其實,母親與

孩子之間的互動,父親都看在眼底,有時也是心癢癢,只是面子問題,

怕在孩子面前丟臉。可是,如果母親告訴父親,能在孩子面前展現才 智,並且將艱深的疑難雜症解決,會得到孩子的崇拜!而且父親對孩 子的關心本來就應該要落落大方的表現。即使遊戲活動輸給了孩子,

反而更加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爸爸媽媽會比較理論與實際的不同

一年級的數學課程中,關於時間部分的教學,只有指導學童認識 常用的時間用語,報讀日期與鐘面上整點、半點的時刻(12 小時制)。

在時間的報讀上,學童必須認識鐘面上的長針為分針,短針為時針;

長針指向鐘面上的數字 12,代表為整點,例如:短針指向數字 3 時,

讀作三點整;當長針指向鐘面上的數字 6,代表為半點(『半點』又 讀作『三十分』),例如:短針指向數字 3 及數字 4 之間時,讀作三點 半或是三點三十分。

單媽(錄 971219)提出,當老師教到『認識時間』的單元後,

常會不經意的請孩子報讀時間,發現對小單來說,時間的整點與半點

的報讀沒有問題,問題卻出現在數字鐘的紀錄上。因為在小單學習國

語造句的時候,我常告訴她『我手寫我口』,有就是說什麼就紀錄什

麼,所以在時間報讀上,如果要求以數字鐘的方式來寫出時間,常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