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下列建議:

壹、對校長遴選政策主管機關的建議

校長遴選制度的設計理念與實務上運作有極大之差別,表面上看似公平與開 放之競爭,檯面下實為權力鬥爭而暗潮洶湧,爭議不斷。是以,校長遴選制度應 明定主事者及參與者的權力與責任,並且應正視微觀政治策略在校長遴選制度運

作中的必要性與正當性。

貳、對參與遴選校長的建議

研究發現,校長欲順利通過遴選應充分考量相關利害關係人之看法,倘若缺 乏全面性考量易使自我陷入兩難困境。是以,身為參與國民中學校長遴選之校長 候選人,應納入相關成員及利害關係人之利益,除了應考量教師關注的利益與教 學專業外,更應尊重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並且作好與上級教育主管機關之印象管 理。

身為一位校長,在微觀政治學之取向下,應具備的條件除了專業、人格特質、

德望、行政資歷外,更應具有溝通協調、必要的堅持、親和力、積極的態度、領 導統御的能力、公關的能力等。而隨著社會環境變化及各利害關係人之要求下,

抗壓能力及危機管理理能力更為重要。職此,研究者建議,對於欲參與遴選機制 之校長應充分理解微觀政治策略之重要性及其內涵,勠力增加自我實力,包括公 共關係經營、溝通說理之能力、隨機應變之能力,並且能瞭解相關利益團體之見 解與主張,並且應熟悉協商與權力運作技巧,以達成其目的。

參、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首先,在研究對象方面,因本研究僅以國民中學校長及其相關利害關係人 為研究對象,是以,未來研究範圍可擴及至國民小學、高級中學或大學校長之層 面,以瞭解其相關之想法。

再者,於研究方法方面,因本研究採個案研究之半結構性訪談,亦可嘗試 以其他研究方法進行探究,例如無結構性訪談、人種誌的研究等。

最後,在研究內容方面,本研究以微觀政治學觀點進行校長遴選制度之探 討,藉以瞭解制度背後之權力分配與運作歷程。研究者建議在研究內容部分亦可 擴及其他公共行政或政治學領域,以深入探索其微觀政治之運作策略。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師大師苑。

王玉麟(1996)。國民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可行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9,96-102。

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王秀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實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國書(1975)。人力管理學。台北:黎明。

王鳳喈(1983)。中國教育史。台北:正中。

王靜珠(1980)。國民小學行政。台中:長春。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

何采靜(2010)。國小校長遴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事 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定(1990)。行政學(下)。台北:空中大學。

吳清山(1997)。國民中小學學校行政領導人員培育及任用制度之研究。八十六 年度國科會教育革新整合型研究計畫成果分析研討會發表論文集,台北。

呂亞力(2001)。政治學。台北:三民。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商務。

李明來(2001)。校長遴選制度對國小校長領導風格的影響研究。私立銘傳大學 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敦義(2000)。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慈純(2000)。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余佳儒(2007)。學校特色發展之微觀政治分析-以一所國小之足球運動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世元 ; 呂錘卿(201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之微觀政治分析:從控制到增 能賦權。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6(1),1-29。

林文律(2000)。美國校長證照制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3,65-90。

林天祐(主編)(2004)。教育政治學。台北:心理。

林君齡(200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奇佐(2000)。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用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彥志(2011)。國民小學校長經營學校公共關係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國立台 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奕成(2011)。教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以初任教師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 刊,27,113-140。

林海清(1993)。台灣省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甄選制度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

16,175-222。

林海清(1999)。談校長遴選制度。高雄:復文。

林群智(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微觀政治策略知覺與組織信任程度關 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逸青(2003)。國中校長權力運作策略、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微 觀政治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曜聖(2003)。權力運作與衝突處理中的學校政治行為-校園微觀政治之概念、

分析架構與方法。學校行政雙月刊,25,64-76。

武佳瀅(2010)。師生互動之微觀政治研究-以一所私立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連俊智(2012)。學校與家長關係探討:微觀政治學之取向。市北教育學刊,43,

63-86。

連添財(1990)。國民小學校長甄選制度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麗雯(2008)。一所大學學生會的微觀政治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平順、林天祐(1996)。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培育制度改革研究。教改叢刊 AC17。台北。

柯保同(2002)。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石明(2004)。國民中學教職員運用微觀政治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 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 頁)。台北:

巨流。

范家驤、高天虹(1996)。西方經濟學主要學派。台北:五南。

范慶鐘(2008)。一所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計畫學校的微觀政治分析。教 育科學期刊,7(2),45-67。

高希均(1991)。經濟學的世界:下篇—總體與個體理論引導。台北:天下。

高樹藩(1984)。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徐易男(2003)。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遴選制度相關意見及其影響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翁芳怡(2012)。國中初任代理教師社會化之微觀政治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翁桓盛(2002)。中等學校實施校長遴選制度後校長領導風格與辦學績效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席榮維(2005)。以微觀政治觀點分析校長的教學視導。學校行政雙月刊,36,

17-25。

梅嶙高(1979)。人事行政。台北:正中。

張永宗(2008)。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之微觀政治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清良(1993)。台灣省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清楚(1999)。正視中小學校長之培育、任用與評鑑—現職校長的看法。教育 資料與研究,28,22-28。

張愷庭(2008)。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微觀政治策略運用之研究-以嘉 義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潤書(1976)。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慶應(2007)。國中校長遴選政策之研究--組織協商與權力運作觀點。國立政 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

陳玉玫(2009)。親師互動之微觀政治分析:教師專業主義 vs.家長彰權益能。中 正教育研究,8(2),35-74。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幸仁(2005,11 月)。教師朝會的微觀政治學:台灣一所小學的俗民誌研究。

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之「2005 華人教 育學術研討會-華人世界近年教育改革的檢討」論文集(頁 1240-1258),台 北。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 學刊,3,67-86。

陳幸仁(2008a)。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分析:一所小學之個案研究。屏東 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0,23-56。

陳幸仁(2008b)。學校組織行為之微觀政治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7,1-25。

陳幸仁(2008c)。家長參與校務決策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

91-114。

陳幸仁、余佳儒(2011)。一所國小學校特色課程發展之微觀政治分析。教育資 料與研究,103,143-171。

陳佳婷(2006)。學校微觀政治學之文獻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69,249-260。

陳舜芬(1994)。大學校長遴選。台北:師大書苑。

陳意榕(2010)。家長選擇教師的作為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4,

89-112。

傅肅良(1976)。人事管理。台北:三民。

湯堯(2011)。給校長遴選一個淨樂空間。臺灣教育評論,1(1),39-40。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師大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