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根據本研究目的及結果,歸納出結論如下:

一、 研究對象身體質量指數(BMI)體位不良過重(過重、肥胖)33.6%、

過輕9.2%、適中57.2%;腰圍方面,腰圍≧90分位之腰圍切點為 87cm;有「聽過代謝症候群」接近九成,「知道代謝症候群危險 因子」有幾項近4成,能填寫出正確「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有5 項近3成;獲得「代謝症候群」資訊之管道以電視(55.7%),老 師(40.5%)及健康教育課程(87.9%)為主要資訊來源。

二、 代謝症候群知識屬中上程度,其中有關代謝症候群五個危險因子 指標需加強;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方面偏正向;健康行為方面尚 可。

三、 「年級」、「學業成績」及「知道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與代謝症 候群知識有顯著關係;「家庭社經地位」及「知道代謝症候群危險 因子」與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有顯著關係;「性別」、「年級」

在身體活動上有顯著關係;「年級」、「學業成績」在飲食行為 上有顯著關係;而「年級」、「性別」以及「學業成績」與健康行 為有顯著關係;而且「代謝症候群知識」與「代謝症候群態」度 呈顯著正相關;「代謝症候群態度」與「健康行為」呈顯著正相關。

四、 「健康行為」之重要預測變項七年級、男生、預防代謝症候群態 度越正向,則採取的健康行為越佳,可預測健康行為總變異量12

%。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目的、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提出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 議

一、 學校教育介入方面

學校健康教育課程融入相關預防代謝症候群訊息,並設計5項危險 因子指標口號,以利青少年容易採取健康行為,並營造健康飲食及身 體活動的環境氛圍。

(一) 加強學生肥胖、代謝症候群的定義、其健康危害、以及其防治飲食 及生活形態的瞭解。

(二) 校內的佈告欄設置常態性的資料展示,提供學生更多管道獲得代謝 症候群相關資訊。

(三) 加強教育學生利用學校可近性硬體測量設備,定期測量體重、腰圍 及血壓來預防相關慢性疾病。

(四) 校園針對加糖飲料的健康危害加強宣導,特別要著力在國小高年級 國中族群,強調以本態性的甜食,如水果、果乾、百分之百果汁等 取代加糖飲料和其他甜食。

(五) 設計青少年課間願意走出教室的身體活動。

二、 研究對象方面

在資源許可下,可以推至國內各地區以及特殊地區做對照比較,

作為各地區教導國中預防代謝症候群教育時,依地區性而加強健康行 為的參考,如此將可使研究成果更具廣泛應用性。

三、 研究方法方面

(一) 加強代謝症候群態度方面研究,使研究更加完善有意義。

(二) 加入更詳細的變項,如學校教學、飲食、活動環境狀況,家庭飲食

環境、活動環境狀況及家人身體質量指數、父母親教養態度等變 項,以增加了解對健康行為的關係影響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漱(1988)。台北市 20-60 歲居民預防性健康行為之調查研究。公共 衛生,14(4),391-406。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2011/12/26)。取自

http://www.1000-love.org.tw/user/article.aspx?SNo=0001054 大世紀新聞網(2007/04/02)。台灣國中小學童過重 9 成每週吃零食

http://www.epochtimes.com/b5/7/2/4/n1613265.htm

尤秀菁(2009)。台中縣某國中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國川(1996)。青少年健康行為潛在結構之探討。師大學報, 54,

177-208。

王麗玲(2010)。新莊市國中學生運動參與現況、運動認知與體適能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2011)。「每日飲食指南」。取自

http://www.cto.doh.gov.tw/doctor/All/food/food1.html

台灣癌症基金會(2007)。台灣國中小學童過重9成每週吃零食。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2/4/n1613265.htm

史璦溱(2009)。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縣 某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史麗珠、涂慧慈、蔡玉霞、李岑葦、呂采苓(2010)。代謝症候群防治 知識:量表之設計及信效度評估。健康管理學刊,8(2),137-152。

行政院衛生署(2012)。100 年十大主要死因統計。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 evel_no=1&doc_no=84788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a)。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 蹤調查研究。取自: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Show.aspx?Su bject=200712250015&Class=2&No=201102110002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代謝症候群」(2007b)。取自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aspx?No=20071225 0023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社區民眾 版)。http://www.bhp.doh.gov.tw/BHP/index.jsp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數字 123「民國 97 年國中生健康行為調 查」。取自

http://olap.bhp.doh.gov.tw/search/ListHealth1.aspx?menu=1&mode=3

&year=95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02)青少年肥胖定義。取自 http://www.fda.gov.tw/news.aspx?newssn=1623&classifysn=3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藥物消費知識服務網(2011)。台灣人 飲食與健康之趨勢:1993-1996 與 2005-2008 兩次營養健康調查之 比較。取自 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87 多倫多大學(Univresity of Toront)(2011)。取自

http://www.news.utoronto.ca/unhealthy-teen-habits-can-lead-heart-dis ease

李秀珍、李素幸、宋瑩珠(2009)。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影響 因素之探討-以台南縣四所國中生爲例。學校衛生,54,107-122。

李貞儀(2010)。台南縣新營地區高中職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相關因素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蘭(1991)。健康行為的概念與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

10(5)

,199-211。

李蘭、翁慧卿、曾東松、孫亦君(1999)。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調查--八十六學年度台北市國中生之現況。公共衛生,26(2),75-90。

金憲權、祝年豐、申慕韓、吳德敏(2007)。台北市國中生代謝症候群盛 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7(1), 27-37。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士傑(2005)。影響代謝症候群逆轉之生活型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防醫學院,臺北市。

林佑眞(2009)。走路與乘車上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量比 較。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1,81-100。

林宗義(2004)。青少年健康知識對其健康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央大學,桃園縣。

林烈照(2010)。彰化市公立國中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秀珍(2004)。嘉義某國中正常體重和過重肥胖國中生飲食與活動行 為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吳秀英(2004)。金門地區以代謝症候群預測全死因及心血管疾病死亡 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臺北市。

金憲權、祝年豐、申慕韓、吳德敏(2007)。台北市國中生代謝症候群 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7(1),27-37。

姜逸羣、呂槃、江永盛、黃雅文(1988)。民眾的健康意識及中老年病 之預防健康行為調查。衛生教育雜誌,9,67-81。

徐雯渟(2008)。營養教育介入學童減重計畫對代謝症候群相關因子之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高承志(2009)。國中學生代謝症候群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屏東縣國一 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 胖問題之綜評。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2/4094

基隆市衛生局「基隆市 e 化健康博物館」(2009)。取自 http://chmuseum.klchb.gov.tw/know_metabolic_2.aspx

張新儀、謝耀德、潘文涵、鄭喬薇(2011)。甜飲料攝取的代謝症候群風 險:NAHSIT2005-2008 台灣營養健康調查:155-164。取自

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87

張師豪(2011)。完全中學學生健康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以臺北 市某私立完全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 北市。

張富琴(2001)。台北市高中生危害健康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綠絹(2007)。肥胖與非肥胖國中生之身體活動與飲食行為比較。(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臺北市。

張淑玲(2009)。台灣地區個人社經地位與健康行為、自評健康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2011)。取自

http://hs99.nhu.edu.tw/feedback/e_bmi_ranking.aspx

莊巧筠(2009)。藉由認識代謝症候群增加老人蔬果攝取之社區營養教 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許志成、徐祥明、徐瑱淳、石曜堂、戴東原(2003)。台灣地區老年人 健康行為之影響因素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2(6),441-452。

郭昶甫、余光輝、陳右明、黃兆山、李虹儀、沈昱名 等(2010)。代 謝症候群盛行率的性別差異。臺灣醫學,14(4),384-392。

陳子怡(2007)。台北市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立長安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陳慧媛(2010)。桃園縣某國民中學學生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婷(2010)。嘉義市公立國中學生體位與飲食行為、身體活動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華(2004)。學生身體活動推廣: 淺談校園動態生活環境的營造。

學校體育,14(5),21-27。

馮世祥、羅慶徽、陳宏一、徐尚為、朱基銘、林金定(2007)。某醫學 中心員工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與影響因子初探。中華職業醫學雜 誌,14(3),141-147。

黃杏彩(2010)。國中生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行為相關性研究─以台 中市某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黃頂翔、楊忠祥(2007)。加速規在身體活動量的應用。國北教大體育

2,152-159。

黃麗卿(2006)。台灣地區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及發生率與代謝症候群 的進展:男女性別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 市。

黃麗卿、黃國晉(2007)。代謝症候群的定義與流行病學。臺灣醫學,

11(4)

,363-369。

黃麟智(2010)。減少台灣代謝症候群發生率與醫療費用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新竹市衛生局(2011-02-03)。6 所大學生對慢性病代謝症候群防治有待 提升。取自 http://www.hcchb.gov.tw/hcchb11/news_d.php?id=1957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志嶸、張新儀、潘文涵(2011)。台灣近十二年之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之 變遷趨勢:由 NAHSIT 1993-1996 到 2005-2008,2005-2008 台灣 營養健康調查:141-154。取自

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87

葉滋穗、張文道、宋育民、周崇頌、劉丕華(2006)。兒童及青少年的 新陳代謝症候群。基層醫學,21(7),197-204。

葉麗芳(2008)。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與肥胖關係之 研究 -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建彰(2009)。台灣尿液篩檢陽性之高血壓兒童及青少年追蹤研究。

廖建彰(2009)。台灣尿液篩檢陽性之高血壓兒童及青少年追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