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以焚化廠作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提升 環境教育服務,提出幾項建議:

一、對焚化廠管理單位的建議

(一) 課程應與環境教育五大目標相結合

環境教育須完整地包含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環境知識概念內涵、環境 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等五個教育目標,才能落實環境教 育的理念。故應發展環境教育課程,取代傳統導覽方式,使來訪人士能深刻體 悟環境保護對自身之重要性,進而使環境保護工作落實於生活之中。環境教育 需要的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態度與技能。建議可參考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依不同背景的參訪者,以及需求設計符合各種年齡層的環境教育課程。

(二) 課程內容與參訪者互動不足

成為優質的環境學習中心四個要素是:方案、設施、人與營運管理。在方 案方面,經過調查焚化廠廠方對於環境教育五大目標的「價值觀與態度」、「環 境行動技能」兩項能力普遍薄弱,在「環境概念知識」中的「生態學基本概念」

成分,以及「環境美學概念」的培養不足,亦普遍薄弱,應多結合戶外生態元 素,可透過自然觀察課程,聯結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各廠之共同性,都在於對 環境問題的解說,與環境知識提供的專業度有信心,環保局或焚化廠的課程,

多限制在室內作單向的知識傳播,需要經由互動來產生意見交流或回饋,因此 在培養行動力、態度、價值觀等,需教學互動之課程成分表現較為不足,此方 面可以延請環境教育領域的專家協助。

(三) 應結合地方特色與其他資源發展具特色課程方案

各焚化廠在設施方面,「場域設施」確實對於課程方案的發展與多元性有其 影響性,國內此類已興建完成之既有焚化廠,在基本功能上大致可滿足服務需 求,雖然受限於現有的建築格局,但仍可適當地進行局部調整;設施條件不佳 之焚化廠,或可透過鄰近的機關、各類型中心或在地資源結盟合作,仍可形成 一個廣義的優質設施場域,提供多元的教育功能。如運用附近的污水處理廠、

水上遊樂區、生態保育濕地、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農產博物館、或各類 型教育中心等設施,亦可以結合社區營造、文化產業、教育設施、風景名勝等 在地資源,發展成為地區永續教育園區,並促進當地發展,規劃成為具人文特 色,或是環境教育特色之學習課程,安排各種行程規劃路線,更有助於發展課 程方案。另焚化廠所在位置多為偏遠地區,環保局應可藉此推動綠色運具,規 劃大眾運輸工具,以帶領民眾節能減碳,愛護地球從自身做起。

(四) 應重視人員專業與培養

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環境素養的內涵應包 括認知(如生態學知識、環境議題知識)、技能(如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

情意(如環境覺知、環境態度與倫理)與行為領域,因此人員應具備適當的環 境素養與永續發展的理念,以傳達正確的環境觀念,以及規劃課程、修正課程 的能力,應定期辦理教育訓練,以提升人員專業水準,並訂定評鑑制度,維持 應有之服務品質,改進教學方法。

另在營運管理方面,焚化廠為廢棄物處理工廠,廠內有大型車輛及危險設 備,應適時貫輸安全觀念並注意進出人員安全維護,並應重視使用者的回饋意 見,以提供焚化廠廠方對於課程或服務方面改進之參考。

二、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本研究屬全國 24 座大型垃圾焚化廠實施環境教育課程的初步概略分析,或 許課程方案並沒有符合環境教育的精神或目標,目前尚無類似文獻出現,在這 樣以瞎子摸象的狀況下進行調查,因此本研究試圖對各焚化廠進行一個概括的 描述,其餘留待後續研究者就本研究所觀察到之現象與現況,深入進行調查或 研究。

(一) 應注意調查對象的適切性與對象動態的掌握

本研究於調查前,研究者已透過管理焚化廠業務之同仁取得聯繫資料,進 行全國 24 座大型垃圾焚化廠的普查,並確認為最新之資料,以避免發生寄送無 人收件,或是催促回函無法聯繫之情形發生。惟地方政府業務異動,仍有一兩 位受試者離開現職,或因為廠長擔心涉及縣市政府政策走向,有不願配合調查 之情形。幸本研究調查問卷對象為廠長,填答內容並不受影響,可移由接續人 員或由卸任人員填答,建議後續研究者在進行全國 24 座廠調查研究時應予注 意,以提高問卷回收率。另本研究問卷受試專家學者,由於受試對象有限,全 台僅有 24 人,幸有近期離開廠長職位之學界朋友協助,使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

(二) 研究問題的確立與需求評估

本研究係建立焚化廠環境教育現況基本調查,以初步瞭解臺灣地區 24 座焚 化廠之全貌與未來可能發展之空間,因廠方對於環境教育或課程方案等,普遍 不夠瞭解,故無法以量表方式進行分析。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個別廠之研究方 式進行,深入探討個別廠成為優質環境學習中心或優質環境設施場域之發展條 件,依研究結果建立評估量表,作為設施評鑑之參考。惟事先須對所欲研究之 議題有初步之瞭解,以及取得廠方之配合意願進行評估才可進行。

(三) 可發展之研究問題

本研究後續研究之問題如下:1.個別廠的環境教育課程發展歷程探討。譬 如對於個別廠的環境教育現有的資源進行個案調查,包含現行的環境教育課 程,環境教育教材的編製情形與過去的差異性,目前運作的情形。2.焚化廠實 施環境教育對學童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方面的影響。可以由個案調查方式,

藉由學校學生參訪學習前後進行量測,瞭解焚化廠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童的影 響,其調查對象亦可擴及至研究各類型參訪對象(如各級學校學生、環保團體、

公務人員、宗教團體等)。3.個別廠環境教育解說人員之環境教育專業能力之研 究。對於未具有環境教育認證資格的解說人員,其環境教育能力、環境素養為 何,以量表進行行為態度量測進行探討,以提供設置環境教育認證資格人員的 必要性,供管理單位及主管機關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順美 (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49(1),

13-56。

王鑫(1992)。自然中心戶外環境教學之意義與初步構想。環境教育季刊,15,

36-41。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0)。21 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 略綱領。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7)。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9)。永續發展政策綱領。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會 (1996)。教育改革總諮詢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改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全國事業廢棄物管制清理方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8)。廢棄物管理 30 年記實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永續發展基本法草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a)。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 25 年紀實。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b)。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書面報 告),53。

周儒(2000)。設置台北市新店溪畔河濱公園都市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

市府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 298 輯。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五南。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原作者: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an, E.L.原著,Outdoor Education.)。台北。五南。 (原著

出版年:1994 年)

周儒、姜永浚(2012)。透過德懷術探討優質環境學習中心之特質。環境教育 研究。

周儒、高翠霞(200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策略分析與發展。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專題研究計畫。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周儒、張子超、呂建政(1996)。教育部委辦自然教育中心實施狀況之研究。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黃淑芬(譯)(1994)。戶外教育的精義。(作者 Thomas J. Rillo)。環境 教育季刊,20,52-63。

林振春(1998)。社會調查。台北:五南。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環境教育理念與實踐演講集。

台中:東海教育學程中心。

張子超(2002)。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環境價值之內容分析。

環境教育學刊。86。

陳俊旭(2007)。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英文部分:

Chou, J. (1997). Identification of the essential elements and developmentof a related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basic concepts in environmentaleducation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7(3): 155-163.

Lucas, A. M. (1972).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ualissues and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Unpublshed doctoral disser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

Palmer, J. A.(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 Pratice, Progessand Promise. NEW York:Routledge Falmer.

Roth, C. E. (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Columbus, Ohio: ERIC/CSMEE.

Stapp, W. B., & Tocher, S. R. (1971). The Community Nature Center’s Role in Environment Education.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ESCO(1978). International char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aris:

General Conference at UNESCO 20th session.

網路資料: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2013 年)。環境.學習.中心。取自 http://www.eeft.org.tw/elc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2008 年 04 月)。促進優質環境學習的火車頭—環境學 習中心。取自 http://www.cse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 年 2 月 11 日)。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及管理辦法

Q&A (1000623) 。取自

http://www.epa.gov.tw/FileDownload/FileHandler.ashx?FLID=1755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 年 6 月 9 日)。環境教育管理資訊系統。取自

http://eeis.epa.gov.tw/front/cert/field_qry.aspx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2006 年 8 月 31 日)。環保小尖兵八里焚化爐參訪及左 岸淨灘活動。取自

http://www.greenschool.moe.edu.tw/partner/item.aspx?key=11367 高思懷(2013 年 2 月 11 日)。環境意識-未來發展之重要趨勢。取自

http://mail.tku.edu.tw/shgau/研究成果/老師的文章/環境意識.htm

http://mail.tku.edu.tw/shgau/研究成果/老師的文章/環境意識.htm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