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以下之建議:

壹、對家長、教師、教育單位的建議

一、父母採用高監督、低嚴厲的教養方式,子女偏差行為的發生情形愈

本研究發現監督教養、嚴厲教養等因素,為影響國中生偏差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

即父親、母親、子女所知覺監督教養的程度愈高,子女偏差行為的發生情形愈少;再 者,子女知覺嚴厲教養的程度愈低,其發生偏差行為的情形也會愈低。由上述研究結 果,研究者建議父母在教養方式上可採高監督、低嚴厲的方式,例如父母能夠了解、

掌握孩子的行為與行蹤,並且不要使用暴力、訓斥、體罰的嚴厲方式教養孩子,以減 少子女偏差行為的發生。

二、透過有效的親子溝通,國中生能知道自己的教養觀念

本研究發現親子之間的知覺的確有差異,進而探討親子的教養知覺分別對偏差行 為的影響,研究者發現子方知覺的嚴厲教養對其偏差行為較具有解釋力,同時更進一 步發現子方所知覺的嚴厲教養,在父母知覺的嚴厲教養對其子女偏差行為的影響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養的評估上,需特別重視子女的知覺,讓子女確實能夠感受到父母的嚴厲教養,如此 父母所實施的嚴厲教養對子女的偏差行為才會產生影響力。同時,本研究亦發現父母 知覺的監督教養對子女偏差行為的影響效果,有部分是透過子女所知覺的監督教養而 來。

早期的學者大多認為在親子之間,子女總是被動地接受父母所施予的,然而不僅 父母會對子女造成影響,事實上子方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對於偏差行為的影響,較 父母所自覺教養的影響來得大(朱瑞玲,1989;陳富美,2007;Demo, Small, &

Savin-Williams,1987)。詹宜華、張楓明與董旭英(2012)更進一步指出親子之間是 雙向的影響過程,須同時考量親子互動過程中的脈絡,也就是說親子之間是雙向互動 的,彼此是相互影響、互給回饋的。因此,研究者建議親子雙方應互相了解彼此在教 養上的知覺,即父母應該主動去了解子女對其教養方式是如何詮釋、解讀的,而子女 也應該主動了解父母所施行的教養是否合宜,同時親子雙方能夠互相溝通,共同商討 出適當、良好的教養方式。

三、母親應做個給予孩子溫暖與支持的引導角色

本研究發現父親、母親知覺的引導式教養在影響子女偏差行為的結果上有差異,

即母親、子女知覺引導式教養的程度愈高,子女發生偏差行為的情形愈低,且母親知 覺的引導式教養,同時亦會透過子女所知覺母親的引導式教養,對子女偏差行為有顯 著的間接負向效果;而父子部分則皆無顯著影響。由此可知,母親知覺的引導式教養 對子女偏差行為的影響效果,較父親來的更為重要,顯示母親為引導孩子發展正確行 為的重要角色。因此,研究者建議母親應做個給予孩子溫暖與支持的引導角色,即在 生活中經常與孩子互動,以同理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建立親子之間的良好溝通,從中 引導孩子表現出正確、良好的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父親、母親皆為有效能的親職角色,應共同加強雙方正確的教養觀

本研究將母子與父子分開討論,因而發現不同的研究結果,如在引導式教養的討 論,母子部分有顯著情形,但父子部分則無顯著,即母親、子女所知覺引導式教養的 程度愈高,其子女發生偏差行為的情形則愈低,而在父子部分則皆無顯著效果。

儘管在引導式教養的討論,本研究發現父子部分皆無顯著,但在監督教養、嚴厲 教養的討論上,父子部分則仍具有顯著效果,由此可見,父親、母親施行的教養方式 對子女的偏差行為皆具有影響力,也就是說,不應該單純只重視母親對子女的影響力,

應同時重視父親、母親對子女行為的影響,因此建議教育單位、社區、教師協助加強 父母的親職教育,如舉辦相關演講、活動,以幫助父母建立正確、合宜的教養觀念,

進而減少子女的偏差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一、擴大研究範圍,並進行長期追蹤性的縱貫研究

本研究僅採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之資料,以臺北縣(現為新北市)、

臺北市以及宜蘭縣的國中一年級和國中三年級的學生(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

進行調查,推論的範圍僅限於新北市、臺北市和宜蘭縣,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全 國或是其他地區的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研究的結果是否可以推論至全國和其他地 區。

本研究為單一時間點的橫斷面研究,然而各變項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 情形,因此建議採長期追縱性的縱貫研究,以了解變項的發展情形,並釐清變項之間 的變化與交互作用;同時,偏差行為包含許多種類,未來進行縱貫性研究時,可分開 追蹤不同種類的偏差行為,以了解各種偏差行為的發展情形,以及各預測變項對不同 偏差行為的預測情形。

二、探討其他因素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作用

就整體分析結果來看,監督教養、嚴厲教養等因素,為影響國中生偏差行為發生 的重要因素,然而本研究中教養方式對偏差行為的影響效果量皆不高;另外,本研究 發現子女所知覺的監督教養,在父親、母親知覺的監督教養對子女偏差行為的影響效 果上,為部分中介效果。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尚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對偏差行為有所 影響,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試著納入同儕影響、學校的失敗經驗、生活中的挫折等 面向,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偏差行為發生的原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發展一致性教養的測量工具

本研究發現,整體而言,親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皆對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沒有顯著 的預測力。而過去學者也較少將一致性教養獨立出來,探討其與偏差行為的關係,因 而沒有相關的研究結果。因此,建議後續研究可試著另外發展一致性教養的測量題目,

並深入探討一致性教養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作用,或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四、針對親子知覺差異性的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本研究發現親子知覺的確有差異性,而進一步發現在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 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的評估上,父母自評皆顯著地高於子女所評估的,然而過去研究 的結果並不一致,可以確定的是親子雙方之知覺有差異,但差異的偏向並不一致,因 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在此部分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嘉琳(2008)。如何做健康的「直升機父母」。天下雜誌,410,200-202。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 年 5 月 18 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

aspx?PCode=C0010011

王秀美、吳珍梅(2011)。一個成功教養過動兒的母親之人格特質、教養認知與教養 策略之分析。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5,47-71。

王貞云、黃欣蕙、何淑菁(2012)。新移民家庭父母教養子女的問題與因應策略之探 討。家庭教育雙月刊,37,28-40。

王鍾和(1996)。親職教育-單親家庭篇。臺北市:教育部。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的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 所叢刊,25,181-246。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 的應用=Latent variable models:The

application of SIMPLIS。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怡芳、曾育真(2003)。偏差行為的定義。載於齊力、董旭英(主編),台灣青少年 偏差行為之剖析(2-8 頁)。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文魁。

吳武典(1979)。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測驗與輔導,7(6),511-512。

吳武典(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武典(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7 (25),17-26。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 爲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金香(1979)。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的關係。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集刊,21,431-439。

吳齊殷(2000)。家庭結構、教養實施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台灣社會學研究,4,51-95。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台灣社會學研 究,7,1-46。

李宜蓁(2010)。親子雙方對父母管教言語知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雪莉(2007)。別當直昇機父母。天下雜誌,368,106-120。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 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林玉珮(2007)。四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康健雜誌,107,180-184。

林俊瑩、許順宗、林淑華、蔡郁臻(2005)。父母管教、自我控制、社會網絡與學生 翹課行為之關連性:以台北市高中職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3(2),81-108。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 编製與相關分析。應用 心理研究,3,219-244。

林惠雅(2008)。國小學童母親信念、教養目標和教養行為之類型初探:兼論其與子 女學業表現之關聯。應用心理研究,37,181-213。

林惠雅(2012)。管教責任性、服從義務性與服從管教。教育心理學報,44(1),139 -158。

法務部(2011)。99 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臺北市:法務部。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臺北市:雙葉。

孫旻儀(2010)。父母管教方式對教師管教方式影響之代間傳遞模式探討。輔導與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商學報(彰師大),32(1),43-66。

高美英、吳齊殷、呂碧鴻(1998)。不當教養與青少年的憂鬱向度和問題行為。家庭 醫學雜誌,8(1),11-21。

高淑芳、陸洛(2001)。父母管教態度與國中生升學壓力感受的關係。應用心理研究,

10,221- 250。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屏東師 院學報,14,465-504。

張高賓(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家庭 教育與諮商,6,93-117。

張楓明(2006)。社會控制 理論之「參與」因素對青少年偏差行為抑制性之實証研究。

張楓明(2006)。社會控制 理論之「參與」因素對青少年偏差行為抑制性之實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