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資料庫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資料庫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美秀 博士. 政 治 大 立 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 ‧ 國. 學. ‧. 研究:以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資料庫. n. al. y er. io. sit. Nat. 為例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詹欣怡. 中華民國. 一○二年 五月 三十日.

(2) 摘要 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00 年國三樣本第一波學生和家長 問卷的資料,探討親子知覺教養方式的差異性,同時了解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與 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係,並以子女知覺的教養方式為中介變項。 本研究之分析方法為描述性統計、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等, 研究結果顯示:一、最常出現的教養方式為監督教養,最少出現的教養方式則為 嚴厲教養;而國中生偏差行為的發生情形不高;二、親子雙方的教養知覺有顯著 差異;三、本研究提出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之結構關係模式皆獲得支. 政 治 大 知覺的監督教養也具有中介效果;(二)子女知覺嚴厲教養的程度愈高,其發生偏 立. 持,(一)親子知覺監督教養的程度愈高,子女發生偏差行為的情形愈低,而子女. 差行為的情形也愈高,而父母知覺的嚴厲教養則完全透過子女知覺的嚴厲教養之. ‧ 國. 學. 中介效果,而影響子女的偏差行為;(三)母子知覺引導式教養的程度愈高,子女. ‧. 發生偏差行為的情形愈低,同時子女知覺的引導式教養也具有中介效果,然而父. sit. y. Nat. 子部分則皆無顯著影響;(四)親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皆對偏差行為沒有顯著的預. io. n. al. er. 測力。據此,本研究提出相關討論與建議。.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父母教養方式、偏差行為、親子知覺差異、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 i.

(3)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ental and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perceptions and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Adolescent perception of parenting styles also played a role of mediated variable. The data come from questionnaires filled out by ninth-grad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from the Taiwan Youth Project in 2000.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of paired sample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The frequency of deviant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low. 2. The frequency of monitoring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frequency of harsh disciplines was the lowest. 3. The differences. 政 治 大. between parental and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were significant. 4. The. 立. result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upporte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parental and. ‧ 國. 學.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1) When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perceived more monitoring, the adolescents had less. ‧.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deviant behavior. Adolescent perception of monitoring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 (2) When adolescents perceived more harsh. y. Nat. sit. disciplines, they had mor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deviant behavior. Through the. er. io. mediating effect of adolescent perception of harsh disciplines, parental perception of. al. v i n C hmore inductive reasoning, mothers and adolescents perceived the adolescents had less engchi U n. harsh disciplin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3) When.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deviant behavior. Adolescent perception of inductive reasoning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 However, paternal and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inductive reasoning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4) Parental and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consistenc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This study also propose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deviant behavior, perceptual discrepancy on parenting, Taiwan Youth Project. ii.

(4) 目次 摘要................................................................................................................i 表次...............................................................................................................v 圖次.............................................................................................................vii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 國. 文獻探討 ....................................................................................... 9. 第三章. y. sit. al. n.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論與研究 ...................................................... 16. io. 第二節. 偏差行為的理論與研究 ................................................................ 9. Nat. 第一節. ‧. 第二章.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學. 第四節. 政 治 大 名詞釋義 ........................................................................................ 5 立. er. 第一章. i n U. v. 父母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 24. Ch. engchi.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51 iii.

(5) 第四章.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3 第一節. 親子知覺教養方式、國中生偏差行為之現況 .......................... 53. 第二節. 親子知覺教養方式之差異情形 .................................................. 57. 第三節. 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 .............................. 5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 97. 結論與建議 ............................................................................... 101 第一節. 學. ‧ 國. 第二節. 政 治 大 建議 ............................................................................................ 108 立 研究結論 .................................................................................... 101. 參考文獻 ................................................................................................... 113. ‧. 壹、 中文部分 .......................................................................................... 113. n. al. er. io. sit. y. Nat. 貳、 西文部分 .......................................................................................... 119. Ch. engchi. iv. i n U. v.

(6) 表次 表 3-3-1 父、母親知覺教養方式之測量題目 ........................................................... 33 表 3-3-2 國中生知覺父、母親教養方式之測量題目 ............................................... 33 表 3-3-3 本研究變項之代碼 ....................................................................................... 34 表 3-3-4 教養方式各向度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 36 表 3-3-5 「母親知覺的教養方式」測量題目間的相關係數矩陣 ........................... 36 表 3-3-6 「父親知覺的教養方式」測量題目間的相關係數矩陣 ........................... 37 表 3-3-7. 治 政 「國中生知覺母親的教養方式」測量題目間的相關係數矩陣 ............... 37 大 立. 表 3-3-8 「國中生知覺父親的教養方式」測量題目間的相關係數矩陣 ............... 38. ‧ 國. 學. 表 3-3-9 「母親知覺的教養方式」之標準化參數估計值及顯著性考驗 ............... 40. ‧. 表 3-3-10 「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測量模式之整體適配度檢定 ......................... 44. y. Nat. er. io. sit. 表 3-3-11 偏差行為之測量題目.................................................................................. 45 表 3-3-12 「偏差行為」測量題目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 46. al. n. v i n C................................................................................. 偏差行為之測量題目 47 hengchi U. 表 3-3-13. 表 3-3-14 偏差行為之測量題目間的相關係數矩陣 ................................................. 47 表 3-3-15 「偏差行為」之標準化參數估計值及顯著性考驗 ................................. 48 表 3-3-16 「偏差行為」測量模式之整體適配度檢定 ............................................. 49 表 4-1-1 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之現況分析 ............................................................... 54 表 4-1-2 偏差行為之現況分析 ................................................................................... 56 表 4-2-1 親子知覺教養方式的平均數、標準差與變異數分析 ............................... 58 v.

(7) 表 4-3-1 「母子知覺的監督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64 表 4-3-2 「母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65 表 4-3-3 「母子知覺的嚴厲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65 表 4-3-4 「母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66 表 4-3-5 「母子知覺的教養方式」之整體適配度檢定 ........................................... 71 表 4-3-6 母子知覺的監督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73 表 4-3-7 母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74. 政 治 大. 表 4-3-8 母子知覺的嚴厲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76. 立. 表 4-3-9 母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78. ‧ 國. 學. 表 4-3-10 「父子知覺的監督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83. ‧. 表 4-3-11 「父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84. sit. y. Nat. 表 4-3-12 「父子知覺的嚴厲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84. n. al. er. io. 表 4-3-13 「父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 85. Ch. i n U. v. 表 4-3-14 「父子知覺的教養方式」之整體適配度檢定 ......................................... 90. engchi. 表 4-3-15 父子知覺的監督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92 表 4-3-16 父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93 表 4-3-17 父子知覺的嚴厲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95 表 4-3-18 父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對偏差行為的總效果量 ..................................... 96. vi.

(8)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29 圖 3-3-1 「母親知覺的教養方式」之測量模式 ....................................................... 39 圖 3-3-2 「父親知覺的教養方式」之測量模式 ....................................................... 41 圖 3-3-3 「國中生知覺母親的教養方式」之測量模式 ........................................... 42 圖 3-3-4 「國中生知覺父親的教養方式」之測量模式 ........................................... 43 圖 3-3-5 偏差行為之測量模式 ................................................................................... 48 圖 4-3-1. 治 政 「母子知覺的監督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大 ...................................60 立. 圖 4-3-2 「母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61. ‧ 國. 學. 圖 4-3-3 「母子知覺的嚴厲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62. ‧. 圖 4-3-4 「母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63. y. Nat. er. io. sit. 圖 4-3-5 「母子知覺的監督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67 圖 4-3-6 「母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68. al. n. v i n Ch 「母子知覺的嚴厲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69 engchi U. 圖 4-3-7. 圖 4-3-8 「母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70 圖 4-3-9 「父子知覺的監督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79 圖 4-3-10 「父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80 圖 4-3-11 「父子知覺的嚴厲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81 圖 4-3-12 「父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與偏差行為」之假設模式 ............................. 82 圖 4-3-13 「父子知覺的監督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86 vii.

(9) 圖 4-3-14 「父子知覺的一致性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87 圖 4-3-15 「父子知覺的嚴厲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88 圖 4-3-16 「父子知覺的引導式教養與偏差行為」結構關係模式 ......................... 8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分別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首先,研究者 就偏差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進行文獻探討,以建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接著,從「臺 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資料庫取得相關資料,以瞭解現況,並對相關理論做一驗證; 再根據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最後,提出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為四節,分別從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重要名詞釋義、研究範 圍與限制等四方面加以闡述。. 政 治 大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 國. 學. 根據法務部(2011)的統計資料,少年兒童犯罪總人數(不含虞犯)自 90 年(14,894 人)以後逐年降低,93 年首度減少至萬人以下,96 年人數則為近年來最少,99 年人. ‧. 數有 9,947 人,較 98 年增加 600 人左右。綜上可知,近 10 年來,整體犯罪少年兒童. y. Nat. sit. 的人數雖然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然而唯 99 年虞犯 1少年兒童人數則呈現增加趨勢,. n. al. er. io. 為近年之新高,值得持續注意。而就犯罪類型來看,近年來少年兒童犯罪均以犯竊盜. i n U. v. 罪人數最多,而暴力犯罪之傷害罪之人數與比率明顯地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另外,近. Ch. engchi. 年來犯罪少年之年齡集中於 14 歲以上至 18 歲之間,尤以「17 歲以上 18 歲未滿」之 年齡層所占比例最高,且逐年明顯上升,因此青少年偏差及犯罪行為需要社會大眾更 多的關注。. 1. 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第三條規定,少年虞犯行為包括:一、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者,. 二、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者,三、經常逃學逃家者,四、參加不良組織者,五、無正當理由 攜帶刀械者,六、有違警習性或經常於深夜在外遊蕩者,七、吸食或施打煙毒以外之麻醉或迷幻物品 者。. -1-.

(11) Erikson(1968)在心理社會期發展論(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al) 指出,青少年時期是人格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所面臨的發展危 機也最為嚴重,該危機主要發生在自我統合與角色混亂兩極之間,當其無法適應生理 與心理上的變化,甚至對自我角色定位感到混亂時,便容易徬徨無措、迷失方向(引 自張春興,2007),進而產生沮喪、失落、抱怨等負面的情緒,青少年便很可能出現 偏差、犯罪等的錯誤行為,藉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從中獲得自我肯定與價值感,或 是抒發負面的情緒,這也是現今社會中青少年問題漸趨嚴重的原因(廖經台,2002)。 因此研究者欲了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現況,此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一。. 治 政 大 社會因素及家庭因素為主;而因「家庭因素」而犯罪者,則以「管教不當」及「破碎 立 法務部(2011)的調查結果指出,青少年犯罪或偏差行為的原因,多以心理因素、. 家庭」為主要原因。許多研究皆指出家庭對青少年偏差行為有相當深遠、重要的影響. ‧ 國. 學. (Gottfredson & Hirschi, 1990; Hirschi, 1969; Maccoby, 1984)。Gottfredson 與 Hirschi. ‧. (1990)更提出家庭的教養功能對子女行為的影響,指出當親子之間擁有緊密的依附 關係,同時父母能夠適時地扮演好監督子女的角色,並給予適當的告誡與懲罰,如此. er. io. sit. y. Nat. 能夠有效防止子女發生不良的偏差行為。. al. Darling 與 Steinberg(1993)認為父母的教養方式,顯示出父母對子女有良好表. n. v i n Ch 現的一種期待,因此對子女的身心發展、生活適應、社會行為都會有深遠的影響。許 engchi U. 多研究也指出積極、正向的教養方式,能防止子女偏差行為的發生;消極、負面等不 適當的教養方式,容易造成子女偏差行為的出現(周玉慧、吳齊殷,2001;謝文彥, 1996;譚子文、董旭英,2010;Hops, Davis, Leve, & Sheeber, 2003; Thornberry, 2005)。 近幾年來,出現了一個教養的新名詞「直升機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 , 「直升 機父母」意思指的是父母無時無刻地盤旋在子女的身邊,為子女打理好所有的一切, 甚至監控、介入子女的生活(丁嘉琳,2008,頁 200;李雪莉,2007,頁 106) 。在看 到現今父母教養的新趨勢,研究者不禁思考像「直升機父母」這般的父母對子女無微. -2-.

(12) 不至地呵護,為他們打點所有的一切,換個角度也可說是過度保護、緊迫盯人的教養 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究竟好不好?許多研究皆指出過度管教孩子,或是過度放縱孩子, 對孩子皆會有負面的影響,而當父母能夠拿捏好尺度,適度地放手,並適時引導孩子 成長,能幫助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如此便是最健康的親子關係(丁嘉琳,2008;林 玉珮,2007)。 綜上所述,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之偏差行為之間有相當緊密的關係,本研究將 聚焦於教養方式中的四大面向,由吳齊殷(2000)所提出,包含監督教養、一致性教 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等,期望能探討此四大教養方式分別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的. 政 治 大. 關係,藉以提供給教育單位、教師、父母做為未來教養孩子的參考,此為本研究之研 究動機二。. 立. ‧ 國. 學. 近年來,愈來愈多關於教養的研究,將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從親方的觀點轉至子 方,開始重視子方的主觀認知,也就是從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的認知與詮釋,來探討. ‧. 其 對 偏 差 行 為 的 影 響 ( 朱 瑞 玲 , 1989 ; 陳 富 美 , 2007 ; Demo, Small, &. sit. y. Nat. Savin-Williams,1987)。進一步而言,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有所影響,而當子女察. io. er. 覺到親方所施行的教養方式時,是否會因而影響到子女的偏差行為?因此,本研究除. al. 了探討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期望更進一步了解父母所自覺. n. v i n Ch 的教養方式,除了直接影響子女的偏差行為,是否還會透過子女所知覺的教養方式, engchi U 對其偏差行為產生間接影響,此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三。 另外,許多研究指出父母自覺的教養方式與子女知覺的教養方式有所差異,並將 父親與母親分開討論,以測量子女及父或母配對關係(吳齊殷,2000;周玉慧、吳齊 殷,2001;高淑芳、陸洛,2001;陳富美,2007;Gaylord, Kitzmann, & Coleman, 2003), 因此本研究也將父親與母親分開討論,並分別與其子女對應,試著從親子雙方的角度, 分別了解親子雙方知覺教養方式的現況,藉以比較親子在教養知覺上的差異性,同時 探討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此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四。.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依據前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如下說明:. 壹、研究目的 一、了解國中生及其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國中生的偏差行為之現況。 二、分析國中生及其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中生及其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的關係。. 政 治 大. 四、提供家長、學校、教育單位在教養方式的建議,以減少學生偏差行為。. 立. 依上述之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 ‧ 國. 學. 貳、研究問題. Nat. n. al. er. io. 二、國中生的偏差行為之出現頻率分別為何?. sit. y. 一、國中生及其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之出現頻率分別為何?. i n U. v. 三、國中生及其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是否有差異存在?. Ch. engchi. 四、探討國中生知覺的教養方式對其偏差行為之預測情形分別為何? 五、探討國中生之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對其子女偏差行為之預測情形分別為 何? 六、探討國中生之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透過其子女所知覺的教養方式對其子女 偏差行為之預測情形為何?. -4-.

(1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探討的主題有一清晰明瞭的概念,茲將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加以解 釋如下:. 壹、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r) 研究者結合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觀點來解釋偏差行為,定義偏差行為為個人對環境、 生活適應困難所發出的訊號,導致個體表現出與一般人不同,且造成自己與他人困擾. 政 治 大. 的行為,同時該行為更違反了社會共同訂定之規範。. 立. 本研究探討國中生之偏差行為,主要以外向性行為問題為主,使用「臺灣青少年. ‧ 國. 學. 成長歷程研究」2000 年國三樣本第一波學生問卷中題項 as244b01~ as244b04、 as244b06~ as244b09,國中生在上述 8 題的得分情形,包含逃家、蹺課、故意破壞不. ‧. 屬於自己的東西、偷東西、打傷別人、勒索別人、抽菸或喝酒、嚼檳榔等八種偏差行. n. al. er. io. sit. y. Nat. 為為主。. C. h e nstyle) 貳、父母教養方式(parenting gchi. i n U. v. 教養方式包括態度、行為兩個層面,為父母藉由本身的信念、認知、價值觀,並 透過實際的行動和有效的策略,教導、引導其子女,使子女能夠在生活中表現出正確、 合宜的行為與態度。本研究之研究變項「父母教養方式」主要採吳齊殷(2000)提出 之定義,而為使讀者更容易閱讀,研究者將原來的「缺乏監督」 、 「不一致教養」 、 「非 引導式教養」此三個面向改採正向的角度命名,因而將父母教養方式分為「監督教養」 、 「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等四個面向。 本研究探討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取自「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00 年國. -5-.

(15) 三樣本第一波學生和家長問卷,包含國中生知覺父親的教養方式(題項 as136f01~ as136f12)、國中生知覺母親的教養方式(題項 as136m01~ as136m12)和父、母親知 覺的教養方式(題項 ap128001~ ap128012),國中生及其父親、母親在各題項的得分 情形,題目分別各有 12 題。教養方式分為四個向度,包含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 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每個向度各有 3 題,計分方式為五點量表形式,分別將此四 個向度包含的題目得分相加,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所知覺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 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的程度愈高;反之,則表示受試者知覺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 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的程度愈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為主題,茲將研究範圍的界 定以及受主客觀因素影響所可能產生的研究限制,敘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政 治 大. 本研究以「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00 年國三樣本第一波學生和家長為研. 立. 究對象。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抽取臺北縣(現為新北市) 、臺北市以及宜蘭縣. ‧ 國. 學. 的國中一年級和國中三年級的學生(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進行調查,共調 查 40 所學校,162 個班,共計 5586 人。. ‧. io. sit. y. Nat. 二、研究內容. n. al. er. (一)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包括「國中生知覺父親的教養方式」 、 「國中生知覺. Ch. i n U. v. 母親的教養方式」、「父親知覺的教養方式」、「母親知覺的教養方式」,而. engchi. 教養方式之內涵則包含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 (二)偏差行為:以外向性行為問題為主,包括逃家、蹺課、故意破壞不屬於自 己的東西、偷東西、打傷別人、勒索別人、抽菸或喝酒、嚼檳榔等八種偏 差行為。. 貳、研究限制 關於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如下所述:. -7-.

(17) 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之資料進行量化研究,而受試者在填答 問卷時,可能因各種認知、情緒、態度等主客觀的情形所影響,或在問卷內容解讀上 有所偏差,而干擾作答情形,進而影響研究結果之正確性,產生研究誤差。. 二、研究結果推論的限制 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之資料,「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 以臺北縣(現為新北市)、臺北市以及宜蘭縣的國中一年級和國中三年級的學生(不. 政 治 大 因此研究的結果是否可以推論至其他地區,尚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立. 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進行調查,推論的範圍僅限於新北市、臺北市和宜蘭縣,. ‧ 國. 學. 三、遺失值的限制. ‧. 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00 年國三樣本的第一波學生和家長. sit. y. Nat. 問卷作分析,並將家長問卷中父親填答部分與母親填答部分分開處理,分別與其子女. io. al. n. 為遺失值,予以刪除,可能因而漏失了重要的填答訊息。. Ch. engchi. -8-. er. 對應,並刪除填答之遺失值,以獲取有效研究樣本數。當親子其中一方未填答,便視. i n U. v.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旨在綜合歸納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理論以及研究結果,以建構 本研究之理論基礎。第一節為偏差行為的理論與研究;第二節為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論 與研究;第三節則為父母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第一節. 偏差行為的理論與研究. 本節首先闡述偏差行為之定義,並歸納整理出偏差行為之類型,以釐清本研究之. 政 治 大. 偏差行為的概念意涵,最後探討偏差行為之成因理論,建構本研究之研究基礎。. 立. ‧ 國. 學. 壹、偏差行為的定義. ‧.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會,界定偏差行為的標準會有不同,偏差. sit. y. Nat. 行為的定義因而有所差異,由此可知,偏差行為並不是一個絕對性的概念,其概念是. io. er. 相對性且複雜的(譚子文、范書菁,2010)。有鑒於偏差行為是一綜合性概念,吳怡. al. v i n Ch 討偏差行為的意涵。基於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變項,本研究傾向聚焦焦點,從心 engchi U n. 芳與曾育真(2003)分別從法律、統計、生活適應、問題行為、社會文化等方面,探. 理學、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偏差行為。 從心理學的觀點探討,吳武典(1979)認為偏差行為皆可視為個人對環境適應困 難的狀況,當個人無法以自身的能力解決問題,或是無法因應環境的要求,偏差、病 態行為便衍生而出,而這樣的問題症狀又可能導致新的偏差行為,如此環環相扣,惡 性循環。 吳武典(1992)更進一步指出,所謂偏差行為,即個人行為偏離一般人表現行為 之常態,並且明顯地妨礙其生活,造成其生活不適應之行為。而偏差行為具備「有異」. -9-.

(19) 及「有害」兩個因素,「有異」的行為指該行為異於常人、偏離正常,「有害」的行 為則指該行為造成自己與他人的痛苦與傷害,影響生活的適應力,為自己與他人的生 活帶來許多困擾與麻煩;要特別注意的是,需同時具備「有異」及「有害」兩個要件, 該行為才足以符合偏差行為的涵義。 大多數學者從社會學的觀點為偏差行為下定義,而黃德祥(2008)提出偏差 行為 包含下述四種特質,分別為:一、該行為明顯與一般人不同,二、其行為違反社會秩 序與人身安全,三、其行為導致他人與自身的傷害,四、行為的後果與社會所期望、 規範不符合。下面列出從社會學觀點出發的學者對偏差行為提出之定義:. 政 治 大 範,是一違規、犯錯的負面行為,進而導致對人民、社會環境的傷害,同時造成社會 立. 吳武典(1997)認為偏差行為是一種外向性行為,該行為明顯地有意違反社會規. ‧ 國. 學. 安全的威脅,具體行為包括偷竊、鬥毆、勒索、破壞公物、逃學、吸煙等。陳冠名(1997) 認為在團體、社會中,成員被規定要遵守一些既定的規範,例如校規、法律,當其行. ‧. 為違反了既定的規則,這些違規的行為即為偏差行為,例如逃學、抽煙、打架、濫用. sit. y. Nat. 藥物或參加不良幫派。陳羿足與董旭英(2002)發展出多向度之青少年偏差行為量表,. io. er. 定義偏差行為即個體所表現的行為,其違反了法律或社會上所訂定的文化規範,而就. al. 學生來說,偏差行為的範疇更包括學習適應行為。陳景圓與董旭英(2006)主要針對. n. v i n Ch 外向性的偏差行為進行研究,如:逃學、作弊、打架、吸煙等具體行為,並將其定義 engchi U 為個人表現的外在行為,而這些行為違反了社會上的文化規範。. 盧名瑩與董旭英(2010)結合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觀點,將偏差行為定義為當個體 行為明顯異於他人,同時違反社會、法律所定的規範,甚至為自己與他人帶來困擾, 影響身心健康與生活適應,如打架、故意破壞公物、攜帶攻擊性武器、偷取他人的財 物等。 綜上所述,研究者同意上述學者從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偏差行為,因此 結合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觀點,研究者認為偏差行為是個人對環境、生活適應困難所發. -10-.

(20) 出的訊號,導致個體表現出與一般人不同,且造成自己與他人困擾的行為,同時該行 為更違反了社會共同訂定之規範。. 貳、偏差行為的分類 就偏差行為的分類而言,楊國樞(1978)將偏差行為分為三類,包含違規犯過的 行為、心理困擾行為、學習困擾行為。茲介紹如下: 1. 違規犯過行為指該行為觸犯社會、學校、家庭訂定之規則,如:打架、作弊、 逃學、偷竊、抽菸等。. 政 治 大. 2. 心理困擾行為則指個人無法解決內心之焦慮、煩惱,而導致心理或情緒層面. 立. 的問題、困擾,如:失眠、憂鬱、有自殘或自殺念頭等。. ‧ 國. 學. 3. 學習困擾行為則指影響學習的不當行為、學習態度,如:上課不集中精神、 不按時做作業等。. ‧. 吳武典(1985)依據徐澄清之分類稍做調整與補充,將偏差行為分為外向性行為. y. Nat. er. io. 六類。茲詳述於下:. sit. 問題、內向性行為問題、學業適應問題、偏畸習癖、焦慮症候群、精神病症候群,共. al. n. v i n Ch 1. 外向性行為問題為違規犯錯之行為,如:逃學、逃家、打架、破壞、傷害他 engchi U 人等。 2. 內向性行為問題為情緒困擾層面之問題,包括畏縮、極度焦慮、有自殘或自 殺念頭等。 3. 學業適應問題則針對學習不適應之問題行為,如:考試作弊、注意力不集中 等。 4. 偏畸習癖為不良嗜好,例如咬指甲、吸菸、喝酒等。. -11-.

(21) 5. 焦慮症候群指焦慮導致的心理層面問題,如歇斯底里、焦慮而引發之嘔吐現 象等。 6. 精神病症候群為精神層面之問題行為,如精神分裂症等。 研究者認為吳武典之分類,可將偏畸習癖歸於外向性行為問題,而焦慮症候群則 可併至內向性行為問題討論之,精神病症候群則趨近病態行為,因此不在本研究討論 範圍內,如此偏差行為即為三類,包含外向性行為問題、內向性行為問題、學業適應 問題等。這三種類型可說與楊國樞之分類:「違規犯過的行為」、 「心理困擾行為」、 「學習困擾行為」不謀而合。. 政 治 大. 許春金、周文勇與蔡田木(1996)則將偏差行為分為六類:. 立. 1. 一般偏差行為,包括逃學、抽菸、賭博、打架、頂嘴等。. ‧ 國. 學. 2. 破壞偏差行為,包括毀損學校器材、他人所有物等。. ‧. 3. 性偏差行為,包括閱讀黃色書刊、出入不良風化場所等。. n. al. er. io. 5. 暴力偏差行為,包括加入幫派、恐嚇、勒索他人。. sit. y. Nat. 4. 偷竊偏差行為,包括偷取他人財物、所有物等。. i n U. v. 6. 藥物濫用偏差行為,包括吸食強力膠、安非他命等。. Ch. engchi. 郭芳君、譚子文與董旭英(2011)參考多位學者的定義,將偏差行為之分類做一 統整,分為「外向性行為問題」、「內向性行為問題」及「學業適應問題」。茲詳述 於下: 1. 外向性行為問題:如蹺課、逃學、喝酒、和老師起衝突。 2. 內向性行為問題:包括社會退縮的行為或是人際關係的欠缺,如自閉、畏縮、 易怒、強迫性行為、莫名恐懼、焦慮反應、自殘、自殺行為等 3. 學業適應問題:指考試作弊、作業未完成、上課不專心、注意力無法集中、. -12-.

(22) 抗拒上學等。 由此可見,郭芳君、譚子文與董旭英(2011)對偏差行為之分類:「外向性行為 問題」、「內向性行為問題」及「學業適應問題」,又與上述學者楊國樞、吳武典等 人之分類恰可對應。 綜上所述,本研究探討國中生之偏差行為,主要以外向性行為問題為主,包含逃 家、蹺課、故意破壞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偷東西、打傷別人、勒索別人、抽菸或喝酒、 嚼檳榔等八種偏差行為為主。. 參、偏差行為的成因理論. 立. 一、社會控制理論. 政 治 大. ‧ 國. 學. 1969 年,Hirschi 發表其著作《Causes of Delinquency》,並提出社會控制理論。 在之後,社會控制理論成為研究青少年偏差行為最重要、最完整且能提出最多實證支. ‧. 持的理論(郭豫珍,2004)。. y. Nat. io. sit. Hirschi(1969)的理論與一般犯罪學的理論不同,一般犯罪學研究「人為什麼會. n. al. er. 犯罪?」Hirschi 則以「有些人為什麼不犯罪?」為理論之核心。其研究認為人類之. Ch. i n U. v. 所以不犯罪,乃源於社會環境對人們的控制、教育、薰陶所致(張楓明,2006)。. engchi. Hirschi(1969)認為人天生就具有從事犯罪的意圖,因此我們不需要去解釋犯罪 的原因,而是探討、解釋為什麼有人不犯罪。要遏止人類犯罪、偏差行為的發生,最 重要的就是人與社會之間的連結關係,當社會連結關係越緊密,人類越不容易犯罪, 願意服從社會之規範。Hirschi 更進一步提出,能控制人類不犯罪的主要四個社會連 結,包括依附(attachment)、抱負(commitment)、參與(involvement)以及信念 (belief)。 依附(attachment)指人與其重要他人之間緊密的情感關係(Hirschi, 1969)。當. -13-.

(23) 一個人與他人之間具有緊密的情感連結,則其對他人會有強烈的依賴性、認同感,並 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能達成他人的期待;因此一個人與其父母、同儕、 師長等的依附關係愈緊密,則愈不容易產生犯罪、偏差行為。 抱負(commitment)指個人期待能在社會上有好的成果,為追求更好的職業、未 來而努力向上,因而避免自己去犯罪、違規。 參與(involvement)指個人對社會活動 的參與程度,當一個人對參與社會活動有愈高的熱忱,心力皆投入其中,也更不容易 進行犯罪行動。信念(belief)指一個人對社會及法律規範有所尊重,並具備強烈的 忠誠度,因此愈能服從社會之規範(Hirschi, 1969)。. 治 政 的連結關係,包括緊密的依附關係、努力達成社會抱負、積極 大 參與社會活動及忠實服 立 從社會信念,就會是阻止犯罪、偏差行為的最大力量。 綜上所述,社會控制理論認為縱使人天生就具有犯罪的動力,藉由人與社會之間. ‧ 國. 學 ‧. 二、自我控制理論. sit. y. Nat. Gottfredson 與 Hirschi 於 1990 年,提出一般化犯罪理論(A General Theory of. io. al. er. Crime),又稱為自我控制理論。其理論認為人皆有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的特性,而. n. 進行犯罪、偏差行為,可讓人們立即享受快樂的感受,要控制人們不犯罪,最重要的. Ch. engchi. 關鍵為自我控制的能力(許春金、孟維德,1997)。. i n U. v. Gottfredson 與 Hirschi(1990)認為當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愈強,則其愈能夠 約束自己,不受短暫快樂所吸引,因而不容易產生犯罪、偏差之行為。而影響自我控 制能力的因素為何?Gottfredson 與 Hirschi 認為家庭和學校是影響自我控制能力的重 要關鍵,當家庭、學校發揮愈正向的功能,則其自我控制能力會愈高,而產生犯罪行 為的機率也會降低。 Gottfredson 與 Hirschi(1990)進一步探討家庭的教養功能,認為親子間的依附 關係、父母對子女偏差行為的監督、父母對偏差行為的認知能力以及父母對偏差行為. -14-.

(24) 的懲罰與矯正等四種教養模式,對子女自我控制能力有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當父 母與子女之間的依附關係愈緊密,而父母能夠注意、監督子女的行為,同時有足夠的 認知能力判斷子女是否具有偏差行為,並能針對其偏差行為給予適當的告誡與懲罰, 如此能有效增進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防止偏差行為的發生。 綜上所述,自我控制理論提出要控制人們的犯罪、偏差行為,最重要的是自我控 制的能力,而家庭和學校的功能對自我控制能力有重要影響力。 因此,本研究期望能就社會控制理論以及自我控制理論提出之觀點進行驗證,探 討父母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5-. i n U. v.

(25) 第二節. 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論與研究. 本節介紹父母教養方式之定義和各學者之分類方式,並探討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 研究;而在相關研究中,研究者將從單向、雙向的觀點分析,同時深入討論親子知覺 之差異性。. 壹、父母教養方式的定義 歷年來,許多學者針對「父母教養」主題進行相關之研究,然而由過去的文獻發. 政 治 大 玉慧、吳齊殷,2001;黃韞臻、林淑惠,2012) 、教養行為(林惠雅,1999;陳富美, 立. 現,不同學者以不同的名詞代表「教養」之意義,包含教養方式(吳金香,1979;周. ‧ 國. 學. 2005)、教養態度(張高賓,2009;簡茂發,1978)、管教方式(孫旻儀,2010)、管 教態度(高淑芳、陸洛,2001;黃春枝,1986)等。事實上,上述名詞其內涵是一致. ‧. 的,皆指父母協助子女社會化的過程。. Nat. sit. y. 吳金香(1979)認為「父母教養方式」為父母在教導子女時,所呈現出的態度、. n. al. er. io. 情感、信念、價值觀之基本特徵,同時教養方式包含關懷和權威兩層面。Dusek 與. i n U. v. Danko(1994)認為子女在生活中會觀察、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教養方式即是指父. Ch. engchi. 母在生活中將其本身的價值觀、信念及行為模式等教導、傳遞給子女,而父母教養方 式與子女的性格、人格特質、自尊及行為模式等有關係。黃韞臻與林淑惠(2012)採 用劉淑媛(2004)對「父母教養方式」之定義,其認為父母教養方式係指父母依其本 身的信念,將特有的情緒與行為教導給子女。 楊國樞(1986)指出「教養方式」是父母透過訓練,協助子女社會化的過程;就 內涵而言,教養方式包含態度與行為兩層面,態度層面指父母教導、訓練子女時,所 抱持的相關認知、情緒、理念等,行為層面則是父母實際採取的行動與方法,以有效 教導子女正確行為。. -16-.

(26) 由楊國樞之定義,可知教養方式包含「態度」 、 「行為」兩大內涵。而林惠雅(1999) 則採「教養行為」一詞,定義為父母對子女進行教導時,所具備的教育目標、信念、 價值觀以及態度。因此不同目標、價值觀和態度的家庭,其教養行為因而有不同。鍾 怡靜(2009)進一步指出,近來研究開始從父母的教養方式與行為方面,進而著重於 影響父母教養行為的「信念」因素之探究。鍾怡靜採「教養信念」一詞,定義為父母 本身所持有的想法與價值觀,透過教養方式可傳遞、影響子女的態度與行為。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教養方式包括態度、行為兩個層面,因此本研究採用「教 養方式」作為研究變項之名稱,定義為父母藉由本身的信念、認知、價值觀,並透過. 政 治 大. 實際的行動和有效的策略,教導、引導其子女,使子女能夠在生活中表現出正確、合 宜的行為與態度。. 學. ‧ 國. 立. 貳、父母教養方式的分類. ‧. 學者對於家庭教養方式之分類,大致可以單向度、雙向度、多向度做為分類之依. sit. n. al. er. io. 一、單向度. y. Nat. 據:. Ch. engchi. i n U. v. Elder(1962)根據父母的支配性,將教養方式分為:獨裁(autocratic)、專制權 威(authoritarian)、民主(democratic)、平等(equalitarian)、溺愛(permissive)、 放任(laissez-fair)、忽視(ignoring) 等七種類型。Pumroy(1966)則將父母教養 方式分為嚴厲(disciplinarian) 、放縱(indulgent) 、保護(protective) 、拒絕(rejecting)。 Baumrind ( 1971 ) 以 父 母 的 權 威 性 為 指 標 , 將 父 母 教 養 方 式 分 為 放 任 溺 愛 型 (permissiveness)、獨斷專制型(authoritarian)、民主威信型(authoritative)三種。 Hurlock(1972)區分父母教養方式為過度保護、過度放任、拒絕、接納、支配、屈 從、偏寵及期望等八種類型。Barber(1994)將教養行為分為積極、消極與監督三種. -17-.

(27) 類型。積極的教養行為指的是父母以鼓勵、讚美的方式教養孩子,與孩子之間互動關 係良好;消極的教養行為是父母以處罰的方式,毆打、責罵孩子;監督教養則指父母 能夠掌握孩子的行為與行蹤。 王鍾和(1996)從正向的角度,提出教養方式的原則,包含「合理的期望」 、 「明 確的規定」、「親子溝通」、「溫和堅定的態度」,可提供父母決定教養方式之依據。茲 將其原則敘述於下: 1. 合理的期望是父母能根據子女的能力,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要求。 2. 明確的規定是父母能在事前對孩子訂下明確的規定,並說明原因,同時採取. 政 治 大. 適當的鼓勵與懲罰,引導孩子自理一切,使其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表現正確. 立. 的行為。. ‧ 國. 學. 3. 親子溝通指訂定家中規則時,父母願意和子女一同討論,得到雙方的認同。. 予子女適當的鼓勵和懲罰,不過度寬鬆或是過於嚴厲。. Nat. sit. y. ‧. 4. 溫和堅定的態度則指在訂定規定後,父母能以溫和堅定的態度確實執行,給. io. er. 而吳齊殷(2000)認為教養方式分為合宜的教養、不當的教養。合宜的教養方式 為,父母能夠在生活中對子女表現關心、支持的行為,隨時注意子女的情緒,適時給. al. n. v i n Ch 予子女足夠的包容與關愛,並能鼓勵、讚美子女良好的行為表現,幫助他們克服人生 engchi U 中的大小難題。反過來說,當父母的行為與上述合宜的教養方式完全相反,則歸為不 當的教養方式,不當的教養通常包含「缺乏監督」 、 「不一致教養」 、 「嚴厲教養」 、 「非 引導式教養」四個不同的主要面向。茲將不當的教養方式之面向詳述如下: 1. 缺乏監督: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行蹤、行動能夠了解與掌握的程度。 2. 不一致教養:父母不能夠用一致的準則管教子女,時常任意改變標準。 3. 嚴厲教養:父母常使用毆打、訓斥的嚴厲方式,教養子女。 4. 非引導式教養:父母很少和子女利用溝通、討論的方式,給予適當管教。. -18-.

(28) 周玉慧與吳齊殷(2001)採吳齊殷(2000)提出之定義,以不當的教養包含「缺 乏監督」 、 「不一致教養」 、 「嚴厲教養」 、 「非引導式教養」等四個面向,做為教養方式 之定義。張高賓(2009)研究採用楊慧萍(1997)所編製的父母教養態度量表。將父 母教養分為「關愛督導」、「權威限制」、「敵意」、「忽略」等四個向度。 許婷婷與林惠雅(2011)採用國內李芊蒂、吳齊殷與關秉寅(2005)所提出教養 行為的五大向度,茲詳述於下: 1. 溫情教養(warmth):父母在生活中能給予子女關愛與情感上的支持。 2. 監督教養(monitoring):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表現能監督、掌握的程度。. 政 治 大. 3. 一致性教養(consistency) :在與孩子共同建立家中規矩後,父母會確實執行,. 立. 而不是前後矛盾或是視心情決定。. ‧ 國. 學. 4. 引導式教養(inductive reasoning):父母引導孩子表現出正確的行為與態度,. ‧. 並清楚說明行為背後的原因與可能造成的後果。. y. sit. io. er. 罵、體罰等。. Nat. 5. 嚴厲教養(harsh corporal punishment):父母會用嚴厲的方式管教子女,如責. al. v i n C h ,與吳齊殷(2000)所提出教養方式之四大 規定」、「親子溝通」、「溫和堅定的態度」 engchi U n. 研究者認為王鍾和(1996)提出教養方式之原則,包括「合理的期望」 、 「明確的. 面向其中的「不一致教養」 、 「非引導式教養」之概念不謀而合。而吳齊殷(2000)從 負面的角度提出教養方式之四大面向,包含「缺乏監督」 、 「不一致教養」 、 「嚴厲教養」、 「非引導式教養」,又與李芊蒂、吳齊殷與關秉寅(2005)所提出教養方式之分類恰 可對應,李芊蒂等人(2005)另外更增加了「溫情教養」此向度。. -19-.

(29) 二、雙向度 Schaefer(1965)將教養方式分為「關愛─敵意」 (love-hostility)及「控制─自主」 (control-autonomy)兩個向度,並可依據父母在教養方式偏重的不同而形成一環型 模式圖。林惠雅(2008)指出在父母教養方式向度之研究中,較常提及情感(affection) 和控制(control)二向度。 Maccoby ( 1984 ) 提 出 父 母 的 教 養 行 為 中 包 含 兩 個 向 度 :「 接 受 / 回 應 」 (acceptance/responsiveness) 、 「要求/控制」 (demanding/control) ,接受/回應泛指父母 對孩子表現關心、接受、支持的程度,並能適時回應孩子的需求;而要求/控制則是. 政 治 大. 指父母對子女約束、管控、監督的程度,要求子女須遵守家中的規則;此兩種向度可. 立. 交互組合成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包含「獨斷專權型:低回應高要求」 、 「寬容溺愛型:. 學. ‧ 國. 高回應低要求」、「民主威信型:高回應高要求」、「忽略冷漠型:低回應低要求」。這 四種管教方式,是目前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研究使用最廣的一種分類。. ‧. n. al. er. io. sit. y. Nat 三、多向度. Ch. engchi. i n U. v. Becker ( 1964 ) 認 為 父 母 教 養 方 式 可 分 為 三 個 向 度 , 包 含 「 限 制 - 放 縱 」 (restrictiveness - permissiveness) 、「溫暖-敵意」(warm - hostility)、「焦慮情緒的涉 入-冷靜的分離」(anxious emotional involvement - calm detachment),並可依此組合 成八種教養方式: 「放任」 (indulgent) 、 「民主」 (democratic) 、 「焦慮神經質」 (anxious neurotic )、「 忽 視 」( neglectful )、「 嚴 格 控 制 」( rigid controlling )、「 開 明 權 威 」 (authoritative) 、 「有效規劃」 (organized effective)及「過度保護」 (overprotective)。. -20-.

(30) 綜言之,本研究之研究變項「父母教養方式」主要以單向度為分類之依據,採用 吳齊殷(2000)提出之定義,而為使讀者更容易閱讀,研究者將原來的「缺乏監督」、 「不一致教養」 、 「非引導式教養」此三個面向改採正向的角度命名,因而將父母教養 方式分為「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等四個面向。. 參、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 家庭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先接觸的環境,對個人的心理、行為、態度等皆具有極大 的影響力。父母透過教養方式形塑子女的行為與態度,是協助子女社會化的重要關鍵。. 政 治 大. 因此,國內外對父母教養方式的研究相當多,是學者關注的研究議題之一。就研究對. 立. 象而言,歷年文獻所研究的對象相當多樣,包含探討單親家庭(張高賓,2001;郭妙. ‧ 國. 學. 雪、郭玲芳,2008) 、新住民家庭(王貞云、黃欣蕙、何淑菁,2012;陳雅鈴,2004; 黃明月、林宜穎、葉書秀,2008) 、針對資優兒童(蔡玉瑟、張妤婷、謝孟岑,2006;. ‧. er. io. sit. Nat. 2012;陳彥璇、蘇育令,2007)等進行探究。. y. 蔡敏瑛,2010) 、針對過動兒童(王秀美、吳珍梅,2011) 、針對獨生子女(林惠雅,. 早期有關教養方式相關議題的研究,總認為父母是「影響者」 、 「下指令」的那一. al. n. v i n 方,而子女則是「被影響者」、「接收指令者」 ,因此較著重於探討親方所自覺的教養 Ch engchi U 方式(陳富美,2007)。而近年來,漸漸有學者主張親子關係應採雙向互動的取向,. 子女的認知、知覺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說,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對於子女的確會有所 影響,然而子女並非全然接受,而是依自己的知覺、認知進而對父母所提供的教養方 式選擇、詮釋,以建立出自己一套主觀認定的教養知覺(高淑芳、陸洛,2001)。 葉光輝(1995)更指出心理學家對父母教化方式與子女行為發展之間關係之探究, 主要可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從單向被動觀點到雙向互動觀點」,是從子女被動 地受父母教化方式影響,轉變為親子雙方之行為與信念對彼此皆有影響,即子女開始. -21-.

(31) 能夠對父母的教化方式選擇性地接受與自主性地回應;第二階段「從雙向互動觀點到 整體互動」 ,則是從親子間交互影響,轉變為親子間整體互動關係的觀點,也就是說, 不僅父母採引導性的教化方式,同時子女能夠有正向的回應與合作,才能達成親子之 間良性的互動關係。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彼此互動、關係緊密的,因此從親子雙方的角 度來探討教養議題,確實有其必要性。 綜觀近年來有關「教養方式」議題的研究,研究者將之分為單向研究及雙向研究。 單向研究指僅測量親方(父母)或子方(子女)其中一方的知覺,而雙向研究則指測 量子女及父或母配對關係者(即子女-父親配對或是子女-母親配對)、或者是同時. 治 政 大 1999;黃明月、林宜穎、葉書秀,2008;魏美惠、楊騏嘉,2010;Bugental, Brower, & 立. 測量子女及父母雙方。早期主要以單向研究為主,僅測量父、母親之知覺(林惠雅,. Reiss, 1996; Bugental, Krantz, Lyon, & Cortez, 1997) ,或是僅測量子女之知覺 (朱瑞玲,. ‧ 國. 學. 1989;高淑芳、陸洛,2001;許婷婷、林惠雅,2011;郭芳君,2003;陳婉琪、徐崇. ‧. 倫,2011);近來愈來愈多研究傾向雙向研究,測量子女及父或母配對關係者(吳齊 殷,2000;周玉慧、吳齊殷,2001;林惠雅,2008;高美英、吳齊殷、呂碧鴻,1998;. y. Nat. er. io. sit. 游淑華、巫珍宜、趙淑珠,2004;謝宛臻,2007),或是同時測量子女及父母雙方者 (李宜蓁,2010;陳富美,2005;陳富美,2007)。而本研究則著重於雙向研究,將. n. al. 於下面做更多的討論。. Ch. engchi. i n U. v. 吳齊殷(2000)探討家庭結構、教養實施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之關係,以問卷調 查的方式蒐集臺北市國中一年級學生及其家長(主要以母親為主)的填答資料,並將 親方與子方分別所知覺的教養分數合併為一個分數,作為「父母教養方式」變項之測 量分數。高美英、吳齊殷與呂碧鴻(1998)同樣也將學生問卷及家長問卷所獲得的填 答資料合併,作為教養方式之測量依據。高美英、吳齊殷與呂碧鴻(1998)以及吳齊 殷(2000)之研究可說是為國內親子雙方知覺教養議題之研究開了先河。 周玉慧與吳齊殷(2001)探討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之關係,以及親. -22-.

(32) 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該研究分別測量國中一年級學生以及其家長(主要為母親)之 知覺,其研究結果發現子女和母親知覺之相關很低,而青少年所知覺的不當教養與親 子互動較能說明青少年的偏差行為。陳富美(2007)探討親子對於教養知覺的差異情 形,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以及其父、母親,其研究結果發現親方與子方在民主、 寬鬆及忽視教養行為頻率的評量上呈現顯著的差異,不過在權威教養的評估則頗為一 致。謝宛臻(2007)研究學齡前幼兒及其父親對父親參與的知覺,研究結果顯示親子 知覺之差距頗大,尤其以「情感參與」方面差距最大。 西方關於教養議題之相關研究,蒐集青少年與其父母的評量資料,研究結果指出. 治 政 大 1989; Tein, Roosa, & 是說子女與父母之知覺具差異性(Aquilino, 1999; Smetana, 立. 青少年在父母教養方式及親子關係的知覺上,與其父母所評量的結果並不相同,也就. Michaels, 1994)。而 Demo、Small 與 Savin-Williams(1987)的研究中,測量父母親. ‧ 國. 學. 與子女分別在親子關係上的知覺,並探討親子的知覺分別與青少年自尊的關係,研究. ‧. 結果顯示母親與其子女在「家長支持」上的知覺頗為一致,但在「家長監控」方面的 知覺有顯著的差異,而父親與其子女的知覺之間同樣具顯著差異,同時該研究更發現. y. Nat. er. io. sit. 若要探討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影響,子女所知覺的教養方式較具有解釋力,而父母 所自覺的教養方式則沒有關係。Gaylord、Kitzmann 與 Coleman(2003)研究父母及. al. n. v i n 子女分別知覺的教養方式以及其與子女在教室中適應能力之關係,其研究顯示父母與 Ch engchi U. 子女的知覺具顯著差異,更指出與子女所知覺的教養相比,父親與母親都認為自己的 教養方式更具支持性。 綜上所述,從各學者的研究結果得知親方與子方對於教養方式之知覺確實有差異, 加上現今探討親子知覺差異之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採雙向研究,從「臺灣青少 年成長歷程研究」中分別獲得親方與子方所測量之資料,並將之做一比較,以了解親 子知覺之差異性。. -23-.

(33)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本節首先介紹各種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再者,探討 子女知覺的教養方式,在父母自覺的教養方式與子女偏差行為關係之間的中介角色; 最後,將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方式分開來做討論,探討父親教養方式、母親教養方式分 別與子女的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壹、各種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的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治 政 大 父母是青少年的重要他人,父母對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社會行為等都有很大的 立. 影響,而從 Hirschi(1969)所提出的社會控制理論,研究者認為與家庭之間的依附. ‧ 國. 學. 關係,會是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的重要關鍵之一。父母教養方式為父母藉以教養孩子. 題。. ‧. 的重要途徑,因此父母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學者所關切的議. sit. y. Nat. io. er. 謝文彥(1996)的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方式愈積極正向,則子女產生偏差. al. 行為可能性愈低;同時,親子關係愈良好的家庭,其子女產生偏差行為之可能性也愈. n. v i n C h 與 Keltikangas-Jarvinen(1999)的研究發現當 低。Katainen、Raikkonen、Keskivaara engchi U 親子之間的關係過於疏離,彼此缺乏溝通、互動時,其子女容易發生偏差行為。國外 許多相關研究皆顯示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的問題行為的確有關係,當父母採消極、負 面、甚至不適當的教養方式,容易造成子女不適應行為的出現,甚至產生偏差行為; 而當父母採取積極、正向、溫暖、關愛、支持性的教養方式,子女產生偏差行為的情 形則較少,因此建議父母應提供良好、溫暖的教養環境(Capaldi, Pears, Patterson, & Owen, 2003 ; Hops, Davis, Leve, & Sheeber, 2003; Simons, Simons, Burt, Brody, & Cutrona, 2005; Thornberry, 2005) 。. -24-.

(34) 而有些學者更進一步探討各種不同的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如 Steinberg、Blatt-Eisengart 與 Cauffman(2006)探討獨斷專權型、寬容溺愛型、民主 威信型、忽略冷漠型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分別與青少年行為之關係,其研究結果發 現採民主威信型的父母,其子女比同年齡的同儕更不容易發生問題行為;而採忽略冷 漠型的父母,其子女較易產生情緒困擾的問題,其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較低,因而導致 偏差行為的發生。盧怡吟等人(2010)研究發現父母教養方式採「專制權威」的方式, 相較於「寬鬆放任」教養方式,孩子吸菸、嚼食檳榔會有較高的比率。因此建議父母 能採關懷、溫暖、支持的教養方式與孩子相處,並適度地要求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 關係,如此較能有效減少子女吸菸、飲酒、嚼食檳榔的行為。. 治 政 大 近年來,許多研究父母教養方式之文獻皆提出一致的結論,即父母給予的溫暖 立. (warmth)與支持(support)對於子女的行為能帶來正向的影響。如 Goldstein 與. ‧ 國. 學. Heaven(2000)指出將行為偏差或犯罪的青少年與正常青少年相比,偏差行為的青少. ‧. 年普遍缺少父母的關懷、照顧,而其父母對子女管教也缺乏一致性。譚子文與董旭英 (2010)研究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確實影響子女的行為,其中父母的關愛對偏差行為. y. Nat. er. io. sit. 發生有高影響力,而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的關愛與管教層面愈正向者,其偏差行 為發生程度則愈低,由此可見正向積極的教養態度是維持子女健康正確行為的重要因. al. n. v i n 素。Simons、Simons、Burt、Brody C與h Cutrona(2005)認為父母期望以控制與監督的 engchi U 教養方式,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行為時,同時須搭配溫暖與支持性的態度,如此才會 是有效的教養方式,也就是說不能只有控制,必須是支持性的控制與監督,才能夠減 低問題行為的發生;若父母試圖嚴格控制與監督,卻忽略給予子女溫暖和支持,往往 會產生反對和無視父母管教的孩子,反而造成反效果。 許多實證研究指出父母的監督教養以及嚴厲教養對孩子的行為會有影響,具體來 說即缺乏父母監督的青少年較容易發生偏差行為(Borawski, Ievers-landis, Lovegreen, & Trapl, 2003; Eaton, Krueger, Johnson, McGue, & Iacono, 2009 ; Fulkerson, Pasch, Perry,. -25-.

(35) & Komro, 2008; Laird, Criss, Pettit, Dodge, & Bates, 2008; Muñoz, Pakalniskiene, & Frick, 2011; Neumann, Barker, Koot, & Maughan, 2010),而當父母施行愈嚴重的嚴厲 教養,也容易提高子女偏差行為的發生(李文傑、吳齊殷,2004;Parent, Forehand, Merchant, Edwards, Conners-Burrow, Long, & Jones, 2011),甚至影響孩子的情緒調節 等行為(Chang, Schwartz, Dodge, & Chang, 2003; Xu, Farver, & Zhang, 2009)。謝沛霖 (2011)之研究資料取自長期追蹤調查資料「青少年藥物濫用之起因:一個社會學習 模型」,探討母親偏差行為、教養行為(生活監控以及嚴厲教養)與子女偏差行為間 之關係,其研究發現當母親對子女進行的生活監控越多,而對子女的嚴厲打罵的教養 越少,子女愈不容易發生偏差行為。Claes 等人(2005)探討父母監督、父母依附和. 政 治 大. 青少年偏差行為的關係,研究結果指出父母監督和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偏差行為呈現. 立. 負相關,因此建議父母須適時監控子女的行為,且當親子之間的情感能緊密地聯繫,. ‧ 國. 學. 則更能有效防止子女偏差行為的發生。. ‧. 林俊瑩、許順宗、林淑華與蔡郁臻(2005)以臺北市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其研 究發現當子女和家庭互動關係愈良好,子女愈不會發生翹課行為。但若父母採取緊迫. y. Nat. er. io. sit. 盯人,過於嚴格的管教方式,子女較無法適應,對減少翹課行為並無太大效果。詹宜 華、張楓明與董旭英(2012)探討衝動性格、父母監督及接觸偏差同儕對國中生偏差. al. n. v i n 行為之影響,研究發現低父母監督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具有直接的影響效果,即缺乏父 Ch engchi U 母監督的青少年,其偏差行為的發生率也較高,該研究更進一步表示現代父母難以拿 捏教養的尺度,容易導致過度高壓或是過度放縱的負向監督,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納 入負向的監督教養共同做討論,了解其對於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 綜上所述,不當的父母教養方式,容易導致子女產生行為上的問題,甚至發生偏 差的行為。本研究分析「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的資料,期望探討教養方式中的 四個面向,包含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的 關係。. -26-.

(36) 貳、子女知覺的教養方式,在父母自覺的教養方式與子女的偏 差行為關係之間的中介角色. 早期的學者大多從親方的角度,探討父母自覺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影響(林惠雅, 1999;廖經台,2002;Bugental, Brower, & Reiss, 1996) ,研究也發現父母親的教養方 式確實會影響子女的知覺、行為等;然而,愈來愈多研究開始將研究的重點轉為子方, 提出對子女的行為真正產生影響的,應該是子女主觀對父母教養行為的認知與解讀, 而非父母自己的教養知覺(朱瑞玲,1989;高淑芳、陸洛,2001;許婷婷、林惠雅,. 治 政 2011;陳富美,2007;陳婉琪、徐崇倫,2011;Demo, Small, 大& Savin-Williams, 1987)。 立 因此,研究者欲探討,當子女察覺到親方所施行的教養方式時,是否會因此影響到子 ‧ 國. 學. 女的偏差行為?. ‧. 綜合上述的討論,本研究希望能同時討論親方與子方雙方的教養知覺,並分別了. sit. y. Nat. 解其與偏差行為的關係,除此之外,更進一步探討父母所自覺的教養方式,除了直接. io. al. n. 影響。. er. 影響子女的偏差行為,是否還會透過子女所知覺的教養方式,對其偏差行為產生間接. Ch. engchi. i n U. v. 參、父親、母親的教養方式分別與子女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另外,有些學者認為父親的教養方式與母親的教養方式對於子女的行為會分別造 成不同的影響,因此特別將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方式分開來做討論,探討父親教養方式、 母親教養方式分別與子女偏差行為的關係之研究(Claes, Lacourse, Ercola, Pierro, Leone, & Presaghi, 2005; Thornberry, Freeman-Gallant, Lizotte, Krohn, & Smith, 2003; Vazsonyi, Hibbert, & Sinder, 2003 ; Vieno, Nation, Pastore, & Santinello, 2009) 。Vazsonyi、. -27-.

(37) Hibbert 與 Snider(2003)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父親或是母親,其教養方式中的親密、 支持、監督、溝通等向度,皆與子女偏差行為有關係,而當父母提供子女愈多支持與 關愛,則青少年愈不容易發生喝酒、吸毒、學校不適應等偏差行為。蔡松瑜與林瑞欽 (2006)研究不同家庭型態的國中生對於父親、母親在教養知覺、家庭知覺與偏差行 為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當子女所知覺的父親教養知覺愈正面,則母親教養知覺與家 庭氣氛也會愈良好,子女偏差行為將會愈少。Sandhu 與 Kaur(2012)探討青少年問 題行為與情緒自主、親子關係之關係,該研究將父親與母親分開討論,研究指出母親 的過度保護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是正相關,而母親的關懷和父親的過度保護與青少年偏 差行為則呈現負相關,因此建議母親可做為提供溫暖、關懷的角色,而父親則可扮演 監督孩子的角色。. 立. 政 治 大. 有鑒於此,本研究也試著將父親與母親分開來討論,並分別與其子女對應,藉此. ‧ 國. 學. 探討父親教養方式、母親教養方式分別與子女偏差行為的關係。.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8-. i n U. v.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共分五節,依序為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介紹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 具,第四節為研究程序,第五節則為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資料做分析,探討親子知覺的教養方 式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親子知覺教養方式的差異。本研究之自變項為「母. 政 治 大. 親知覺的教養方式」和「父親知覺的教養方式」 ,中介變項為「國中生知覺母親的教. 立. 養方式」和「國中生知覺父親的教養方式」 ,而教養方式之內涵則包含監督教養、一. ‧ 國. 學. 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等;依變項則為國中生的偏差行為。 研究者依據前述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並透過文獻探討之結果,提出以下研究. y. Nat. n. al. er. io. 監督教養 一致性教養 嚴厲教養 引導式教養. sit. 國中生知覺的教養方式 1. 2. 3. 4.. Ch. engchi. i n U. 父母知覺的教養方式 1. 2. 3. 4.. 監督教養 一致性教養 嚴厲教養 引導式教養. ‧. 架構,以呈現各變項之內涵與關係。本研究架構如圖 3-1-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29-. v. 國中生的偏差行為 1.逃家 2.蹺課 3.故意破壞不屬於 自己的東西 4.偷東西 5.打傷別人 6.勒索別人 7.抽菸或喝酒 8.嚼檳榔.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資料來源採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aiwan Youth Project)2000 年國三樣本第一波學生和家長問卷。該計畫原名「青少年的成長歷程與生活經驗:由家 庭、學校與社區的互動來看青少年的發展」研究計畫,現採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 究」 (Taiwan Youth Project,簡稱 TYP) ,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推動,為一長期 追蹤調查研究。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調查實施期間為 2000 年 3 月至今,重點在了解臺. 政 治 大 少年成長歷程的可能因素,現在已展開成人樣本的追蹤調查。 立. 灣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並期望從家庭、學校和社區等三方面的觀點切入,探討影響青. ‧ 國. 學.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抽取臺北縣(現為新北市)、臺北市以及宜蘭縣共 40 所學校,162 個班,以國中一年級和國中三年級的學生(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 ‧. 學校),共計 5586 人為研究對象,其中,國一抽取 81 班,共 2696 人,國三抽取 81. sit. y. Nat. 班,共 2890 人。此外,亦針對學生、家長及班級導師,進行一系列的縱貫性追蹤調. n. al. er. io. 查(整理自:青少年追蹤研究網站,網址為 http://www.typ.sinica.edu.tw)。. i n U. v. 「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的抽樣方式採「分層的多階層叢集抽樣」,首先以. Ch. engchi. 「縣、市」作為第一分層,再根據該縣市內「鄉、鎮、市、區」的都市化程度決定抽 樣的第二分層,分別將每一縣市分出二至三個區。 接著,以叢集抽樣的方式,先依據各分區的學生人數佔該縣市總學生人數的比例, 來決定各分區應抽取的樣本總數。再來,依據一校抽兩班的原則,決定該分區應抽取 的學校數目,先隨機抽出「學校」後,每校再隨機抽出二個「班級」,抽到的班級, 全班學生皆為研究樣本。國一和國三的取樣方式皆相同。 依據上述的抽樣方式,最後共抽取 40 所學校(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 -30-.

(40) 共 126 班,學生總人數為 5586 人。其中臺北市抽取 16 所學校、臺北縣(現為新北市) 抽取 15 所學校、宜蘭縣抽取 9 所學校,每校的國中一、三年級各抽 2 個班級,每校共抽 取 4 班,計國一 81 班,共 2696 人,國三 81 班,共 2890 人(整理自:青少年追蹤研. 究網站,網址為 http://www.typ.sinica.edu.tw)。 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親子知覺教養 方式的差異。因此,本研究使用 2000 年國三樣本的第一波學生和家長問卷作分析, 由於家長問卷主要以母親為填答者,母親無法填寫時,再請父親填寫,因而無法同時 獲得同一名學生其父親、母親的填答資料。本研究遂將家長問卷中父親填答部分與母. 治 政 研究樣本數,藉以比較親子知覺教養方式的差異。 大 立. 親填答部分分開處理,並分別與其子女對應,共計 805 對父子和 1674 對母子為有效.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1-. i n U. v.

(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探討親子知覺的教養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親子知覺教養方式 的差異,採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aiwan Youth Project)2000 年國三樣本 第一波學生和家長問卷作資料分析。由於研究者在偏差行為的測量題目有進行選題動 作,因此將研究樣本隨機抽取 30%,先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計 236 對父子和 500 對母子,其餘 70%則進行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此部分則計 581 對父子和 1191 對母 子。而研究變項包含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偏差行為。說明各變項如下:. 壹、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親子知覺之教養方式取自「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00 年國三樣本第一波 學生和家長問卷,包含國中生知覺母親的教養方式(題項 as136m01~ as136m12) 、國. ‧. 中生知覺父親的教養方式(題項 as136f01~ as136f12)和父親、母親知覺的教養方式. y. sit. n. al. er. io. 共有 12 題。. Nat. (題項 ap128001~ ap128012),分別由國中生及其父親、母親填寫同樣的題目,題目. i n U. v. 本研究將教養方式分為四個向度,包含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 Ch. engchi. 式教養,每個向度各 3 題,計分方式為五點量表形式,各題選項包含「總是」 、 「幾乎 總是」 、 「有一半時間」 、 「幾乎沒有」到「沒有」等強度,由受試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與 感受填答,選「總是」得 5 分,選「幾乎總是」得 4 分,選「有一半時間」得 3 分, 選「幾乎沒有」得 2 分,選「沒有」得 1 分。分別將此四個向度包含的題目得分相加, 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所知覺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的程度 愈高;反之,則表示受試者知覺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引導式教養的程 度愈低,茲將詳細的題目敘述以表 3-3-1 和表 3-3-2 呈現:.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由於醫療業導入 ISO 9000 品保系統的「資歷」相當資淺,僅有 三年多的年資 11 ,因此,對於 ISO 9000 品保系統應用於醫療業之相關 研究實在少之又少,本研究嘗試以通過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本研究計畫之目的是要以 MPEG-7 之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