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家庭教育推廣及未來研究等兩個面 向提出建議,以提供相關單位與未來研究者參考。

壹、對家庭教育推廣之建議

一、同時關注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開辦相關課程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離婚態度,皆是知覺父母婚姻關 係的影響力最大,換言之,相較於外顯的父母婚姻狀況,子女內心感 受到的父母關係才是影響力的關鍵,不僅直接影響親子間的親密情感,

更會對子女的婚姻與離婚態度產生深遠的影響。此外,青少年與父母 的親子關係,對其離婚態度具有中介影響力,亦即,不僅是主觀的知 覺父母婚姻關係會影響子女對離婚的看法,親子之間的親密情感,亦 會對子女在認知層面的型塑過程帶來轉變,影響子女社會認知能力的 發展,進而影響其對婚姻和離婚之態度(Mazur, 1990),且親子關係的 影響力甚至超越子女知覺的父母婚姻關係。

綜上可知,「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對青少年的影響力具 關連性,兩個議題不可被單獨處理,父母婚姻關係會經由親子關係,

將概念、態度及價值觀傳遞給青少年,進而增加青少年複製上一代婚 姻經驗的可能。因此,為避免青少年重製上一代的負面經驗,建議家 庭教育推廣工作者,除隨著社會潮流辦理各種親職講座、提升學習力 及競爭力等培育課程之外,亦可針對夫妻情感經營或親子關係培養等

82

主題,設計夫妻或親子親密關係之方案,開辦相關活動及課程,並鼓 勵參與者以攜伴(夫妻或親子)的形式一同參與學習。

二、針對親子關係對青少年離婚態度的影響,研發相關教材

從本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對離婚的態度呈現中立偏不認同,可知 青少年的價值觀念並非大眾所想的自由開放,藉著這樣的基礎概念,

建議家庭教育推廣工作者,以及中等教育教材研發單位,可嘗試針對

「離婚」議題設計教學內容,讓青少年在瞭解美滿家庭與婚姻的同時,

也學習如何面對婚姻瓦解,更重要的是要讓父母和青少年知道,個人 對婚姻及離婚的看法,並不會受父母婚姻狀況影響,且相較於父母婚 姻狀況,青少年知覺到的父母婚姻關係及親子關係,才是青少年婚姻 及離婚觀念得以改變的關鍵。

貳、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就讀高中職之青少年。然而,根據我國《兒童 及少年福利法》第 2 條之規定:「所稱少年,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 之人」;以及《張氏心理學辭典》對青少年之定義:女性約自 12 歲至 21 歲之間,男性約自 13 歲至 22 歲之間(張春興,2006),可將青少年 的年齡界定在 12 歲至 22 歲之間,即從國中、高中職到大專院校的學 生皆屬青少年之範圍。由於不同發展階段之青少年,可能存在不同的 認知、價值與經驗,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考量以不同發展階段 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討。

83

二、研究設計

(一)增加預測變項

本研究的預測變項包含個人背景變項(性別、主要照顧者、宗教信 仰、學校類別)、家庭背景變項(父母婚姻狀況、知覺父母婚姻關係、

家庭社經地位)及親子關係,所有的自變項,在整體離婚態度與四個 分量表之解釋變異量皆不甚理想,最高僅有 11.0%的解釋變異量。因此,

研究者認為應該仍有其他預測變項如交往經驗,可提高對離婚態度之 解釋變異量,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增加不同的預測變項嘗試提高模式 預測力。

(二)進行質化研究

經本研究結果可知,青少年對離婚的態度是持中立略偏不認同的,

似乎並非社會大眾所形容觀念開放、自我意識強烈、風吹折枝的年輕 世代,在現今社會風氣與生活型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青少年的成長 過程是否生活在大染缸之中?是哪些原因影響了青少年的認知建構?

再者,離婚態度是指個人對於離婚所抱持的想法、信念與認同程度等 認知概念,概念或價值觀的形成必定有其背景歷程,究竟其中的影響 或轉變原因為何?以上皆是量化研究設計難以解答的問題。因此,建 議對此議題有興趣之未來研究者,可嘗試以質化研究設計深入探討。

8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11)。內政統計年報。臺北市:內政部。

王如芬(2005)。大學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愛情關係 中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福貞(2006)。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何嘉雯(1998)。臺北縣市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對婚前性行為影 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吳秀櫻(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 較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明隆(2007)。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 版)。臺北縣:加樺國際。

吳毓瑩(1996)。量表奇偶點數的效度議題,調查研究,2,5-34。

李秋霞(1991)大學生對父母與同儕婚姻態度之覺知及個人現代性在 婚姻態度上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彰化市。

杜宜展(2010)。大學生父子關係與子職行為之研究。中臺學報,21(4),

85

63-92。

周玉敏(2006)。離婚態度、夫妻關係對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家政學 刊,40,133-148。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高雄市:復文。

林如萍(2008)。姻緣天注定!大學生的關係信念對婚姻教育態度之影響。

中華家政學刊,43,43-59。

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柯澍馨、何嘉雯(2004)。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同居行為之研 究--以臺北縣市私立大學學生為例。華岡農科學報,13,57-74。

柳杰欣、吳麗娟、林世華(2009)。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 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4),641-662。

張思嘉(2006)。家庭與婚姻:臺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本土心 理學研究,26,3-34。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2010)。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暨綱要。2012 年 1 月 6 日。取自: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403 教育部(2011)。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一般科目。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a)。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b)。高中職學生數。臺北市:教育部。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11)。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

86

體應用(六版)。臺北市:五南。

單懷聖(1995)。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 關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懷真(2001)。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

廖大齊(2004)。南投縣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廖婉如(2011)。大學生的婚姻承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 展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郁芳(2009)。影響臺灣民眾離婚態度變遷之研究:年齡-時期-世 代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

中華輔導學報,20,51-82。

簡致捷(2011)。大學生對外遇與離婚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大學生 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羅國英(1995)。從親密關係觀點看青少年親子關係及其測量。測驗與 輔導,133,2732-2737。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

NSC-86-2413-H031-004-G11)。臺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87

英文部分

Amato, P. R. (1988). Parental divorce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453-461.

Amato, P. R. (1996). Explain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628-640.

Amato, P. R., & Booth, A. (1991). The consequences of divorce for attitudes toward divorce and gender rol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2, 306-322.

Amato, P. R., & DeBoer, D. D. (2001). The transmission of marital instability across generations: Relationship skills or commitment 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38-1051.

Amato, P. R., Rezac, S. J., & Booth, A. (1995). Helping between parents and young adult offspring: The role of parental marital quality, divorce, and re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57(2), 363-374.

Angele, F., & Gayla, M. (2004). Affection and conflict in marital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marriage therapy, 30, 197-211.

Axinn, W. G., & Thornton, A. (1996).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marital dissolutions on children’s family formation attitudes. Demography, 33, 66-81.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88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ooth, A., & Amato, P. (1994). Parental marital quality, parental divorce, and relations with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 21-34.

Cherlin, A. J. (1981). Marriage, divorce, remarriag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M., & Ganong, L. H. (1984). Effect of family structure on family attitudes and expectations. Family Relationship, 33, 425-432.

Cooney, T. M. (1994). Young adults’ relations with parents: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parental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 45-56.

Cunningham, M., & Thornton, A. (2005). The influences of parents' and offsprings' experience with cohabitation, marriage, and divorce on attitudes toward divorce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4(1/2), 119-144.

Dennison, R. P., & Koerner, S. S. (2006). Post-divorce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adolescents' attitudes about marriage: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disclosures and adolescent gender.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5(1/2), 31-49.

Hazan, C., & Shaver, P. (1994).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89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Inquiry, 5(1), 1-22.

Kapinus, C. A. (2003). The effect of relationship experiences and parents' attitudes on young adults' views of divorce.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39(3/4), 143-157.

Kapinus, C. A. (2004). The effect of parents’ attitudes toward divorce on offspring’s attitudes: Gender and parental divorce as mediating factor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5, 112-135.

Kapinus, C. A., & Flowers, D. R. (2008).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 divorce.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9(3/4), 239-257.

Kapinus, C. A., & Johnson, M. P. (2002). Personal, moral, and structural commitment: Gender and the effects of family life cycle stage.

Sociological Focus, 35,189-205.

Kinnaird, K. L. & Gerrard, M. (1986).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nd divorce among young women as a function of their mothers’ marital statu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757-765.

Kitson, G., & Sussman, M.B. (1982). Marital complaints,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symptom of mental distress in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 87-101.

Krejcie, R. V., & Morgan, P. W. (1970). Determ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arson, J. H., Benson, M. J., Wilson, S. M., & Medora, N. (1998). Family

90

of origin influence on marital attitudes and readiness for marriage in

of origin influence on marital attitudes and readiness for marriage i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