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70

六、學生對家長教養態度的知覺與創造力之關係

全體學生知覺的家長教養態度與創造性思考有相關,未達顯著相關(r=0.048),因 此,本研究假設七「學生對家長教養態度的知覺與其創造性思考有顯著相關」未獲得支 持;全體學生知覺的家長教養態度與創造性傾向有相關,且達顯著相關(r=0.344,

**p<.01),所以,本研究假設八「學生對家長教養態度的知覺與其創造性傾向有顯著相 關」獲得支持。

由上述可見,家庭環境對創造力發展有利也有弊,而被證明刺激效果最好的是那些 提供規定(也就是限制),但也會因應孩子本身其他因素而改變穩定性的家庭。環境所提 供的困境與阻礙對孩子的創意是不可或缺的,家庭環境要能刺激創意,就要適時提供孩 子阻礙與匱乏,放手讓孩子學習克服困難,試著獨立。因此,在現今少子化與物質充裕 的台灣社會下,家長教養如何彈性的因應與調整,放手讓孩子自主思考與解決問題;家 庭環境如何適時給予孩子匱乏教育,讓孩子有機會在困頓與險惡中靈活變通,進而刺激 創意,克服困難,這些都是值得省思的問題。

71

子們馳騁自己的思想與創意;這都考驗著學校、教師與家長的「勁」爭力,也就是彈性 因應的調適力與學習力。所以,研究者認為強化家庭與教育單位對創造力的認知對國家 未來主人翁的創造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影響著環境將成為阻礙或助益創造力發 展的關鍵因素。

(二)積極營造利於學生創造力發展的環境

1.鼓勵與提升教師教學的創新行為

從研究結果,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的執行與成效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教育當局、校長 應該塑造創新的組織文化,給予教師實質的支持,並提供創造力發展的平台與資源,尊 重教師專業,關懷、鼓勵教師組成教師社群,追求成長與相互協助。

希望藉由後盾的支持,讓教師在教學上能勇於求新求變,鼓勵與接納學生在課堂上 的創意思想及態度,這些都要依賴教育者與各級單位對創造力教育的認知與重視。

2. 擴大與推廣美術教育,著重創造力的啟發

美術班之施教重點著重於美術專業之知能、強化美術表現之技能、增進美術鑑賞及 創作之能力,而本研究也發現美術班與普通班學生在創造性思考與創造性傾向的表現皆 達到顯著差異。創造力之鑰在藝術教育(洪研懿,2002;張華芸,2002),美術創作需要 創造力的幫忙,因此,讓美術教育擴展於家庭與學校,能啟發與刺激創造力,豐富孩子 的創意生活,而創造力應用於生活各項事物終將帶來美好與驚奇。

3.家長教養宜因材施教,適時給予匱乏與挑戰的環境刺激

本研究發現學生知覺的家長教養態度與創造性思考並未達到顯著相關,其中「積極 教養、主動參與」與獨創力達顯著負相關。因此,建議父母應因應子女的特質、需求、

與選擇,而有不同的教養與彈性的規定。此外,過度充裕與美好穩定,易使孩子失去探 究事物背後原因的動力,不可不慎;環境所提供的困境與阻礙對孩子的創意刺激是不可 或缺的,適時讓孩子面對挑戰與匱乏的情境、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與克服困難,能助益

72

創意的發展。

二、關於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關於「教師教學創新行為」

本研究是針對學生從小到大選擇一位最喜歡的老師來選填結果,然而,若就平常學 生接觸的教師而言,其教學創新行為的表現如何?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如何轉為學生創 造力的增進?這些議題都能在未來研究做進一步探討。

(二)採用縱貫研究(longituginal research) 的方式

本研究採橫切面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的方式來看創造力發展,亦即同時探討 不同背景學生的創造力;未來可以採用縱貫研究的方式來看創造力發展,亦即著重探討 美術教育如何影響創造力,可研究剛考進美術班三年級的學生,觀察其一年後在創造力 測驗之前、後測的表現差異。

(三)合併使用質性研究

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之創造性思考量表讓受試者多以圖像與文字方式表達,這樣捕捉 創造力的方式可能會受學童本身繪圖技能的限制,若能拓展包含說、寫、圖像、討論等 多元觀點與實地觀察、訪談等方式,而非單一運用圖或文的測驗來做為學童創造力的檢 核依據,或許效果更好。因此,未來也可以合併使用質性研究,或許能有更多發現,並 能進一步探究與歸納出創造力測驗高分樣本學生之影響因素為何。

7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木榮 (198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王木榮 (1987)。威廉斯創造力評量組合測驗簡介。國教輔導, 26(6),14-16。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2003)。36 ,第二期, P38-39。

江正吉(2003)。漫談美術資優兒童教育-以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實際教學心得。資優教 育季刊,25,39-40。

林幸台(1974)。衡鑑創造力的新指標。資優教育季刊,4,24-28。

林幸台(1984)。創造力的評量與研究。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15-16。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幸台(199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報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 133-149。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伍振鷟、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1998)。教育哲學。台北市:五南。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林仁傑(2001)。美術資優學生特質檢核、能力鑑定與生涯發展之規劃。九十年度台灣 區國民中學美術班教學觀摩會研習手冊,14-21。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學編印。

林惠雅(2002)。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74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邱文鈞(2005)。OTHELLO遊戲積分與國小中年級學童推理能力、創造力與問題解決 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R. J. Sternberg 主編。創造力I 理論、II 應用。台北市:

五南。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2-8。

吳美慧(2002)。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認知、情意及自 然科學業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玉雯(2004)。幾何圖形教學對學童造形創造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 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沈淑蓉(1999),廣告設計科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 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孫志誠、嚴貞(2003)。創造力評量的內涵與方法初探。設計研究,3,p.184-193。

岳曉東、賀國強(2007)。兩岸三地創造力教育對策:研究與建議。教育研究,5。

社團法人中華創意發展協會、國立臺北師範學院(2010)。《GreaTeach 2010 全國創意 教學獎》。2010 年 5 月 11 日,取自:http://163.21.236.197/~principal/GreaTeach2010/

俞國良(1996)。創造力心理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美慧(2006)。從生態系統探討新臺灣之子的生活適應-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市。

施曉峰(2009),苗栗縣國小美術資優班畢業生之追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台中市。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教育界、產業界的創造力開發。臺北市:遠流。

75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

許健夫(1972)。創造力測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陳龍安(198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1990)。創造思考教學。台北市:師苑創意家族叢書。

陳如山(1993)。成人學習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空大社會科學學報,1,59,104 陳淑惠(1996)。臺灣地區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

陳龍安(1998)。創造與生活。台北市:五南。

湯誌龍(1999)。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龍安(2000)。創造思考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龍安(2002)。創造力的開發的理念與實踐,發表於創意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 人文藝術學院編,頁2-20。

陳奐宇(2002)。美術資優兒童創造力之探究。美育,126,頁 92-95

陳俐妤(2002)。性別、多元智能融入式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應用多元智能於自然科 學習及其科技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莊佩貞(2003)。教學創新的教師思考取向與角色扮演。教育學苑,1,23-30。

郭進隆(譯)(1990)。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市:天下。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76

陳雅玲(2004)。高雄地區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創新及其研習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志豪(2000)。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世彗(2002)。創造力評量的合意技巧。創造思考教育,12,15-27。

張世彗、鄧兆軒(2005)。頓悟思考測驗之編製報告。創造思考教育,15,15-29。

鄭美珍(1986)。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態度與學生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鄭雅婷(2007)。跨文化家庭中主要照顧者之教養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表現之探究—

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台中市。

韓應寧(譯)(1990)。創意革命。台北市:天下文化。

單文經(2002),課程與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雯蓉(2002)。組織特性與工作特性對員工創造力的影響-以行銷相關工作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黃懷萱(2006)。父母的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及親子關係與兒童學業成就關係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南市。

邱皓政(2005)。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台北市:五南。

邱淑媛(2010)。國小教師教學創新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縣。

賈馥茗(1979)。英才教育。台北市:五南。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