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教養態度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2-4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父母教養態度

家庭是兒童學習社會化的最早處所,也是初期教育養成的地方,在個人的教育過 程中,家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關鍵的角色。兒童最先接觸和學習的對象是父母,父 母的教養方式與態度,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人格培養有著絕對的影響。

一、父母教養態度之定義

Maccoby&Martin 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父母回應和要求子女兩個層面;而父母對 子女的回應通常為採取提供溫暖、支持與引導,至於父母對子女的要求則著重於遵守 社會化規範及行為上的控制(鄭雅婷,2007)。Darling 認為父母教養態度是很複雜的,

無論是父母一方或一起分擔之教養行為,都會強烈的影響子女,包含親子間正向的共 處,如一起閱讀,或是負面的對待,如辱罵或忽視等,都是所有教養態度的總和。Sears 和Maccoby 認為教養本質上是一種親子間的交互作用,包括父母的態度、價值觀、

興趣、情感、信念、照顧和訓練等行為,且這些教養行為是依據父母個人的人格特質 與秉持的信念,或將教養歸為子女知覺父母教導其生活作息及行為表現時,所採取的 態度和策略(黃懷萱,2006)。

國外學者針對教養給予不同的名稱,如「parenting 」、「rearing」等,國內學者 亦針對「教養」一詞給予不同的名稱,諸如管教方式、教養方式、教養行為(林惠雅,

2002)、教養態度、管教態度。研究者整理近年來國內學者以教養態度為研究之相關 主題時,針對「教養」一詞所賦予的意義,如表 3。

25

表3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教養」一詞之定義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教養的定義

郭芳君(2003)

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 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 係研究

教養方式包含情感性關係(態度層 次)和權威性關係(行為層次)。

情感性關係之下,分為接納、拒 絕、溺愛、忽視、敏感、不敏感、

焦慮情緒的涉入、情緒冷靜的分 離;權威性關係之下,分為專制權 威、民主、過度放任、矛盾、紛歧 等。

潘玉鳳(2003) 親子關係團體之父母教養與互 動歷程研究

父母教養包含教養的實質內涵、教 養態度與方式,及孩子的感受。

任以容(2004)

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 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 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

教養態度:父母教養子女時所持有 的態度與觀念,及其表現出來的對 待子女的方式。

蔡亞蓉(2004) 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職業自 我概念與生涯成熟關係之研究

管教方式:父母親經由社會化經驗 及人格特質所建構出的一組價值 觀。

莊雪芳(2004) 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 養方式之相關研究

教養方式為父母教養子女時所表 現的態度、情感、信念和在行為上 所顯示的基本特徵,以教導或改變 子女行為的歷程。

張瑛玿(2006) 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生活適 應、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

教養方式是指父母親在教養子女 時,所表現的教養行為和策略。

黃懷萱(2006)

父母的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及親 子關係與兒童學業成就關係之 探討

管教方式是指父母訓練與教養子 女時,對子女在情感、權威感、支 配性、期待方面所持的積極性或消 極性的態度或作為。

26

表3(續)

研究者 研究主題 教養的定義

楊瑛慧(2006) 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解決問題 能力之影響研究

教養態度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態 度、情感、希望、思想、認知、信 念、興趣、價值觀念、行為及人格 特質等各個層面之教育與養育方 式。

徐玉梅(2006) 外籍母親管教方式與幼兒生活 適應之相關研究

管教方式:外籍母親管教子女日常 生活行為所採取的方式即表現出 的認知、情感與態度。

鄭雅婷(2007)

跨文化家庭中主要照顧者之教 養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表現之 探究—以台南市為例

教養方式是指主要照顧者在教導 或約束孩子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和態度或使用之策略。

楊騏嘉(2007) 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 素之調查研究

教養態度父母教養子女時所持的 態度,即父母針對幼兒生活事件在 教育和養育上的看法與做法,例如 面對幼兒偏差行為時的處理方 式、獎懲制度的實施。

資料來源:楊騏嘉,2007

根據上述國內外學者,對父母教養提出之定義中發現,無論他們以哪一種年齡層 作為研究對象,基本上他們對教養一詞,持有許多相同的觀點,且他們對於父母教養 態度的定義均強調父母對子女認知、社會、情緒等方面的影響,包含口語或非口語、

內在信念或外顯行為,透過親子間的互動模式、家庭氣氛、父母親回應或要求子女的 方式,或者子女給予父母親的回饋反應等。本研究將父母教養態度定義為父母教養子 女時所持有的態度與觀念,及其表現出來的對待子女的方式。

二、父母教養態度之理論基礎

研究者進行文獻探討後,概計有七種心理學理論詮釋有關父母教養態度的概念,

這七種理論包括:心理分析論、認知發展論、社會學習論、發展成熟論、行為論、存

27

在現象及生態系統理論,茲將這七種理論簡單說明如下:

(一)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Approach)

Freud於1896年提出心理分析論,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認為個體具有維持生理需求的本能(instincts),唯有滿足需求,減輕壓力 和緊張,獲得快感後,個體才能維持均衡的狀態。Freud(1896)又將人格發展分為 五個階段,說明環境限制會與個體衝動產生衝突,引發個體「固著(fisation)」現象,

並繼續表現出被壓抑或放縱慾望之象徵性舉動。因此,父母對幼兒的教養態度,應瞭 解孩子內在心理層面的需求,並滿足不同階段的慾望,提供適當的情緒宣洩途徑、傾 聽幼兒的情緒反應並引導幼兒尋找紓解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管道。(朱敬先,1997)

(二)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

Piaget於1970年代提出生理成熟、活動、社會經驗與自我調節為影響人類訊息建 構之四種因素(朱敬先,1997)。因此,人類認知結構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而成,亦 受個體自身成熟度所影響。然而學齡前的幼兒,又處於Piaget(1986)主張四個發展階 段中之「前運思期」階段,此階段又分為「前運思階段(preoperation phase)」和「直 覺階段(intuitive phase)」,幼兒在此時期具思考不可逆性,時常無法瞭解事情的相關 性,也無法預測事件發生的後果,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容易使他們忽略了某些因素的 考量,所以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或夫妻間的教養態度須具一致性,在事件處理前後也應 向幼兒說明解釋、釐清觀念,若父母對幼兒的教養態度,並未處理得當,將使幼兒感 到困惑不解,同時產生認知失衡,也將影響幼兒的判斷力。這說明,父母教養子女時,

在幼兒面臨解決問題的當下,父母只須給予暗示或提醒,幫助幼兒自己找出解決問題 的方法,而非直接給予幼兒外在的協助。父母提供鷹架幫助幼兒建構知識,視幼兒為 主動探索者並提供良好的環境,引發學習動機。

(三)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Bandura於1986年提出社會學習論,認為人類受增強作用與個體主觀知覺成份的

28

影響而習得行為,即表示透過模仿、觀察獲得資訊,以分辨環境中的增強物與非增強 物,進而發展符合所追求目標的期待,最後以行為反應出來(伍振鷟等,1998)。因此,

幼兒透過模仿與觀察方式,促使幼兒直接或間接習得新的行為模式。父母的身教和言 教皆相當重要,父母須隨時注意自己行為表現對幼兒所產生的潛移默化影響,也需注 意自己說話的口頭禪或不雅字詞的使用,應引導幼兒自我知覺、自我評價並且達到自 我強化的能力。

(四)成熟論(Development-maturational Approach)

成熟論由Gesell所提出,主張個體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皆依據基因規定的順序,

有規則地進行,「成熟」及「發展」是這個理論的主要概念,而且認為發展的主要因 素在於個體的成熟,也不因外在多次練習而有所改變,在發展過程中會重複某些發展 的現象,呈現出螺旋狀,以完成整個程序(廖純雅,2006)。成熟論強調內在的成熟生 長因素比外在環境影響更具重要性,一切的發展必須依據個體發展之成熟度而定。故 父母教養子女時,應了解幼兒一切的行為發展必須依據個體身心的發展成熟度而定,

父母不應揠苗助長,應等待幼兒生理及心理做好學習的準備,並且給予幼兒充足的時 間吸收消化所學的知識,提供適當的協助與支持。

(五)行為論(Behavioral Approach)

行為論利用改變行為的結果來修正個體的行為,認為個體的行為不只是遺傳或自 然發展的結果,是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個體必須對環境刺激進行自發性的操作性 行為,進而習得新的行為(朱敬先,1997)。因此,父母在教養子女時,可透過外在環 境刺激的改變,以修正或養成預期之子女行為表現。其中,又可利用增強物、消弱或 刺激原理,甚至體罰等,建立子女新行為的養成。

(六)存在現象論(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存在現象論主要以「自我概念」為中心,強調個體對現實的主觀感受。Rogers 從現象學的觀點認為人具四點特徵:人是自我實現者,能朝向潛能發展及理想的目標

29

前進;人具社會性,須透過與他人互動,人格才能發展健全;藉由良好環境,促使人 格健全發展,具向善的可能;情緒發展與認知發展一樣重要(簡志娟,1995)。因此,

父母對幼兒的教養態度上,其先決要件是父母必須先肯定自己具有成為好父母的要 素,相信自己可以勝任教養子女的責任;對於幼兒的情感表露,應給予傾聽,深入了 解幼兒想要傳達的訊息,接收後給予回應和支持,父母也多提供親子交流的活動、培 養親子間和諧的關係。

(七)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Bronfenbrenner於1970年代末期所提出,此理論是源自於生物學的理念,強調多 重環境對個體行為與發展的影響,並將環境、個體和社會分析成一個層構組織,近年 來生態系統被廣泛運用在發展、教育、家庭與社會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周美慧,2006)。

三、父母教養態度與創造力的關係

從初生開始,父母便是子女心中的重要他人與其認同的對象,在親子互動之間,

父母常會將自身的期望、興趣、信念以及行為融入其中,形成了父母教養的態度與行 為。在Bloom 對資優青少年發展的一連串研究中,研究者歸納 Sloane(1985)從家庭環 境對子女的影響之研究,可以發現大部分資優學生的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有下列幾種特 色:

1.在家庭價值取向上 (1)重視成就與教育

(2)強調凡事要盡力而為,並以身作則 2.生活以兒童為重心

(1)涉入子女活動並成為自己的樂趣 (2)安排時間參與子女的活動

(3)花時間監控子女的練習及參加會議、檢定、競賽 3.在教養方式上

(1)鼓勵子女學習的興趣與機會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