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以上主要研究發現與結論,研究者提出下列幾項建議,以提供相關主管 教育機關、國民小學及未來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辦理縣市層級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進修活動

依據本研究調查結果,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方面,「學校經費 運用」及「人事決定」最弱。在學校效能方面,「家長參與」與「學生學習成就」

也較差,顯示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教師較少參與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的研 習。教育主管行政機關應多辦理相關進修活動,一方面提升各校學校本位管理的 能力,一方面增進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效能。

(二)編列充足且符合學校本位需求之經費,以縮小不同地區的學校效能差距 研究發現不同「縣市別」、「城鄉別」的國民小學學校效能,確實存在顯著 的差距。例如台中市優於其他中部四個縣,省轄市優於縣轄市、鄉與鎮。因為台 中市經費較充裕、省轄市屬於大型都會地區的關係,致使學校效能有所差距。建 議教育行政機關應該針對學校困境與需求編列充足經費預算,以縮小不同縣市與 不同城鄉的差距。

(三)學校規模宜大小適中,過大或過小的國民小學得予以輔導控制

本研究發現學校規模在25-48班的國民小學,其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最 高,12班以下的國民小學其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最低。其原因在於25-48班 的國民小學人力、物力、大小適中,學校本位管理容易推行與落實;12班以下的 國民小學由於學校規模較小,人力、物力及資源有限,學校本位管理較難推行與 落實。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該針對國民小學學校規模予以控制,學校規模在25-48 班最為理想。對於過大學校其學區可以重新劃分調整,適度整併過小的國民小學

;在人力、物力方面適度給予補充及支援,以有效落實學校本位管理並提升學校 效能。

(四)鼓勵校長參與專業組織,強化校長領導能力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人物,是一所學校的領導者,校長影響學校的校務甚大。

本研究發現校長任期5-8年的學校效能最高,其次是9年以上,而1-4年最低。主 要原因是任期5-8年的校長服務該校時間較長,熟悉學校的環境與人、事、物,

屬於有經驗且還有衝勁的階段;任期1-4年校長剛接任該校,屬於磨合期經驗不 足,比較容易溝通不良,產生阻礙;而任期9年以上校長,接任該校已經第三任,

屬於衰退期,保守有餘衝勁不足。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該針對國民小學校長鼓勵 其參與專業組織,如:各地區校長協會、讀書會、教育會…等。尤其是任期1-4 年與9年以上的校長更是需要協助其專業發展,強化校長領導能力,以增進其學 校效能。

(五)編列充足的預算,給予基層學校經費運用之較大的彈性

研究發現「學校經費運用」在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現況排序次 低,僅高於「人事決定」層面。在學校本位管理的精神之下,學校中校長、教師、

社區人士與家長就學校相關事務上都有參與決策之權力與機會。在預算的編列,

邀請國民小學有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亦編列充足的預算,給予學校在實務運作 上做最大的後盾。

有關「學校經費運用」上,限制並未完全解除,國民教育中經費運用與編列 的權力仍屬於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單位,並未真正下放給基層學校。建議教育 行政機關應對「經費運用」相關法令上,給予適當的學校自主,使學校本位管理 真正能為教育改革帶來最大的成效。

二、對國民小學之建議

(一)校長與教師宜成立成長團體,營造良好組織氣氛,以增進學校效能 由本研究結果得知,建校時間 11-20 年學校效能最高,其次依序為 10 年以 下、21-30 年,而建校 31 年以上學校最低。可見建校時間太久及太短的學校,其 學校效能欠佳。建議學校由校長與教師成長團體,以引導教師進行對話、省思或 進行研究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並透過良性的互動過程中,凝聚共識與默契,

營造良好組織氣氛以增進學校效能。

(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增進表現績效,以提高學生學習成就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學習成就」在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效能現況排 序最低。建議學校多辦校內及校際的學藝競賽,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及表現 的機會,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建立校內各項榮譽制度以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的意 願,對於自己的學習表現能感到滿意且展現自信;對於校園內弱勢兒童,如:中 輟生、學習障礙、特殊學生…等,更需要使其能有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與競賽的 機會,並且讓他們有優良的表現,以提高弱勢學生學習的成就。

(三)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校務運作,增進雙方溝通與互動

在本研究的結果中,「家長參與」層面在學校效能指標中,排序是次低僅高 於學生學習成就。在我國現行教育法規中,如「國民教育法」、「教育基本法」

中,已可看出「家長」與「學校」的連繫與關係逐漸密切。家長與學校的關係,

不僅是傳統方式著重於學生學習表現的單一層面,另外,對於學校運作的方式、

未來的走向,亦是有著密切的合夥關係。基於上述理由,建議學校多邀請家長參 與學校校務運作,建立與家長溝通連絡的多元管道,並提高家長對學校校務的參 與程度,讓家長們對學校的經營理念與目標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互助互惠彼此合 作的原則之下,建立有效能的學校。

(四)鼓勵教師參與行政工作,建立有系統之教師兼任行政人員任期制度

本研究顯示結果,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現況,「一般行政運作」

在整體學校本位管理是最低。教師是否兼任行政工作,會影響其了解學校運作、

對學校認同及參與的程度。因此,建議學校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行政工作,

建立有系統之教師兼任行政人員任期制度,激發教師對學校事務的關心與投入,

使教師在參與行政的過程中,增進各方面專業知能,並有助於凝聚全員共識及認 同感。

三、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之限制,研究對象僅針對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故研究 結果僅能推論至此一母群體,不宜過度推論至其他對象。未來研究者可將研究對 象範圍擴大至全國,以使研究結果更具代表性,對實務工作及學術更有價值。

另外本研究對象的界定以國民小學為單位,僅針對教務主任(教導主任)、

組長及正式教師各一名代表進行調查,沒有針對其他行政人員及教師做調查,後 續研究者可考慮擴大研究調查的對象。

(二)研究變項方面

在研究變項方面,本研究只限於學校環境變項,欠缺教師人口變項。未來研 究可加上教師人口變項,以探討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的知 覺。此外在學校環境變項亦可考慮階段分成國中、國小兩種類型;學校性質分為 公立、私立兩種類型。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易受填答者因不瞭解題意或缺乏填答 意願,而影響填答結果。因此,為求研究結果之真實性,未來研究可兼採質量並 重方式,採用質性研究的觀察、訪談等方法,使研究更加周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順平(1999)。學校本位管理之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慧秋(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朱淑英(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大千(1998)。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作為台北市國民中學組織管理改革方案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宗立(1999)。邁向革新進步的學校經營-學校本位管理,國教天地,135,47-53。

吳建鋒(2000)。學校本位管理與綜合高中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5)。美國九十年代教育改革的動向。教師天地,78,71-76。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呂祝義(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巫有鎰(2005)。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 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雪梨(2002)。基隆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詠吟、張新仁、潘慧玲、許殷宏(1998)。國民小學學校效能縱貫研究。教育 研究資訊, 6 (3), 1-25。

李新民(2001)。學校本位經營推動多元智慧教學的研究─以高雄市獅甲國小為 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皓光(1995)。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量指標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

李皓光(1995)。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量指標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