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前述研究目的與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學校、家 長、學生與未來研究者參考。

一、學生方面

(一)多元發展

由研究結果發現課業表現與身心症狀具有顯著相關。此可能與社會 上強調學科表現有關,因此可鼓勵學生多元的發展,不侷限於學科上的 表現,使自己有自我成長的機會,跟自己競賽,充分發揮個人才能,進 而提升自我的價值。

二、家庭方面

(一)積極參與親職教育,提升家人支持

由研究結果發現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態度、親子關係、家人支持對 身心症狀具有影響力。家長關心子女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假若過度關心,

就可能形成一種壓力;又或者對子女漠不關心、注意,亦會影響孩子的 身心健康。因此家長應多留意營造一溫馨安全的家庭氣氛,使兒童得以 在家中適當的表達情感(包含喜、怒、哀、樂等正負向情緒),也能在與 家人互動經驗過程中,更了解其他家人的感受,讓情緒得到正確的抒發。

家長亦可多參與學校、教育行政機關、醫療院所、民間團體等所舉辦的

親職教育活動,以增進親子關係,了解適當的管教態度,多給予孩子社 會支持,以協助子女順利成長,並希望為人父母能善盡親職,維持適當 的家庭結構,發揮家庭應有的各項功能,透過家庭的力量,進而促進兒 童身心健康。

三、學校方面

(一)加強輔導功能

由研究結果發現學校實施輔導機制之情形越滿意,身心症狀發生頻 率與總數也越少。學校輔導是人員是具備專業的輔導能力,而輔導室則 為協助學生解決其困擾,但較未成熟的學生遭遇到困擾時,求助於輔導 人員的情形卻不高,此時教師則扮演另一重要角色,但卻也面臨另一問 題,學生可能會擔心與老師分享心情或困擾時,老師會告知家長,因此 可能導致輔導室形同虛設,教師也無法發揮輔導功能。因此,教師與輔 導室宜密切合作,向同學強調有任何困擾可找教師或輔導室商談,並可 透過公佈欄提供學生易影響身心健康的報導,且可利用課間活動時間讓 學生認識輔導室,使學生確實了解輔導室對他們可提供之協助。

(二)營造良好的溝通管道

由研究結果發現師長支持度越高,身心症狀發生頻率與總數也越 少。國小學童在學習上或生活上產生困擾及壓力時,既無能力自行處理,

也不知如何與教師溝通。因此,教師除了平時觀察學生學習與身心健康 狀況,宜多利用早自習或課餘時間,甚至課後電話訪談等多與平日較少 接觸的學生閒談,不僅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更能預防問題發生,或盡 早處理問題,甚至轉介學生接受輔導室協助;若遇更嚴重的特殊問題,

需要社區網絡結合,可商請社區中專業人員,做心理治療及復健。

(三)共同營造安全環境

由研究結果發現自尊對身心症狀是最具有影響力,所以首先需強化 父母對自尊的認識,可透過老師與家長共同合作,經由親師座談會讓家 長了解自尊的發展與影響,再由家庭與學校共同營造有安全感的環境,

以強化學童的自尊,如此不僅有助於建立國小學童的自尊,亦可增進家 庭與學校的聯結與互動。

(四)結合社區資源

而學校若僅有動員學校人員進行活動,效果往往不如預期。學校應 結合社區資源建立合作網絡及夥伴關係:學校廣泛蒐集社區之可用資 源,加以整編組織,運用網路及其他知識平台,交換、溝通身心健康之 資訊,建立學校推廣身心健康之資源庫,與社區建立組織網絡,將可擴 大身心健康之效能,不僅可減輕業務人員及教師的負擔,對學生而言,

對學校所辦理的教育活動感受也較深刻,更可達到健康社區之總體營造

環境。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取樣對象,僅限於彰化市之智類國民小學,故研究結果推論 有其限制,未來研究可擴大至台灣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做進一步 地區性的探討與比較。

(二)研究工具

問卷施測時,研究對象在填答父母親職業與教育程度的部分較為困 難,有少數學童不知父母親職業與教育程度,需於填答時舉手發問,再 由老師查詢輔導記錄手冊才能得知,未來設計問卷,可針對研究對象將 此兩項再做修正。

(三)研究變項

1.影響兒童身心症狀的相關因素很多,如生活壓力、A、B 型性格、

內外控、人際關係等,未來研究可納入其他變項,做更深入之探究。

2.本研究未將影響兒童身心症狀的相關因素分層來探討,未來研究者 可分類為年級、性別,再進行身心症狀上差異之比較可更有意義。

3.在本研究中年級、壓力調適、同學或朋友支持等變項與身心症狀間 關係,此研究發現與其他研究結果不同。在年級部分,建議未來施測可

於學期中或末期進行,以排除五年級生因面臨新學期重新編班,處於學 校生活新適應之干擾;壓力調適部分,因學童年紀還小,所以當感到壓 力或困擾時,較無法依自己的意願從事休閒活動,且具備分析問題原因 能力較弱,宜修改較適合學童之問卷內容;同學或朋友支持的部分,是 否因研究對象,身邊多為身心症狀較頻繁的同學或朋友,以致於負向情 緒或是負面想法,而呈現同學或朋友支持越多,身心症狀發生頻率越高,

應繼續探討同學或朋友支持與身心症狀發生頻率之間的關係。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橫斷式調查研究,只能了解調查時間點影響兒童身心症狀 相關因素,未來設計宜採用縱貫式之研究設計,以了解經過時間的改變 兒童身心症狀是否會有所不同,及對身心症狀的長期時間影響情形如 何,以提供給國民小學做為推展學童心理衛生輔導工作之參考。

參考資料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2009)。全般刑案統計-兒童青少年犯罪概況。2011 年 11 月 4 日,取自 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48374&ctN ode=12594&mp=1

王秀緹、王瑞霞(2000)。以 PRECEDE 模式探討五專生愛滋病預防行為意 圖。護理研究,8(3),349-360。

王昱婷(2010)。國小學童霸凌行為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國川(1997)。從 PRECEDE 模式中教育與行為診斷來探討青少年事故傷 害發生之影響因素。師大學報,42,75-93。

王毓吟(2007)。國中生知覺父母、教師管教方式與其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硏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9)。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2012 年 2 月4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072815595471.pdf 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青少年事務促進專案小組(2008)。青少年政策 白皮書綱領。2012 年 3 月 4 日,取自 http://ey.cbi.gov.tw/internet/mai n/doc/doc_detail.aspx?uid=387&docid=1561

行政院國民健康局(2005)。民國 94 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2012 年 3 月 4 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Show.aspx?Su bject=200712270001&Class=2&No=200712270007

行政院國民健康局(2008)。民國 95 年國民中學學生健康行為調查成果報 告。臺中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室(2012)。99 年度死因統計完整統計表。2012 年 4 月 12 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_p02.aspx?cl ass_no=440&now_fod_list_no=11397&level_no=-1&doc_no=76512 何雪珍(1998)。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與生活壓力、社會支持、

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高雄市。

吳秀惠、柯澍馨 (1997)。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態度之研

究。臺灣性學期刊,3(1),29-41。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家楹(2005)。北部地區大學院校護理系學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 程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淑敏(2000)。大專學生自尊、情緒智慧及成功期望之關係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8,161-176。

吳逸萱(2006)。家庭危機與轉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和偏差行為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縣。

宋維村(1996)。論國立兒童醫院精神科的任務。中華精神醫學,10,

101-102。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 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李金治(2002)。國立臺灣師大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 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李美枝(2002) 。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文笙。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立國中生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市。

周桂如(2002)。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9,16-23。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高雄:巨流。

林米庭(2007)。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林佑真(2010)。社會經濟不均等與金門地區青少年健康行為及身心健康之 相關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報告編 號:NSC98-2410-H-152-010)。

林良姿(1991)。親子溝通型態對兒童焦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家興(2002)。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工作的現況與建議。學生輔導雙月

林家興(2002)。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工作的現況與建議。學生輔導雙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