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身心症狀的相關因素

依據PRECEDE-PROCEED 模式中第三階段教育及生態學評估其行 為導因的概念,本研究參考過去的相關文獻,欲深入探討的傾向因素有 社會人口學特質(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社會心理因 素(自尊、壓力調)、課業表現等因素;使能因素部份為友善校園(輔導 機制、學習關懷);增強因素包括家庭層面(父母管教態度、親子關係)、

社交狀態等變項。

一、傾向因素

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指的是行為動機的相關因素,可以增 加或阻礙個人執行新的健康行為或技巧或改變態度與信念的期望。除了 社會人口學特質之外,也包括個人的知識、動機、態度、信念、價值觀 與自覺的需求和能力等(Green, & Kreuter, 2005);根據研究,主要包括

有社會人口學特質(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與家庭結構)、社會心 理因素(自尊與壓力調適)以及課業表現。

(一)社會學人口學特質 1. 性別

Levin et al.(2007)針對青少年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男性其快樂 感、生活滿意度、自覺健康和自信程度較女性高;黃瑋玲於2008年指出 不同性別之青少年在心理健康上具有顯著差異,女生其憂鬱程度較高;

吳逸萱(2006)亦發現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男生嚴重。

綜合學者所提出影響身心健康相關因素其中包含性別(Lewinsohn, Clarke, Seeley & Rohde, 1994;Patten et al., 1997;張高賓等人,2007;張杏 如、胡幼慧,1993)。亦有學者指出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狀上,並無 任何性別差異的存在(Buchbauer, 1999; Gjerde, Block, 1991)。可知性別 會對身心健康有影響,但又似乎不是那麼直接,因此可探究此變項對兒 童身心症狀的關係與強度。

2. 年級

Rice、Harold及Thapar(2002)針對兒童及青少年(8-17歲)的憂鬱 情緒進行研究,發現憂鬱情緒會隨著年齡的差異有所不同。Levin et al.

(2007)研究發現,青少年其快樂感、生活滿意度、自覺健康和自信皆

因年齡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年紀越小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則呈現較佳之狀 態;黃禎貞(2007)研究結果亦顯示青少年心理健康之狀況於年齡上具 顯著的差異,年齡較大其心理健康之狀態較為不佳;吳逸萱(2006)研 究也發現青少年年齡越小,心理健康問題較少。張高賓等人(2007)進 行台灣地區兒童憂鬱流行率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級兒童在憂鬱篩選量 表的差異上達到顯著水準,可得知年齡確實能顯著影響身心健康。

3. 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與身心症狀間之關係,國外有研究顯示在父母在社會 上的經濟地位將會影響子女行為,也就是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對於子女身 心症狀的影響研究常有不一樣的結果(Schwab & Traven, 1979; Helmen, 1994; Hagquist, 1997)。其中 Schwab & Traven(1979)比較黑人與白人青 少年的身心症狀情形,結果顯示黑人青少年有較多的身心症狀,其原因 與黑人家庭之經濟況有相關性,並指出較低社經地位者,身心症狀的好 發率較高。可見家庭的社經地位對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可能有間接的 影響,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4. 家庭結構

不同家庭結構包括雙親、單親、繼親、隔代教養等家庭狀況,許多 學者認為「父母婚姻狀態」會影響兒童憂鬱情緒的產生。王黛玉(2004)

研究指出,不同家庭結構的國中生有不同程度的憂鬱傾向。國內學者張 高賓等人(2007)針對台灣地區兒童憂鬱流行率進行調查,亦發現不同 家庭結構兒童在憂鬱篩檢量表的差異上達到顯著水準,其中以繼親家庭 子女其憂鬱程度最高。可能原因為原先對父母的依附感情,再加上需適 應兩個不同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性,若無發展出適切的家庭關係,便易產 生憂鬱情緒。張淑均(2008)研究發現國小兒童其憂鬱傾向會依家庭結 構的不同而有差異。

(二) 社會心理因素 1. 自尊

自尊(self-esteem)在個體發展適應上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早期的心 理學家及社會學家都強調自尊的重要性(James, 1890; Cooley, 1909; Mead, 1934)。研究顯示低自尊與情緒焦慮已被認為是身心抱怨的重要因素

(Kronenberger, Laite, Laclave, 1995; Garralda, 1996)。而低自尊的青少年 其身心症狀普遍偏高(Engstorm, 1992; Walker, McLaughlin, & Greene, 1988)。而負向情緒如不愉快、擔心、害怕等皆是引起胃痛的主要因素

(Garralda, 1996; Helmen, 1994)。由上述得知,自尊對於兒童情緒與身心 健康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2. 壓力調適

適度的壓力可提升個人的表現,過度的壓力卻反而容易讓個體身心 失調,承受過度壓力時就會產生身心症狀。研究指出,過多的壓力源及 壓力生活事件與兒童產生身心症狀呈現正向關係(Greene & Walker, 1997;

Aro, 1989; Brown, 1998; Brown, Harris, & Eales, 1996)。駱重鳴(1983)亦 指出,不當的調適策略與身心症狀間具顯著相關。兒童再面臨壓力時會 出現型危及生理上的因應方式,身心症狀便是對於壓力因應不良所產生 的訊息,此可見身心症狀與壓力的關係密切。

(三) 課業表現

學業成績與人際交往問題是青少年常感到壓力的事件(江承曉,

1991)。課業壓力所造成的飲食失調及生活作息混亂,易導致青少年無法 充足的睡眠,有礙於自律神經的穩定,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容易造 成交感神經亢奮而誘發焦慮情緒。台灣地區青少年調查中,有77%憂鬱情 緒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花過長時間回答簡單問題,導致青少年學生 成績回落,更影響到課業成績表現(周桂如,2002)。青少年一天中有 8-11小時的時間在學校裡,加上國內升學壓力大,受不了升學壓力的青少 年,更而出現憂慮、逃學、恐懼上學,甚至自殺行為,因此學業表現一 直是學生的壓力來源(Newman et al., 2007 ;周桂如,2002)。

而學校課業表現若一直不斷的失敗,將使孩子自尊受損、無望感並 覺得自己無價值(Fremouw et al., 1990)。成績不佳之學生易有消極的人 生觀、自卑的心態,並對現狀覺得無趣、焦慮,且有過度受保護的情形

(Steven & Pihl, 1987)。以致於在遭遇困難時,較不會主動尋求協助,亦 表現出無助感,並專注於自己能力的不足,以無效的策略去因應問題

(Nelson-LeGall, 1990)。但是功課好的,學習成就優異的青少年也同樣 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學校老師的期望壓力和來自青少年同儕間的壓 力,都導致青少年求學時期憂鬱情緒產生。由此可見,學校課業為孩子 外在的表現,是學童所重視亦是獲得自我肯定的指標之ㄧ,更為其壓力 的來源。

由以上之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研究中之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家 庭結構等變項對兒童身心症狀具有顯著相關,自尊、壓力調適以及課業 表現在研究結果上一致,而性別似乎影響沒那麼直接,故可探討此對兒 童身心症狀之影響,因此將以上變項列入傾向因素再做探討。

二、使能因素

使能因素(Enabling factor)為是指能幫助或阻礙目標行為表現的技 能、資源或障礙因素,包含資源的可近性及可用性;也包括生活狀況中 執行行動的障礙,個人、組織或社區進行一個行為或環境改變的技巧。

主要是指友善校園(輔導機制與學習關懷)的部分。

(一)友善校園

友善校園是一種氛圍,積極關懷、服務、支持與尊重的校園情境,

以學生人權為主軸,重視溫馨、快樂和舒適的互動歷程(顏永進,2005)。

Stern(1970)表示校園組織氣氛是一種社會力量或壓力,會對個人 行為造成影響。學校組織若透過氣氛的營造,應有利於鼓勵創新與提升 活力,促使學校成員共同營造一個具有合作氣氛的環境,以提升學校效 能,進而促進師生良好互動,使學生對學校所安排的各類課程、課外活 動、生活輔導等具高度滿意、且樂於學習,學校能落實學生之全人教育,

間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Garmston & Wellman, 1998;劉美姿,2002)。

從上述研究可發現若學校透過環境氣氛的營造,即可間接影響學生 的身心健康,故友善校園的環境對兒童身心症狀是具有間接的影響。故 本研究將友善校園加入研究中使能因素,以進一步探討對兒童身心症狀 之影響。

三、增強因素

增強因素(Reinforcing factor)是目標行為發生後的獎勵或懲罰,可 使得行為重複出現或消失,包括家庭與社會支持、同儕影響、實質的與 社會的益處等。依據以上的研究,主要是家庭層面(父母管教態度與親

子關係)和社會支持。

(一)家庭層面

家庭是影響兒童行為的重要因素,而父母的教養方式,往往會影響 孩子內在態度的發展。在社會心理學中,Freud(1924)相當重視家庭中 親子關係對子女心理發展的影響;Adler(1931)提出親子關係對子女性 格發展的重要性;而 Sullivan(1953)和 Erikson(1963)皆強調家庭氣 氛、重要他人及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發展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此可見,

家庭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1. 父母管教態度

Bandura(1971)認為孩子學習、模仿最多的對象,通常是具有威信 和權威的人。在兒童時期,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觸的人,亦是子女主要學 習的對象,因此父母本身的行為與態度,將成為子女學習、模仿的主要 內容。有研究指出兒童經常性腹痛的原因與家庭因素關係密切,兒童會 經由模仿學習父母的行為,而增加身心症狀的表現(Osborne, Hatcher, &

Richtsmeier, 1989;Wood, 1993)。亦有研究證實父母的管教為開明權威 型,子女心理健康狀況均優於採寬鬆放任、忽視冷漠及專制威權型

(王鍾和,1993;吳秀惠、柯澍馨,1997;徐春蓉,2001;王黛玉,2004;

許憶真,2004;黃惠玲,2005;黃懷萱,2006;黃瑋玲,2008)。由此可

見,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方式具有潛在的影響力。

2. 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於本研究中探討溝通與凝聚力。Palan(1998)認為親子溝 通是家庭溝通的一環,親子溝通的過程包括了父母與子女溝通的頻率、

內容及親子互動的頻率。因此,藉由溝通過程父母傳達他們的知識、訊

內容及親子互動的頻率。因此,藉由溝通過程父母傳達他們的知識、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