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對象身心症狀的現況

一、研究母群體

爲使研究對象其背景接近,以 101 學年度就讀於彰化市國民小學,

學校分類屬於智類之國小學童為母群體。依照教育部統計資料(2011)

顯示民國100 學年度(2011-2012),彰化市共計有國民小學 16 所,其中 智類學校有10 所,其班級總數為 516 班,學生共有 15375 人。

二、樣本選取

本研究因考量前青少年期兒童(即為國小高年級的階段)之認知階 段進入形式運思前期(Piaget, 1970),且情緒調整等心理健康的機轉於兒 童中期以後更為重要(Sullivan, 1953),並考慮年齡填寫問卷認知的程度,

故以國小五、六年級兒童為對象,為使研究樣本的背景相近,僅針對彰 化市進行抽樣,由於本研究進行於 101 學年度,故參考教育部統計資料 中100 學年度四、五年級學生人數。

依據Krejcie, & Morgan,(1970)抽樣曲線建議,當母群體人數為 15000 至20000 人之間時,至少需要 375 位樣本,本研究為了考慮回收率問題,

故以班級為抽樣單位,採分層隨機抽樣(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在 五、六年級各抽出一班,共計20 班,發出問卷 567 份,回收有效問卷 553 份,有效回收率達97.5%(見表 3-1),其中男生 289 人,女生 264 人。

3-1樣本之學校名稱、問卷回收分析表

黃建勳(2008)「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對友善校園實施狀況滿意度之調 查研究」之研究問卷、黃美雀(2009)所編製的「家庭功能量表」與盧 怡吟(2009)所編製之「父母管教方式量表」修改而成。

在問卷的部分,共有影響學童身心症狀之傾向、使能、增強因素、

身心症狀、個人基本資料等五個部份,其中傾向因素包括社會人口學特 質、社會心理學(自尊、壓力調適)、課業表現;使能因素則包括友善 校園(輔導機制、學習關懷);增強因素部分則有家庭層面其中包含父 母管教態度(父母反應和父母要求)、親子關係(凝聚力、溝通)等因 素、社會支持(家人支持、師長支持、同學或朋友支持)等因素,再加 上身心症狀的測量與學童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與家庭結構等社會 人口學變項。

二、問卷內容

(一)社會人口學特質

包括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四個項目。家庭社經地 位包括教育程度與從事的職業。其中家長的職業狀況中以等級較高一方

(最主要經濟來源者)列入計算。計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半技術性 工人及無業;第二級,技術性工人;第三級,半專業人員、一般性公務 員;第四級,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第五級,高級專業人員、行政

人員;依序以「1」至「5」計分。教育程度亦為五個等級分數,分別為 國中畢業、國小畢業或以下、高中或高職畢業、專科畢業或大學未畢業、

技術學院或大學院校畢業、碩士、博士等研究所畢業,依序以「1」至「5」

計分。再分別將職業指數乘以「7」,教育指數乘以「4」,兩者加權所 得之和即為社經地位指數。社經地位指數最高分為55 分,最低分為 11 分,指數越高,代表家庭社經地位越高。依據家庭社經地位指數將家庭 社經地位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如指數介於11-29 為低社經地位,30-40 為中社經地位,41-55 為高社經地位。林生傳(2005)提出社經地位等級、

教育指數對照及職業等級分類,請參照表3-2、3-3、3-4。

3-2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職業等級 職業指數 教育等級 教育指數 社經地位指數 社經地位等級 I 5 I 5 5*7+5*4=55 高(41-55)

II 4 II 4 4*7+4*4=44

III 3 III 3 3*7+3*4=33 中(30-40)

IV 2 IV 2 2*7+2*4=22

V 1 V 1 1*7+1*4=11 低(11-29)

資料來源:林生傳,2005。

3-3教育指數對照表 (按照現行學制,區分為五等級)

教育等級 教育程度

I 國中畢業、國小畢業或以下 II 高中或高職畢業

III 專科畢業或大學未畢業 IV 技術學院或大學院校畢業

V 碩士、博士等研究所畢業 資料來源:林生傳,2005。

3-4職業等級分類表

職業等級 教育程度

I 半技術性工人及無業 II 技術性工人

III 半專業人員、一般性公務員 IV 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

V 高級專業人員、行政人員 資料來源:林生傳,2005。

而家庭結構部份分為是否與父母同住(雙親家庭)、僅與父同(單 親家庭)僅與母同住(單親家庭)、與其他親人同住(其他)等四項情 形,將以上四項區分為兩大類:與父母同住計1 分,不與父母同住計 0 分。

(二) 學童社會心理因素 1.自尊

其自尊量表採用Rosenberg(1965)「四點自尊量表」而修正擬定。

Rosenberg(1965)「四點自尊量表」為測量個人對自己的整體評價,題 目共為10 題,五題正向題,五題反向題,為四點量表,每一題的得分範 圍1-4 分。Rosenberg(1965)發現重測信度係數為 0.82。另外,Wylie(1974)

亦發現該量表具有相當高的重測信度。吳淑敏(2000)以台灣大專生進 行自尊、情緒智慧及成功期望之關係研究時,信度考驗結果為Cronbach’α 為0.83,由此可見本量表的信度良好。而作者保留此量表之正向題為問 卷之題目,本研究自尊量表題目包括:「認為自己有價值」、「自覺有 許多優點」、「和大多數人做的一樣好」、「抱持正向態度看待自己」

及「對自己滿意」等五題,選項由「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 意」以及「非常同意」,以「1」至「4」計分。分數越高代表對學童的 自尊越高。

2.壓力調適行為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HBSC)是世界衛生組織 與歐洲區域共同合作進行的跨國研究調查,目的為探討兒童和青少年的 身體和心理健康。HBSC 創辦於 1982 年,每四年進行一次調查,目前有

超過35 個國家和地區一同參與。而本研究問卷其壓力調適行為項目,係 參考世界衛生組織HBSC(1997-1998)調查問卷修改編製而成,分別為 感覺困擾時,「試著從各方面去分析問題找出原因」、「會想辦法減輕」、

「會找人幫忙」、「從事休閒活動」及「找有意義的事做,不在同一問 題上打轉」。學童依照行為出現的次數,以「從未如此」、「有時如此」、

「經常如此」和「總是如此」等四種程度,分別以「1」至「4」計分,

總分越高代表孩童對壓力調適越穩定。

(三) 課業表現

此為參考HBSC(1997-1998)調查問卷改編擬定。讓學童選出適合 自己的課業表現狀態,包括有:「滿意自己的課業表現」、「良好課業 表現對自己而言重要」、「能把學校功課做好」、「班上成績很好」、

「上課專心學習」等五題。每題均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 意」至「非常同意」等四點分別給分,分數越高代表課業適應情形越好。

(四) 友善校園

此變項係參考黃建勳(2008)以台中縣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進 行「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對友善校園實施狀況滿意度之調查」其研究問 卷擬定而成,共分兩大類:輔導機制和學習關懷,其輔導機制之Cronbach’α 為0.70,學習關懷之 Cronbach’α 為 0.73,問卷擬定內容分別敘述如下:

1.輔導機制

讓學童依照自己對校園的了解與感受回答勾選。包括有:學校實施 友善校園後「學校重視學生自治會的運作」、「師長更尊重學生想法與 意見」、「更懂得尊重男女的差異」、「違規時老師會用親切的態度來 指導」及「沒有看到師長體罰學生」作為輔導機制之題目。以Likert 四 點量表計分,依照「非常不滿意」、「不滿意」、「滿意」以及「非常 滿意」等四項分別給分,分數越高代表對學校實施輔導機制狀況滿意度 越高。

2.學習關懷

其包含有:學校實施友善校園後「學校對弱勢學生有提供更多經費 的補助」、「學習時可獲得支援更加豐富」、「學校尊重學生發展不同 的長處」、「學生放學後可自由參加社團活動」及「學生能依照意願參 加對外才藝表演與競賽活動」作為學習關懷之題目。以Likert 四點量表 計分,依照「非常不滿意」、「不滿意」、「滿意」以及「非常滿意」

等四項分別給分,分數越高代表對學校於學習關懷實施部分滿意度越高。

(五) 家庭層面 1.父母管教態度

本研究採用盧怡吟(2009)「生活壓力、偏差行為與父母管教方式 對國小學童吸菸、飲酒、嚼食檳榔行為之相關研究」其中針對國小三至 六年級學童所編製之「父母管教方式量表」擬定而成。以父母要求

(demand)和父母反應(response)做為評量指標,以 Likert 四點量表計 分,「從未如此」、「有時如此」、「經常如此」和「總是如此」等四 種程度,分別以「1」至「4」計分。

「要求題」分別為『爸爸或媽媽讓我覺得,他們一定是對的』、『當 爸爸或媽媽跟我的想法不一樣時,他們會說「小孩子不懂事,等你長大 就知道了」?』、『爸爸或媽媽在責怪我的時候,會連我以前做錯的事 情也拿出來說』、『在我說話時,爸爸或媽媽會打斷我說話』、『爸爸 或媽媽覺得我很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會罵我』、『爸爸或媽媽覺得我很 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會罵我』等六題。「反應題」分別為『當我遇到困 難,爸爸或媽媽會鼓勵我』、『當我表現很好,爸爸或媽媽會稱讚我』、

『當我心情不好時,爸爸或媽媽會安慰我』、『當我身體不舒服時,爸 爸或媽媽會照顧我』、『當我有事情想和爸爸或媽媽說時,會專心聽我 說』、『爸爸或媽媽會主動關心我在學校的情形』、『當我遇到問題沒 辦法解決時,爸爸或媽媽會幫忙我』、『爸爸或媽媽要我去做事情時,

會跟我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等八題。以「要求」與「反應」上所得之

總分的中位數為分界點,將兩個向度分高、低量兩層面,而父母管教方 式分為專制權威(高要求、低反應)、開明權威(高要求、高反應)、

寬鬆放任(低要求、高反應)、忽視冷漠(低要求、低反應)四種類型 管教方式,於研究中顯示,此「父母管教方式量表」之Cronbach’α 為 0.86

(盧怡吟,2009 )。

2.親子關係

本研究參考黃美雀(2009)針對桃園縣國小四、六年級的兒童進行

「國小兒童家庭功能、學校生活適應與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研究」所編製 的「家庭功能量表」而擬定問卷,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α 值為0.72-0.92,顯示此量表具有不錯的信度。本研究問卷內容以凝聚力 和溝通做為評量的指標,以Likert 四點量表計分,「從未如此」、「有 時如此」、「經常如此」和「總是如此」等四種程度,分別以「1」至「4」

「國小兒童家庭功能、學校生活適應與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研究」所編製 的「家庭功能量表」而擬定問卷,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α 值為0.72-0.92,顯示此量表具有不錯的信度。本研究問卷內容以凝聚力 和溝通做為評量的指標,以Likert 四點量表計分,「從未如此」、「有 時如此」、「經常如此」和「總是如此」等四種程度,分別以「1」至「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