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  二  節      建    議

 

根據文獻探討所得資料及本研究的發現,茲提出下列建議,藉供教 育應用上之參考,並提出本研究進一歩研究之建議。

壹、對教育應用上之建議

一、依據第四章結果與討論的統計資料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對學生的學 習態度、創造力、後設認知能力有積極與正向的效果,因此教師宜於 教學中適當運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以發展融合教育班內資優生

二、依據第四章質性訪談結果分析,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可以增進學生 許多教科書以外的知識,培養較積極的自然學習態度,提昇自然問題 解決能力。

三、依據第四章質性訪談及實驗中所遭遇的困難與問題解決資料分析結 果,教師、家長宜營造創造性問題解決的合宜的學習環境,教師、家 長應以積極關懷的教養態度,鼓勵孩子學習發展生活化的自然問題解 決能力。,

四、依據第四章質性訪談及實驗中所遭遇的困難與問題解決資料分析結 果,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需容忍些許教學時間的冗長,讓學童 有嚐試錯誤,從錯誤中去調適、重整以解決問題的機會。

五、依據第四章質性訪談及實驗中所遭遇的困難與問題解決資料分析結 果,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重視教學準備工作,不論是教師的教或是 學生的學,教學的起點絕不是上課鐘響的那一刻,教學的終點更不是 下課的鈴聲,須經一系列的過程,經長時期的投入與蘊釀,且重視教 學的各項教學策略與技巧,才能發揮成效。

六、依據第四章質性訪談及實驗中所遭遇的困難問題與解決資料分析結 果,教師在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時,除了多提供開放性的問題之 外,要使小孩子經常有「為什麼」的心情,產生追究問題的意識。課 本上的習題不一定要原封不動地使用,在找出答案問題就結束了。有 時候試著把問題的條件更改,或是改換數值,或是去掉某些數值,或 是加入一些不需要的數值,這樣做的話,或許答案就不會只有一個,

甚至於沒有答案。此時,小孩子就會產生疑問,而必須自己來判斷。

大部份的小孩子會因此而活躍起來,去分析問題,去發展問題。

七、依據第四章結果與討論的統計資料及質性訪談分析結果,資優生和普 通班學生,雖然在接受實驗教學後結果大致一致,可是資優生在各項 統計、及質性訪談比較結果,發現資優生呈現許多特質,例如,普通

優生自主學習及個別學習的能力,另普通班學生和資優生,在加進來 考慮智力因素以後,許多方面受教學方法的影響降低,但在智力與教 學交互作用後卻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資優生更要重視個別化教育,提 供適合的教法、教材、及教學環境。

八、學校或教育行政單位宜多舉辦「校內教學研討會」或「教學研究工作 坊」,使教師能瞭解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的精神與特色,及實施創造 性問題解決教學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式。使班上有接受融合教育 資優生的教師,在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給 以最適當的教學輔導。

 

貳、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的取樣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的國小六年級的兩 班一般學生,及在該兩班中接受融合教育的自然學科智能優異的學 生,故其結果的推論受到相當的限制,未來的研究對象如能進一步取 樣台灣其他地區的資優兒童作廣域橫貫式之研究;或取樣包括國中、

高中的資優生,作脈絡連貫式之比較,或是比較普通班和資優班的差 異,則更具意義。

二、在研究變項方面:從文獻探討中發現;諸如學生性別、族群、家庭社 經地位等背景資料等,也可能影響實驗班與控制班學生,及在該兩班 中接受融合教育的自然學科智能優異的學生,他們在「學習態度」、

「創造力」、「後設認知」乃至學生的「學習成就」的表現,但基於 人力及物力的考量,所以未將上述變項納入本研究。今後假如條件許 可,應多納入更多的共變項來進一步探討分析。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係以量表測驗法為主輔以開放訪談的實驗研

四、依據第四章結果與討論的統計資料,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比一般傳 統的講述教學法對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創造力、後設認知等三方面的 能力有積極與正向的效果,可是對於學生的學習成就卻未達顯著差 異。然而學習態度、創造力、後設認知三者都會影響學習成就的表現,

為何未能一致達到顯著差異?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的文獻資料及質 性訪談分析推論出下列幾個可能的原因;1.成就測驗為求標準化,顧 及測驗的客觀與信效度,以致忽視情意、態度、及實作方面的評量,

並且使用封閉非擴散性的單一或固定答案的選擇題等特性,與創造性 問題解決教學法重視實作、擴散性思考,正好相反。2. 一般傳統教 學法有時間經濟、課程規劃教師易於掌控、知識系統化的優點,然而 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創造性問題解決所需時間較長、且要搭配教學 諮詢技巧的應用、較難引導學生獲致完整的概念。3. 一般傳統教學 法偏向知識導向、總結評量導向,而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偏向創造 性問題解決的能力導向及生活導向。這些推論除了有待進一步的實 驗,以量的研究配合印證之外,若同時能更全面性的加以探討則更具 意義。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方俊明(1993)。認知心理學與人格教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仇惟善(2004)。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中資優學生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毛連塭(1987)。資優教育教學模式。台北:心理出版社。

毛連塭(1988)。創造思考和學校教育。台北市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專輯(一)。台 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學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1,2-9。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89)。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質及其相關概念剖析。特殊教育學報, 4,

271-303。

王文科 (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第八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妙雯(2001)。開放教育與內在學習動機、創造力及自尊之相關研究。屏東師 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貴春(2000)。STS 教學與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學習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孔力(2002)。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黑龍江省綏芬河市高 級中學教學研究論文(未出版)。

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3)。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朱經明(1989)。教育統計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余瑞虔(1999)。國中理化創造性教學法影響國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幸宜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坤銓(1997)。後現代主義社會的課程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17,63-67。

吳靜吉等(2002)。國際創造力教育發展之趨勢。教育部:創造力政策白皮書。

李志彬(2005)。自然領域網路教材對國小學童學習成就及態度之研究-以「美麗 的星空」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宛蓉譯(1994),James A. Belasco 著。企業革命 Teaching the Elephant to Dance。

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明芬(1987)。從另類觀點詮釋後設認知。社會教育學刊, 26,181-203。

李嘉祥(1999)。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生物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榮才(1991)。資賦優異學生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台南師院學報,24,27-38。

汪榮才(1995)。國小學生之後設認知與科學文章閱讀理解。臺南師院國民教育所 集刊,1,81-138。

呂素雯(2002)。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態 度及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林秀吟(2004)。探討情境式(STS)理念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影響之研 究。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期中進度報告(未出版)。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133-149。

林佳蓁(2004)。探討以問題解決模組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 (1997)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林寶山(1989)。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寶山(1994)。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林寶山(1994)。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邱上真(1989)。後設認知研究在輕度障礙者教學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30,

12-16。

邱皓政(教育部創造力網站)。http://www.creativity.edu.tw。

金清文(200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物理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如芬 (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文東(2000)。從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 屏師科學教育,11,

52-62。

洪文東(2001)。從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屏師院訊。

洪郁婷(2004)。3D 虛擬實境教學軟體在不同性別及學習風格之數學科學習成就

洪郁婷(2004)。3D 虛擬實境教學軟體在不同性別及學習風格之數學科學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