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以下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教學實務以及後續研究之參 考。

壹、教學與行政方面

一、重視城鄉差距問題

本研究發現城鄉差距對於學童數學溝通能力的起始點與成長率皆有顯著影 響。推測原因應在於,鄉下地區經費不足、教育資源較都會地區匱乏;此外,因 為人口外移與經濟收入較都市家庭低,小孩的家長較無法面面俱到的照顧子女,

也是造成鄉下學童數學溝通能力普遍低於都會學童的原因。教育部進年來針對縮 短教育城鄉差距提出許多方案,建議政府持續重視教育城鄉差距的問題,增加對 於鄉下地區的教育補助,加強學校軟硬體設備以及提供學童更多課後照顧與學習 之機會。

二、提供弱勢家庭子女必要之協助

本研究發現,父母親教育程度較低之學童,其數學溝通能力的成長率顯著低

勢家庭之子女學習動機較低、文化刺激較少,加上父母無力對於學童之課業進行 看顧與輔導,造成子女學習上的落差。建議政府或學校可以增加弱勢家庭子女參 與課後輔導的機會。

三、數學課室中應重視讓學生發表數學想法的機會

本研究發現,學童之數學溝通能力與數學學業成就呈現正相關,再次印證了 數學溝通能力在學童數學學習時的重要性。建議教師在數學課室當中,除了教師 講課之外,能多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討論、增加學生以各種方法表達自己數 學想法的機會、培養學生聆聽他人意見的素養,這對於學童之數學學習將有相當 大之助益。

四、將數學溝通能力融入教學評量當中

目前學校之教學評量仍偏重於計算解題與紙筆測驗方面,建議教師們在設計 教學評量時,能將數學溝通能力融入評量內容之中,也可讓學生與家長更重視數 學溝通能力。

貳、後續研究部分

一、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小中年級學童,發現其數學溝通能力隨著課程的加深 加廣與年齡的增長,亦有顯著成長。建議後續之研究可以拉長縱貫研究之時 間,觀察國小學童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整體之數學溝通能力成長軌跡。

二、因本研究樣本當中之原住民數量不足,因此無法針對原住民與漢人之數學溝 通能力起始點、成長率做進一部分析,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增加原住民樣本數,

以利於相關分析。

三、本研究之測驗工具僅限於自編之數學溝通能力測驗,形式為紙筆測驗。但數 學溝通能力的測量形式眾多,所測得的面向亦不盡相同,建議後續研究者在 開發測驗工具時,能有更多元的選擇。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王正信(2002)。國小學童數學解題及整合認知能力之縱貫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金香(2010)。焦慮與動機影響數學學習之縱貫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國淳譯(1996)。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臺北市:五南。 

吳裕益(1993)。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分析。臺南師院初等教育 學報,6,1‐31。 

吳齊殷、張明宜、陳怡蒨(2008)。尋找機制與過程:長期追蹤研究的功用。量化 研究學刊,第二卷第一期,1‐26。 

吳明隆(2013)。結構方程模式─潛在成長曲線分析。臺北市:五南。 

李清韻(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溝通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相關性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李婉鳳(2006)。透過課室討論文化的教學促進四年級學童數學溝通能力表現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臺北 市:心理出版社。 

何欣玫(2004)。國小六年級學生因數與倍數之數學解題溝通能力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周筱亭(1994)。國民小學教師對數學新課程應有的認識。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 程概說(低年級)(18‐44頁)。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 

房昔梅、鍾靜(2005)。國小教師在高年級實施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33‐64。 

林枝旺(2005)。家庭背景因素對子女學業成就之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2005年10月15日,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9/49‐39.htm。 

林丰勋(2005)。心理学纵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济南大学学报,15(5),79‐92。 

林晶珮(2007)。透過探究教學培養七年級學生數學解題與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秀珍(2008)。探究以統計過程為基礎之統計教學活動之成效‐‐利用

CensusAtSchool教學網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市。 

邱姵瑜(2011)。國小學童學習環境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政毅(2001)。數學歷程檔案評量實施下學生數學溝通的能力─以六個個案探 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紀詩蕙(2009)。透過數學寫作活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數學表達能力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茂原(2009)。校外數學補習對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數學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侯雅齡(2009)。幼兒在動手做科學活動歷程之心流研究:以潛在成長模式進行 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 卷 3 期,81‐105。 

孫明玉(2008)。透過社會建構觀點提升國小學童數學溝通能力之研究─以四年 級課後數學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數學學習領域。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曹郁玲(2000)。國小六年級學生乘法概念數學解題溝通能力之表現分  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院學院,臺南市。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善楠、黃毅志(1999)。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制。載 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臺灣原住民教育(149‐178頁)。臺北市:師大 書苑。 

張憲庭(2000)。中學生學業成就潛在成長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 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育綾(2008)。潛在類別分析在國小五年級學童四則運算規則之縱貫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淑珠(2005)。國小二年級學生數學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毅志(1995)。臺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243‐273。 

黃雪萍(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之背後因素與對數學學習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黃素菲編譯(2007)(譯自Ronald B. Adler & Russell F. Proctor所著的Looking out /  Looking in. 12th Edition.)。人際溝通。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原著第12版為 2007年出版)。 

黃秀玉(2008)。國小低年級學童在整數加減法概念之縱貫研究-模糊集群分析 與次序理論的整合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南華大學,嘉義縣。 

游麗卿(1999)。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數學課所表現出的溝通能力。「八十八學年 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臺北。 

游麗卿(1999)。教室溝通活動的實施:老師如何運用小組成員的互動培  養學生溝通知能。班級經營,4卷3期,10‐21。 

溫福星(2006)。階層線性模式:原理、方法與應用。臺北:雙葉。 

楊肅棟(2007)。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以臺東地區國小 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楊英君(2007)。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趙珮晴、余民寧、張芳全(2011)。探討臺灣學生的自律學習:TEPS資料的縱貫性 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五十六卷第三期,151‐179。 

蔣治邦(1994)。由表徵的觀點探討新教材數與計算活動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 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頁60‐76)。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 會。 

盧銘法(199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幾何概念之分析研究:以Van hiele幾何思考 水準與試題關聯結構分析為探討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 學院,臺中市。 

羅友任(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機率解題的後設認知與溝通表現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羅幸宜(2008)。強化數學溝通的教學對高年級學童數學成就及態度影響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謝進昌(2008)。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之新移民子女分析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Aunola, K., Leskinen, E., Lerkkanen, M-K., & Nurmi, J-E. (2004). Developmental dynamics of math performance from preschool to grade 2.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 699-713.

Bagozzi, R. P., & Yi, Y. (1998). On the evaluation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4-94.

Byrne, B M.,Lam, W. W., & Fieleding,R (2008) Measuring patterns of change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s: An annotated application of latent growth cruve model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90 (6) ,536-546.

Bub, K. L.(2009). Testing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support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behavior skills at key transition points using latent growth modeling.Applied

Development Science, 13 (3) , 130-148

Byrne, B M.(2010).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AMOS: Basic

concept,applications ,and programming (second ed.) .London: Routledge.

Curcio, F. R. (1985). Making the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Meaningful. Curriculum

Review, 24(5), 57-61.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Supplement to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ai, J. & Kenney, P. A. (2000). Fostering Mathematical Thinking through Multiple Solutio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Apr 2000, Vol. 5 Issue

8,P534, 6p, 1 chart, 1 graph.

Downey, D. B.(1995). When bigger is not better: Family size, parental resource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746-761.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Exeter:Learning Matters.

Hoyles,C.(1985).What is the point of group discussion in mathematics?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6, 205-214.

Huggins, B. & Maiste, T(1999). Communication in Mathematic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9016.

Jordan, N. C., Kaplan, D., & Hanich, L. B. (2002). Achievement growth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mathematics: Findings of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4, 586-597.

Kalmijn, Matthijs. (1994) ."Assortative Mating by Cultural and Economic Occupational Statu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2),422-452.

Kennedy, L. M. & Tipps, S. (1997).Guiding Children’s Learning of Mathematics.New York : Wadsworth.

Lane, S. (1993).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instrument. Educationa Measurement: Issues and ppractice, 12(2), 16-23.

Mooney, C., Ferrie, L., Fox, S., Hansen, A. & Wrathmell, R. (2002). Primary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Exeter: Learning Matter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