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 節 主 要 針 對 評 量 編 製 、 施 測 結 果 與 發 現 , 提 供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評 量 編 製 、 資 訊 素 養 教 學 實 務 之 建 議 以 及 後 續 研 究 之 參 考 。

一 、 評 量 編 製 之 建 議

( 一 ) 題 本 內 容 : 針 對 題 本 內 容 有 兩 項 , 其 一 , 謹 慎 勿 使 用 簡 字 體 於 正 式 施 測 題 本 。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生 為 強 化 其 寫 繁 體 字 之 習 慣 , 基 本 上 於 國 語 課 程 教 學 中 、 教 師 必 須 協 助 學 生 避 免 使 用 簡 體 字 , 故 於 本 研 究 正 式 題 本 出 現 多 次 「 台 」 字 , 針 對 此 狀 況 是 可 以 事 先 避 免 。 其 二 , 留 意 社 會 時 事 訊 息 之 更 動 。 資 訊 素 養 評 量 測 驗 乃 檢 測 學 生 面 對 資 訊 時 應 變 之 能 力 , 評 量 內 容 設 計 無 可 避 免 會 參 雜 部 分 時 事 題。以 本 研 究 為 例,第24題「 你 預 計 搭 乘 臺 鐵 火 車 出 遊 , 請 問 下 列 哪 一 種 方 法 可 以 幫 助 你 訂 購 車 票 ? 」, 試 題 主 要 考 驗 學 生 獨 立 學 習 之 能 力 , 本 評 量 正 式 施 測 時 間 為2009年 12月 , 當 時 臺 鐵 與 高 鐵 僅 限 於 網 路 或 電 話 語 音 訂 票 , 但 由 於 科 技 的 進 步 , 業 者 克 服 各 種 限 制 , 高 鐵 車 票 已 於2010年 2月 23日 起 可 於 全 省 便 利 超 商 訂 票 與 取 票,而 臺 鐵 預 計 下 半 年 度 也 將 推 出 超 商 購 票 之 服 務 。 類 似 這 樣 的 時 事 題 , 教 師 在 施 測 之 前 必 須 留 意 , 必 要 時 得 依 時 事 改 變 而 調 整 試 題 內 容 。

( 二 ) 施 測 方 式 : 本 評 量 正 式 施 測 題 本 包 含 資 訊 素 養 層 面18題 、 獨 立 學 習 層 面9題 與 社 會 責 任 層 面 9題 , 共 有 36個 題 目 。 根 據 研 究 者 詢 問 協 助 施 測 教 師 之 結 果 , 大 部 分 學 生 完 成 此 份 評 量 測 驗 、 需 花20~30分 鐘 左 右 , 若 遇 不 熟 悉 之 範 圍 , 學 生 作 答 情 緒 會 顯 得 比 較 不 耐 煩 。 故 建 議 教 師 可 依 評 量 所 測 驗 之 指 標 內

涵 , 將 評 量 分 為 前 測 與 後 測 兩 份 試 卷 , 將 評 量 試 題 數 減 半 , 減 短 施 測 時 間 , 並 於 教 學 前 、 後 利 用10~15分 鐘 進 行 , 讓 學 生 能 在 較 短 時 間 完 成 評 量 , 如 此 而 為 , 除 了 方 便 教 師 能 針 對 學 生 較 弱 的 層 面 進 行 補 救 , 亦 較 容 易 看 到 評 量 之 實 際 成 效 。

( 三 )題 本 與 答 案 卷 編 製 : 本 評 量 若 以 團 體 施 測 , 由 於 樣 本 數 量 大 , 建 議 施 測 者 重 新 調 整 試 題 之 字 體 大 小 與 排 版 方 式,若 能 將 題 本 與 答 案 卷 分 開,同 時 採 用 電 腦 閱 卷,即 能 有 效 減 少 人 力 資 源 之 開 銷 。

二 、 教 學 實 務 之 建 議

本 研 究 發 展 之 資 訊 素 養 評 量 適 用 於 了 解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生 之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 研 究 者 建 議 此 份 評 量 , 可 於 電 腦 課 程 教 學 之 前 後 、 給 予 六 年 級 學 生 測 驗 , 茲 將 實 施 情 形 詳 細 敘 述 如 下 :

( 一 ) 教 學 前 : 於 學 期 初 實 施 電 腦 教 學 前 、 施 予 前 測 評 量 卷 , 針 對 施 測 結 果 了 解 學 生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之 差 異 , 將 適 當 的 資 訊 素 養 課 程 融 入 電 腦 課 程 教 學 中 。

( 二 ) 教 學 中 : 由 於 上 網 蒐 尋 資 料 快 速 、 便 利 , 學 生 無 須 另 外 再 花 費 打 字 之 時 間 , 所 以 網 路 蒐 尋 是 最 方 便 解 決 問 題 的 方 法 , 不 過 , 資 料 蒐 集 不 僅 只 有 網 路 世 界 , 另 外 書 籍 閱 讀 、 訪 談 、 調 查 方 式 也 是 不 錯 的 方 法 , 故 引 導 學 生 利 用 不 同 資 源 蒐 集 資 訊 有 其 必 要 性 。 希 冀 藉 由 電 腦 課 程 之 教 學 , 融 入 對 資 訊 蒐 尋 、 判 斷 與 整 合 等 能 力 , 另 外 再 加 強 學 生 資 訊 倫 理 與 資 訊 安 全 之 知 能 , 進 一 步 發 展 一 套 完 整 相 關 資 訊 素 養 課 程 , 促 使 往 後 的 電 腦 教 學 課 程 不 再 僅 侷 限 於 電 腦 技 能 之 教 學 。

( 三 ) 教 學 後 : 於 學 期 末 電 腦 教 學 結 束 前 、 施 予 後 測 評 量 卷 , 以 檢 視 學 生 資 訊 素 養 與 電 腦 教 學 之 成 效 , 評 量 結 果 將 可 解 釋 學 生 是 否 達 成 預 期 教 學 目 標 , 並 針 對 學 生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之 差 異 給 予 不 同 的 協 助 。

三 、 後 續 研 究 之 參 考

( 一 ) 發 展 不 同 階 段 之 資 訊 素 養 評 量 : 本 研 究 發 現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生 的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表 現 於 性 別 有 顯 著 差 異 , 由 於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依 其 年 級 不 同 , 有 不 同 的 學 習 層 面 , 因 此 建 議 後 續 研 究 者 能 夠 發 展 不 同 階 段 之 資 訊 素 養 評 量 , 配 合 不 同 年 級 的 電 腦 教 學 課 程 , 實 施 資 訊 素 養 評 量 之 測 驗 。

( 二 ) 建 立 各 地 區 之 常 模 : 本 研 究 發 現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有 區 域 性 的 差 異 , 建 議 後 續 研 究 建 立 各 地 區 之 常 模 , 了 解 地 區 之 資 訊 素 養 課 程 之 需 求,設 計 適 當 的 教 材,以 平 衡 城 鄉 數 位 落 差 之 現 象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昱志(2004)。Big6 技能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學之行動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宜寧(2005)。國小學童網路遊戲使用行為與資訊素養能力之相關性研究。國 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素芸(2001)。基本能力指標之發展與概念分析。教育研究資訊,9(1),1-14。

王振鵠(1996)。談資訊素養與圖書館使用者教育。社教雙月刊,73,22-23。

王梅玲(1999)。圖書資訊學教育標準之探討。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3,105-118。

王梅玲(2004)。大學生資訊素養課程設計與評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2),

134-142。

王耀誼(2001)。在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中,國中學生資訊素養之表現。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尹玫君(2004)。國小學生資訊倫理態度和行為的探討。南大學報,38(2),1-21。

方陽昇(2005)。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四縣 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毛慶禎(2005)。公共圖書館員的資訊素養。2009年5月5日,取自 http://www.lins.fju.edu.tw/mao/works/lit4librarian.htm

白慧如(2004)。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何文斌(2001)。國小行政人員網路素養對行政網路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以臺 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何英奇(1992)。教學評量的基本原則。載於臺師大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教學 評量研究,1-30。臺北:五南。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吳青宜(2004)。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東海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吳美美(1996a)。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4-5。

吳美美(1996b)。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8。

吳美美(1999)。從擴散原理論教師的資訊素養。2008 年 12 月 4 日,取自 http://www.lib.pu.edu.tw/~jiang/1999/3-10.htm

吳美美(2001)。資訊時代的圖書館。臺北:師大書苑。

吳裕益(2007)。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雙葉書廊。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李佳憓(2006)。國民小學媒體專家與教師合作設計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之協同行 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淑慧、梁朝雲、鐘樹櫞(2008)。學校推動資訊科技融入各學科教學之研究。

教育科技與媒體,85,22-37。

李隆盛(1996)。談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23-24。

李德竹(1994)。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與內涵。國科會專案研 究計劃(NSC83-0111-S002-006-TL)。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暨研究所。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

李德竹(2001)。國家資訊素養之培養方針與評量指標。圖書與資訊學刊,37,

1-23。

林文宗(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資訊能力線上測驗與常模之建置。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旻賜(2007)。彰化縣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13,7-12。

林素芬(2006)。國小六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成就之研究─以臺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 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 菁(1999,5月)。兒童資訊素養之研究。載於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舉 辦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32-53),臺北。

林福基(2007)。國民小學中年級資訊素養e化質性評量規準之建構與發展之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麗娟(1998)。大學生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輔仁學誌,27,109-127。

林麗娟(2002)。大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模式與影響因素分析。圖書館學刊,31,

6-17。

周文欽等(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心理出版。

周苡靖(2004)。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雲林縣北港鎮各國小為例。南 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貴發(1992)。電腦輔助教學成效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3(4),11-18。

邱麗綺(2002)。多元評量。2009年6月3日,取自

http://www.exam-point.com.tw/htm/EDU/0002/a/a07.pdf

奇摩網站(2009)。Yahoo!奇摩「兒童網安計畫」開跑。2009年3月19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ycsrblog/12322

胡立耘(2005)。論 資 訊 素 養 的 結 構 與 意 義。教 育 資 料 與 圖 書 館。42( 4),

471-480。

柯孟惠(2007)。以 Big6 資訊教學融入國小四年級學校本位課程主題式學習之研 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柯雲娥(2004)。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香 港 教 育 局(2009)。香 港 資 訊 素 養 架 構 :資 訊 年 代 學 生 學 會 學 習 能 力 的 培 養 。2009年 6月 24日 , 取 自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605&langno=2

凃景祥(2007)。應用凱勒模式改善學童資訊素養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倪惠玉(1994)。國民小學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藝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馬秀蘭、吳德邦(2006)。統計學 以 SPSS for Windows 為例。臺北縣:新文京。

翁蕙琦(2007)。Big6 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專題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的國民素養與教育。2008年3月10日,取自 http://www.inpr.org.tw/publish/pdf/175_4.pdf

張郁雯(2004)。國小學童運用資訊能力之檔案評量發展研究(I)。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2-2413-H152-007)。臺北: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系。

張郁蔚(2003)。從資訊素養標準探討我國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國立中央圖書館

張郁蔚(2003)。從資訊素養標準探討我國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國立中央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