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整個行動研究歷程,提出建議供有志於推展與實施道德教育的教師 參考,以及對未來研究提出幾項具體建議:

一、 分析研究場域道德發展不利因素,發展適性的道德課程

家庭是人類基本的成長環境,不論直接或間接,有形或無形,家庭成員在家 庭中獲取自己的生存及生活所需,也在付出中滿足其他家人的情感和物質的需。

而生命教育始自家庭,如果光靠學校,而家庭不予重視,其收效必定不大。家庭 是孕育生命及教育的起點,兒童與家庭的關係最為密切,如研究班級偏差行為及 觀念源自於社區文化的影響受家庭的影響也最大,所以家庭是形成人格基礎和養 成生活習慣的地方,也是推動道德教育的前線;研究者經情境分析據以發展研究 班級的本位課程,因此未來教師在設計道德教育課程,應深入瞭解學生背景及需 求 ,設計因材適性的道德教育課程。

二、尋找志同道合夥伴,進行課程的行動研究

根據研究發現,合作教師除協助進行研究,對研究者還具有安定的力量。在 研究上,合作教師批判的建言,減少研究者研究上的盲點,提高研究效度。尤其 在實施道德教育課程時,研究者深感教師個人力量有限,從蒐集教材、設計教案 到實施教學均是一大負擔,如能配合學校行政並結合合作教師的力量必能事半功 倍。

三、設計互動學習單,親子同步成長

根據研究發現,家長教養態度是影響學生價值觀因素之一。研究者和學生家 長平時互動良好,所以在實施本課程時,家長的支持與回饋令研究者感動。日後 教師在設計學習單,可加入親子共同完成的單元,亦可利用班親會座談的機會,

宣導道德相關的知能,使道德教育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契合,道

德的理念才得以發揚。

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前龍(1998)。道德實驗課程中愛國德目「回到從前」單元課程決定的省思-- 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1(4),29-41。

方素珍譯(2002)。籃月(瑪麗 · 琳 · 蕾)。台北:三之三。

方素珍譯(2000)。是蝸牛開始的(卡特雅 · 雷德爾)。台北:三之三。

弘恩文化譯(2006)。地動之日(岸川悅子)。台北:弘恩。

弘恩文化譯(2006)。我想當第五名(岸川悅子)。台北:弘恩。

弘恩文化譯(2006)。玻璃兔(高木敏子)。台北:弘恩。

江謝麗雪(2003)。在道德科消失了以後……一位國小教師道德教學之個案研究。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六(1986)。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

沈六(1994)。道德曆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

余治瑩譯(2001),奧力佛是個娘娘腔(湯米‧狄咆勒)。台北:三之三。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咏吟(2005)。多元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的實踐。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李奉儒譯(1994)。Roger Straughan 著。兒童道德教育。台北市:揚智。

李奉儒(1996)。後現代與德育研究--多元文化的出路。載於中華民國比較 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台北市:師大書苑,355-382。

李奉儒譯(1994)。Roger Straughan 著。兒童道德教育。台北市:揚智。

李奉儒(2005)。九年一貫課程中道德教學:尊重與關懷。發表於學校教育部顧 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改進計畫教育學門計畫辦公室主辦:學校道德教育工 作坊,嘉義。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6-67。

李琪明(2000)。德育課程之理想與建構。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琪明(2004)。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台灣教育,

625,30-38。

吳宗立(1999)。杜威道德教育理論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台灣教育,587,

9 -14。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吳俊憲(2005)。引導社會價值重建的品格教育課程設計。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 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高雄:復文,97-119。

但昭偉(1995)。學科探究—國小道德與健康科德目之一:守法。康橋教研學會 雜誌,19,頁60-63。

但昭偉(1999)。假如我們還有一次機會--試論道德科課程規劃應注意的幾個面向。

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海峽兩岸『德育課程研究』研討會,頁1-12。

但昭偉(2002)。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台北:五南。

汪履維(1995)。學科探究—國小道德與健康科德目之六:孝敬。康橋教研學會 雜誌,19,70-71。

阮碧繡(1990)。禮節教育的省思與重振。國教之友,42(1),45-48。

雨陶譯(2005)。小氣財神(查理斯 · 狄更斯)。台北:華文。

林文瑛、辜靖雅(合譯)。道德教育(村田 昇)。台北:水牛。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本(1970)。教育思想與問題。中華叢書。台北:台灣書店。

林本、李祖壽(1970)。課程類型。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134-139。

台北:商務。

林真美譯(1999)。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了(凱絲 · 史汀生)。台北:遠流。

林維芬(1991)。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 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學君(1996)。幼兒圖書畫中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法務部(1998)。少年兒童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司法院法務部。

周珮儀(1997)。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38,47-75。

周慧菁(2003)。品格要怎麼教。天下雜誌,287,58。

邱紹ㄧ、李介至(2000)。西方品格教育對我國中學品德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 刊,120,56-67。

幸曼玲(1991)。道德發展與道德教學:從『國小生活與倫理』談起。人文與社 會學科教學通訊一卷五期,79-86 。

金耀基(199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社。

邱慧玲(2000)。我國小學道德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研究(1949-1997)。國 立臺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洲賢譯(2004)。娜麗塔的眼淚(凱尼斯 · 史蒂芬)。台北:大穎。

洪仁進(1992)。威爾遜的道德教育學說評述。現代教育,7(3),頁88-118。

洪翠娥譯(2001)。修伯特的蘋果樹(布魯諾.黑赫勒)。台北:三之三。

高玉菁譯(2006)。我選我自己(馬丁.巴爾特沙伊特)。台北:三之三。

高新建(2002)。以基本能力及能力指標為本位發展統整課程。現代教育論壇,6,

131-139。

高廣孚(1989)。教育哲學。台北:五南。

高廣孚(1991)。杜威教育思想。台北:水牛。

秦麗花(2001)。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台南:翰林。

秦佩佩譯(Robert Coles 著,1999)。兒童及青少年的道德智商。台北:台英雜誌社。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台捷。

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 341-372)。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秀(2001)。課程統整的設計與實施。學校體育雙月刊,11(6),12-18。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 : 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嘉文主編(1997)。經點彩色辭海。台北縣:亞太公司。

張鳳燕(2000)。教師道德推理與教學關係之初探。教育資料集刊,25,21-45。

莊明貞(2003)。九年一貫中有關學校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問題之分析。現代教 育論壇,8,340-357。

梁忠銘(2001)。日本教育特質的研究。高雄:復文。

陳秉璋(2000)。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縣:業強。

陳英豪(1980)。道德教育與國家建設,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發展與國家建 設,台北:幼獅。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苑。

陳惠邦(1999)。教育情境中的行動研究—理論與實踐經驗。載於中正大學教 育學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57-76)。高雄:麗文文化。

陳聖謨(2003)。輕啟統整課程的面紗。現代教育論壇,8,366-377。

莊明貞(1995)。學科探究—國小道德與健康科德目之四:正義。康橋教研學會 雜誌,19,66-67。

單文經(2002)。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平議。師大學報:教育類,47(2),

123-142。

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四版。

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範學報,12,231-260。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九年一貫社會科課程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 研究發展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與課程統整,52-5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 研究發展學會。

黃秀英(2003)。創造性戲劇教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 務(2003)。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建一、余作輝(1999)。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 台北:東華。

黃迺毓譯(1999)。精采過一生(芭貝‧柯爾)。台北:三之三。

黃德祥(2001)。二十一世紀的品格教育。發表於二十ㄧ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發 展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中。彰化師範大學。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國科會研究會彙刊人文及社 會科學,8(4),616-633。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3(1),19-38。

馮增俊(1993)。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台北:五南。

詹家惠(2003)。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之道德內涵分析:視覺方法論之研究與應 用。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模式探討。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1995)。「道德與健康」科新課程理念。載於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 小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頁56-68)。台北:台灣省國教研習會。

歐用生、晏涵文(1997)。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收錄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 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道德與健康科課程概說。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 教師研習會。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載於臺東師院(主編),1999行動 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論文集(1-16)。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劉秀菊(1996)。論如何教導學生行孝。教育資料與研究,12,84-91。

劉清彥譯(2002)。培培點燈(艾莉莎.巴托尼)。台北:三之三。

歐陽教(1986)。德育原理。台北。文景。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統整的理論與實際。載於統整課程實務,2-15。雲林縣政 府教育局編印。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