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工業革命革命的影響,將人類的生活從科學拓展到人文社會領域,促成了社 會科學的發展,使整個世界步入了現代化(Modernization)。人們認為自然及社會 科學的成果提供人類確切的真理,真理的發現可以幫助人類控制世界、征服時空 限制,更能袪除人類的各種亂源(簡成熙譯,2002:111)。其結果反而因著「工 具理性優位」的觀點,使人類陷入「理性的迷夢」中,由「人本」帶向「物化」

的社會,也因而喪失了人類的主體性(單文經,2002:123)。過度發展引發了人 類社會的種種危機,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逐漸產生了疏離,生態環境被破壞無 遺,現代性並未實現其最初理想,反而有所偏失。

看看台灣近50餘年來,原本就相當雜亂的潛性挑戰者(殖民歷史因素與戰後 政治特殊因素使然),由於外來因素新道德觀念、思想與價值之衝激與洗禮下,在 道德社會化的過程中,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很容易產生我們稱之為「德思併存」

的現象,導致道德生活的迷惑、混亂、矛盾與衝突,而且,德思併存的現象,正 蔓延到社會生活,處處可以看到傳統道德權威與現代自由主義的混亂與矛盾。在 快速工業化的衝激下,很快地就造成了道德風氣的改變,其必然的結果,是道德 權威的失靈。在農村或都市,發現人們對現代社會的道德生活,一致的看法是,

道德風氣之敗壞,實在令人痛心!大部分的人也都說見怪不怪,有什麼辦法!德 思併存的現象,逐漸使道德意識,日益衰退、淡薄、混亂,甚至於消失。

今日台灣脫序的社會存在著哪些道德問題?是認知性差異所衍生的道德問 題,例如社會規範或倫理方面,大家沒有共同認定的判準或共同理念。社會化質 變所促成的道德問題,家庭結構改變,家庭失去扮演道德社會化功能,現代化破 碎家庭的激增,促成了許多道德問題的新面向,例如外遇、離婚、未婚媽媽、逃 學、離家出走、鑰匙兒等;學校社會化,學校被認為是青少年學習道德與做人的 最重要場所,然而升學主義的高漲結果,道德教育卻淪為吶喊的文化。還有社會 結構變遷所引發的道德問題,像都市化所造成的道德問題面向,工業化所造成的 道德問題面向,商業化所造成的道德問題面向等等。可以從學者陳秉章的研究如 圖1-1-1,來說明台灣道德秩序的解組過程(陳秉璋,2000:77):

一、舊的道德順序在現代化或工業化過程中,會受到外來兩路的挑戰,以直線箭

頭代表之;其 1 是對於個人道德價值與觀念統戰的外來新道德,其 2 是對於 制度化道德功能挑戰的內發社會結構變遷。

二、實線箭頭方向,代表這社會的雙向解組過程,雙向都會彼此影響,因而造 成道德負面或惡性發展與道德生活的日益衰退。

三、虛線箭頭,代表道德復古或新運動。

如圖 1-1-1 所述,雖然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台灣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如 政治更民主、經濟更富裕、社會更開放、文化更多元、思想更自由、科技更發達、

教育更普及;但是,台灣傳統農業社會結構的轉變,雖然沒有像英國初期工業化 所出現的陣痛,也付出相當代價。正如社會學家金耀基所指出的,現代化的過程,

在歐洲常需一、二個世紀的時間來調適,但在台灣卻濃縮在幾乎只有一個年代之 中,因此或多或少產生了家庭解組、倫理失序、價值紊亂、治安惡化、環境污染、

浪費奢靡等現象(金耀基,1992:9)。似乎說明臺灣不僅缺少後現代社會中應有的 容忍、尊重,也不見了現代社會的理性標準;一個缺少容忍尊重的社會反而使得 人際關係疏離,而缺少合理的標準將使得公理道義不彰,人們心靈失去安寧。例

圖 1-1-1 台灣秩序的解組過程(資料來源:陳秉璋,2000:77)

如,「勤儉持家」是傳統家庭倫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庭成員以勤儉為美德,勤於 勞動且生活節儉,反對懶惰、奢侈、浪費的情事。但 1990 年美國時代雜誌以專文 批評台灣淪為「貪婪之島」,面對這樣的危機,怎能不汗顏反省,故而深入探究作 為社會倫理基礎的家庭倫理,更顯得迫切有必要。這些現象都會帶給生活於其中 的人們惶恐不安,也對整個社會結構帶來重大衝擊。有鑑於此,整體社會重視道 德教育的落實,才是可行的治本措施,特別是如何從學校道德教學著手,來奠下 學生健全人格發展與社會整體公平和諧的基礎。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古籍上所流傳之倫理道德信條指示多如牛毛、

不勝枚舉,在傳統儒家倫理思想的引導下,台灣向來將德育視為五育之首,為教 育之最高指導原則,回顧歷年來我國課程發展,道德於不同時期下雖然以不同的 課程名稱出現,卻是從未缺席過,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程當中卻「獨漏了道德」,

成了「缺德」的教育?是這樣嗎?但是在這份新課程綱要所揭示的課程目標、基 本能力、或是各學習領域的能力指標中,尤其是在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第四 軸「意義與價值」中,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或隱、或現地在課程綱要的各學 習領域能力指標之中,找到有關道德教育的理念或內容。這是否也意謂著,在這 個鬆綁了的課程綱要架構中,學校及教師們更有權跳脫我國行之有年的傳統道德 教育框架,並將「道德教學與道德實踐」兩者相輔相成,有機地轉化結合在一起,

而不再僅是將它們兩者視為是各自分離、各自獨立的兩個任務而已。換句話說,

在新的課程綱要架構下,如果學校及各學習領域的授課教師們能夠隨時敏銳地注 意到一些早已包含於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內的「道德層」,或是能更有自覺地在 指導學生日常行為時,隨時隨地給予學生一些和他們實際生活經驗有關的道德教 學或指導,那麼這種道德教育實施的方式,是不是有可能會比我國行之有年,將

「道德」單獨設科教授的課程安排方式,來得更自然、恰當,也更有所得呢?

當然,就課程實施與教學的角度來看,上述這樣樂觀的想法,是否蘊藏著危 機?因為,它只是一種理想課程與教學實施之間最完美的結合狀況。如果要將之 落到現實層面來看,事實上我們既無法預知理想課程、運作課程、與學生經驗課 程之間的落差為何;我們也無法保證所有教師都能自發、自覺地在其教學之內,

充分地注意到該科所牽涉到的「道德層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