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統整設計的理論與實際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課程統整設計的理論與實際

課程包括了個別科目課程、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與活 動課程或經驗課程等六種類型(林本、李祖壽,1970),這些類型可歸納為科目課 程、核心課程與活動課程(黃光雄、蔡清田,1999)。其中以「核心課程」與本研 究道德教育課程設計之方向較為符合,特列舉說明:

一、

核心課程的課程統整設計

學科的結合,並非統整的唯一方法,然而經由強調各學科間共同分享的廣泛 概念,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概念架構,以理解這些學科概念。核心課程可進一步透 過最具重要價值的課程核心,以某些廣泛問題或概念為中心,並將某些領域的知 識概念加以組合,是目前課程統整較成功的設計。核心課程,不僅可以使某課程 單元主題或科目加以簡化或減少到一種可以管理控制的大小,而且可以根據規準

,選擇適切的課程元素,作為設計核心。一般而言,單元架構的核心包括三種:

(一)是「觀念架構」,以大範圍的觀念為課程設計的焦點;功能是涵蓋主要觀 念,並結合少量的具體內容實例,可以突破時問限制,避免花費時問精熟 內容細部,可以節省可能的時間,享有更大空問自由,以進行透徹的完全 學習以強調處理資訊,詮釋資料,發展與運用通則等目標。

(二)是「問題架構」,作為設計的中心,此種途徑在社會科與自然科學方面,

為成功;功能是以核心觀念為焦點,作為課程設計的「經緯線」,可以確 保課程內容的繼續性、順序性、統整性,提供完整的結構,可以和學生學 習經驗進行比較。

(三)是「事物中心」,是以所要完成的事物為設計中心。例如,藝術領域,在 某些情境下,以系列的欣賞經驗為設計中心,設計人員必須選擇組織這些 事物中心的結構,以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功能是以核心觀 念組織課程,可將學科內容轉化為教育歷程的學習方法歷程,透過教育科

技可以將學科內容與學習歷程融為一體,免除學科內容與學習歷程分離對 立的缺失。

二、課程立場

核心課程偏向於社會取向的課程立場,重視「課程即計畫」的課程意義,強 調社會學習計畫的重要性,而學校正是社會的代理人,其目的乃在提供滿足社會 需求及合乎社會利益的課程。課程即是建構社會的計畫藍圖,含有事前規劃設計 的意義。此種課程理論有兩種觀點,一派主張協助學生適應現有的社會秩序,一 派主張重建社會。社會適應觀的課程目標,乃在維護現行社會功能,主張在現有 的社會結構下,進行細部調整;而社會重建觀則認為建立新社會,應從根本改變 社會的基本結構,是比較急進的教育觀。強調以社會功能為課程組織核心,依社 會問題加以分類組織,強調社會活動或社會問題,依社會行動或問題的需要加以 組織(林本,1970)。社會適應觀的課程評鑑採客觀的評鑑工具,社會重建觀以個 人主觀意見為評鑑方式,重在衡鑑學生在其所處社會情境的實際表現。因此,課 程的效果,必須等到學生回到社會工作崗位後,才能實際有效地加以觀察。

三、教育慎思構想

教育目的強調社會的需求,課程應該由課程設計人員預先加以規劃,並且以 社會功能、社會問題、社會價值為核心,融人社會傳統中對於人類生活進步上有 所貢獻的文化。各種教育活動應由課程設計專家或學校教師來策劃推動,使學生 有效地參與社會實際生活的各個層面。學校教師的角色,持社會適應觀者視教師 為教學管理者,引導並評鑑學生的學習活動;社會重建論者視教師為學生的學習 夥伴,重在激發學生參與社會行動的熱忱(黃政傑,1991)。學校可以透過課程規 劃,提供學生在家庭、工作場所或其他社會機構所無法學到的發現事實、原則、

觀念等來源的機會,彌補了其他社會機構不足之處。

四、課程設計方法

主張「社會功能法」,主張必須使學生容易實現其社會生活,幫助學生瞭解現 實社會問題,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社會實際能力(林本,1970)。包括兩個主要 觀點,第一是主張所謂社會功能就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將個人活動、各種社會計 畫及社會問題等綜合成幾個主要社會核心問題,作為特別強調的課程設計方向之 用;第二是主張一切科目的學習應加統合,雖然各科仍可繼續存在,但不可孤立 分離,應以「核心課程」為主軸,互相聯絡,貫通任何學習領域與學年(蔡清田,

2004 )。「社會功能法」包括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調查社會生活的種類、功能 及活動,加以整理選擇幾個重要功能,作為決定課程範圍及選擇教材的依據;第 二個步驟是從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發現影響社會功能的主要勢力,使學生瞭解 歷史演進的關鍵因素;第三個步驟是分析學生的興趣、能力與需求,以此為依據,

作為各學科的學習範圍;第四個步驟是以第三個步驟的資料為依據,把第二個步 驟分析所得的社會主要影響勢力,作適當安排,成為一般學習的範圍,再配合 第一個步驟的社會功能,選定為各學年必須學習的社會生活經驗。

五、課程設計的批判

社會取向的課程思想,使學校師生充滿信心地企圖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重 視社會需求與社會適用性。其優點是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教育學者不逃避社會 問題,也不退縮到象牙塔之內,特別是課程設計人員以所接受的學術訓練為依據,

貢獻所學,處理面臨的社會問題,並協助學生獲得必要的社會知能,改善社會秩 序。但是,可能流於偏重社會取向與成人本位,因此,學習者的個人需求與興趣 易遭到忽略,而且學生個人淪為社會的工具;特別是「適應社會」的觀點,強調 社會文化的傳遞,一味重視適應社會必備的知能與道德權威,而忽略個人心智的 開展,漠視了個人挑戰權威的心靈認知解放,這種理論取向仍舊有其不足之處。

綜合上述,九年一貫課程未將道德科目列入領域課程,並宣稱將其融入於課 程目標中,期望所有教師都透過各科教學「進行德育」,雖然多數科目的教學都會 引介一個道德的層面,但是並非所有的教師都利用這些機會,即使他們不放過這 些機會,也不能保證他們對道德的理解跟他們專長的科目ㄧ樣。因此沒有系統或 沒有計畫的道德教學,都是很冒險的事情。若道德教育課程能以上述之核心課程 的課程統整來設計,並兼顧學習者的個人需求與興趣,研究者認為這樣社會取向 的課程思想,是符合多元文化時代的需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