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從發現研究問題,經由文獻探討、資料蒐集,到研究結果及討論,期 望能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知能現況更深入了解,以增進學前特教巡迴輔 導的成效,讓學前特殊教育能更健全。研究者在本節提出以下建議提供教育行政 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及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參考,並依本研究未來的研究方向 提出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辦理研習進修

可針對新進的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辦理職前研習,研習課程內容安排以學 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所認為最重要的項目為優先。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學前特教 巡迴輔導教師最重要的專業知能前 11 項目為「能妥善保管幼兒及其家庭的隱私 性資料」、「具有瞭解各類特殊幼兒的能力」、「能熟悉如何與專業團隊人員運用科 技輔具協助特殊幼兒適應學校與家庭的生活」、「能協助學生進行基本能力訓 練」、「能對普通班老師及家長提供特殊教育諮詢的服務」、「教學目標能有助於幼 兒適應環境」、「能在 IEP 會議與相關參與人員進行良好溝通」、「熟悉鑑定安置的 流程」、「能對特殊幼兒的現況做詳盡的描述」及「能與其他專業人員及家長有效 的溝通」。對在職的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辦理在職研習,研習的課程可安排學 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認為重要與其具備差異最大的項目為主,根據本研究結果顯 示這些項目前 7 項為:「具有分析及解釋教育診斷或評量報告的能力」、「具有瞭 解各類特殊幼兒的能力」、「瞭解身心障礙相關團體的組織與運作」、「瞭解特殊教 育法相關法規」、「能正確選用及運用評量工具並了解其限制」、「能熟悉如何與專 業團隊人員運用科技輔具協助特殊幼兒適應學校與家庭的生活」與「能分析課程 與教材、教學評量之間的關係」。

(二)舉辦個案研討會議

研究發現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輔導時相當重視幼兒及其家庭的隱私 性,基於此可能在輔導時不方便與他人透露輔導狀況,遇到困難時也不便與他人 交換心得尋求支援,經歷成功的輔導個案也不便與他人分享經驗,實屬可惜。因 特殊教育強調專業團隊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因此建議教

育行政單位定期舉辦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個案研討會議,針對教困難的個案或 成功輔導的個案,在不透露個案姓名及其隱私的原則下,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 可互相提出看法與分享彼此經驗,一起解決問題、吸收成功經驗,相信能為學前 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帶來專業的提升,輔導工作更順利。

二、對師資培育機構的建議

(一)安排學前特教諮詢服務課程

目前國內學前特教師資培育尚無分類,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與特教老師在 培育時皆修習相同的課程。但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與特教老師兩者最大的不同 在於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提供諮詢服務,是提供諮詢者、解決問題者,強調與 他人有效的溝通;但在學前特殊教育師資培育的課程缺乏這類的相關課程,因此 建議師資培育機構能增加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諮詢服務相關課程。本研究整理 出諮詢服務所包含的內容,其中熟悉與專業團隊人員運用科技輔具協助特殊幼兒 適應學校與家庭的生活、對普通班老師及家長提供特殊教育諮詢的服務、與專業 人員及家長有效的溝通、瞭解社會福利與醫療服務取得與應用等專業項目,是目 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認為最重要的項目,可作為師資培育課程規劃的參考。

(二)加強鑑定與評估相關課程

在特教師資專業課程中「鑑定與評估」已是必修學分,但本研究結果發現學 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於「鑑定與評估」專業知能重要度與具備度差距最大,故 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於此項專業知能尚待加強。師資培育課程可依本研究整 理出鑑定與評估七項目作為加強重點,尤其對於「分析及解釋教育診斷或評量報 告的能力」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最缺乏,師資培育機構若沒將此列入課程的可 列入課程當中,若已列入課程的可再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三、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的建議 (一)在職進修

本研究歸納出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知能五向度 39 項目,學前特教巡 迴輔導教師可以利用這 39 項目去檢核自己的專業具備能力,再針對這些需增加 的專業知能去挑選重要的去加強。可透過縣市政府舉辦的相關研習、再進修,蒐

集相關資料或與其他巡迴教師交換意見等方式進行。

(二)結合專業團隊

特殊教育法規定特殊教育要結合專業人員,共同規劃辦理早期療育的工作。

本研究發現,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缺乏與專業人員有效溝通、熟悉可運用的相 關專業資源與單位、與專業人員運用科技輔具協助特殊幼兒這些方面的專業。一 個合作的專業團體是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他們都有不同的技能、知識,而團隊 的每一位都能貢獻們的技能、知識,在這樣的專業團隊裡,若學前特教巡迴輔導 教師也可以與團隊裡的成員分享和交換彼此的角色和責任,相信能幫助自我專業 知能的成長。

(三)建立聯絡網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需增加「熟悉特殊幼兒家長身心 負擔和可能歷經的心理階段」、「教學目標能有助於幼兒適應環境」、「能分析課程 與教材、教學評量之間的關係」這些專業知能,但由於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方式為 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輔導時間短,常會有蜻蜓點水的感覺,無確實法掌握家長、

特殊幼兒發展及普通班教師狀況,倘若能建立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與家長、普 通班教師的聯絡網,特殊幼兒有任何狀況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第一時間知 道,能做立即性的處理,相信巡迴輔導效能會大大提升。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以縣市教育局成立的學前特教巡迴輔導班教師為主,對於接受服 務的融合班教師、家長、特殊幼兒的意見並無納入參考,建議研究對象可以擴增 至被服務的融合班教師、家長、特殊幼兒,以及專業團隊中的專業人員,能讓研 究更具完整。

(二)問卷設計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問卷設計的第一部分個人資料方面,詢問 了幾個跟研究問題背景變項無關的問題,如性別、輔導學生數、普通班年資、特

教班年資,對於研究結果並沒有任何關聯,反而增加填答問卷者的困擾,故建議 在問卷設計時並定要先釐清背景變項,才能讓問卷更精簡容易填答。

(四)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發現「一般性教育研習進修」研習時數背景變項,學前特教巡迴輔導 教師對專業知能的重要程度評定會有顯著差異,但因為至少有一組別的觀察值少 於兩個,故無法執行事後比較得知其差異情形。建議未來研究可將此變項作深入 探討,採用質性的研究方式,以釐清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一般性教育研習 進修」研習時數與專業知能的重要程度評定究竟有何影響。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1989)。特殊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王天苗(2003)。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作業手冊。台北:教育部。

王振德(1978)。特殊教育中的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 育中心。

古月嬌、吳月玢(2004) 。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台北: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 基金會。

江淑慧、宋金滿(2004)。學前聽障巡迴輔導實施現況。聽障教育,3,5-6。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武典(1994)。我國身心障礙兒童教育安置之檢討。師大學報,39,134-181。

吳錦章(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教學支援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

李秀珠(2005)高雄市學前融合教育班教師角色知覺與教學支援需求之研究。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春梅(2004)幼稚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貴美(1989):中重度障礙兒童在佳自行教育輔導彙編。台北:台灣省立台北師 範學學院特殊教育中心,1-15。

林敬鯉(1990)。台北縣、市托兒所保育人員對收托身心障礙幼兒的態度及保育 上的需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淑綿(2007)。宜蘭縣不分類巡迴輔導班運作現況與困境之探討。佛光大學社 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雪玲(2009)。學前特教巡迴輔導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台東教育大學幼教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

香港教育評議會(2002)。融合教育問卷調查摘要。檢索日期:民 95 年 5 月 19 日取自 http://144.214.29.180:3080/critics/IntegratnEducation.htm。

孫世嘉、呂素幸(1997)。學前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課程內容問題之探討。八十五 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國立台東師範學院,43-71。

桃園縣政府特幼課(2005)。桃園縣不分類巡迴輔導班工作說明書。檢索日期:

民 94 年 8 月 12 日取自 http://media.tyc.edu.tw/eduskd/newweb/spcedu/index.htm 涂淑真(2007)。屏東縣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之實施。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

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芬(2006)。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特殊教

張小芬(2006)。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特殊教

相關文件